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唐南天竺國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波羅奈國仙人住處施鹿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及無量諸菩薩摩訶薩眾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共阿逸多菩薩摩訶薩,入波羅奈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行乞,至有德婆羅門女家。
時有德女,遙見如來色相端嚴諸根寂靜,其心恬曠最上無比,威儀顧視審諦閑詳,譬如龍王有大威德,如真金柱嶷然安固,如清淨池皎無穢濁,欣慼不動如第四禪,身放光明內外融徹。
時有德女,見如是相,心生淨信,來詣佛所,頂禮如來,及阿逸多菩薩摩訶薩足,曲躬恭敬,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善來!世尊!善來!善逝!我於今者欲問所疑,惟願垂哀暫時住此。」
於時世尊,默然受請,敷座而坐,阿逸多菩薩摩訶薩,亦隨佛坐。
爾時,有德婆羅門女心生歡喜,益加恭敬,即白佛言:「世尊!我聞如來於波羅奈仙人住處施鹿林中,轉妙法輪,未知世尊所轉法輪說於何法?」
佛告之言:「有德女!我轉法輪,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有德女!此是如來於波羅奈仙人住處施鹿林中所轉法輪,一切世間,若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悉無有能如法轉者。」
爾時,有德婆羅門女白佛言:「世尊!所言無明為內有耶?為外有乎?」
佛言:「不也。」
有德女言:「世尊!若於內外無有無明,云何得有無明緣行?復次,世尊!有他世法,而來至於今世以不?」
佛言:「不也。」
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無明行相是實有耶?」
佛言:「不也。無明自性從於虛妄分別而生,非真實生,從顛倒生,非如理生。」
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則無無明,云何得有諸行生起,於生死中受諸苦報?世尊!如樹無根則無枝葉華果等物,如是無明無自性故,行等生起定不可得?」
佛言:「有德女!一切諸法皆畢竟空,凡愚迷倒不聞空義,設得聞之無智不了,由此具造種種諸業,既有眾業諸有則生,於諸有中備受眾苦;第一義諦無有諸業,亦無諸有而從業生及以種種眾苦惱事。
「有德女!如來、應、正等覺,隨順世間,廣為眾生演說諸法,欲令悟解第一義故。有德女!第一義者,亦隨世間而立名字。何以故?實義之中,能覺所覺一切皆悉不可得故。
「有德女!譬如諸佛化作於人,此所化人復更化作種種諸物,其所化人虛誑不實,所化之物亦無實事。此亦如是,所造諸業虛誑不實,從業有生亦無實事。」
爾時,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之義,今者如來所轉法輪,是虛空法輪,性空法輪,出離法輪,通達法輪,不思議法輪,無能轉者法輪,無等法輪,如實法輪,無生法輪,無自性法輪,無相法輪。世尊!如此法輪如來已轉。」作是語已,即以兩手捧栴檀香末,散佛足上,而作是言:「世尊!願我以此善根之力,於當來世,能轉如是種種法輪。」
爾時,世尊怡然微笑,從於口中放種種光,其光朗曜具含眾色,遍至十方無量世界,一一世界靡不充滿,還來佛所,右遶三匝,從佛頂入。
爾時,阿逸多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今者有何因緣忽然微笑?如我意解,非無因緣。」
佛告之言:「阿逸多!汝見此婆羅門女,以手捧持栴檀香末散我足不?」
答言:「已見。」
佛言:「此女因今所種善根,當於八萬四千億劫不墮惡道,於六萬四千諸佛所,以尊重心承事供養,聽聞正法守護受持。彼佛在世及涅槃後,如見時間相續不絕,復令無量阿僧祇眾生迴向菩提,然後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光曜劫中而得成佛,號法光曜如來、應、正等覺,其佛住壽滿足一劫,教化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
爾時,阿逸多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此有德婆羅門女,曾於往世種何善根?」
佛言:「阿逸多!汝今當知,此有德女於過去世毘婆尸佛出現之時,已作女身,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解其身上所著瓔珞,奉上彼佛而為供養。
「尸棄如來出現之時,於其佛所問甚深義,以妙衣服而為供養,在彼法中出家學道,修持梵行滿足千年。
「毘葉浮佛出現之時,營辦種種上好飲食,於半月中供養彼佛及聲聞眾,隨意所須皆無乏少。
「俱留孫佛出現之時,以阿提目多迦華,散彼佛上以為供養,得受五戒護持無缺。
「拘那含牟尼佛出現之時,願以種種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及餘供身所須之物,盡佛壽來恆為供養,於時彼佛於兩月中受其飲食及革屣等供身之具。
「迦葉如來出現之時,復以金花散佛供養,如是所作,皆為求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作是言:『願我以此供養善根,速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未得記,終不願捨女人之身。』阿逸多!此有德婆羅門女,過去世中所種善根其事如是,此則是其最後所受女人之報。」
佛說此經已,阿逸多菩薩摩訶薩,及有德婆羅門女,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上篇:佛說梵志女首意經
下篇:佛說心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