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智度論釋習相應品第三之餘(卷三十七)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薩婆若不與過去世合,何以故?過去世不可見,何況薩婆若與過去世合!

「薩婆若不與未來世合,何以故?未來世不可見,何況薩婆若與未來世合!

「薩婆若不與現在世合,何以故?現在世不可見,何況薩婆若與現在世合!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觀薩婆若與過去世同。何以故?

過去世是虛妄,薩婆若是實法;過去世是生滅相,薩婆若非生滅相。

過去世及法求覓不可得,何況薩婆若與過去世合!

復次,佛自說因緣:「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見過去世,何況薩婆若與過去世合!」

未來、現在世亦如是。未來世除生滅相,其餘義同。

復次,以時故說有三世:過去、未來、現在。

「時」義,如「一時」中說。

復次,薩婆若是十方三世諸佛真實智慧;三世者,從凡夫虛妄生,云何與薩婆若合?譬如真金不與弊鐵同相。

問曰:

如〈隨喜品〉中說:「菩薩摩訶薩念過去、現在諸佛薩婆若智慧等諸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言「過去、現在世不與薩婆若合」?

答曰:

若以著心取相念薩婆若者,不名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譬如雜毒食,初雖香美,後不便身。若菩薩分別過去、現在諸佛薩婆若者,應與三世合;今不取相故,則無有合。

問曰:

菩薩亦念「未來世當成佛薩婆若」,亦自念「我當得薩婆若」,是名「與未來世薩婆若合」,云何言「不合」?

答曰:

薩婆若過三界,出三世,畢竟清淨相;行者但以憶想分別:「我當得是薩婆若。」如世間法,憶想當有所得,而是事未生未有,時節未至,因緣未會,都無處所,云何當與合?

如明當服蘇,今已憶臭。

又如迦栴延弟子輩言:「未來世中菩提語菩薩言:『若能修相好身者,我當來處之。』如貴家女自恣無難,遣使語貧家子言:『汝好莊嚴房舍幃帳,種種備具,我當來處汝家中。』」如是說者,是不如法。

以是故,不得以薩婆若與三世合。

問曰:

餘法甚多,何以但說薩婆若?

答曰:

是薩婆若,菩薩所歸趣,深心欲得,於三世中求索故。

問曰:

何以不於有為、無為法中求?

答曰:

後當說一切法中求。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色不與薩婆若合,色不可見故;受、想、行、識亦如是。

「眼不與薩婆若合,眼不可見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色不與薩婆若合,色不可見故;聲、香、味、觸、法亦如是。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何以但說五眾、十二入,不說十八界、十二因緣?

答曰:

應當說,或時誦者忘失。何以知之?

佛所說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事、垢、淨。

五眾、十八界、十二入、十二因緣名為事;不定是垢、不定是淨;是中或有結使生,或有善法生;如田定能生物,隨種皆生。眾、界、入、十二因緣,是為事;六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是為淨種。

所以不說垢者,是菩薩結使已薄,不以自惱,是故不說。

又菩薩智慧深入,解諸法空,無諸煩惱,但集諸功德。

以是故,應說十八界、十二因緣。

如色等事中不應有薩婆若合,所以者何?

是薩婆若,三世中不可得故,色等事中亦不可得;是皆世間因緣和合,無有定性。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檀波羅蜜不與薩婆若合,檀波羅蜜不可見故;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四念處不與薩婆若合,四念處不可見故;乃至八聖道分亦如是。」

【論】

問曰:

五眾等是世間法,可不與薩婆若合,六波羅蜜云何不與合?

答曰:

六波羅蜜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

為世間檀波羅蜜故,說不與合;出世間檀波羅蜜,應與合。

復次,菩薩行六波羅蜜,漏結未盡,不得與佛薩婆若合。

復次,佛說六波羅蜜空,尚不可見,何況與薩婆若合!

三十七品亦如是。

問曰:

是六波羅蜜,雜有道、俗故;三十七品趣涅槃道,云何不合?

