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樓閣正法甘露鼓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師賜紫沙門臣天息災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樓閣正法甘露鼓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師賜紫沙門臣天息災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難陀發誠諦心,詣世尊所。到佛所已,用彼頭頂禮世尊足。修敬畢已,住立一面。爾時尊者阿難陀白世尊言:「云何種於清淨善根?云何作曼拏羅?云何歸依受持學處?云何合十指掌,恭敬如來,成何善業?世尊!云何輪迴善根不滅?云何業盡獲得涅槃?作如來像云何功德?」

世尊告言:「阿難陀!當於五德而淨修持。又說以何等語發於自心,發於他心,復令賢聖得心歡喜,善業巍巍,所求皆得,身謝命終,生善逝天。阿難陀!若有發心為於佛故,伸乎供養,作四方曼拏羅,我說彼人當來之世,於北俱盧洲為富貴主,身歿之後生忉利天。阿難陀!若有發心為於佛故,伸乎供養,如半月形,作曼拏羅,我說彼人當來之世,於東勝身洲為富貴主,身歿之後生夜摩天。阿難陀!若有發心為於佛故,伸乎供養,作圓曼拏羅,我說彼人當來之世,於西牛貨洲為富貴主,身歿之後生兜率天。阿難陀!若有發心為於佛故,伸乎供養,如彼車形,作曼拏羅,我說彼人當來之世,於南閻浮洲為富貴主,身歿之後生化樂天。阿難陀!若有歸依於佛及以法、僧,護持淨戒,我說彼善根福無量無邊,一切聲聞及與緣覺,盡涅槃際無能較量。」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陀:「隨汝意知,彼紅蓮花柔軟無垢、無憂樹葉銅色微妙,我舌如彼,舒覆面門乃至髮際,如汝所見。阿難陀!誰以妄語、綺語、惡口、兩舌而能有此?如來、應、正等覺語唯真實,舌乃如是。阿難陀!若有歸命、合掌頂禮於彼世尊、如來、應、正等覺,作此歸依者,彼之有情為我救度。何以故?阿難陀!如來法界而決定故,若有誠心決定,合掌禮拜及以布施。

「阿難陀!又復有人如洗其手及滌諸器,同此少時發利生心,願彼所有一切眾生悉得安樂。阿難陀!我說此人開於福門,閉於惡趣,得免三劫。云何三劫?謂刀兵劫、疫病劫、饑饉劫。阿難陀!又若有人一日持此遠離殺生之戒,彼人不生刀兵劫中;若以一訶梨勒布施眾僧,彼人不生疫病之劫;若以一盂飲食施於眾僧,彼人當得不生饑饉之劫。

「阿難陀!有三善根無盡無邊,處輪迴中亦不滅盡,當趣涅槃。阿難陀!何等為三?謂於如來而種善根,無盡無邊處輪迴中,亦不滅盡終趣涅槃。於法於僧而種善根亦無盡無邊。處輪迴中亦不滅盡,當來必得趣於涅槃。」

爾時世尊以如來功德謂阿難陀言:「而汝見彼南閻浮洲?」

阿難陀白世尊言:「唯然,已見!」

「阿難陀!若有族姓男、族姓女,以七寶作南閻浮洲,如車相形,縱廣正等七千由旬,而用布施供養四方眾僧,及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乃至緣覺等。若有如來、應、正等覺般涅槃後,用彼泥團作窣堵波,大如阿摩勒菓——上安相輪,大小如針;覆以傘蓋,由如棗葉;中安佛像,同彼麥粒;下葬舍利,如白芥子——我說此福廣大而勝於彼。

「阿難陀!南閻浮洲而汝且止。阿難陀!若有族姓男、族姓女,以七寶作東勝身洲,四面周匝如半月形,縱廣正等八千由旬,布施供養四方眾僧,及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乃至緣覺等。若有如來、應、正等覺般涅槃後,用彼泥團作窣堵波,如阿摩勒菓——上安相輪,大小如針;覆以傘蓋,由如棗葉;中安佛像,同彼麥粒;下葬舍利,如白芥子。——我說此福廣大而勝於彼。

「阿難陀!彼南閻浮洲、東勝身洲而汝且止。阿難陀!若有信心族姓男、族姓女,以七寶作西牛貨洲,如圓滿月,縱廣正等九千由旬,以此布施供養四方眾僧,及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乃至緣覺。若有如來、應、正等覺般涅槃後,用彼泥團作窣堵波,如阿摩勒菓——相輪如針傘,蓋如葉;中安佛像,同彼麥粒;下葬舍利,如白芥子——我說此福而勝於彼。

