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一十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一十三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業蘊第四中惡行納息第一之二

三惡行。十不善業道。為三攝十。十攝三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有三惡行十不善業道。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辯。廣說如前。復有說者。前已分別三種惡行。而未分別十不善業道。今欲分別故作斯論。

此中三惡行名略事廣。十不善業道名廣事略。故三惡行攝十不善業道。非十不善業道攝三惡行。以諸惡行攝業道已而更有餘。譬如大器覆於小器而更有餘。是故三攝十非十攝三。不攝者何。謂除業道所攝。餘身語意惡行。何者是餘身語惡行。謂身語業道加行後起。及施設論所說諸業。並一切遮罪所攝業。何者是餘意惡行。謂不善思今當顯示十不善業道。根本加行後起三種差別。彼斷生命三種者。謂若屠羊者。彼先詣羊所。若買若牽若縛若打。乃至命未斷。爾時所有不善身語業。是斷生命加行。若以殺心正斷他命。爾時所有不善身表。及此剎那無表。是斷生命根本。從是以後即於是處。所有剝皮斷截支肉。或賣或食。所起不善身語表無表業。是斷生命後起。不與取三種者。謂初起盜心往彼彼處。圖謀伺察攻牆斷結取他財寶。乃至舉物未離本處。爾時所有不善身語業。是不與取加行。若以盜心正取他物舉離本處。爾時所有不善身表。及此剎那無表。是不與取根本。從是以後或物主覺乃至相系相害。則以殺生加行為偷盜後起。若主不覺分張受用。爾時所起不善身語表無表業。是不與取後起。欲邪行三種者。謂以慾火所燒逼故。若信若書若飲食財寶以表愛相。彼或摩或觸乃至未和合前。所有不善身語業。是欲邪行加行。若於爾時彼此和合所起不善身表。及此剎那無表是欲邪行根本。此中有說。才和合時即成業道。有說。暢熱惱時方成業道。從是以後即依此事所有不善身語表無表業。是欲邪行後起。虛誑語三種者。謂以財利名譽等故。對一有情。或大眾會。矯為明證覆想而說。乃至未發所攝受虛誑語言。爾時所有不善身語業。是虛誑語加行。若正發所攝受虛誑語言。爾時所有不善語表。及此剎那無表。是虛誑語根本。從是以後即依此事所起不善身語表無表業。是虛誑語後起。離間語三種者。謂以財利名譽等故。種種方便於他親友破壞離間。乃至未發正破壞言。爾時所有不善身語業。是離間語加行。若以壞意正發壞言爾時所有不善語表及此剎那無表。是離間語根本。從是以後即依此事所起不善身語表無表業。是離間語後起。此中有說。若離間語令他沮壞方成業道。若爾者。破壞聖人應非業道。然離間語壞聖者重。如是說者。但起壞心作離間語。若壞不壞皆成業道。麁惡語三種者。謂彼本性多瞋恚故。將出語時先現憤發。身掉色變怒目叱吒。住彼人所乃至未發正毀辱言。爾時所有不善身語業。是麁惡語加行。若至其所發毀辱言。爾時所有不善語表。及此剎那無表。是麁惡語根本。從是以後即依此事所起不善身語表無表業。是麁惡語後起。此中有說。令彼瞋惱方成業道。若爾者。罵離欲者應非業道。然麁惡語罵離欲者重。如是說者。但懷憤恚發麁惡言。若惱不惱悉成業道。雜穢語三種者。謂以財利恭敬名譽及戲樂故。樂作種種非義非時不應法語。或俳優者。欲作愚者歡笑語時。指顧跳躍作諸言笑。乃至未發彼根本語。爾時所有不善身語業。是雜穢語加行。若正發起諸無義說雜戲語時所有不善語表。及此剎那無表。是雜穢語根本。從是以後即依此事所起不善身語表無表業。是雜穢語後起。其餘貪慾瞋恚邪見意三業道起即根本。非有加行後起差別。有說。亦有加行後起。謂不善思此中根本七不善業道諸有表業。及此剎那諸無表業。各具五義。一惡行。二犯戒。三不律儀。四業。五業道。從是已後諸無表業。各唯有四義。謂除業道。唯于思究竟時名業道故。