答曰:

三十七品是二乘法,但為涅槃;菩薩為佛道,是故不合。

問曰:

〈摩訶衍品〉中,有三十七品亦是菩薩道,云何不與薩婆若合?

答曰:

有菩薩以著心故,行三十七品,多迴向涅槃,是故佛說不合。

【經】

「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與薩婆若合,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可見故。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是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雖是妙法,為薩婆若故行;以菩薩漏結未盡,故不應與薩婆若合。

復次,佛十力等法有三種:

一者、菩薩所行,雖未得佛道,漸漸修習;二者、佛所得,而菩薩憶想分別求之;三者、佛心所得。

上二種不應與合;下一種雖可合,而菩薩未得,是故不合。

復次,空故不可見,不可見故不合。是以皆言「不可見故」。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佛不與薩婆若合,薩婆若不與佛合;菩提不與薩婆若合,薩婆若不與菩提合。」

【論】

問曰:

菩薩及菩薩法,可不與薩婆若合;云何佛及菩提復不與合?

答曰:

佛是人,薩婆若是法;人是假名,法是因緣。

眾生乃至知者、見者無故,佛亦無;眾生中尊上第一,是名為佛,是故不合。

復次,得薩婆若故名為佛;若佛得薩婆若,先以是佛,不須薩婆若;若非佛得薩婆若者,何以言「佛得薩婆若」?以是故,和合因緣生,不得言先後。

復次,離佛無薩婆若,離薩婆若無佛;得薩婆若故名佛,佛所有故名薩婆若。

問曰:

佛是人故可不與合,菩提是無上道,云何不合?

答曰:

菩提名為佛智慧,薩婆若名為佛一切智慧;十力智為菩提,第十一如實智名為薩婆若;二智不得一心中生。

復次,是十力等諸佛法及佛菩提,皆是菩薩憶想分別非實,唯佛所得薩婆若是實。今此菩提,是菩薩菩提,是心中虛妄未實,云何與薩婆若合?

復次,此經中,佛自說不合因緣:

【經】

「何以故?佛即是薩婆若,薩婆若即是佛;菩提即是薩婆若,薩婆若即是菩提。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習色有、不習色無,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有常、不習色無常,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苦、不習色樂,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我、不習色非我,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寂滅、不習色非寂滅,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空、不習色非空,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有相、不習色無相,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有作、不習色無作,受、想、行、識亦如是。

「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作是念:『我行般若波羅蜜、不行般若波羅蜜、非行非不行般若波羅蜜。』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若菩薩觀五眾非有、非無,於是亦不著;爾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所以者何?

一切世間著二見:若有,若無。

順生死流者多著有,逆生死流者多著無;我見多者著有,邪見多者著無。

復次,四見多者著有;邪見多者著無。

二毒多者著有;無明多者著無。

不知五眾因緣集生著有;不知集者著無。

近惡知識及邪見外書故,墮斷滅、無罪福中,無見者著無;餘者著有。

或有眾生謂一切皆空,心著是空;著是空故,名為「無見」。

或有眾生謂一切六根所知法皆有,是為「有見」。

愛多者著有見;見多者著無見。

如是等眾生著有見、無見。

是二種見,虛妄非實,破中道。

譬如人行狹道,一邊深水,一邊大火,二邊俱死;著有、著無,二事俱失。

所以者何?

若諸法定實有,則無因緣;若從因緣和合生,是法無自性,若無自性即是空!

若無法是實,則無罪福,無縛無解,亦無諸法種種之異。

復次,有見者與無見者相違,相違故有是非,是非故共諍,有諍故起諸結使,結使故生業,生業故開惡道門;實相中無有相違、是非、鬪諍!

復次,著有者,事若無常,則生憂惱;若著無者,作諸罪業,死墮地獄受苦。

不著有無者,無有如是等種種過失;應舍是則得實。

復次,是五眾若常、若無常,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若五眾常,則無生無滅,無生無滅故則無罪福,無罪福故則無善惡果報,世間如涅槃不壞相。如是妄語,誰當信者!

