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阿惟越致遮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阿惟越致遮經卷中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不還品第七

佛復告阿難:「何故如來說美菩薩為不還乎?於是菩薩一切所存、處處造行超越諸有,而逮佛明蠲除諸行,降伏此已則不復還。所以者何?見一切法不有往還。超度凡夫,捐舍俗慧,入佛明智,獲無所住,諸法平夷。所以者何?用致寂界非動凡夫,不立聖道塞諸惡路。

「勉濟情慾,於食無食,逮上明跡。拔去諸見則無所著,無有諸邪六十二見。已越生死觀於泥洹,逾之無為釋棄眾想。不隨經籍淨垢惡道,捐棄貢高不懷自大。出於無黠憂惱之先,破壞愛慾、滅除眾冥、拔去貪樂,舍置塵埃、憍慢自恣,止息斯礙,遠離世智,故思佛乘等獲聖慧。菩薩捐志舍愛慾界,則習本淨過去聖滅之志。厥慧無上諸佛所解,欲以顯思,一切眾生極尊無極,為一切乘,此則佛慧。菩薩獲斯諸想無想,等除一切狐疑之界,菩薩逮是則不復還。

「又問,阿難!其有人不住於道,悉當立之以道是者,覺了眾生明爾則道,能覺如是則制人想。所以者何?知於空事,人界難議,平等道慧。所以者何?分別若此,群黎之種則空,淨界人種亦空。遠於眾想,一切諸人與空無特許。不有身、不獲、不住,彼則亦空。虛空、無空,免一切想。無念致道,蠲除眾生。虛空之想,無棄不棄。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為平淨,一切眾生而無所捐。等於所釋,故無所得;已不有獲,是以不來。此者乃計為之不還。有為無為,於一切法覺了所會,越度諸患,故謂不還。」

於是,佛頌曰:

「彼則無所生,  造行如所處,
 蠲除諸所住,  是謂不復還。
 曉知於往還,  不著一切法,
 所住不可得,  是故不還此。
 其凡夫之行,  及佛世雄教,
 不然無所量,  故謂不復還。
 諸法無復來,  亦不得諸住,
 以獲無去來,  是謂不復還。
 其人未嘗住,  不至於三塗,
 逮致佛道明,  則謂為不還。
 決除一切欲,  於食而不著,
 得至於道場,  則謂為不還。
 眾見之所行,  分別六十二,
 不墮於彼際,  則謂為不還。
 此法無終始,  已舍離諸畏,
 斯慧如本無,  是故不至此。
 所應無為寂,  不著諸塵勞,
 逝除彼眾想,  是故不詣此。
 已斷諸惡道,  洗去眾垢著,
 學寂然無為,  則謂不復還。
 降伏於弊魔,  及官屬兵刃,
 永無有眾念,  是故不詣此。
 挽拔癡憂戚,  蠲除愛慾根,
 斷截盛貪淫,  是故不詣此。
 降制諸塵垢,  拔去於眾想,
 究竟至尊慧,  故謂不復還。
 捐去眾愁戚,  破壞於貢高,
 憶斷於五陰,  故謂不復還。
 志乘得光明,  佛乘無有上,
 不貪愛慾患,  故謂不復還。
 已知佛藏處,  諸藏中第一,
 過去佛所辯,  是故不詣此。
 彼處於尊乘,  佛聖無有上,
 截去諸狐疑,  是故不詣此。
 受千無數人,  勸立於佛道,
 以得立聖軌,  是故不詣此。
 曉了空無界,  等心於人界,
 遠離諸著想,  是故不詣此。
 曉了一切界,  法界亦如是,
 眾生不可得,  是故不詣此。
 分別黎民界,  虛空無思念,
 一切法如是,  是故不詣此。
 其人而無心,  退除於眾想,
 諸念不成道,  則謂為不還。
 吾是故,阿難!  嘆說於不還,
 諸事永不來,  得住於佛道。」

佛告阿難:「是故如來、至真、等正覺嘆美菩薩為不還,亦當知此為善權方便也。」

阿惟越致遮經無著品第八

佛復告阿難:「何謂如來嘆美菩薩為無著也?是菩薩沒一切行,離於處土;不倚諸佛,度脫眾生;不有所造塵勞之垢及與苦樂,以滅色慾救濟一切,故謂為無著。弗得眾生,不獲欲埃,非貪如,故謂無著。釋去侵欺處無所住,一切法空,以了寂靜,不習眾想。諸想以定,則除眾思。不計有人壞滅所志,而智空法得無所著。佛道無思,具足不怙,故謂無著。演說典籍,破壞眾瑕,嘆於往古,等正覺教,當來現在,而不放逸。清淨離穢,唯論寂然,故謂無著。

「菩薩大士開化諸人,立於佛道求聖路者,於一切法而無所慕。具足慈心行佛之仁,永不有處。彼慈如此,故謂無著。化立眾生亦不得人,究竟大哀曉了不處,故謂無著。為眾生故,加恩見道,法無法想。斷除如此,故謂無著。讚揚覺力,計有願數,獲於不住。知拔除眾根,志化眾生,了清淨法使成道義,永不有倚,故謂不著。睹不依處,制不貪身,於諸萬物非有所依求。及與眾會不毀萬物,講有為法,如是無本,故謂無著。

「游諸佛土,去無所至,不起本末,睹佛聖尊。覺道無寂,故謂無著。非有依處立如斯土,於無量剎平等諸國。不調戲界清淨不足,住福德之域空無諸剎。不退轉地無有女人,釋去塵勞睡眠之志。得佛聖國除陰蓋土,降魔官屬去諸怨敵。入寂然土感動變化,立於願剎土眾求國。