問由幾不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答於身業自性三不善業道中。或時由一思究竟轉。謂身三業一一而起。或時由二思究竟轉。謂如有一盜他羊等。有是希望即於盜時亦斷其命。或自行欲邪行。遣使作殺盜隨一。以欲邪行唯自所究竟故。若有如是種類法生。一剎那頃。由二不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或時由三思究竟轉。謂如有一先遣二使殺生偷盜。自行欲邪行。若有如是種種法生。一剎那頃三皆究竟爾時三不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猶如群賊相期一處劫掠他時。於剎那頃有牽彼車。有斷彼命。有淫彼婦。當知爾時彼諸盜者。有由三不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於語業自性四不善業道中。或時由一思究竟轉。謂語四業一一而起。有說。一者唯雜穢語。或時由二思究竟轉。謂作虛誑語非時故有雜穢語。或作離間語非時故有雜穢語。或作麁惡語非時故有雜穢語。或時由三思究竟轉。謂作虛誑語離間語非時故有雜穢語。或作虛誑語麁惡語非時故有雜穢語。或作離間語麁惡語非時故有雜穢語。或時由四思究竟轉。謂作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非時故有雜穢語。若總論之。或時由五思究竟轉。或乃至由八思究竟轉。謂遣六使作六業道自行欲邪行。若有如是種類法生。一剎那頃七皆究竟。及意三業道隨一現前。如是八種業道俱生思究竟轉。當知意三各別現起思究竟轉。無俱生義。無二心故。無遣他故。由此不說或九或十俱生之義。

問於何界中有幾不善業道可得。答唯於欲界一切具足可得。或不律儀所攝。或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色無色界一切都不可得。

問於何趣中有幾不善業道可得。答捺落迦趣有後五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無斷生命者。由彼無能斷他命故。如說於彼乃至所有惡不善業。未盡滅吐定不命終。無不與取者。由彼無有受財分故。無慾邪行者。由彼無有攝受妻室故。無虛誑語及離間語者。無攝受虛誑語事故。常無和合故。有麁惡語者。苦受所逼故。有雜穢語者。非時說故。貪慾瞋恚邪見具有。未離欲故。傍生鬼趣皆具十種。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人趣三洲具十不善業道。或不律儀所攝或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北拘盧洲有後四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無斷生命者。定壽千歲無中夭故。及性淳善定升進故。無不與取者。彼無攝受自他分故。無慾邪行者。無攝受妻室故。彼若欲作非梵行時。與彼女人共詣樹下。若所應者樹枝低覆令彼和合。若不覆者並愧而離。無虛誑語者。無有攝受虛誑語事故。無離間語者。由彼有情恆和好故。無麁惡語者。由彼常說軟美言故。有雜穢語者。由彼非時歌詠戲笑故。貪慾瞋恚邪見具有未離欲故。欲界天中具十不善業道。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問彼天為有斷命事不。答彼雖不自相害而害餘趣。復有說者。亦自相害故如是說。諸天手足隨斷隨生。斬首中截即便殞沒。有不與取。乃至雜穢語者。由彼亦有劫盜他物。侵他所受。作矯妄言。說破壞語。憤恚罵辱非時歌詠等故。貪慾瞋恚邪見具有。未離欲故問若盜命過苾芻財物。於誰處得根本業道耶。答若已作羯磨者。於羯磨眾處得。若未作羯磨者。普於一切善說法眾處得。

問若得伏藏物作盜想而自用者。彼於誰處得根本業道。答於王處得。大地所有皆屬王故。復有說者。於其田宅所屬處得。所以者何。彼於此中被稅利故。如是說者。於王處得。大地所有王為主故。其田宅主唯輸地利非伏藏利。問若取兩國中間伏藏作盜想者。復於誰處得根本業道。答若轉輪王出現世時輪王處得。若無輪王都無處得。

問若盜如來窣堵波物。於誰處得根本業道。有說。亦於國王處得。有說。於施主處得。有說。於守護人處得。有說。於能護彼天龍藥叉非人處得。如是說者。於佛處得。所以者何。如世尊言。阿難當知。若我住世有於我所恭敬供養。及涅槃後乃至千歲。於我馱都如芥子許恭敬供養。我說若住平等之心。感異熟果平等平等。由此言故。世尊滅度雖經千歲。一切世間恭敬供養佛皆攝受。

