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何謂「四重二諦」

2022/12/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何謂「四重二諦」

第一重:以「有」為俗諦,以「空」為真諦。

第二重:說空說有皆是俗諦,非空非有為第一義諦。

第三重:空有為二,非空非有為不二,二與不二皆是世俗諦,非二非不二才是第一義諦。

第四重:前三重二諦皆不離言說,故皆是教門,皆是世俗諦;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名無相,才是第一真諦。

 

這四重二諦有兩種意義:一是前後淺深義,二者是前後無淺深義。

前後淺深義者,初重只破有不破無,故淺。第二重空有皆貶為世諦,非空非有才是第一義諦。第二重雖明不二中道,然對二明不二,猶是相待假,故第三重非二非不二方是真諦。第三重雖是二不二雙泯,然有言說。凡有言說皆是世諦,故有第四重,言忘慮絕,才是第一義諦。

前後無淺深義者,乍看起來,似乎前者為淺,後者為深,其實並不盡然。這四重二諦是為根機不同而設立的,若是上根人,聽到第一重,便能悟得無言之道,若是中下根人,聽到第三第四重也未必能悟道。故前者為上根人說,後者為鈍根人說。對下根若不重重破遣,難以悟無言之道,為此故立四重二諦。

又此四重二諦,若就教理分者,皆可說俗諦為教,真諦為理,輾轉適緣,靈活運用。

雖有四重二諦,但早期中觀宗多用初重,後來三論宗多用第二重,所以三論宗常說,若空若有皆是教門,非空非有是中道第一義諦,說二諦是教,就是根據第二重二諦說的。如他家說:《三論》《般若》是通教,只談二諦,不談中道,今明我第二重二諦,已說非空非有為中道,怎麼說不談?第三重中,若二諦若中道,空假中三諦皆是我家俗諦,非三非不三方是真諦。攝論師說:三性(三諦)是安立諦為俗,三無性非安立諦為真。今明,凡有言說皆是世俗,言忘慮絕方是真諦。

所以建立四重二諦者,因為眾生的根性不同,受悟有別,為適應根性的不同,故此建立四重二諦。

又為釋於經論,建立四重二諦。經論中或說有為世諦,空為第一義諦。如《大品·具足品》說:「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世諦第一義諦。」即是初重二諦意。

《大品·道樹品》說:「若有若無,世諦故說,非第一義。」即是第二重意。

《華嚴·性起品》云:「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大品·十善品》說:「不以二法,不以不二法。」是第三重二諦意。

《華嚴·十住品》說:「諦了分別諸法時,無有自性假名說,悉欲分別世諦義,菩薩因此初發心。一切諸法言語斷,心行寂滅如虛空,悉欲分別真諦義,菩薩因此初發心。」即是第四重意。

因為經中明二諦不同,為欲解釋經令學者易懂故,所以建立四重二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無念、無相、無住

徹底覺醒不空過此生 在禪堂裡面七天,可能每個人都能有...

撇不乾淨,臨命終時就是障礙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還在這個世間生存的時間,就能夠在意...

宣化上人:要修無相的功德

在禪堂裡是選佛的地方,是種功德福田的地方。所謂若人...

誦《金剛經》要把握三個「觀」

用虛幻觀來看待問題 人在這個世界上的經歷就是一場夢,...

無相、無住、無念

無相、無住、無念是般若法門的三大要領。在性空、無所...

夢參老和尚講《金剛經》

真如禪寺結夏安居講經法會 2009-6-16 【第一天】 和尚...

世智辯聰與般若智慧

世間人書念得多,接觸的事物多,看得多、想得多、觀念...

聖嚴法師《不住於相而行佈施》

不住於相,相的意思在《金剛經》中講得很清楚,即不住...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天龍八部

佛教中常說的天龍八部,又叫龍神八部、八部眾,是佛教...

各宗要略——淨土宗

史略 彌陀淨土,源於晉代慧遠大師,於廬山結白蓮社,在...

什麼叫大乘和小乘

本來,在佛的時代,並沒有分別什麼大乘和小乘,佛法是...

小乘二宗之略要——俱舍宗、成實宗

俱舍宗 自佛滅後百年餘,佛教產生異議而逐漸分裂,義學...

群處守住嘴,獨處守住心

這兩句話實際上是兩句教人如何立身處世的話。 第一句...

具足十信心,往生便有把握

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從古到今,還沒有...

光有慈悲是不夠的,還要有智慧引導

在學佛的人中,有兩種現象比較普遍,一種是每天忙於世...

喜愛調戲異性終受苦報

我老叔家的女婿,是個很熱情的人,他雖然不是我的親姐...

怎樣才能把善根啟發起來

流轉門、還滅門。 丙二、轉化生命 丁一、總說 什麼叫...

從果報中反省自己的因地

我們對因果的態度,應該是從果報中反省自己的因地,這...

適當的放手

新來的小沙彌,按法師的吩咐,去另一座寺院送經書。幾...

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

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這種念頭非常...

這樣去佈施功德很大

像我們一般的佈施,是供養三寶,有的他功德感受得很大...

【推薦】李木源居士的故事--癌細胞變功德林

在這裡我們要介紹一件真人真事。這是一位新加坡華僑李...

憨山大師費閑歌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閑;世事塵勞常罣礙,深...

【推薦】以殺生為業的因果報應實例

想說兩個最近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這兩個故事都是因為...

【佛教詞典】安座

即安置佛像。不論新像或舊像,凡奉置佛像於殿內時,必...

【佛教詞典】慠

【慠】 p1298 法蘊足論八卷九頁云:云何慠?謂有一類,...

【視頻】大安法師《2016年農曆三月初一在線答疑》

大安法師《2016年農曆三月初一在線答疑》

【視頻】道明禪師和蒙山祖庭聖濟禪寺的故事

道明禪師和蒙山祖庭聖濟禪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