「菩薩具足之威耀住無所住,睹獲佛意淨印印多所安國,舍離一切瓔珞寶飾眾垢之瑕,究無為地一切最尊。成如是像微妙佛處,諸法皆空,具足道行,故謂無著。

「蠲除眾樂,諸根不可,於一切法不瞋、不怒。寂平等乘則為佛慧,身、口、心同習無上寂。慕求聖道不著軌跡,不想思人。悲念眾生無心不心,勸化無數億百千人,使立大道開示萌類、使念佛法等諸人物,導利無數眾庶黎民,令發聖意而無等倫。一切諸法均空特異,本空慧同立之不想。能等如是知無所倚,已了若此應其眾生而為說法,不慕諸利,無倚經籍,具足離根。講法如是,永不有言,多所化濟,不見度人,救於眾生。

「著斷諸事,免諸貪身,超越貢高。睹一切法不起不滅,開化群黎萬物之想。令不壞色、痛、癢、思想、生死之識,凡夫不動則應解脫。而立佛法著道跡者,化之不倚則成除勖。導利所依,令無佛想,則為勉濟勸發菩薩。

「弘不念心,救道因緣,諸憒亂意,離癡狂詐。具足三昧,成就定意,不懷眾想,拔於邪智,令睹正慧,化發聲聞。慕反跡者,制倚父母、妻子、舍宅、兄弟、姊妹,令除恩愛;度著國土、財色、萬物,貪求之想塵勞顛倒。開化諸著萬物之想,慕離於家而為寂志;懈廢羸劣等脫諸相,成入佛土欲垢之法。

「興發道意,心不有二,未嘗生念,是無為法。此生死法,因緣無緣,道意俗心,犯戒護禁。開化此輩,興二相者,使其無念,度諸根本,故曰無著。眾祐賢聖,懈怠精進;男子女人,頑愚聰達。明聖闇結,導利此等,令無二心,救進眾生,故曰無著。

「是諸菩薩成不退意,或有受別,又復不著。斯諸菩薩近道、遠道,分別此義,不生二想。得逮聖路,至不起餘而般泥洹,便離發意而不有倚。緣此諸法以開化人,如是自然解一切法。演無根本,故曰無著。」

時佛嘆曰:

「釋除一切行,  所尊亦如是,
 棄捐諸言教,  故曰為無著。
 鋤捐諸塵埃,  度脫動苦患,
 救濟於眾生,  名之曰無著。
 察人不可得,  欲垢亦如之,
 諸法無可獲,  故曰為無著。
 蠲去眾顛倒,  立心處不惑,
 分別知法空,  可曰為無著。
 了解知空義,  無有諸想著,
 除去一切顛,  號曰為無著。
 捐除一切想,  及人眾惡念,
 心無邪亂意,  故曰為無著。
 解空無所依,  佛道不可量,
 勖勉大精進,  故曰為無著。
 講經所因緣,  淡靖無調戲,
 勸人立道德,  與名曰無著。
 真人修行慈,  欲令眾生安,
 勸人不可得,  故曰名無著。
 本無講經籍,  加恩眾生類,
 未嘗有人想,  故曰為無著。
 正真根力覺,  為人分別說,
 己身逮此慧,  故曰為無著。
 知人之寂定,  清淨法致道,
 開演大聖教,  故曰為無著。
 不信諸萬物,  現目之所睹,
 一切虛無有,  是謂為無著。
 無倚諸佛土,  在國行仁義,
 平等覺所處,  為眾生講法。
 真人覺正教,  則睹於無見,
 如諦觀聖覺,  是謂為無著。
 成就自然國,  今我得知之,
 究竟無本始,  是謂為無著。
 除去諸所知,  心不懷瞋害,
 應真如無恨,  習成寂然道。
 定意而不滅,  靖泊無所起,
 念道亦如是,  故謂為無著。
 人物不增動,  眾生界如是,
 億萌亦普然,  化立道之義。
 群生及與道,  所處永無念,
 計慧悉平一,  是謂為無著。
 平等無像類,  一切法亦然,
 心正若如道,  故曰無思念。
 所謂為應真,  諸法非所著,
 能為人分別,  寂爾而無倚。
 為人講法義,  雖言而無教,
 普度無量人,  見眾不有動。
 眾生無可獲,  諸民除斷著,
 拔人離邪見,  度眾勤苦惱。
 一切法不起,  所處亦無滅,
 睹眾生諸想,  脫群民困厄。
 無增壞諸色,  痛癢亦如是,
 想識於生死,  濟之令無他。
 不動賢聖法,  凡夫亦如斯,
 立之以佛義,  度使志無著。
 眾人懷果想,  及緣覺之念,
 超越於覺意,  為人說此法。
 以興發道心,  常依所佈施,
 戒忍亦如是,  故講無所倚。
 知解之顛倒,  興習於精進,
 以除斯諸想,  故說無著法。
 道意之所念,  邪智若慧明,
 於此無所倚,  故說無著法。
 是法不生念,  了別無若干,
 而說如此法,  故說無所著。
 自計己有身,  聲聞多所念,
 以為除此想,  故說無所著。
 諸法非有思,  解知不若干,
 演說斯無根,  故曰為無著。
 父母兄弟子,  空寂之所有,
 則為生死行,  不能成佛道。
 慕妻及姊妹,  所倚皆歸妄,
 設其不有依,  故名曰無著。
 造興生死事,  則有親族念,
 見因有情慾,  吾宿之友黨。
 自念身有我,  心馳眾諸事,
 分別墮顛倒,  必則處魔教。
 棄捐於生死,  終始之災患,
 讚揚泥洹德,  故說於無著。
 所講勞垢法,  興衰及諍訟,
 斯皆言聲耳,  是曰為無著。
 眾所多競利,  放逸貪萬物,
 欲救此等類,  故說無著法。
 戀慕室家者,  心念行學道,
 頑鈍意如斯,  顯舉於無著。
 唯見卑賤法,  不睹真妙義,
 弗省於眾念,  故度至無著。
 除棄凡夫義,  專精慕佛法,
 拔去眾民求,  故曰為無著。
 若睹善惡行,  如是眾數法,
 無量人亦然,  故救放無著。
 以具諸相好,  精進不可計,
 而倚於此相,  仁賢得濟度。
 莊嚴諸佛土,  成就尊上法,
 依怙覺正利,  度之至無著。
 無為法之義,  若得或不獲,
 斯乃聖道行,  則能立正願。
 無戒不睹犯,  放逸及智慧,
 闇昧軟弱人,  便著斯三事。
 眾生興此相,  諸念不可計,
 蠲除若干意,  故說無著法。
 存慕聖眾祐,  亦念於無德,
 分別凡人法,  故說無所著。
 以得如是行,  男子及女人、
 賢聖與凡夫,  斯則興二心。
 人起此二事,  愚行之所為,
 用倚是二際,  故度至無著。
 回動不退轉,  興造而不作,
 欲以近聖道,  故興心此念。
 獲致於大道,  不起無所滅,
 心常懷想著,  用求於無為。
 於彼受眾生,  仁人念萌類,
 以故曰無著,  救濟諸求想。
 是則菩薩法,  為現阿羅漢,
 因以發法忍,  自謂為無著。
 講說羅漢事,  斯應為菩薩,
 名住無所著,  獲致無上道。」