問若於受學禁戒女人所行不淨行。謂苾芻尼鄔波斯迦勤修梵行。及熾然修外道苦行。毀犯彼者。於誰處得根本業道。或有說者。於彼各別所師處得。復有說者。於彼同梵行處得。如是說者。於王處得。彼是國王所防護故。問於寄客女人行不淨行。彼於誰處得根本業道。或有說者。於所寄主人處得。如是說者。於王處得。彼是國王所防護故。

問於自貨女行不淨行。於誰處得根本業道。答若與其價都無處得。若不與價於王處得。

問於未嫁女行不淨行。於誰處得根本業道。答若已許他於夫處得。若未許他於其父母諸親處得。

問若有女人為其父母兄弟姊妹親族等護。有罰有礙是他妻妾他所攝受。乃至或有贈一花鬘。若於彼所行不淨行。於誰處得根本業道。答於能攝護。乃至贈一花鬘處得。如施設論說。贍部洲人形交成淫。東毘提訶。西瞿陀尼。北拘盧洲。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亦爾。夜摩天相抱成淫。覩史多天執手成淫。樂變化天歡笑成淫。他化自在天相顧眄成淫。

問地居所起淫事加行。即是空居根本業道。空居業道有加行不。答皆有加行。謂夜摩天即以執手。歡笑。顧眄。為加行覩史多天即以歡笑。顧眄。為加行。樂變化天即以顧眄為加行。問唯相顧眄成業道處有加行不。答於彼亦有。先對一方為眄他女。迴顧餘方未覩加行。見成根本。先坐一宮為顧他女起趣餘宮。未覩加行。見成根本。問何緣地居形交成淫。空居不爾。答此煩惱麁。彼煩惱細。此煩惱重。彼煩惱輕。此煩惱勤。彼煩惱利。又彼諸天境界熾盛。境界明淨。境界勝妙。由如是境界所牽引故。才觸對時即令醉悶。是故於彼慾火易息。復有說者。以上諸天近離欲道。是故於彼慾火漸微。如是說者。一切淫事必二形交慾火方息。

問若爾。施設論說當云何通。答彼說時量遲速差別。謂夜摩天如相抱時量慾火便息。乃至他化自在天。如顧眄時量慾火便息。施設論中但依時量故作是說。

三妙行十善業道。為三攝十十攝三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有三妙行十善業道。契經雖作是說。而未廣辯。廣說如前。復有說者。前已分別三種妙行。而未分別十善業道。今欲分別故作斯論。

此中三妙行名略事廣。十善業道名廣事略。故三妙行攝十善業道。非十善業道攝三妙行。說喻如前。不攝者何。謂除業道所攝身語意妙行。所餘身語意妙行。此中何等身語妙行非業道攝。謂身語業道加行後起。及施設論所說諸業。並離遮罪所攝諸業。何等意妙行非業道攝。謂善思。今應顯示十善業道。根本加行後起三種差別。謂離十不善業道根本。即十善業道根本。離不善業道加行後起。即善業道加行後起。此復云何。猶如勤策受具戒時。先整衣服入受戒場。頂禮僧足求親教師。受持衣缽往問遮處。來至眾中。重問遮難。白一羯磨乃至第三羯磨未竟。是名善業道加行。若至第三羯磨究竟。爾時表業及此剎那無表。是名善業道根本。從是以後為說四依四重等事。是名善業道後起。

此中根本七善業道。若表及此剎那無表。各具七義。一尸羅。二妙行。三律儀。四別解脫。五別解脫律儀。六業。七業道。從此已後諸無表業各唯有五義。謂除別解脫及業道。已得究竟解脫諸惡非最初故。亦唯于思究竟時名業道故。問由幾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答於受八戒及五戒時。若住五識善心。由六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住意識善心。由七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住染污心。或無記心。由四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受十戒時亦爾。受具戒時若住五識善心。由九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住意識善心。由十或九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住染污心。或無記心。或無心時。由七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受非律儀非不律儀時。身語七善業道。隨所要期多少不定。意三善業道。或有。或無。或多。或少。生欲界者若起欲界五識善心。由二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欲界意識善心。由三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色界善心。及彼地無漏正見俱生心。由十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彼地盡智無生智俱生心。由九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無色界善心。及彼地無漏正見俱生心。由三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彼地盡智無生智俱生心。由二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生初靜慮者。若起三識善心。由二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自地意識不定善心。由三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自地意識有漏定心。及自地無漏正見俱生心。由十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自地盡智無生智俱生心。由九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善心。及彼地無漏正見俱生心。由十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彼地盡智無生智俱生心。由九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無色界善心。及彼地無漏正見俱生心。由三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若起彼地盡智無生智俱生心。由二善業道俱生思究竟轉。如生初靜慮。如是生第二靜慮。乃至生無色界皆應廣說。差別者。除三識身。生無色界亦除前七業道。

