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

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第五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無能勝加持品第十一

爾時世尊觀金剛手秘密主復以伽他而誥之曰。

 當於未來世  有情劣精進
 我慢瞋恚癡  無慚矯慳悋
 不能依儀軌  修習真言行
 是持誦之人  護摩所加持
 諸魔悉惑亂  悉無是思惟
 以明獲成就  虛受諸勤勞
 常作是思惟  愚夫常是說
 為息彼障故  亦除諸魔羅
 今說此大明  先佛之所說
 利益諸有情  是無能勝明
 若人常憶念  隨時住等引
 彼諸魔障者  悉皆得除滅
 即說真言句  爾時金剛手
 秘密藥叉主  心生大歡喜
 頂禮於世尊  大覺智莊嚴
 此大無能勝  是明我願聽

爾時世尊即說大無能勝陀羅尼曰。

曩謨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也曩謨薩嚩沒馱冒地薩怛吠(二合)毘藥(二合)怛儞也(二合)他(去引)爾寧爾寧爾曩嚩黎怛也(去)曩嚩黎怛也(去)蘖多娑賀惹低薩嚩沒馱[寧*頁]曬尾諦阿目岐(岐曳切八)阿缽囉(二合)底(丁以反)賀低阿波羅爾諦尾囉而尾誐多婆(去)曳尾摩黎儞捺囉(二合)娑囉(二合)吠婆嚩底曳(二合)迦彌[口*梨]娜以諦奴囉地誐謎薩丁也(二合)[寧*頁]囉俱[口*梨]摩囉嚩攞尾那設寧捨枳也(二合)母寧悉諦(二合)惹娑嚩隷曩尾哩曳(二合)拏[口*洛]乞灑(二合)[口*洛]乞灑麽麽薩跛哩嚩覽(去聲)薩嚩多薩嚩迦覽囉惹主嚕娜迦虞哩也(二合)設寧尾窟僧賀弭也(二合)仡羅(二合)娑哩薩哩(二合)跛禰嚩彥達縛曩誐藥乞灑(二合)囉剎娑弭底哩(二合)比捨左步多阿缽娑麽(二合)囉布單曩羯吒布單曩迦區(去)[口*栗]那(二合)塢娑多(二合)囉迦謎怛羅訖哩(二合)丁也(二合)羯麽拏滿怛囉(二合)庾誐祖[口*栗]拏(二合)庾誐拏枳儞庾(二合)烏祖賀囉薩嚩婆也訥瑟跓(二合)缽捺囉(二合)冒缽薩俁波也細瓢曩謨窣覩(二合)諦婆誐嚩底烏捺囉鼻爾拏儞哩儞哩囉怛那(二合)俱攞娑摩失哩(二合)諦弭裡弭裡阿迦捨馱覩虞左[口*(隸-木+士)]企裡企裡薩嚩怛他蘖多哩也(二合)室囉(二合)迦楞迦羅步諦泥尾捻(奴揖反)尾也(二合)哩也(二合)沒囉(二合)憾麽(二合)怛他櫱多努櫱諦尾濕嚩(二合)進底也(二合)嚩囉波囉波囉訖囉(二合)謎曩謨婆誐嚩底波囉爾諦[口*洛]乞灑(二合)[口*洛]乞灑(二合)麽麽薩嚩訥瑟跓(二合)缽捺囉(二合)吠(無肺反)波也細毘藥(二合)娑嚩(二合引)訶(引)

 說是陀羅尼  世間悉皆聞
 是大無能勝  能壞一切魔
 能增勤勇力  則住三昧形
 名為無能勝  說彼大心明
 大力極勇勐  不異於前明
 是心世尊說

真言曰。

曩謨颯跢喃三藐三沒馱俱致南薩失囉(二合)嚩迦僧伽喃薩嚩謎囉婆也底跢喃尾波尸曩薩諦(二合)惹娑[口*栗][亭*夜]左始企曩薩怛(二合)也尾濕嚩(二合)步(入)缽囉(二合)枳孃(二合)也制鑁訖[口*睾](二合)俱孫那嚩隷曩左羯諾迦牟尼始乞灑(二合)也迦捨跛寫俁拏囉比捨枳也(二合)僧賀寫弭裡曳(二合)拏塞嚩(二合)娑底婆嚩覩摩摩薩嚩薩怛嚩(二合)難者薩嚩婆庾缽捺囉(二合)吠(同上)毘藥(二合)怛儞也(二合)他惹曳尾惹曳惹演底尾惹演底阿爾單惹曳若演底阿爾諦阿波囉(二合)爾諦摩囉枳孃(二合)缽羅末娜寧曳娑嚩(二合引)訶