佛告阿難:「如來、至真、等正覺讚歎說菩薩無著,亦當知之善權方便也。」

阿惟越致遮經聲聞品第九

佛告阿難:「何故如來光耀菩薩為聲聞乎?菩薩大士開化無數不可計人,令聞佛法,分別經籍,故謂聲聞。使聽聖道,淨不放逸,故謂聲聞。使聽無為,安隱甘露。根力覺意、意止意斷。具足此事,速至道慧,故謂聲聞。

「令得空慧身無堅固,闇昧之人閉塞不解。所以者何?乃貪己身諸入之事。眼存為色,了觀如是則成佛眼,其目普見不可思議。眼無所倚,究竟此目,致一切法,故謂聲聞。

「計此諸法如呼之響,莫得著音。非有說者,亦無聽者;無香想香,亦不有嗅。譬如有人臥出夢中,嗅種種香,計此無香,此則或事思想所為。一切諸香人所嗅者,譬若如夢而無堅固。解斯音者則謂聲聞。

「舌之味味,亦復為空。若肉段如為舌,或智者了之,不為味惑。譬如聚沫,以離諸論,無可為喻。明者觀之,知無所有,不可得持。想著味者,則致惡罪。莫思六界以分別味,心則開解,意不放逸。若知此者,心想無為,各各分別,謂所聽義。而聞此空,故謂聲聞。

「曉了其諸入之事,聽之為空,身自寂然。未嘗有生,不知所起,無生不生,則為聖道,故謂聲聞。若所聽者,皆無所有,解身自然,不起不滅,故謂聲聞。

「聽於佈施,惠以法行,不可思議!佛猶此路致於佛道。心有所施不自見心,以無意志逮得聖慧。所以者何?如其所種,必獲其實,亦不有果,說果之聲。聽衣食施、計物之施,所與薄耳;一切所舍,法施為尊。無得貪惜,莫懷施想,雖有所惠,不得悕望。譬如幻人,無有心意,不與想念。欲成行者,無得想施。所以者何?施不悕望則順道行,故謂聲聞。

「離諸所音,一切塵埃都無所聽;離諸有為,不可以音聽受佛法;分別諸響而無所倚。所以者何?二事造聲。雖有二事,則無所有;因緣合致,則有二事。用有人故而致法音,故謂聲聞。」

於是,佛頌曰:

「使無央數人,  聞佛無念法,
 以故謂聲聞,  則勇猛菩薩。
 聞寂定之道,  恬靜不放逸,
 無量人聽法,  故謂為聲聞。
 聽澹泊安隱,  諸樂非有像,
 以故為聲聞,  至寂然無為。
 聽於覺根力,  具足意止斷,
 自究竟斯事,  故謂為聲聞。
 聽身所有空,  不可得堅固,
 愚騃之所慕,  故當時了體。
 其目無所睹,  不聽亦如茲,
 眾生為見侵,  闇塞不了了。
 若得成佛眼,  等自不可議,
 致之在本無,  開化諸闇昧。
 無量人聞經,  諸法非有興,
 此以得名號,  稱存於聲聞。
 其無所聽受,  了之如呼響,
 不見有說者,  亦復無所聞。
 所以名聲聞,  令眾人聽受,
 計本不有聞,  莫為音所惑。
 譬如人寐夢,  嗅於無數香,
 恍惚不可得,  游逸嗅於空。
 了香亦如此,  未嘗有嗅香,
 無量人失志,  菩薩令開明。
 計舌無所猗,  肉段不知味,
 設使肉解甘,  舌亦當識之。
 無倚此諸想,  念美為凶危,
 六界不可念,  分別諸味種。
 菩薩大勇猛,  目睹分別此,
 因聽而致之,  故曰為聲聞。
 自分別己體,  是則空自然,
 能了此虛無,  則無起不生。
 若無所興隆,  則解此聖道,
 令群黎聽法,  是則謂聲聞。
 計心言本淨,  無形不可得,
 是者莫有人,  聽此為聲聞。
 猶如幻化生,  滅盡則亦空,
 若有睹眾想,  了之為聲聞。
 又聽所施與,  法施不可念,
 是軌為聖路,  爾乃成佛道。
 隨其本所種,  獲果亦如之,
 不可思議施,  成大道無念。
 衣食施薄福,  法施為最廣,
 未嘗有悁惜,  此則聖慧塗。
 弘無想之心,  佈施不有著,
 如是惠施者,  疾致成佛道。
 釋去一切心,  計耳無所聞,
 超度諸合會,  故謂為聲聞。
 因呼有響應,  假使不著音,
 則於眾聖尊,  佛法無有上。
 諸可不聞響,  一切而無倚,
 不二無若干,  暢音有聲聞。
 無數佛演法,  令彼聞其音,
 計所聞如響,  樂人成佛道。
 善游諸佛土,  所聞不以亂,
 平等覺所處,  世尊無有上。
 聽千三千世,  所住如虛空,
 計人等猗寂,  若泥洹無形。
 世人所著想,  計倚有四大,
 是則為虛空,  泥洹為想念。
 解諸種如是,  莫得計堅固,
 本無生死者,  不滅盡塵勞。
 萬物不究竟,  計人弗可得,
 此諸法寂然,  未有睹眾界。
 令黎民聽此,  夙夜亦如之,
 彼不興眾念,  我化諸人聞。
 使人得聽法,  如此為弟子,
 所聞無所聞,  故嘆曰聲聞。
 雄人念往古,  聽受最上法,
 睹不分別經,  一切法一切。
 講音無所偏,  救度一切會,
 為眾人說法,  是則為聲聞。
 則講無為界,  清淨不放逸,
 諦觀無說法,  佛法亦如之。
 睹法不去遠,  佛之所講揚,
 彼法亦不近,  是故無所猗。
 所以謂弟子,  聽采隨此教,
 勸化於群黎,  斯乃為聞法。
 阿難!我是故,  講說聲聞化,
 假號曰弟子,  則菩薩大士。」

佛告阿難:「是故如來、至真、等正覺嘆說菩薩為聲聞,當知是義亦善權方便也。」

阿惟越致遮經緣覺品第十

佛告阿難:「何故如來頒宣菩薩為緣覺乎?於是菩薩目睹諸法。何謂目睹一切法空?無有像類而不可壞,現在覺觀法不可滅,故謂緣覺。諸佛經籍不可思議,曉了諸萌悉如泥洹。無有內外則不可獲,一切諸法不起不滅。

「人之本際則泥洹也,所號本淨但著言耳,則無所有法不可逮,因名演稱語無所達。所以者何?其言則空。口之所說不解已無,法本之際、佛道之無,分別觀斯,故曰緣覺。

「自察色陰但是聲耳。此色陰者,計於色生唯有名矣,以離言聲則無有陰。其色陰者無身、無我。所以者何?因口作號,所言亦空;不起不滅,所言自然。不著吾我、不得久存,況口言乎?目睹色陰則為痛癢,痛癢陰滅則不有名;因口之說號為痛癢,痛癢陰身無我。所以者何?所謂痛陰,其言則空,不起不滅。言不著身,則無所住,況於言乎?

「曉痛癢陰,即觀想陰;若寂想陰,則無思想;想陰號耳,無身無我。所以者何?口之所說思想陰者,其言則空,不起不滅。分別言已,不著自然。心無所立,何況口言?

「觀想陰已,則生死陰已滅行陰,則無生死。所謂行陰,無身、無我。所以者何?所號行陰,言其則空。不起不滅,但著言耳。不得久存,況口所說?

「觀行陰已,則有識陰。假使識陰惔然寂滅,則此識陰但陰聲耳。所以者何?其號識陰是則空耳,不起不滅,其言自然。無所住止,況言說乎?

「是五陰者,皆無所有。分別本無,故曰緣覺。所以者何?斯口之言緣對而致,無緣不緣。諸因講說,有言無言。五陰之事於此一切永無所著,不造眾因,故曰緣覺。」

於是,佛頌曰:

「目睹一切法,  分別知之空,
 不著於諸色,  究竟莫有相。
 現在觀此法,  解空知自然,
 分別了澹泊,  不可得根源。
 現在獲於斯,  曉五陰如此,
 則為平等覺,  緣覺無思念。
 眾生志無為,  其心不可獲,
 本際無有起,  淨無無思議。
 一切人不起,  觀見無所滅,
 諸法無動興,  是謂為無為。
 眾生皆泥洹,  省察是所趣,
 無人猶若影,  故曰為無為。
 不用是名稱,  群黎為泥洹,
 不起無所滅,  如口所嘆詠。
 敢可說悉空,  人不解非言,
 是故為眾生,  示現說泥洹。
 口所發假言,  無處亦無念,
 因口而有訓,  求本不可得。
 陰不在本際,  口言無所顯,
 諸聲所稱說,  人際亦無念。
 一切願泥洹,  本無及始際,
 澹然無放逸,  則救有所將。
 本淨游乎響,  眾生亦復然,
 無形則空寂,  本淨無心念。
 法本為若此,  假名而讚揚,
 其源不可得,  所以有言說。
 不以諛諂事,  而可分別解,
 其際則空無,  便了眾生本。
 其言不依講,  口言無所顯,
 諸群黎如此,  則不著人本。
 所發陰則空,  其聲無所別,
 其說亦如此,  而際亦復然。
 其無諦如是,  覺已無所念,
 是則平等道,  緣覺無思議。
 覺了於本色,  此但陰聲耳,
 寂滅斯色陰,  則無有言聲。
 自然釋之去,  是則曰無形,
 吾我既自然,  睹之無有處。
 因言謂之陰,  色本不有身,
 其聲皆歸空,  不起亦不滅。
 因口而告言,  求本不可得,
 其說因癡興,  號之謂色陰。
 現在觀識陰,  諸聲無所有,
 此陰以寂滅,  則無有響陰。
 於此遠離身,  所謂吾我者,
 計已自然空,  未嘗有堅住。
 口之所緣陰,  識陰則虛空,
 口言本則寂,  不起無所滅。
 若有所頌說,  察之悉本無,
 無黠之所言,  故演為色陰。
 諸音無有說,  其限不可得,
 不起無所滅,  無處而不決。
 無塵勞侵欺,  亦不造諸法,
 不執無所舍,  莫調不泥洹。
 彼亦無寂滅,  不有所睹見,
 不樂施欲埃,  不怠不精進。
 不亂不一心,  彼亦無守戒,
 非物可成就,  何故當持禁?
 五道非有念,  無思亦如斯,
 不恐無所畏,  不脫而不縛。
 雖講無所演,  是為色所入,
 一切法音然,  無獲莫著言。
 現在逮是覺,  無盡之法說,
 以成是三昧,  則無諸響聲。
 目自分別此,  響之等如稱,
 諸法亦如是,  無言不有著。
 曉了因緣者,  知音無所有,
 故號平等道,  是謂為緣覺。」

佛告阿難:「菩薩大士現在分別有明無明、是行非行、有識不識、色與不色、六入無入、諸習不習、痛癢非痛癢、恩愛莫愛、不受舍受、有與不有、生若不生、老病死患,一切自然察之本無。如是觀者,故曰緣覺。」

於是,佛頌曰:

「現在了無慧,  未嘗倚為明,
 不成立有形,  若如水中影。
 聰達曉諸義,  不著一切法,
 假使不倚經,  是則慧者相。
 明與身無異,  一切諸法相,
 覺了此緣趣,  故曰為緣覺。
 所號身之行,  其軀無所造,
 永不有內外,  則超生死體。
 終始猶芭蕉,  非根無有貌,
 不起莫有滅,  等譬如虛空。
 現在曉了此,  則勇猛菩薩,
 斯號平等聖,  緣覺如無念。
 分別一切法,  寂行如幻化,
 其識自然爾,  現在曉了之。
 忽然解斯心,  知識行如之,
 諸所道示想,  明識諸法空。
 分別識其然,  一切無所著,
 了如是法者,  知識亦如幻。
 所可號名色,  身及諸音聲,
 眾貌空不成,  是謂自然相。
 心馳騁六情,  如幻化無言,
 現語非音聲,  計自然悉空。
 久遠來習之,  因發諸入處,
 彼則分別習,  名自然如空。
 習以成悉無,  游念起眾更,
 若曉習本寂,  則知法無住。
 目睹習自然,  睹眾更悉寂,
 不興凶罪殃,  故曰為緣覺。
 曉了諸痛癢,  皆空如本淨,
 譬如泡起頃,  志敬空無形。
 斷除眾恩愛,  則從無著法,
 情慾已永盡,  故曰為緣覺。
 若受而不受,  則空無有有,
 非形何成就,  譬之如野馬。
 吾無所興想,  身生亦如是,
 計本自然生,  無根非有形。
 以離起滅法,  則不畏當終,
 未當復成身,  一切得自在。
 現在獲此慧,  永無有著者,
 又緣覺之音,  則造菩薩行。」

佛告阿難:「如來、至真、等正覺以是之故,讚揚菩薩為緣覺也,亦當知是善權方便。如來用是之故光耀菩薩大士,持信奉法八等道跡,往來不還,無著聲聞緣覺也。」

阿惟越致遮經釋果想品第十一

賢者阿難而說偈言:

「世尊所演說,  假號名泥洹,
 喻之若虛空,  度於無所有。
 雖有所講說,  則非以辭言,
 諸佛行善權,  合集說法耳。」

於是,阿難說此偈已,前白佛言:「惟天中天!其世人民不解如來、至真、等正覺隨時之化,則自侵欺,不了如來何因分別菩薩大士持信奉法至於緣覺也?」

世尊告曰:「若有明者,於過去佛積功累德,心開意達,不見侵欺。所以者何?曉了諸法譬若幻夢影響、野馬水月。所以者何?菩薩大士分別此慧,則不自侵;慇勤修學如來之法,精進不懈,則不自枉。」

佛於是頌曰:

「世尊之所讚,  讚揚於聖道,
 是故之因緣,  菩薩行勇猛。
 少智懈怠者,  不能解此義,
 故當修精進,  如來以此說。
 道意所游生,  世尊有開化,
 故分別此慧,  清淨之明哲。
 彼解道意者,  知聖不可獲,
 若致得知軌,  心覺五事空。
 空者不知空,  寂定非不言,
 悉除一切音,  故讚唱空法。
 捉空無所得,  未嘗能獲者,
 假使不可持,  則知為空義。
 設有解是五,  分別了空慧,
 成得無放逸,  則不自侵欺。」