問於何界何趣。有幾善業道可得。答欲界具十。或律儀。或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色界亦具十。皆律儀所攝。無色界中成就有十。現前唯三。於諸趣中。那落迦有後三。傍生。鬼趣。具十。皆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人趣三洲。及欲界天皆具有十。或律儀。或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北拘盧洲唯有後三。皆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色無色天如前已說。

三業十業道為三攝十。十攝三耶。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有三業十業道。契經雖作是說。而未廣辯。廣說如前。復有說者。欲顯業趣最甚深最微細難見難覺故。所以者何。一切如來所說經中。無有甚深如業經者。十二轉中無有甚深如業轉者。佛十力中無有甚深如業力者。於八蘊中無有甚深如業蘊者。四不思議中無有甚深如業不思議者。由是緣故世尊一時極善安住慇勤作意。攝心思惟入閑靜處。默然宴坐審諦觀察。摩揭陀國諸輔佐臣。為在何趣。為受何生。為往何處。由此作意方能了知。彼諸臣等。在如是趣。受如是生。往如是處。問諸佛法爾才舉心時。於一切法殊勝智見無障礙轉。為何義故極善安住慇勤作意。廣說乃至默然而坐。或有說者。為顯業趣最甚深故。最微細故。最難見故。最難覺故。復有說者。為審觀察摩揭陀國諸輔佐臣。種種因性。種種果性。種種相續性。種種對治性。及命終心。續生心等。由此觀察如應悉知。復次世尊為欲委知彼諸臣等生處差別。故極作意復有說者。為待當來所化生故。有所化生應聞說法作饒益事。於此眾中猶未集會。復有說者。為待辰那栗連婆故。彼是先世頻毘婆羅。於此眾中猶未集會。復有說者。欲令阿難生尊重意。慇勤恭敬無倒受持思量觀察。復有說者。為欲除斷諸邪慢人憍傲心故。謂有於法少分知已。便生憍慢而不修學。為除彼意顯佛世尊不由加行。於一切法殊勝智見無障礙轉。尚於一切問記事中慇勤觀察。況於汝小智而當不學生憍慢耶。復有說者。欲顯成就正士法故。諸有正士法爾皆應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復有說者。世尊一時入閑靜處默然宴坐。尊者阿難請問斯事。世尊未答便入寂定。從定起已乃為記別。由是因緣故作斯論。復有說者。由三因緣所以作論。一為分別契經義故。二為遮止他所說故。三為顯了世間現見所行事故。為分別契經義者。謂契經說業有二種。一思業二思所起業。彼所說業今欲廣釋。是名分別契經義。為遮止他所說者。如勝論外道說五種業。謂取捨屈申行為第五業。數論外道說九種業。謂取捨屈申舉下開閉行為第九業。或有外道說十二處皆是業性。彼作是言。眼作何業。謂見色。色作何業。謂眼所行。廣說乃至。意作何業。謂能知法。法作何業。謂意所行。欲止如是邪宗所立。顯示無倒諸業自性。又譬喻者說。身語意業皆是一思。為遮彼意顯除思體。別有身語二業自性。又分別說部建立貪慾瞋恚邪見是業自性。彼何故作是說。依契經故。如契經說。故思所造身三種業。已作已集是惡不善。能生眾苦感苦異熟。故思所造語四種業。意三種業。已作已集是惡不善。能生眾苦感苦異熟。意三業者。謂貪恚邪見。由此經故說貪等三是業自性。為遮彼意顯貪慾等非業自性。故作斯論。問若貪慾等非業性者。分別說部所引經云何通。答是業資糧故說名業。如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彼資糧名為彼法。如前廣說樂資糧等名為樂等。此中亦爾。於業資糧說名為業。尊者法救作如是說。此中世尊唯攝其業。就所依處顯示業性。故作是說。謂若依此階梯殊勝思究竟轉。則於此處宣說業名。如是一切名為遮止他所說故。為顯了世間現見所行事者。謂諸世間於其業果立業名想。如見彩畫錦繡等物。說言如是奇巧作業。此實非業但是業果。是名顯了世間現見所行事故。由此三緣故作斯論。