現見死亡啼哭,是則眾生無常;如草木彫落,華果磨滅,是則外物無常;大劫盡時,一切都滅,是為大無常。

如是等種種因緣,如是五眾常不可得。

復次,無常破常,不應以無常為是。所以者何?

若諸法無常相,念念皆滅,則六情不能取六塵。

所以者何?內心、外塵俱無住故,不應得緣,不應得知,亦無修習因緣果報!

因緣多故,果報亦多,此事不應得。

又以有常見與無常見共諍。

如是等種種因緣,五眾無常則不可得。

苦樂、我非我、若空若實、有相無相、有作無作,此義如先處處說。

「五眾寂滅」者,因緣生故無性,無性故寂滅,寂滅故如涅槃。

三毒熾然故不寂滅,無常火然故不寂滅,不著三毒實相故不寂滅,三毒各各分別相故不寂滅。此義先未說,故今是中說。

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離二邊,行中道。

「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著。所以者何?菩薩不可得,般若波羅蜜亦不可得故。

「不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著。所以者何?餘諸凡夫不能如菩薩觀諸法實相,云何當言「我不行般若波羅蜜」?

「行、不行」亦不著,二俱過故。

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相。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不為般若波羅蜜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阿鞞跋致地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成就眾生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淨佛世界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內空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諸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如、法性、實際故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壞諸法相故。

「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六波羅蜜乃至如、法性、實際,此是佛法。

菩薩若不為是佛法故行般若波羅蜜,更有何法可為行般若波羅蜜?

答曰:

如佛此中自說:「諸法無有破壞者。」

不壞諸法相故,亦不分別是檀、是慳,乃至是三界、是實際。

復次,有菩薩於此善法,深心繫著,以繫著故能生罪;為是人故,說:「是六波羅蜜乃至實際皆空,無有自性,如夢如幻,汝莫生著!真菩薩不為是故行。」

有菩薩心無所著,行六波羅蜜乃至實際;為是人故,說為是事故行般若波羅蜜。如〈後品〉中說:「為具足六波羅蜜,乃至為教化眾生、淨佛世界故,行般若波羅蜜。」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為如意神通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天耳故、不為他心智故、不為宿命智故、不為天眼故、不為漏盡神通故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尚不見般若波羅蜜,何況見菩薩神通!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行,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先說「禪波羅蜜」中,已具說五神通,今何以復重說?

答曰:

彼中總相說,不列名字;此中別相說。

復次,功德果報,所謂五神通;菩薩得是五神通,廣能利益眾生。

復次,雖有慈悲、般若波羅蜜,無五神通者,如鳥無兩翼,不能高翔;如健人無諸器杖而入敵陣;如樹無華果,無所饒益;如枯渠無水,無所潤及;以是故重說五神通,及餘無量佛法中別說,無咎。

問曰:

若爾者,佛何以言「莫為五神通故行般若波羅蜜」?

答曰:

多有無方便菩薩,得五神通,輕餘菩薩,心生憍高,為是故說。

所以者何?菩薩於般若波羅蜜諸佛之母尚不著,何況五神通!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作是念:『我以如意神通,飛到東方,供養恭敬如恆河沙等諸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如是。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作是念:『我以天耳,聞十方諸佛所說法。』不作是念:『我以他心智,當知十方眾生心所念。』不作是念:『我以宿命通,知十方眾生宿命所作。』不作是念:『我以天眼,見十方眾生死此生彼。』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行,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亦能度無量阿僧祇眾生。」

【論】

釋曰:

先雖說五神通名,今此中說其功用。

問曰:

菩薩何以故不作是念:「我以如意神通,飛到十方,供養恭敬如恆河沙等諸佛」?