爾時,五億比丘志懷持信,即從坐起,住世尊前,叉手自歸,異口同音而歌頌曰:

「今世尊大聖,  蠲除諸狐疑,
 平等覺所宣,  志立於大道。」

復有五億比丘聞是之說,皆悉奉行,悉住佛前,等心頌曰:

「唯世之光耀,  吾今離猶豫,
 聖尊之所嘆,  分別佛大道。
 志願奉法跡,  正慧無罣礙,
 道德自然成,  開化諸十方。」

復有千億比丘懷八等想,聞此嘆頌,即從坐起,叉手而立,俱歌頌曰:

「志所懷八等,  今則釋疑網,
 心已分別了,  所因見八等。」

復有十億比丘懷道跡念,自從坐起,叉手而立,同說偈曰:

「導師及吾類,  以獲致法明,
 乃知平等覺,  所因演道跡。」

復有二百五十萬比丘志懷往來心,則從坐起,叉手自歸,同嘆頌曰:

「我等本依倚,  志懷往來心,
 今日永無難,  存亡無放逸。」

復有五十億比丘懷不還想,而說頌曰:

「導師尊無上,  今日無調戲,
 永舍諸果想,  致聖導光耀。」

復有三十五億比丘懷無著想,興立四禪,即從坐起,叉手說是偈曰:

「今吾不猶豫,  逮致無餘法,
 解諸乘平等,  譬之若如幻。」

復有五十八億比丘意懷聲聞,即從坐起,叉手而立,則讚頌曰:

「吾等犯斯言,  意欲度眾生,
 所演謂聲聞,  今日乃達知。」

復有五億比丘即從坐起,興緣覺想,叉手而立,同心頌曰:

「今日乃目睹,  緣覺之所因,
 世尊分別說,  緣覺無思想。」

復有百萬比丘尼,謂成道跡、往來、不還、無著果想,即從坐起,叉手而立,說是頌曰:

「吾了平等法,  則舍女人身,
 各各成佛聖,  當為世最上。」

復有八百八十萬清信士、清信女,悉懷道跡想,往來、不還念,即從坐起,叉手立佛前,心同意等,俱共頒宣而頌曰:

「吾等念心淨,  譬如琉璃器,
 於是當舍家,  興佛之法教。」

復有六十億垓彼諸天人,住於虛空而雨天華,散於佛上俱供養世尊,即下叉手,立於佛前,而歌頌曰:

「吾本懷諸乘,  果想亦如是,
 今日以永除,  覺成無上道。」

阿惟越致遮經降魔品第十二

於時無數百千比丘——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阿難律、離越劫賓奴等——從坐起,叉手而立,白世尊言:「吾等今日聖道具足,不違大意,降棄魔怨。備究五逆,得悉五樂;成就邪見,舍離正見。吾等今日已害無數萬千人命,悉成佛道,至無餘界而已滅度。」時世尊默然。

於是,眾中無量百千諸來在會,聞此所言而皆狐疑:「此謂何乎?義所趣耶?」心懷瞑然,如阿羅漢乃興此言,豈況凡夫?住者直立、坐者默坐,不能起立。

賢者阿難承聖尊旨,悉知無數百千諸眾心之所念,問文殊師利曰:「聞耆年言,會者皆疑。不審所論為何歸趣?又佛世尊默然不言。」

文殊師利乃曰:「唯仁阿難!此經名曰‘不退轉輪菩薩之地’,是耆年等所可講說、諸得不退菩薩大士目睹信耳。」

阿難又問:「耆年何故說此言耶?世尊默然。此耆年等於無上正真不退轉也?」

答曰:「唯然,當成正覺,不復回還也。」

文殊師利謂賢者阿難:「無黠之行,則曰其母。是諸人者,究盡除害,無善思想,貪著情色。斯則為父,除不善想,遠諸情念,至無著意。釋凡夫法,洗蕩不淨想別聖俗,碎破眾念不壞大法;興如來意以除諸想,於一切法無所從生。是故,耆年講說此語:‘吾等今日具足五逆。’所以然者,逆無往反。耆年所言成五樂者,察其五樂皆如夢幻影響野馬。了知此慧,行無缺減,則為五樂。所以者何?無有根本,設無其源,則為盡除。乃應平等,講具聖慧,即逮法忍,此者名曰五樂備足。

「耆年所說:‘吾等今日得離正見、住邪見’者,睹一切法皆處邪見。欺哉諸法詐妄至誠,盡無所有。譬之虛空,非有像貌,虛實去來,悉無歸趣,不可將護。所以者何?其本自然,計此諸法則皆平一。如諸法等,邪見亦然,此比丘輩非等無邪。所以者何?以離諸想致佛聖道,獲眾覺法,飽滿經義而無所得。是故,阿難!是諸比丘悉共說言:‘吾等今日具足邪見,釋於正見。’

「此耆年等所謂:‘今日吾等害無數百千人命。’說斯語時,不可計無數千萬人神聞之諸法。譬若如幻夢影響野馬,蠲除人想,無有吾我,遠壽命人,超眾德本,發大道意。無所殖種,興修道義,及餘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舍我人壽。無身之想,不復頻更終始之患。所以者何?無我人想、不盡想,永盡無餘,逮致究竟,不起法忍。故說此言:‘吾等今日害無數百千人命。’