三業者。謂身業語業意業。問此三業云何建立。為自性故。為所依故。為等起故。若自性者應唯一業。所謂語業。語即業故。若所依者。應一切業皆名身業。以三種業皆依身故。若等起者。應一切業皆名意業。以三皆是意等起故。答具由三緣建立三業。一自性故建立語業。二所依故建立身業。三等起故建立意業。復有說者。由三緣故建立三業。一依自處故。二依他處故。三依相應處故。依自處故建立語業。依他處故建立身業。依相應處故建立意業。如是名為三業自性。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業。業有何義。答由三義故說名為業。一作用故。二持法式故三分別果故。作用故者。謂即作用說名為業。持法式者。謂能任持七眾法式。分別果者。謂能分別愛非愛果。

問若爾者。彼俱有相應法亦能分別愛非愛果悉名業耶。答此中唯說勝者名業。此三種業於諸俱有相應法中最為勝故。譬如世間於種種勝處得種種名。此亦如是。如世間說樂師作樂。此中非無樂具樂器及樂人等。但於其中樂師最勝故得其名。又如書者非無種種紙墨筆等。及勤方便和合成字。然隨最勝人得其名。染者鍛者喻亦如是。今此亦然。雖有種種自性俱有。及相應法一切皆能感異熟果。然於其中能分別果業為最勝。是故偏說。復有說者。由三義故說名為業。一有作用故。二有行動故。三有造作故。有作用者。即是語業。如是評論我當如是如是所作。有行動者。即是身業雖實無動如往餘方。有造作者。即是意業造作前二。由此義故說名為業。十業道者。謂身三業道。語四業道。意三業道。