答曰:

已拔我見根本故,已摧破憍慢山故,善修三解脫門、三三昧故。佛身雖妙,亦入三解脫門;如熱金丸,雖見色妙,不可手觸。

又諸法如幻如化,無來無去,無近無遠,無有定相。如幻化人誰去誰來?不取神通、國土、此彼、近遠相,故無咎!

若能在佛前住於禪定,變為無量身,至十方供養諸佛,無所分別,已斷法愛故。

餘通亦如是。

菩薩得是五神通,為供養諸佛故,變無量身,顯大神力,於十方世界三惡趣中,度無量眾生,如〈往生品〉中說。

【經】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般若波羅蜜,惡魔不能得其便;世間眾事,所欲隨意;十方各如恆河沙等諸佛,皆悉擁護是菩薩,令不墮聲聞、辟支佛地;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皆亦擁護是菩薩,不令有礙;是菩薩所有重罪,現世輕受。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用普慈加眾生故。

「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如是行,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今讚是菩薩,如上行般若波羅蜜得大功德,是名菩薩智慧功力果報,得此五利。

問曰:

魔是欲界主,菩薩是人,肉眼不得自在,云何不能得其便?

答曰:

如此中佛自說:「諸佛、諸大天擁護故。」

復次,是菩薩行畢竟不可得自相空故,於一切法中皆不著,不著故無違錯,無違錯故魔不能得其便。

譬如人身不瘡,雖臥毒屑中,毒亦不入;若有小瘡則死無疑。

又是菩薩於諸佛中心不著、於諸魔中心不瞋,是故魔不得便。

復次,菩薩深入忍波羅蜜、慈三昧故,一切外惡不能中傷,所謂水火、刀兵等。

世間眾事者,資生所須,所謂治生諧偶,種蒔果樹,曠路作井,安立客舍,如法理事,皆得如意。

若欲造立塔寺,作大福德,若作大施,若欲說法教度眾生,皆得如意。

如是等世間眾事,若大若小,皆得如法隨意。所以者何?

是菩薩世世集無量福德、智慧因緣故。

復次,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於一切法中心不著,心不著故結使薄,結使薄故能生深厚善根,深厚善根生故所願如意。

復次,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故,諸大天皆敬念是菩薩,讚歎稱揚其名;諸龍鬼等聞諸天稱說,亦來助成其事,是故世間眾事皆得如意。

復次,是菩薩為諸佛所念、威德所加,皆得如意。

問曰:

十方諸佛心等,何以偏念是菩薩?

答曰:

是菩薩智慧功德大故,諸佛心雖平等,法應念是菩薩,以勸進餘人。

又是菩薩得佛智慧氣分故;別知善惡,賞念好人,無過於佛,是故佛念。

復次,佛念不欲令墮聲聞、辟支佛故。所以者何?入空、無相、無作,以佛念故而不墮落;譬如魚子,母念故得生,不念則壞。

「諸大天擁護」者,不欲令失其所行,諸天效佛念故。

又諸天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都無所著,不樂世樂,但欲教化眾生故,住於世間,知其尊貴故念。

「所有重罪」者,先世重罪,應入地獄,以行般若波羅蜜故,現世輕受;譬如重囚應死,有勢力者護,則受鞭杖而已。

又如王子雖作重罪,以輕罰除之,以是王種中生故;菩薩亦如是,能行是般若波羅蜜得實智慧故,即入佛種中生;佛種中生故,雖有重罪,云何重受?

復次,譬如鐵器中空,故在水能浮,中實則沒。菩薩亦如是,行般若波羅蜜智慧心虛故,不沒重罪;凡人無智慧故,沉沒重罪。

復次,佛此中自說因緣:所以得五功德者,用普慈加眾生故。

問曰:

先言「行般若波羅蜜故,具五功德」;今何以言「用普慈加眾生故」?