「斯諸耆年屬者所云:‘今日吾等逮得佛道,致無餘界而滅度’者,開化無量億百千人命,棄眾塵埃令獲聖道。所以者何?皆發無上正真道意。說此語時,悉逮無所從生法忍。以故諮嗟,自讚頌言:‘今日我類拔去情慾、成佛道法,無塵勞形,除有餘穢,故謂我輩今獲大道於無餘界而滅度矣。’

「是賢者等,以在大乘,不願在天。惟仁阿難!族姓子、族姓女髮無上正真道意以起俗事,其心清淨,不為俗法之所繫縛。乃應發心越一切義,道舍諸想,究竟經典,則無餘界而滅度矣。是為,阿難!習菩薩乘、行菩薩者,不習日行。愚騃之人隨日念耳,非明智者。所以者何?設無此誠信要御諸天宮殿,則無光明,便無出入;過去無晦,則無晝夜,便不思想。愚冥之人興晝夜念;菩薩大士寂修大道,習善知識,無有穹志晝夜想也。所以者何?永除眾念乃致佛道。」

於是,文殊師利則說頌曰:

  「所謂不懷施,  愛己計有身,
 彼若不斷除,  則謂不可搖。
 分別於瞋恚,  自然不生想,
 聖道以無處,  彼則不可動。
 所可敷母者,  終始所由生,
 拔去此根無,  則謂為害命。
 不順念為父,  所樂情慾法,
 是等解本無,  究竟莫有根。
 化之歸無身,  不知明所趣,
 不動無所住,  向者故說此。
 所修羅漢法,  凡夫法亦然,
 諸可盡愛慾,  向者故說此。
 大興有為想,  察吾我自然,
 諸法無所懷,  則無音聲說。
 如來之所知,  古昔之所念,
 即拔此根株,  則謂無從生。
 以舍是想樂,  等同而無二,
 假使曉了斯,  則謂平等教。
 所言五欲樂,  俗人讚此五,
 蠲除非常想,  念之如幻化。
 具足不乏少,  則懷愛慾無,
 以故此等類,  世尊前嘆之。
 分別諸罪福,  譬之若如夢,
 究竟無從生,  其慧曉了斯。
 識邪瞋恚法,  空寂無能固,
 邪見為欺哉,  彼分別妙智。
 一切法不實,  莫有近法者,
 虛事不可倚,  如虛空無處。
 普解睹一切,  故難為正見,
 此法則平夷,  了慧見正等。
 厥愚冥之人,  起人想則沒,
 索人不可得,  則無有死者。
 無量人起生,  則舍壽命想,
 便以無眾念,  計命者罪重。
 蠲除眾生想,  非有計壽念,
 以故說此言,  吾害無數人。
 舍諸塵勞埃,  法無應不應,
 解道無形貌,  則無所壞除。
 降伏諸魔力,  逮清淨道法,
 諸法莫有諍,  不起不有滅。」

時文殊師利說此偈已,應時五千懷狐疑者心開意解,獲大光明,而得具成有起無所從生法忍。各取身衣供養奉上文殊師利,同時說言:「願令吾等致是法慧。所說若斯,開化群黎,分別深慧,無所罣礙,亦如仁者。」

於是,世尊讚文殊師利曰:「善哉,善哉!斯最妙勝!決諸疑網,近佛聖籍。」

賢者阿難前白佛言:「文殊師利何所開化,而今世尊讚之如是?」

世尊則曰:「文殊師利誘化無數百千人類令入大道,悉解了此深經之義。」

阿難白曰:「唯然,世尊!講不退轉輪入聖軌乎?」

佛言:「如是,阿難!講不退輪興化大道。所以者何?文殊師利則是善友,導利群黎。」

阿難又問:「唯天中天!今此比丘立佛前者,悉懷持信奉法之念,八等道跡、往來、不還、無著、聲聞緣覺之想。此輩之類發大道意耶?」

世尊告曰:「是輩懈廢,羸劣心曚,無愷悌志,難可開化。

「慢懈不進,意在衣食,非習深法,慕於法利。興有為事憒鬧之緣,感於八等迷惑卒暴,而不安詳,諸根不定。放逸其心,貢高自大。志計有身及壽命人,不舍眾瑕,犯戒貪嫉。想求佛法,悉從惡友,樂於邪智,不肯奉受。智度無極,順從外緣,貪利財色、衣食之樂。古今以來,夙興夜寐而不專精進,違失道義;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其志懷害、轉共諍訟;重於罪福,不信空、無相、不願之法。蠲於眾行不起不滅,壞一切法永無有想,此之謂也。」

於是,佛默然無所加言。

賢者阿難承佛威神,問文殊師利曰:「何故世尊默而不言?」

文殊師利報曰:「最於後末五濁世時,人法如是,不信深經,佛故默然。」

阿難又問:「頗有信者悉不信乎?」

答曰:「信者少耳。譬如阿難明智者鮮,愚冥人多。所以者何?不樂修行,以故不了。如是,阿難!其聞是法鮮有好喜,多不欣樂。設有信者,為眾棄捐,不見恭敬。所入郡國縣邑墟聚,諸人忽笑。所以者何?宿罪由致,陰蓋所覆,本功德薄。」

阿難又問:「向者講說,少有信者,義何所趣?」

文殊師利答曰:「是輩之類則為舍佛,不信大道。」

阿難白佛:「唯願演之。樂者雖鮮,聞佛所說,悉當欣踴。」

爾時,世尊周觀四方,便出其舌覆三千大千世界。因從舌根出大光明,照恆沙等剎。時四部眾承佛聖旨,目睹東方恆沙等國諸佛世尊咸說此法不退轉輪,是間會者悉遙聞之,等無差別。