 說此心真言  應等正覺說
 七佛之世尊  顯揚諸功德
 即說是大明  利益修行者
 普遍諸世界  六種而振動
 一切魔宮殿  悉皆大振動

金剛手此真言句。一切諸佛所說。利益眾生故。秘密主或持誦輪王真言者。或持餘真言者以此真言加持結縷。或結袈裟角。或結頂發。或樺皮上書帶頸臂。彼人速疾易得成就。本尊速現其前。念誦時若能憶持。金剛手我不見。天世魔世沙門婆羅門眾中。若此真言加護。若穢者若淨者前。若人若非人或魔子或必捨遮。或毘那也迦或藥叉或鳩槃茶或羅剎娑。或餘類有情慾來障難。作是思惟。於阿吒迦嚩底(丁以反)王宮不得入。若有違越此明清淨修行者。彼悉皆違逆金剛種族及自種族並親族朋友。不容住於彼。金剛手此明真言有大威力。於一切事業應作加護。應供正遍知印可。一切諸菩薩印可。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證學法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知無盡法界已。除遣一切諸障。復誥金剛手菩薩言。金剛手若善男子善女人苾芻苾芻尼。若欲修習佛頂不思議印三摩地。彼苾芻住苾芻律儀。慇勤而護持。苾芻尼住苾芻尼律儀。塢波塞迦住塢婆塞迦律儀。塢波斯迦住塢波斯迦律儀。若是彼善男子修真言行者。彼先應入曼茶羅授三歸依發菩提心。應成就十善業道如說修真言行極善作意。親近承事善友。常修六念。應觀法界如虛空自性。應善修習入般若波羅蜜境界。於此觀行不欺誑不放逸。善應隨三世佛菩薩行行。住於阿蘭若。不顧戀一切身命。三時善應授三歸菩提心律儀戒。所聞甚深佛法憶持修行。善修四攝。於如來窣覩波前。常塗曼荼羅。於真言儀軌常精進。作窣覩波身口專精修行。不怒不躁不掉舉。口不多語不雜亂語不欺誑他。於諸有情常行恭敬愛樂心。善知如來密意之說。我略說。修行者常懷勇勐大精進意。安立一切有情於佛菩薩道。若修佛頂王真言行者。若修餘真言行者。應如所說功德。善應修行成就。如方廣經典所說真言行。應當修習。各住自律儀善應護持。復誥金剛手。如說修佛頂真言行者。已得成就身。如初出日輪。真金瓔珞臂釧。作閻浮檀金色。一切嚴具莊嚴其身。著天妙衣具諸相好。縱廣周停身相奇特。百千光明莊嚴。圓光一尋超過日輪。映奪一切色身。

復次金剛手。成就持明仙。才見令一切眾生喜悅。猶如如意樹令滿一切所求。復次金剛手成就輪王佛頂菩薩。至於地獄雨種種天妙飲食。亦能滿一切眾生所須。有所希望者皆得滿足。我略說彼有大威德。金剛手成就輪王真言者。皆滿一切有情意樂。由心起念則令滿足。彼得輪王成就之人。住十地菩薩。不敢違越其教令。金剛手此一字輪王真言。一切真言中為王。大明王主。若修行滅除一切業障。亦滅除一切惡趣之業。得成此真言。一切神通悉皆現前。才瞬目頃往於色究竟天。一切佛菩薩緣覺聲聞稱讚歡喜。得一切菩薩行。於餘世界自在遊行。於一切有情。隨其意趣。種種音聲而為說法。乃至我略說。於無量無邊世界有情。希奇行色最勝廣大獲得成就。爾時如來說伽他曰。

