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一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一十一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智蘊第三中七聖納息第五之三

若成就法智。彼類智耶。答若得。此中得者。已得名得。謂苦類智現前以後。後諸得言皆准此釋。設成就類智彼法智耶。答如是。謂苦法智現前以後。法智苦智恆成就故。若成就法智彼他心智耶。答若得不失。此中得者。謂已離欲染。不失者。謂不退起欲界煩惱。設成就他心智彼法智耶。答若得謂苦法智現前以後。若成就法智彼世俗智耶。答如是。一切有情無不成就世俗智故。設成就世俗智彼法智耶。答若得。謂苦法智現前以後。餘智一行如文廣說。然法智類智及四諦智。若得以後恆時成就他心智。有漏者已離欲染。若不退起欲界煩惱。及不生無色界恆時成就。無漏者已離欲染。若不退起欲界煩惱恆時成就。世俗智一切有情恆時成就。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耶。答如是。此成就過去者。必成就未來故。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設成就未來。彼過去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謂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謂得果練根或退故失。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謂若不起類智諸忍。或世俗智非無心位。爾時法智定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道現觀各一心頃。謂三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及現在前。設成就現在。彼過去耶。答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未已滅設滅已失。而法智現在前。若成就未來法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集滅道現觀各一心頃。謂四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現在前。設成就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若成就現在法智者必成就未來故。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現在耶。答未來定成就。現在若現在前。此如前成就過去現在說。設成就未來現在彼過去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如前說。設成就現在彼過去耶。設若成就未來法智彼過去現在耶。答有未來。非過去現在。謂彼已得。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此中已得者顯有未來。未滅設滅已失者。顯無過去。不現在前者。顯無現在。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已失。及不現在前。有未來及過去非現在。謂彼已滅不失不現在前。此中已滅不失者。顯有過去。不現在前者顯無現在。但有過去必有未來。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三心頃。除法智時。道現觀二忍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不現在前。有未來及現在非過去。謂彼現在前未滅設滅已失。此中現在前者。顯有現在未滅。設滅已失者。顯無過去。但有現在必有未來。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未滅先滅已失而現在前。有未來及過去現在。謂彼已滅不失亦現在前。此中已滅不失者。顯有過去。亦現在前者。顯有現在。若有過去現在必有未來。此如前成就過去現在說。設成就過去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但成就過去現在。必成就未來故。若成就現在法智。彼過去未來耶。答未來定成就。過去若已滅不失則成就。如前成就三世位說。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如前成就未來現在非過去說。設成就過去未來。彼現在耶。若現在前如前成就三世位說。如法智歷六。類苦集滅道智亦爾者。如法智依三世有六句問答。類苦集滅道智亦爾。有差別者。各說自名隨應而說。

若成就過去他心智。彼未來耶。答如是。但成就過去必成就未來故。此在何位謂生欲界已離欲染。若生色界若學者。在欲色界已起無漏他心智不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設成就未來彼過去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學者在欲色界。未起無漏他心智。設起已失。生無色界設起不失。生無色界得無學果。若成就過去他心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謂若不起餘智諸忍。非無心位。爾時此智定現在前。此在何位。謂諸聖者。或諸異生。生欲色界此他心智現在前時。設成就現在。彼過去耶。答如是。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他心智現在前時。必成就過去有漏他心智。無漏者則不定。若成就未來他心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此如前成就過去現在說。設成就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但成就現在必有未來故。若成就過去他心智。彼未來現在耶。答未來定成就。現在若現在前。此在何位。謂他心智現在前時。即欲色界異生聖者。設成就未來現在。彼過去耶。答如是。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成就未來他心智。彼過去現在耶。答有未來。非過去現在。謂彼已得不失。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此中已得不失者。顯有未來。未滅設滅已失者。顯無過去。不現在前者。顯無現在。此在何位。謂若學者在欲色界。未起無漏他心智。設起已失。生無色界設起不失。生無色界得無學果。有未來及過去。非現在。謂彼已滅不失不現在前。此在何位。謂生欲界已離欲染。他心智不現在前。若生色界他心智不現在前。若學者在欲色界。已起無漏他心智不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有未來及過去現在。謂彼現在前。即生欲色界異生聖者。他心智現在前時。設成就過去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成就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未來耶。答如是。亦如次前所說諸位。設成就過去未來。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此亦如前所說諸位。

