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申日兒本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申日兒本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捨國止鷂山中。

是時,國王、邊大臣、長吏、人民,莫不敬重受教戒者。佛教國王、長者、吏民皆令不得殺生、盜竊、犯他人婦女,不得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不得嫉妬、慳貪、狐疑,當信作善得善、作惡得惡,己所不欲莫施於人。

其有學餘異道不受佛教戒者,國王、長者、吏民皆不復敬;所以不敬者,非正道也,教人不以道德,身自殺生,教人殺生;身自盜人財物,教人奪人財物;身自犯他人婦女,教人犯他人婦女;身自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教人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身自嫉妬、慳貪、狐疑,教人嫉妬、慳貪、狐疑。

其國中有一四姓長者,字為申日,財產甚富,金銀珍寶無央數。申日事餘道,不事佛道、不信佛經。異道人皆共嫉妬佛,悉會申日共議言:「佛今為王及傍臣、長吏、人民所敬重,而我等獨不為王及邊臣、長吏、人民所敬重。佛常自說言:『知去來現在之事,豫知他人所言心中所念。』今寧可試知,為審如佛言不?」

申日言:「當何以試之?」

餘異道人教申日:「作飯請佛,持毒藥置飯中;掘門裡地令深五丈,以火置中土薄覆其上,令佛從上來入。如佛知去來現在之事者當不受請;受請為不知去來現在之事也。」

便可穿地作坑、設飯食置毒藥其中。申日言:「諾!大嘉!」即行請佛。

佛言:「大善!」

申日便語異道人,道人言:「人已無所知,但當穿地作坑耳。」

申日有一子,字旃羅法,年十六,過世宿命學佛道,能知去來現在之事,語其父言:「佛已知餘道所議,不須試也,莫用惡人言自投湯火。」申日不信子言,便使掘坑以火置其中,作飯具置毒藥。

佛告阿難:「勅諸比丘,明日皆不得先佛行,到飯上也悉隨佛後。」佛坐思惟正道,諸天王皆騷動。

申日遣人白佛:「時已到,願可就飯。」

佛告阿難:「令諸比丘著衣持應器隨佛後。」

諸比丘受教,著衣持應器皆隨佛行,諸天王及諸鬼神無央數共從佛行。佛即以地作黃金,乃至申日門,佛適向道便放光影,令申日捨中悉作金色。

旃羅法即語父言:「今佛已起向道,十方皆明如日,佛與諸比丘,及無央數天共發來,佛與諸比丘及無央數天共行如星中有月;今父捨中明如是乎!不須試佛也。」申日不用子言。

佛到城門足蹈門限,舉城中即為大動,病者即愈,盲者得視,聾者得聽,瘖者能語,被毒者毒不行,狂者得正,傴者得申,瞋恚者為歡喜。箜篌樂器不鼓自鳴,婦女珠環皆自作聲,百鳥畜獸相和悲鳴。

佛到申日門,五丈火坑以作浴池,中生蓮華,一華生千葉,諸弟子所蹈華生百葉,皆悉蹈華上而行。

申日見火坑以作水池中生蓮華,便大懼怖,持頭面著地以誠自說:「今為佛作飯,皆以毒藥置其中,願乞收,更作好飯。」

佛言:「不須更炊,持毒飯來食之。」佛就坐,諸比丘皆坐。

佛告阿難:「勅諸比丘,且勿得食,須佛教乃食。」

佛即咒曰:「天下凡有三毒:一者、貪淫;二者、瞋恚;三者、愚癡。佛無是三毒者,毒為不行,至誠有經法者,毒亦不行,如諸比丘道正者,毒亦不行。」佛語適竟,飯食中毒皆消去。

佛語阿難:「令諸比丘皆飯,毒皆已去。」

佛及諸比丘皆飯已,申日便前長跪,以頭面著佛足,白佛言:「我無狀,用惡人之言,令我作惡,願從佛求哀悔過。」

佛即為申日說經,便得第一須陀洹道。申日即受五戒為優婆塞:一者、不殺;二者、不盜;三者、不犯他人婦女;四者、不兩舌;五者、不飲酒。

申日受五戒已,持頭面著佛足,為佛作禮。

申日兒本經


上篇:佛說申日經

下篇:佛說越難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

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上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佛說象腋經

佛說象腋經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卷第一 楞嚴經卷第二 楞嚴經卷第三 楞嚴經卷第...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

從容錄重刻四家語錄序 自佛祖拈花。迦葉微咲。雖云默...

佛說園生樹經

佛說園生樹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

佛說華手經

佛說華手經卷第一(亦名攝諸善根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註音版】佛說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

佛說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

曼殊室利呪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 大唐三藏沙門釋義淨譯...

【註音版】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笈多譯本)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笈多譯本)...

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宋天台東掖山沙門遵式集 緣起第一...

佛說隨勇尊者經

佛說隨勇尊者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

【佛教詞典】四捨

指四種檀(梵 dāna,佈施)波羅蜜。據大智度論卷十一...

【佛教詞典】一搩手半

(雜語)造佛之尺也。壒囊鈔十五曰:一搩手半者,一尺...

進步哪有退步高

一個莊稼人家非常的好客,有朋友來拜訪時,主人總是准...

高僧轉世為高官給我們的啟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愛國名臣王十朋是由嚴首座轉世...

歷代戒殺放生詩

唐 佛印禪師 貪他一臠臠還他,古今留言終不偽。 戒殺念...

世人若遇災殃,應作償債想

世人稍遇災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絕無有作償債想,...

大安法師正月初二新春開示|善導大師《勸念佛偈》

南無阿彌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善導...

佛說人生的四大富足,你擁有了嗎

人活著,總希望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有些人觀念、...

人生的四法則

不知你看過以下經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歡,那就去改變,...

出家人的捨戒與還俗

在我國佛教史上,雖有好幾位人物,由僧尼還俗:例如:...

心是如何「作繭自縛」的

作繭自縛這個成語,借用蠶吐絲作繭把自己包在裡面,來...

培養善根福德因緣,就在等那一剎那頓悟

以法身是以心體絕待離緣故;心的體性,這個是真實義,...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這一條同樣是告訴我們:...

禪與淨土殊途同歸

疏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意蓋如是。是則禪宗、淨土...

【視頻】《達摩大師無心論》女聲念誦

《達摩大師無心論》女聲念誦

【視頻】《金剛經》觀成法師粵語讀誦

《金剛經》觀成法師粵語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