 種種鬪戰空自在  如栽寶性而照曜
 若青蓮華在池開  彼勝驍勇威光色
 彼人悉皆超世明  毘鈕真言不可及

爾時世尊復誥金剛手秘密主。復說伽他曰。

 略說普通法  秘密地居人
 明者先行後  指示相最勝
 地方說三種  卑濕及乾燥
 並以於高原  於明天所居
 名曰為勝地  中方說三種
 求成就之地  皆通於三種
 智者應觀察  淨不淨兩並
 天妙復三種  於此一一中
 各分為三種  河池海山王
 稱最勝成就  淨不淨德俱
 名中成就處  若是尸林地
 是名不淨處  此教一切處
 成就處三種  惡王賊饑儉
 是處不應居  行者有障難
 彼地不應住  極寒熱雨處
 於此教悉制  三時應念誦
 長養意樂故  應攝三種時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護摩品第十三

 復告金剛手  遠離於秘密
 成就不可得  於此經教中
 成就故說密  護摩爐差別
 應秘密而作  息災等三種
 一處不應作  若一處護摩
 護摩爐必謬  若於調伏爐
 不應作息災  如器中有毒
 盛乳必當壞  審觀三種事
 故說三種爐  餘教亦說三
 爐作是分別  於此應用之
 是故不相違  明屈屢草芽
 許用於牛酥  優曇缽天木
 及以於乳木  併用欝金香
 三時作護摩  為求息災故
 獲得種種利  若被竊藥物
 應用黑油麻  和蜜常用之
 及波羅奢木  及與天木等
 應用白芥子  護摩而稱讚
 於諸三種法  而用酥護摩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復告金剛手秘密主言。於此中修行教王。為有情利益故。復說伽他曰。

 說是真言明  種種大威德
 修習佛頂王  種種真言明
 無量大奇特  並佛眼等明
 成就諸義利  及與印契等
 我先已宣說  普通真言王
 為求成就者  獲得果報故
 我今說印契  為求悉地故
 一類說多種  次第我今說
 普通佛頂印

以二手內相叉作拳。竪二中指相合屈上節。普通一切佛頂印。能成就一切義利。

 由見此印契  如親覩諸佛
 難調諸藥叉  龍阿酥羅眾
 一切諸羅剎  由此印威德
 悉融而驚怖  此是大真言
 一切佛頂心

曩謨三滿多 沒馱南唵吒嚕(二合)滿馱(四)娑嚩(二合引)訶

復說伽他曰。

 若得此印契  能獲諸安樂
 國王等世間  於彼常利益
 欲求法利益  決定而獲得
 若得此印契  諸苦悉消滅

由此一切佛頂根本印。作一切事業。修行者護諸根者。以此根本印。用中指端來往。即名迎請印。一切普通先所說。以各自真言。用結此根本印。通一切處用。塗香花燒香飲食燈明等以此印用之。即用前印。二中指峯如環狀。是迎火天印。真言如先已說。若發遣火天時。以印向外掣。即成發遣火天印。又即此印准前辦事佛頂印。以右中指頭。屈上節。跓蹙左中指面上節。是摧壞頂印。

 能作奇特事  能作一切事
 護身結界處  應當而受用

又移左中指屈上節蹙跓。右中指面上節。是摧毀頂印。真言如先已說。

 此名摧毀頂  能調難調者
 在於大障難  以此應護身

准前普通印。屈右中指第三節拄左中指第一節文。

 能淨處所故  用此摧毀頂
 若求成就時  結此護處所
 移左指如前  以此印護處
 是諸佛頂心  應用摧毀頂
 用以自灌頂  以此印常用
 若人得此印  能淨念誦室
 常於澡洗時  修行者應用
 彼人無諸障  誦是真言故
 次第而用之  本部三昧耶
 常用如此印  修習真言者
 彼人無諸魔  於此佛頂教
 佛作如是說

即前印二中指於手背上。相押如環。

 此無能勝頂  能滅一切罪
 真言已先說  能除諸惡夢
 能成吉祥事  應用此大印
 當欲寢臥時  自身若常誦
 能滅種種障  我今而略說
 廣說有無量  於此我略說
 為修佛頂者  共佛眼真言
 而誦求悉地  一切諸會中
 我皆已先說

 修諸真言說解脫  一切如來及菩薩
 得諸安樂獲義利  增加精進及大力
 有情利益勤修習  悉除一切諸疑惑
 是故金剛秘密主  諦聽我為汝宣說
 我已略說義相應  此是秘密修明者
 三時護摩以天木  油麻及酥乳相和
 以此歡喜真言王  當說成就真言主
 成就念誦及護摩  三種相資而演說
 於此一一修行中  念誦修行說三種
 身口及意次第說  以此希望增益事
 復說三種應當知  天上游空及地居
 為彼求成有三種  為修三種之種類
 成就求欲及求財  並與求法而念誦
 隨其悉地發勤勇  為求一切成就故
 善應依法作制底  正見大悲求成就
 彼人成就亦不難  現世獲得勝安樂
 他世必獲於解脫  古昔多人得成就
 由修頂王大奇特  我曾修此佛頂王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如來。以佛眼觀無量無邊世界。復告金剛手言說伽他曰。