若成就過去世俗智。彼未來耶。答如是設成就未來彼過去耶。答如是。一切有情無不成就過去未來世俗智故。若成就過去世俗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謂若不起諸無漏慧非無心位。此世俗智定現在前設成就現在彼過去耶。答如是。此等准前應知其相。

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類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起法類智已滅不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得一來不還果。及學者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設滅已失。設成就過去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前成就過去法智及類智位說。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類智已滅不失。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類智耶。答若得。謂苦類智已生。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一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設成就未來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類智耶。答若現在前。謂若不起餘智諸忍。非無心位。此定現前。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集滅現觀各一心頃。謂類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時。設成就現在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而類智現在前。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現在類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現在類智。謂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類智忍時。得一來不還果。及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先滅已失不現在前。有過去法智及過去類智非現在。謂法類智已滅不失。類智不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道現觀各三心頃。除類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類智已滅不失。而類智不現在前。有過去法智及現在類智非過去。謂法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未滅設滅已失。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類智時。得一來不還果。及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先滅已失而現在前。有過去法智。及過去現在類智。謂法類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現觀各一心頃。謂類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類智已滅不失。而類智現在前。設成就過去現在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類智已滅不失。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而類智現在前。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現在類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未來現在類智。謂法智已滅未得類智。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類智忍時。有過去法智及未來類智非現在。謂法智已滅不失。已得類智不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道現觀各前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不現在前。有過去法智。及未來現在類智。謂法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集滅現觀各後一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設成就未來現在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而類智現在前。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未來類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未來類智。謂法智已滅未得類智。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類智忍時。有過去法智及未來類智非過去。謂法智已滅不失。已得類智未滅。設滅已失。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一心頃。得一來不還果。及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設滅已失。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類智。謂法類智已滅不失。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類智已滅不失。設成就過去未來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類智已滅不失。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未來現在類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未來現在類智。謂法智已滅未得類智。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類智忍時。有過去法智。及未來類智。非過去現在。謂法智已滅不失已得類智。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得一來不還果。及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有過去法智。及未來現在類智非過去。謂法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未滅設滅已失。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一心頃。得一來不還果。及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設滅已失而現在前。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類智非現在。謂法類智已滅不失。類智不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道現觀各前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類智已滅不失。類智不現在前。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現在類智。謂法類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現觀各後一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類智已滅不失。而類智現在前。設成就過去未來現在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類智已滅不失亦現在前。法智未滅設滅已失。如對類智作小七。對集滅道智亦爾者。如法智對類智作小七。對集滅道智作小七亦爾。有差別者。各說自名隨應而說。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他心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在何位。謂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若學者法智無漏他心智已滅不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初二沙門果。及未離欲染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若學者法智已滅不失。無漏他心智未滅設滅已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設成就過去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前俱成就說。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諸異生。生欲界已離欲染。及生色界。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初二心頃。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若學者無漏他心智已滅不失。法智未滅設滅已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他心智耶。答若已得不失。此中已得者。謂已離欲染。不失者。謂不退起欲染。此在何位。謂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若學者在欲界。法智已滅不失。生色無色界未得無學果。設成就未來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諸異生已得他心智不失。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初二頃。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若學者在欲界法智未滅設滅已失。生色無色界設滅已不失。生彼得無學果。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他心智耶。答若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現在前。設成就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諸異生起他心智現在前時。若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有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而他心智現在前時。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現在他心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此在何位。謂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初二沙門果。及未離欲染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若學者法智已滅不失。無漏他心智未滅設滅已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有過去法智及過去他心智非現在。謂法智他心智已滅不失。他心智不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不現在前。若學者無漏他心智已滅不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有過去法智及過去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現在前設成就過去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諸異生起他心智現在前時。若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而他心智現在前時。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現在他心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未來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未得他心智。設得已失。此在何位。謂未離欲染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初二沙門果及未離欲染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有過去法智及未來他心智非現在。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已得不失不現在前。此在何位。謂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不現在前有過去法智及未來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現在前。此如前成就過去法智現在他心智說。設成就未來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如前成就現在他心智。不成就過去法智說。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未來他心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未來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未得他心智。設得已失。此如前有過去法智非未來現在他心智說。有過去法智及未來他心智非過去。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已得不失。未滅設滅已失。此在何位。謂學者法智已滅不失。無漏他心智未滅設滅已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他心智。謂法智他心智已滅不失。此如前成就過去法智他心智說。設成就過去未來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如前。設成就過去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說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未來現在他心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未來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未得他心智設得已失。此如前有過去法智非未來現在他心智說。有過去法智及未來他心智非過去現在。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已得不失。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此如前有過去法智及未來他心智非過去說。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他心智非現在。謂法智他心智已滅不失。他心智不現在前。此如前有過去法智及過去他心智非現在說。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現在前。此如前有過去法智及過去現在他心智說。設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如前。設成就過去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說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世俗智耶。答如是。以過去未來世俗智一切有情皆成就故。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設成就過去世俗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一切異生。若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初二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世俗智耶。答如是。此如前。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世俗智耶。說設成就未來世俗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如前。設成就過去世俗智。彼過去法智耶。說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世俗智耶。答若現在前。謂若不起諸無漏慧非無心位此定現前。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起世俗智現在前時。設成就現在世俗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一切異生。若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起世俗智現在前時。餘文准前應知其相。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苦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苦智已滅不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非苦法智已滅不失。苦智未滅設滅已失。設成就過去苦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前成就過去法智苦智說。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苦類智已滅不失。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苦智耶。答如是。若成就過去法智者。必成就未來苦智故。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設成就未來苦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苦智耶。答若現在前。謂若不起餘智諸忍。非無心位此定現前。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類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而苦智現在前。設成就現在苦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而苦智現在前時。餘文准前應知其相。如法智對後作小七。乃至滅智對道智。隨其所應作小七亦爾者。謂如法智對後類智等作小七。如是類智對後他心智等。乃至滅智對後道智應知亦爾。如小七大七亦爾者。謂如八智以前對後作小七。如是八智以前對後作大七應知亦爾。差別者。以二或多對一。或以一對二或多者。謂前小七中定以一對一。今大七中。或以二或多對一或以一對二或多。是謂小七大七差別。如過去為首有七。未來乃至過去未來現在為首亦各有七。如應當知者。謂如過去法智等為首問三世類智等。有小大七差別。如是未來法智等為首。問三世類智等乃至過去未來現在法智等為首。問三世類智等。亦各有小大七差別。皆如所應當知其相。此中一行歷六小七大七差別等義。如前結蘊廣說應知。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一十一