答曰:

能生無量福,無過於慈;是慈因般若波羅蜜生,得無量利益。

復次,惡魔不得便、諸佛所念、重罪今世輕受,是般若波羅蜜力;世間眾事所欲隨意、諸天擁護,是大慈力。

復次,有二種緣:一者、眾生,二者、法。

是菩薩若緣眾生則是慈心;若緣法則是行般若波羅蜜。

是慈從般若波羅蜜生,隨順般若波羅蜜教,是故說慈無咎。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疾得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在所生處常值諸佛,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不離見佛。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陀羅尼、三昧門」,如先說。

「疾得」者,福德因緣故心柔軟;行深般若波羅蜜故,智慧心利;以是故疾得。如上說五功德故疾得。

「所生處常值諸佛」者,是菩薩除諸佛母般若波羅蜜,其餘一切眾事皆不愛著;是以在所生處,常值諸佛。

如人常喜鬪諍,生還活地獄,復執刀杖共相加害。

淫欲多故,常受胞胎;又作淫鳥。

瞋恚多故,還生毒獸、蛇虺之屬。

愚癡多者,如燈蛾赴火,地中隱蟲等。

是諸菩薩愛敬於佛、及實相般若波羅蜜、及修念佛三昧業故,所生處常值諸佛。

復次,如先「菩薩願見諸佛」中說「終不離見佛」者。

又人雖一世見佛,更不復值。

如毘婆尸佛時,王師婆羅門,雖得見佛及僧,而惡口毀呰,言:「此人等如畜生,不別好人,見我不起。」以是罪故,經九十一劫墮畜生中。

復次,深念佛故,終不離佛;世世善修念佛三昧故;不失菩薩心故;作不離佛願;願生在佛世故;種值佛業緣常相續不斷故,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離見佛。

問曰:

此是果報事,云何說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答曰:

般若波羅蜜相應故值佛,或時果中說因故。

相應有二種:一者、心相應;二者、應菩薩行,所謂生好處,值遇諸佛,常聞法,正憶念——是名相應。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作是念:『有法與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不見是法與餘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一切法,無有法與法共合者,何以故?諸法無少分合故。

譬如二指有四方,其一方合,三方不合,不合多故,何以不名為不合?

問曰:

以有合處故名為合,云何言「不合」?

答曰:

合處不為指,是指分,但是指分,更無指法。以二指相近故,假名為合,更無合法。

復次,色、香、味、觸,總名為指;但觸有合力,餘三無合。以是故,不得言指合。

復次,如異類同處,不名為合,相各異故。

諸法亦爾,地相地中、水相水中、火相火中,如是性異,不名為合。

以是故言,無有法與法合,若合若不合。

「等」者,一切法一相故名「等」。

以皆是有相,皆是無常相,皆是苦相,皆是空、無我相,皆是不生不滅相,事無異故名為「等」。

「不等」者,各各別相故。如色相,無色相,堅相,濕相,如是等各異不同,是名「不等」。

菩薩不見等與不等,何以故?

一切法無故,自性空故無法,無法故不可見,不可見故無等、不等。

等與合,是習相應;不合、不等,是不相應。

問曰:

何以不說相應竟,然後讚歎?

答曰:

聽者厭懈,是故佛讚歎果報功德,聞者心得悅樂故。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作是念:『我當疾得法性,若不得。』何以故?法性非得相故。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法性」者,諸法實相;除心中無明諸結使,以清淨實觀,得諸法本性,名為「法性」。

「性」名真實,以眾生邪觀故縛,正觀故解。

菩薩不作是念:「我疾得法性。」何以故?法性無相,無有遠近。亦不言「我久久當得」,何以故?法性無遲無久。

「法性」義,如:「如、法性、實際」義中說。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有法出法性者。

「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無明等諸煩惱入一切法中故,失諸法自性;自性失故,皆邪曲不正。

聖人除卻無明等,諸法實性還得明顯;譬如陰雲覆虛空清淨性,除陰雲,則虛空清淨性現。

若有法無明不入者,是則出於法性;但是事不然!