問十善業道十不善業道豈不合說有二十耶。何故此中但說有十。答不過十故。謂依惡行所依止處。發起十種不善業道。即依此處由遠離故。即能發起十善業道。復有說者。略說十種廣說二十。如略廣如是。無差別差別。總別。遍不遍。無異有異。俱時次第應知亦爾。復有說者。隨利根者故說有十。隨鈍根者故說二十。如利根鈍根如是。因力緣力內力外力。內如理作意所任持力。外他言音多修習力。略開智力廣辯智力。應知亦爾。是名十業道自性。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業道。業道有何義。答思名為業。思所游履究竟而轉名為業道。問若思名業。思所游履究竟而轉名業道者。餘善不善一切無記。無不皆為思所游履究竟而轉。一切皆應說名業道。有何殊勝不共因緣。唯說此十以為業道。答此是世尊有餘之說。大師觀彼所化有情心行願樂簡略而說。脇尊者曰唯佛世尊究竟了達諸法性相。亦知勢用。非餘所知。若法有業道相者。即便立之。無者不立。尊者妙音亦作是說。大師知此十種業道。有如是勢用。如是強盛。如是親近。能與業思作所行路令究竟轉。除此業道餘一切法無如是事。復有說者。由二因緣建立業道。一世所訶毀。二世所稱嘆。即是十種不善業道及善業道。問若世所訶毀名業道者。是則恶心出佛身血。一切世間皆共訶毀。何故不說以為業道。答若世所訶毀。如來出世及不出世。一切時有者立為業道。出佛身血有佛世有。無佛世無。故不立業道。於稱嘆中遠離出血所有問答應知亦爾。復有說者。由三因緣建立業道。一由依處。二由施設。三由分別愛非愛果。復有說者。若由此故令內外物。有時衰損。有時增盛。建立業道。當知此中所居為外。壽等為內。云何由此外物衰損。謂斷生命業道增時。一切外物皆少光澤不久堅住。若不與取業道增時。一切外物有災有患。多遭霜雹塵穢等障。若欲邪行業道增時。一切外物多有怨競。若虛誑語業道增時。一切外物多諸臭穢。若離間語業道增時。一切外物多不平正。丘陵坑坎嶮阻懸隔。若麁惡語業道增時。一切外物麁弊鄙惡毒刺沙礫。設有金銀等寶少而無光不調難用。若雜穢語業道增時。一切外物時候乖變。速疾磨滅多不成實。若貪慾業道增時。一切外物多分損減微細尠少。若瞋恚業道增時。一切外物多分枯悴果實苦澁。若邪見業道增時。一切外物多分零落。乏少花果或全無果。是名由此令外物減云何復知由此業道故。令壽量等內物減耶。謂若十不善業道具增長時。此贍部洲有四衰損出現於世。謂壽量衰損。有情衰損。資具衰損。善品衰損。壽量衰損者。謂劫初時。此贍部洲人壽無量歲。至劫末時人壽十歲。有情衰損者。謂劫初時。此贍部洲廣博嚴淨。多諸淳善福德有情。城邑次比人民充滿。至劫末時唯餘萬人。資具衰損者。謂劫初時。此贍部洲安隱豐樂。種種地味帝竹稻米。為上妙食。至劫末時人民饑饉唯稊稗等為上妙食。善品衰損者。謂劫初時。此贍部洲十善業道增上圓滿。於劫減時十惡業道增上圓滿。云何由此令諸外物有時增耶。謂若離斷生命業道增時。一切外物悉多光澤長時堅住。離不與取業道增時。一切外物不為災患。霜雹等障之所侵損。離欲邪行業道增時。一切外物無諸怨競。離虛誑語業道增時。一切外物皆多香潔。離離間語業道增時。一切外物嚴好易求。地平如掌廣博嚴淨。離麁惡語業道增時。一切外物微妙豐饒。無有嶮澁毒刺沙礫。金銀等寶調柔光淨多所堪任。離雜穢語業道增時。一切外物時無乖變堅固成實。無貪業道增時。外物充足圓滿增盛。無瞋業道增時。外物光澤果實甘美。正見業道增時。外物豐饒花果繁實。是名由此令外物增。云何復知由此業故。令壽量等內物增耶。謂若十善業道具增長時。此贍部洲有四增盛出現於世。謂壽量增盛。有情增盛。資具增盛。善品增盛。壽量增盛者。謂劫末時。此贍部洲人壽十歲。至劫增時壽八萬歲。有情增盛者。謂劫末時。此贍部洲唯餘萬人。至劫增時廣博嚴淨。多諸淳善福德有情。城邑次比人民充滿。資具增盛者。謂劫末時。此贍部洲。人民饑饉。以稊稗等為上妙食。至劫增時安隱豐樂。種種地味帝竹稻米。為上妙食。善品增盛者。謂劫末時。世間十惡業道增盛。至劫增時。世間十善業道增盛。復有說者。由三果故立十業道。一異熟果。二等流果。三增上果。謂斷生命。若習若修若多修習。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異熟果。從彼處沒來生人中。多病短命。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皆少光澤。不久堅住。是增上果。諸不與取。若習若修若多修習。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異熟果。從彼處沒來生人中。財寶匱乏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有災有患。多遭霜雹塵穢等障。是增上果。諸欲邪行。若習若修若多修習。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異熟果。從彼處沒來生人中。妻不貞良。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多有怨競。是增上果。諸虛誑語。若習若修若多修習。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異熟果。從彼處沒來生人中多遭誹謗。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多諸臭穢。是增上果。諸離間語。若習若修若多修習。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異熟果。從彼處沒來生人中。親友乖離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多不平正。丘陵坑坎嶮阻懸隔。是增上果。諸麁惡語。若習若修若多修習。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異熟果。從彼處沒來生人中。恆聞種種不如意聲。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麁弊鄙惡毒刺沙礫。雖有金等少而無光不調難用。是增上果。諸雜穢語。若習若修若多修習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異熟果。從彼處沒來生人中。言不威肅。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時候乖變。速疾磨滅多不成實。是增上果。諸有貪慾。若習若修若多修習。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異熟果。從彼處沒來生人中。貪慾勐利。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多分損減微細尠少。是增上果。諸有瞋恚。若習若修若多修習。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異熟果。從彼處沒來生人中。瞋恚勐利。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多分枯悴果實苦澁。是增上果。諸有邪見。若習若修若多修習。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異熟果。從彼處沒來生人中。愚癡勐利。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多分零落乏少花果或全無果。是增上果。離斷生命。若習若修若多修習。生人天趣。是異熟果。從彼處沒來生此間無病長壽。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皆多光澤長時堅住。是增上果。由此道理其餘白品九善業道。與上相違皆應廣說。故由三果立十業道。

