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唐南天竺國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唐南天竺國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波羅奈國仙人住處施鹿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及無量諸菩薩摩訶薩眾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共阿逸多菩薩摩訶薩,入波羅奈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行乞,至有德婆羅門女家。

時有德女,遙見如來色相端嚴諸根寂靜,其心恬曠最上無比,威儀顧視審諦閑詳,譬如龍王有大威德,如真金柱嶷然安固,如清淨池皎無穢濁,欣慼不動如第四禪,身放光明內外融徹。

時有德女,見如是相,心生淨信,來詣佛所,頂禮如來,及阿逸多菩薩摩訶薩足,曲躬恭敬,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善來!世尊!善來!善逝!我於今者欲問所疑,惟願垂哀暫時住此。」

於時世尊,默然受請,敷座而坐,阿逸多菩薩摩訶薩,亦隨佛坐。

爾時,有德婆羅門女心生歡喜,益加恭敬,即白佛言:「世尊!我聞如來於波羅奈仙人住處施鹿林中,轉妙法輪,未知世尊所轉法輪說於何法?」

佛告之言:「有德女!我轉法輪,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有德女!此是如來於波羅奈仙人住處施鹿林中所轉法輪,一切世間,若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悉無有能如法轉者。」

爾時,有德婆羅門女白佛言:「世尊!所言無明為內有耶?為外有乎?」

佛言:「不也。」

有德女言:「世尊!若於內外無有無明,云何得有無明緣行?復次,世尊!有他世法,而來至於今世以不?」

佛言:「不也。」

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無明行相是實有耶?」

佛言:「不也。無明自性從於虛妄分別而生,非真實生,從顛倒生,非如理生。」

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則無無明,云何得有諸行生起,於生死中受諸苦報?世尊!如樹無根則無枝葉華果等物,如是無明無自性故,行等生起定不可得?」

佛言:「有德女!一切諸法皆畢竟空,凡愚迷倒不聞空義,設得聞之無智不了,由此具造種種諸業,既有眾業諸有則生,於諸有中備受眾苦;第一義諦無有諸業,亦無諸有而從業生及以種種眾苦惱事。

「有德女!如來、應、正等覺,隨順世間,廣為眾生演說諸法,欲令悟解第一義故。有德女!第一義者,亦隨世間而立名字。何以故?實義之中,能覺所覺一切皆悉不可得故。

「有德女!譬如諸佛化作於人,此所化人復更化作種種諸物,其所化人虛誑不實,所化之物亦無實事。此亦如是,所造諸業虛誑不實,從業有生亦無實事。」

爾時,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之義,今者如來所轉法輪,是虛空法輪,性空法輪,出離法輪,通達法輪,不思議法輪,無能轉者法輪,無等法輪,如實法輪,無生法輪,無自性法輪,無相法輪。世尊!如此法輪如來已轉。」作是語已,即以兩手捧栴檀香末,散佛足上,而作是言:「世尊!願我以此善根之力,於當來世,能轉如是種種法輪。」

爾時,世尊怡然微笑,從於口中放種種光,其光朗曜具含眾色,遍至十方無量世界,一一世界靡不充滿,還來佛所,右遶三匝,從佛頂入。

爾時,阿逸多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今者有何因緣忽然微笑?如我意解,非無因緣。」

佛告之言:「阿逸多!汝見此婆羅門女,以手捧持栴檀香末散我足不?」

答言:「已見。」

佛言:「此女因今所種善根,當於八萬四千億劫不墮惡道,於六萬四千諸佛所,以尊重心承事供養,聽聞正法守護受持。彼佛在世及涅槃後,如見時間相續不絕,復令無量阿僧祇眾生迴向菩提,然後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光曜劫中而得成佛,號法光曜如來、應、正等覺,其佛住壽滿足一劫,教化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

爾時,阿逸多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此有德婆羅門女,曾於往世種何善根?」

佛言:「阿逸多!汝今當知,此有德女於過去世毘婆尸佛出現之時,已作女身,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解其身上所著瓔珞,奉上彼佛而為供養。

「尸棄如來出現之時,於其佛所問甚深義,以妙衣服而為供養,在彼法中出家學道,修持梵行滿足千年。

「毘葉浮佛出現之時,營辦種種上好飲食,於半月中供養彼佛及聲聞眾,隨意所須皆無乏少。

「俱留孫佛出現之時,以阿提目多迦華,散彼佛上以為供養,得受五戒護持無缺。

「拘那含牟尼佛出現之時,願以種種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及餘供身所須之物,盡佛壽來恆為供養,於時彼佛於兩月中受其飲食及革屣等供身之具。

「迦葉如來出現之時,復以金花散佛供養,如是所作,皆為求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作是言:『願我以此供養善根,速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未得記,終不願捨女人之身。』阿逸多!此有德婆羅門女,過去世中所種善根其事如是,此則是其最後所受女人之報。」

佛說此經已,阿逸多菩薩摩訶薩,及有德婆羅門女,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上篇:佛說梵志女首意經

下篇:佛說心明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註音版】往生論註

...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卷上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濟法師金總...

佛說長者法志妻經

佛說長者法志妻經 失譯人名今附涼錄 聞如是: 一時,...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卷上 大唐至相寺沙門釋智嚴...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

梵摩渝經

梵摩渝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隨...

佛說報恩奉盆經

佛說報恩奉盆經(亦云報像功德經) 闕譯附東晉錄 聞如是...

【註音版】佛說阿難七夢經

佛說阿難七夢經...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

佛說阿惟越致遮經

佛說阿惟越致遮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不退轉法...

【註音版】佛說戒香經

佛說戒香經...

四明十義書

重刻四明十義書序 圓宗觀道曠遠深絕。必須稟宗匠之開...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

【佛教詞典】行慧菩薩

行慧,梵名 Caritamati。音譯作左裡怛羅摩帝菩薩、惹...

【佛教詞典】一心三惑

謂三惑融熔於我們的一心之中。三惑是見思惑、塵沙惑和...

消災和延生的原理是什麼

消災延生的原理,在於懺悔及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

傲慢與偏見

有一位師父在蒲團上靜坐,身旁站立一位侍者。 門外,...

現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見

末法時期持戒的障緣極多,知見是最主要的問題,以下重...

「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是何意

我們所說的因果是指原因與結果。亦即指因果律。為佛教...

淨土法門能解釋通途法門嗎

問: 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不能以通途法門的法理解釋,...

第十九願--勤修我皆接引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

夏季吃百合助睡眠清心潤肺

夏季天氣炎熱,有時還有蚊子作亂,這讓很多人夏季睡眠...

明心法師的出家學佛心路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縣楠溪江畔的一個古鎮,這裡風景如...

地獄——罪苦眾生的集中營

我們知道,在六道輪迴中,地獄道眾生在最底層。此道眾...

生死輪迴淫為首

近年來,色-情氾濫,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

聞行《法華經》,往生安養剎

原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

鬼神病的治病方法

若是鬼病,當用強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業報病,要須修...

【視頻】《僧伽吒經》女聲讀誦

《僧伽吒經》女聲讀誦

【視頻】《佛說寶賢陀羅尼經》男聲讀誦

《佛說寶賢陀羅尼經》男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