無有法出無明者,是故菩薩不見是法出法性者。

譬如眾流,皆歸於海;如粟散小王,皆屬轉輪聖王;如眾小明皆屬於日。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作是念:『法性分別諸法。』

「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何以故不作是念:「法性分別諸法」?

答曰:

為著法性、貴於法性,以是因緣生諸結使,是故不作是念。

問曰:

若法性空,一相無相,云何分別諸法?

答曰:

得是法性,滅無明等諸煩惱破諸法實相者,然後心清淨,智慧明瞭,知諸法實;隨法性者為善,不隨法性者為不善。

如婆蹉梵志問佛世尊:「天地間有善惡、好丑不?」

佛言:「有。」

婆蹉言:「我久歸命佛,願為我善說!」

佛言:「有三種惡、三種善;十種惡、十種善,所謂貪慾是惡,除貪是善;瞋恚、愚癡是惡,除恚癡是善。殺生是惡,除殺生是善;乃至邪見是惡,除邪見是善。能如實分別善、惡,是我弟子,入於法性,名為得道。」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作是念:『是法能得法性,若不得。』何以故?是菩薩不見用是法能得法性,若不得。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云何「得法性」?行八聖道分,得諸法實相,所謂涅槃,是名「得法性」。

復次,「性」名諸法實相;「法」名般若波羅蜜。

菩薩不作是念:「行般若波羅蜜得是諸法性。」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及諸法性,是二法無有異,皆畢竟空故,云何以般若波羅蜜得達法性?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法性不與空合,空不與法性合。

「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菩薩不觀法性是空,不觀空是法性。

行空得法性,緣法性得空,以是故無異。

所以者何?是二畢竟空故。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眼界不與空合,空不與眼界合;色界不與空合,空不與色界合;眼識界不與空合,空不與眼識界合;乃至意界不與空合,空不與意界合;法界不與空合,空不與法界合;意識界不與空合,空不與意識界合。是故,舍利弗!是空相應,名為第一相應。」

【論】

釋曰:

眼界不與空合、空不與眼界合者,眼是有,空是無,空、有云何合?

復次,菩薩種種因緣分別:散滅是眼,眼則空;空無眼名,因本故有眼空。空亦無分別:是眼空,是非眼空。是則眼不與空合。

又空不從眼因緣生,何以故?是二法本自空故。

乃至意識界亦如是。

問曰:

此中何以不說五眾等諸法,但說十八界?

答曰:

應說,或時誦寫者忘失。

復有人言:若說十八界,則攝一切法。有眾生於心色中錯,心法中不錯,應聞十八界得度,是故但說十八界。

問曰:

何以名為第一相應?

答曰:

空是十方諸佛深奧之藏,唯一涅槃門,更無餘門,能破諸邪見戲論;是相應不可壞,不可破,是故名為第一。

復次,佛自說第一因緣,所謂

【經】

「舍利弗!空行菩薩摩訶薩不墮聲聞、辟支佛地,能淨佛土,成就眾生,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諸相應中,般若波羅蜜相應為最第一,最尊、最勝、最妙,為無有上!

「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相應,所謂空、無相、無作,當知是菩薩如受記無異,若近受記。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相應者,能為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

「是菩薩摩訶薩,亦不作是念:『我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諸佛當授我記,我當近受記,我當淨佛土,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轉法輪。』

「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不見有法出法性,亦不見有法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有法諸佛授記,亦不見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生我相、眾生相,乃至知者、見者相。

「何以故?眾生畢竟不生不滅故,眾生無有生無有滅;若法無有生相滅相,云何是法當行般若波羅蜜?