問何故不說思為業道。答思即是業。思所行故名為業道。當知業道非即是思。是故不說。如王所行說名王路。而王路非王。此亦如是。思所行故說名業道。而業道非思。王座等喻亦復如是。復有說者。若法與思譬如三事和合而生。有作用轉立為業道。思不與思譬如三事和合而生。有作用轉故非業道。復有說者。若法與思俱時而生。有作用轉立為業道。思不與思俱時而生。有作用轉不立業道。復有說者。若法與思同在現在。與思為路立為業道。思不與思同在現在。與思為路不立業道。問若遣他斷生命。乃至作雜穢語。彼使或經多日。乃作時遣他者思滅已久。云何得名與思同在現在為路。令思究竟立業道耶。答就可得義建立業道。謂若餘法可得與思同時為路故立業道。非一剎那二思可得現在為路。是故不立思為業道。問思亦與思同在現在。謂他相續思。何故不說。答依自相續建立業道不依他立。

已說三業十業道自性。今當顯示雜無雜相。三業十業道。為三攝十。十攝三耶。答應作四句。有業非業道。謂業道所不攝身語業及意業全。有業道非業。謂後三業道。有業亦業道。謂前七業道。有非業非業道。謂除前相。相謂所名。如前廣說。謂色蘊中除業取餘色蘊。行蘊中除不善貪瞋邪見及無貪無瞋正見並一切思。取餘相應不相應行蘊。及三蘊全並無為法。如是一切作第四句故言謂除前相。問十業道中何故前七建立業及業道。後三唯業道非業耶。答如施設論說。諸斷生命是業是作用。與能發起斷生命思。為因為道為跡為路。廣說乃至諸雜穢語是業是作用。與能發起雜穢語思。為因為道為跡為路。所有不善貪恚邪見。非業非作用。唯與即彼俱生品思。為因為道為跡為路。離斷生命是業是作用。與能發起離斷生命思。為因為道為跡為路。廣說乃至離雜穢語是業是作用。與能發起離雜穢語思。為因為道為跡為路。所有無貪無瞋正見。非業非作用。唯與即彼俱生品思。為因為道為跡為路。由此證知彼義應爾。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一十三

 

上篇: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下篇:阿毗曇毗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阿毗達磨俱舍釋論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序 正教本宗。文唯三藏。梵音所闡。...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一 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

薩婆多宗五事論

薩婆多宗五事論 大番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於甘州修...

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

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說一切有部)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

大悲經

大悲經卷第一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梵天品第一...

佛說七知經

佛說七知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佛游於舍衛...

【註音版】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

大乘法苑義林章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 基撰 總料簡章 第一總辨諸教....

佛說木槵子經

佛說木槵子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游羅...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後漢安息沙門安世高譯 聞...

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

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曰:「...

【註音版】佛說持世陀羅尼經

佛說持世陀羅尼經...

【佛教詞典】遮性二戒急緩之義

亦名:緩急二儀 子題:犯罪有三種、重制、急制、緩制 ...

【佛教詞典】圓通懺法

(修法)觀音懺法之別名。以觀音一稱圓通大士故也。...

心無分別時,敬僧功德就圓滿了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這會兒呢,從山下爬到佛頂山...

慎言

去年冬天,一個安徽的朋友送給我一隻山裡的小墨龜。整...

八關齋戒是對居士所施設的戒法

八關齋戒也是針對居士所施設的一個戒法。是在五戒的基...

什麼會讓你迷失方向

有一個小和尚,每天在廟裡潛心研究佛經,參禪打坐。十...

小和尚掃樹葉

有一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裡的落葉。 清...

朱斐:與大學生談如何學佛

今天,欣逢貴社(指普覺學社)第二屆第二次社員大會,...

淨土法門具體怎麼修法

淨土本可無修,修是因為眾生迷失真心才不得不有種種法...

獲得快樂的三個要點

福新年有很多好聽的話,其中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新年快...

若修念佛,則實為穩當之極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無謂之話說。汝家不充裕,兼有...

菩薩度眾生的「八所以」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中重點指出八所以,即我們之所以...

如何留住好人才

如何尋求合適的人才是一門大學問。剛開始時,誰都不知...

依著這個神咒就能離苦得樂

【十方如來。含此咒心。於微塵國。轉大法輪。】 這個《...

【視頻】《金剛經》達觀法師閩南語教念

《金剛經》達觀法師閩南語教念

【視頻】《法華經》靈鷲山僧眾唱誦

《法華經》靈鷲山僧眾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