 

上篇: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下篇:阿毗曇毗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序 婆須蜜菩薩大士。次繼彌勒作佛...

阿毗達磨俱舍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一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二...

阿毗曇心論經

阿毘曇心論經序 今欲解釋阿毘曇心利益弟子故。問曰。...

【註音版】大方等如來藏經

大方等如來藏經...

淨心誡觀法

淨心誡觀法序 宋餘杭郡沙門 釋元照述 太近至易,無如...

佛說阿含正行經

佛說阿含正行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

謗佛經

謗佛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等譯 如是我...

治禪病秘要法

治禪病秘要法卷上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治阿練若亂心病七...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

金光明最勝王經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

摩訶摩耶經

摩訶摩耶經卷上(一名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 簫齊沙門釋...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

【佛教詞典】他心智

(術語)十智之一。知他人心念之智也。離欲惑而得色界...

【佛教詞典】十行

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三個十位名十行,因菩薩經十信...

千代野比丘尼的故事

千代野(1223-1298),又名千代能,日本鎌倉中期最著...

為何吃虧反而是福呢

可能有人會問,吃虧就是吃虧,佔便宜就是佔便宜,怎麼...

妙高禪師與韋陀菩薩

在雪竇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據說當初妙高禪師,就在那裡...

永不見佛,永不聞法,這是最可怕的

如斯罪人 永不見佛 眾聖之王 說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難...

瞎子老鼠

一戶人家在搬家的時候,發現雜物堆中有兩隻老鼠;大家...

待在能讓你的修行成長的地方

有著低劣業力的眾生,將目標投注在世間的顯赫與虛榮上...

結恩不結怨

怨恨和嫉妒都和瞋恨心有關,但兩者不太一樣。嫉妒是覺...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如何解釋

問: 經中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請解釋一下。 方海...

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便能預知時至

要得到一心不亂,必先無慳貪、無罣礙、無散亂心才可。...

快樂的十大法則

每逢節日,人們總會互祝佳節快樂;但甚麼是快樂,可能...

進退之間

在禪宗裡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

禪宗的參禪方法——無門關

下面講禪宗的參禪方法無門關,它淵源於我現在所住的趙...

【視頻】金剛寶懺(佛光山)

金剛寶懺(佛光山)

【視頻】佛光山早晚課(大悲咒 十小咒 心經 普賢十大願)

佛光山早晚課(大悲咒 十小咒 心經 普賢十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