「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不見眾生故,為行般若波羅蜜;眾生不受故、眾生空故、眾生不可得故、眾生離故,為行般若波羅蜜。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於諸相應中為最第一相應,所謂空相應,是空相應勝餘相應。

「菩薩摩訶薩如是習空,能生大慈大悲。菩薩摩訶薩習是相應,不生慳心,不生犯戒心,不生瞋心,不生懈怠心,不生亂心,不生無智心。」

【論】

釋曰:

「不墮聲聞、辟支佛地」者,空相應有二種:一者、但空,二者、不可得空。

但行空,墮聲聞、辟支佛地;行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則無處可墮。

復有二種空:一者、無方便空,墮二地;二者、有方便空,則無所墮,直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本有深悲心,入空則不墮;無大悲心則墮。

如是等因緣,不墮二地。

「能淨佛世界、成就眾生」者,菩薩住是空相應中,無所復礙;教化眾生,令行十善道及諸善法。

以眾生行善法因緣故,佛土清淨;以不殺生故,壽命長;以不劫不盜故,佛土豐樂,應念即至。

如是等眾生行善法,則佛土莊嚴。

問曰:

教化眾生則佛土淨,何以別說?

答曰:

眾生雖行善,要須菩薩行願、迴向方便力因緣故,佛土清淨;如牛力挽車,要須御者,乃得到所至處。以是故別說。

「疾得」者,行是空相應,無有障礙,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

先說「空相應」,今說「般若波羅蜜相應」,後說「無相、無作相應」,有何差別?

答曰:

有二種空:一者、般若空,二者、非般若空。先言「空相應」,聽者疑謂「一切空」,故說是「般若波羅蜜空」。

復有人疑:「但言空第一,無相、無作非第一耶?」是故說空、無相、無作相應,亦是第一。何以故?空則是無相,若無相則是無作,如是為一,名字為別。

最上故言「尊」;破有故言「勝」;得是相應不復樂餘,是為「最妙」。

如一切眾生中,佛為無上;一切法中,涅槃無上;一切有為法中,善法習相應為無上。

餘義如〈讚般若品〉中說。

問曰:

若能行如是空相應,便應受記,云何言「如受記無異,若近受記」?

答曰:

是菩薩新行道,肉身未得無生法忍,未得般舟三昧,但以智慧力故,能如是分別深入空;佛讚其入空功德,故言「如受記無異」。

有三種菩薩:得受記者;如受記者;近受記者。

得受記者,如〈阿毘跋致品〉中說;三種,如此中說。

問曰:

如此說相應,第一無上,云何不與受記?

答曰:

餘功德、方便、禪定等未集,但有智慧,是故未與受記。

復次,是菩薩雖複利根智慧,餘功德未熟故,聞現前受記,或生憍慢,是故未與受記;所以讚歎者,欲以勸進其心。

利根者行是空相應,如受記無異;鈍根者行是空相應,若近受記。

令眾生常安隱、得涅槃,是名「利益」。

復有二種利益:一者、離苦,二者、與樂。

復有二種:滅眾生身苦、心苦。

復有三種:天樂、人樂、涅槃樂。

復有三種:離三界,入三乘。

如是菩薩摩訶薩無量阿僧祇利益眾生。

「眾生」義如先說。

世人有大功勳,則生憍心,求其報賞,以求報故,則為不淨;菩薩則不然,雖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利益無量眾生,無我心,無憍慢,故不求功報。

如地雖利物功重,不求其報。以是故,說是菩薩不作是念:「我與般若相應,諸佛當受我記,若近受記;我當淨佛土,得無上道,轉法輪。」

「轉法輪」義,如先說。

問曰:

何等法出法性?

答曰:

此中佛說,所謂「行般若波羅蜜者。」

「行般若波羅蜜者」即是菩薩;「知者、見者」,即是眾生。

法性中眾生變為法性;以是故菩薩自不生高心,不從眾生求恩分,不見諸佛與受記。

如菩薩空,佛亦如是;如行者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亦空。何以故?

佛自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生眾生相,乃至知者、見者相。」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尚不生法相,何況眾生相!

何以故?佛自說因緣:「是眾生畢竟不生,不生故不滅。」

若法不生不滅,即是法性相,法性即是般若波羅蜜,云何般若波羅蜜行般若波羅蜜?