 諸教中已說  律儀與軌則
 能作及所作  於此教法中
 應當而修行  以彼聖甘露
 軍茶利明王  通修於三部
 我說儀軌法  常當而修行
 由彼真言威  一切障悉除
 明王經所說  忿怒王印契
 彼中諸儀軌  悉皆此中用
 不應食蔥蒜  羅卜及[卄/困]子
 不以油塗身  亦不應食油
 所有不淨食  餘教中所制
 一切不應食  求悉地行者
 常求淨身故  以無能勝明
 應用於五淨  半月半月用
 所餘諸教說  悉皆而修行
 於此我略說  說餘經教中
 於此不廣說  一切諸如來
 說真言法性  諸佛及菩薩
 曾修亦曾說  住彼真言形
 遊行於世間  廣作諸義利
 為彼劣慧者  盡說其威德
 我今少分說  稱讚其功德
 而於百劫中  不能說輪王
 奇特之法性  此功德無盡
 無盡無所得  若得此教王
 彼人同如來  亦同於菩薩
 天蘇囉禮敬  心得不退轉
 常恆獲如是  先世所積集
 菩提之資糧  皆由秘密主
 大威神之力  當知彼有情
 常得清淨身  若得此教王
 悉皆得一切  證成兩足尊

佛說是經已。金剛手秘密主諸大菩薩等苾芻。及一切世間天龍藥叉乾闥婆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第五


上篇:奇特最勝金輪佛頂念誦儀軌法要

下篇:一字佛頂輪王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密教部目錄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阿閦如來念誦供養法

阿閦如來念誦供養法一卷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

深沙大將儀軌

深沙大將儀軌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爾...

大勝金剛佛頂念誦儀軌

大勝金剛佛頂念誦儀軌 南天竺三藏金剛智奉 詔譯 爾時...

六字大陀羅尼咒經

六字大陀羅尼咒經 失譯人名今附梁錄 如是我聞。一時婆...

佛說老女人經

佛說老女人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佛說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

佛說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

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

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如是我聞...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佛說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

佛說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註音版】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註音版】西方發願文注

省庵大師西方發願文注...

蓮華面經

蓮華面經卷上(大乘修多羅藏)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少室六門

小室六門 第一門心經頌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智慧清...

【佛教詞典】五事與解脫勝處遍處分別

【五事與解脫勝處遍處分別】 p0290 瑜伽七十二卷十七頁...

【佛教詞典】遺誡

(雜語)遺於後人之教誡也。唐僧傳道安曰:作遺誡九章...

親身經歷地藏菩薩不可思議加持之力

《地藏經》裡面,告訴我們種種的修行的方法。我那年在...

常說愛語攝眾生

佛教四攝將愛語列為其中之一,足見愛語在弘法度眾和修...

不曾徹見生死之苦

世事虛幻,人命無常,當護其眼界,勁其神慮,苦其身毋...

學佛人有四個地方必須去走一走

學佛人,有四個地方一定要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就是...

以善心對人,馬上有善報

我以善心來對你,雖然我無求於你,但當我以善良的心來...

釋迦牟尼佛的五百大願

釋迦牟尼佛往昔為海塵婆羅門時,曾發五百大願。誓言言...

令心明記不忘為性

二別境五者:言念者,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

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知足一法是佛法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開示,常常點示。一...

談感應

有些初入佛門的人對佛理的追求遠不及對感應的追求。那...

平常心是道

從心禪師在年輕時曾經到河南參見南泉禪師。當時南泉禪...

虛雲老和尚《參禪警語》

心即是佛,佛即是覺,此一覺性,生佛平等,無有差別,...

大安法師:學佛人的世界觀

世界這個概念,世指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界...

【視頻】鄺美雲《心經》念誦版

鄺美雲《心經》念誦版

【視頻】梵網經菩薩戒本(德凱法師讀誦)

梵網經菩薩戒本(德凱法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