「阿難陀!彼南閻浮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而汝且止。阿難陀!若有族姓男、族姓女,以七寶作北俱盧洲,四面方等各十千由旬,以此供養四方眾僧,及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乃至緣覺。若有如來、應、正等覺般涅槃後,用彼泥團作窣堵波,如阿摩勒菓——相輪如針,傘蓋如葉;中安佛像,同彼麥粒;下葬舍利,如白芥子——我說此福廣大而勝於彼。

「阿難陀!彼四大洲而汝且止。若有族姓男、族姓女,以七寶作帝釋天主善法之堂,布施供養四方眾僧,及於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乃至緣覺。若有如來、應、正等覺般涅槃後,用彼泥團作窣堵波,如阿摩勒菓——種種莊嚴相輪傘蓋,作佛形像及葬舍利,同前無異——我說此福廣大而勝於彼。

「阿難陀!彼之四洲及善法堂而汝且止。阿難陀!若有信心族姓男、族姓女,乃至以彼七寶作三千大千世界,布施供養四方眾僧,及於四果乃至緣覺。若有如來、應、正等覺般涅槃後,用彼泥團作窣堵波,如阿摩勒菓——種種莊嚴相輪傘蓋,安佛形像及葬舍利,同前無異——我說此福廣大而勝於彼。何以故?阿難陀!如來施、戒、忍辱、精進、靜慮及一切智無量無邊,乃至十力、四智、三不共法及四念處,乃至大悲亦無量無邊,蓋以如來有如是功德故!

「阿難陀!如來、應、正等覺說是法時,三千大千世界週遍振動。」

爾時尊者阿難陀白佛言:「世尊!今此正法當云何名?云何受持?」

佛告阿難陀:「此經名『正法甘露鼓』,亦名『未曾有正法』。如是受持!」

爾時尊者阿難陀以希有心,承佛聖旨,信受奉持,頂禮而退。

佛說樓閣正法甘露鼓經


上篇:燈指因緣經

下篇:佛說布施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雲。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佛說五母子經

五母子經 吳月氏國居士支謙譯 昔者有阿羅漢在山中奉行...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再譯...

五門禪經要用法

五門禪經要用法 大禪師佛陀蜜多撰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

【註音版】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師言安般守意。當知色心相因而...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

祭灶儀規

《平興寺佛事儀軌》祭灶儀規 1、淨水讚 楊枝淨水 遍灑...

佛說月喻經

佛說月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十不善業道經

十不善業道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梵網經懺悔行法

明菩薩戒弟子藕益智旭述 經雲。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

申日兒本經

申日兒本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頻毗娑羅王詣佛供養經

頻毘娑羅王詣佛供養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如是我聞:...

【佛教詞典】報命

(術語)報過去業因而受之一期壽命也。因之報命不可增...

【佛教詞典】外八廟

環布於熱河承德市避暑山莊(即清朝熱河行宮),東面與...

臨終助念必須謹記三大要點

臨終關懷是一種比較人性化的世間法,陪伴臨終人度過生...

誦經時注意的事項

經典即佛陀所宣說教法,經阿難等結集之,初以口傳,後...

本願念佛,不是信了隨緣念念就能往生

傳統大德們怎麼弘揚,我們怎麼去做。所以說寧信古人不...

孝心只需三分鐘

去同事家玩時,同事正在打電話。只見他拿起電話,撥了...

善求與惡求

有一段時期,釋迦牟尼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當...

聖嚴法師《信佛學法敬僧》

「佛」,是覺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徹大悟、自覺又能覺他...

嗔心會傷害你的菩提心根本

在我們的菩薩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對菩提心最大傷...

四十八大願——(第19願)勤修我皆接引

意謂:我成佛時,十方眾生髮起成佛度眾生的菩提心,修...

修道人應有幾點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幾點應注意: 一、忌: 自以為自己很聰明,知...

佛法的心要

當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悟後,曾自己感嘆道:妙哉!妙...

知恩感恩報恩的人生觀

用心思惟──知恩感恩 佛法言: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怨是病之根

一個人如果你在心性裡面若有怨、恨、惱、怒、煩的負面...

【視頻】《地藏經》承天禪寺僧眾木魚版

《地藏經》承天禪寺僧眾木魚版

【視頻】《妙法蓮華經》女聲讀誦

《妙法蓮華經》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