菩薩「不受眾生」者,不受神,但有虛妄計我。

「眾生空」者,眾生法無所有故。

「眾生不可得」者,以實智求索不可得故。

「眾生離」者,一切法自相離故。一切離自相者,如火離熱相等,如「相空」中廣說。

第一相應勝餘相應,如上說。

菩薩行是眾生空、法空,深入空相應,憶本願度眾生;見眾生狂惑顛倒,於空事中種種生著,即生大悲心:「我雖知是事,餘者不知。」以教化故,生大慈大悲。

亦能常不生破六波羅蜜法。所以者何?

初發心菩薩行六波羅蜜,以六惡雜行故,六波羅蜜不增長;不增長故不疾得道。

今知諸法相,拔是六惡法根本。所以者何?

菩薩知佈施為善,慳心不善,能墮餓鬼貧窮中;知慳貪如是,自惜其身,著世間樂故還生慳心。是菩薩輕物能施,重物不能;外物能,內物不能。以著我、著受者,以取相著財物,以是故破檀波羅蜜,雖有所施而不清淨。

是菩薩行空相應故,不見我,亦不見世間樂,云何生著而破檀波羅蜜!

問曰:

若不見我,不見世間樂,故不破,亦應不見檀,云何行佈施?

答曰:

是菩薩雖不見佈施,以清淨空心佈施;作是念:是佈施空無所有,眾生須故施與。

如小兒以土為金銀,長者則不見是金銀,便隨意與,竟無所與。

餘五法亦如是。

以是故,雖同空,破慳而不破檀。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住是空相應中,能常不生是六噁心」。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七

 

上篇:大智度論

下篇:金剛般若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釋經論部目錄

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卷上(一名伽耶山頂經論) 天親...

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

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 婆藪般豆菩薩造 元魏中天竺三藏...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上 天親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

涅槃論

涅槃論一卷 婆藪槃豆作 沙門達磨菩提譯  頂禮淨覺海...

【註音版】思益梵天所問經

思益梵天所問經...

天台八教大意

天台八教大意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前佛後佛。自行化他。...

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

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五蓋品第一 聞...

二時臨齋儀

一、供養咒 (早午): 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圓滿...

佛說分別經

佛說分別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譯 如...

玉耶經

玉耶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佛說諸法勇王經

佛說諸法勇王經 宋罽賓三藏曇摩密多譯 如是我聞: 一...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佛教詞典】持戒威力

【持戒威力】 p0850   瑜伽三十七卷十四頁云:持戒四...

【佛教詞典】界內教

(術語)謂對沉淪三界中之眾生教斷見思二惑出離三界之...

死物上作活計

龍舒居士談到當時有位長老,叫了明長老。他在為大眾作...

淨宗五祖-少康大師

1.生平 少康大師(?---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縉雲縣...

具縛凡夫,欲度眾生,無有是處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面有一個結論,就是具縛凡夫...

你聽到佛號會生起什麼想法

我經常問很多的念佛人──你聽到佛號的時候,你生起什...

犯戒後在佛前懺悔可以嗎?以往的罪是否能消

問: 動念犯戒,在自家佛像前懺悔可以嗎? 天因法師答...

神會六問六祖慧能

神會在廣東韶州曹溪六祖慧能處住了幾年,頗受慧能的器...

善用你心靈廣大的力量

我們身為一個有情眾生,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我們曾經出...

正報身心世界的虛妄相是怎麼來的

我們再看第二段的明眾生相續。 這個眾生指的是我們五陰...

看虛雲老和尚如何演繹輕安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腳步很輕,說話聲音很柔軟、很...

解脫者的風骨

一個真實修行的人,畢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碼他...

無作戒體生起的三個要素

無作戒體的生起有三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就是能受之心...

大安法師: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體會,在我們青少年的時候,...

【視頻】《心經》張學友\鄺美雲\草蜢粵語演唱

《心經》張學友\鄺美雲\草蜢粵語演唱

【視頻】《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聆志居士念誦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