四輩之會睹斯變化,一切等心,異口同音,皆白佛言:「唯願大聖遵崇所嘆不退轉輪,如佛所言誠不異。吾等目視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講斯深經等無差特,唯佛說之。」

於是,世尊還吶其舌,告阿難言:「厥妄言者,寧獲斯舌。」

阿難啟曰:「不也,天中天!奉至誠者,開化正義,積累功德,遵無數劫,闡於大慧,乃致此耳。是故,聖尊!惟當說之。設族姓子有信樂者,學雖寡鮮,聞是說已,睹其明證,即當欣然興之不廢。」

佛告阿難:「一切四輩未遭斯典,志於彷彿。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天、龍、鬼神、阿須倫、犍沓和、真陀羅、摩睺勒聞是經籍得不退轉,當至無上正真道最正覺。而於此土講於法義,等無有異,如我今也。」

爾時,四輩及天、龍、鬼神欣然大悅,疑網永裂,皆手擎華香共散佛上,諸有女人下身寶瓔以散佛上。心同意等,普白佛言:「今日大聖如來、至真、等正覺乃無二言。」

佛復告阿難:「實如所云,誠不有異。如來所演,實無二言,除諸瑕疵、愚冥之貪。假使慧覲佛天中天,則獲如願。」

阿難問佛:「何謂慧覲佛?」

世尊問之:「汝不解之乎?」

答曰:「不敏。安能及之?眾祐!」

告曰:「假使有人聞能仁佛,皆不退轉成佛聖路。所以者何?佛道普慧,有益無損,除貪、恚、癡,豈況一華奉如來乎?吾滅度後,若持舍利供養自歸,悉得如意。」

阿難又問:「精進不疑、專心聽經,皆不退轉,當成佛耶?」

佛言:「其有人聞能仁佛,皆當逮得無上正覺。所以者何?設不爾者,佛語為異,則有二言。」

佛問阿難:「如拘類樹蔭五百車,若五百眾處在其下,悉荷覆蓋,其種大小?」

答曰:「甚小。」

佛言:「阿難!如拘類樹其種小小,溉灌時節稍稍長大,而布枝葉廣覆四遠;況篤佛道,聞聖尊名?亦當如是斯種德本,漸修其行,非壞不腐,至於無上正真之道。所以者何?此一切法殖種之源永非猗住。群萌本無,故不有敗;一切法種無所倚演。」

阿難問佛:「唯佛說之是聖本願,諸佛世尊道法然耶?」

佛言:「本發意願,其聞我名悉不轉退成最正覺;諸佛之法皆亦應然。所以者何?諸佛法等。」

阿難又問:「設使等者,何用願乎?」

佛告阿難:「菩薩大士聞說斯經,假使發願或不興願,會當證明逮聞是法。」

阿難白佛言:「未嘗有,世尊!斯法微妙,諸佛世尊乃以大慧開化群黎。」

佛言:「如是,如是。阿難!諸覺洪明多所開化,立於聖旨。吾於佛土慈愍蚑行喘息之類,不惜身命;一切所有施而不吝,精進不懈,於一切法而無所著;行菩薩法,積功累德,欲救眾生,修深經籍,乃得佛道。」

阿難問佛:「難及,世尊!今說此經,弊魔不來廢亂學者,不令興德發於無上正真道耶?」

佛言:「魔不聞之。所以者何?文殊師利神足之變也。」於是,文殊師利即釋威神。

時魔波旬遙於虛空聞講不退法輪之聲,聽能仁佛所說法言,心懷恐懼,衣毛則豎,口說此言:「以得勝我,共於力勢以空餘界,無復國土。」愁憂涕淚,老極憔悴,譬如百歲男子朽耄。時魔波旬體變如此,四部兵合集三千大千世界各各異魔及魔官屬等類諸天,往詣佛所。兵仗嚴整,眾魔之威,逼加菩薩。初成佛時,現於身老,執杖戰痏,面皺皮緩。置四部兵,住於虛空,普共遙聞不退轉能仁佛音,心悉得定。

時魔自知非我所有,孤獨一身而無侍從,直前詣佛,白世尊曰:「今吾一身都無侍從,羸瘦老極,無將扶者。又無力勢不能自勝,以空我界非有國土。如來大慈,咸哀眾生,亦可憐我。世尊!盡度永空吾界,而無扶我,給授水漿。」

佛告魔言:「人種甚多,不可思議。假使諸佛日日興盛如恆沙等,發起無量不可稱計億百那術眾生之類,人種不盡。」

魔白佛言:「唯然,世尊!人種雖多,今吾孤獨,不有徒使,無扶接餘。假令行道忽極躄地,不能自起,願見安撫得歡喜悅。唯願世尊哀速撫育,使眷屬興。」

佛告魔言:「且自安志。不聞斯法離於信者,悉是汝伴。」

魔即歡喜善心生矣,意與口言:「吾當化人,雖聞是法,令不信樂。志懷狐疑,已有猶豫,必從我教。」

時魔波旬復白佛言:「惟願加哀,弘以大慈,重見慰撫,令吾踴躍無有憂戚。佛向者講:‘聞能仁名悉不退轉,必當逮成無上正真之道。’願聖默然,勿宣是旨。是群萌黨聞便加精進,立於大道。」

佛報魔言:「汝且安心,勿得懷懅。當令眾生不立道意,存於人種,人人各安,使不動搖,不震於色、痛、想、行、識。佛當開導不離邪見、非立正觀、及六十二諸所疑惑;一切無動,不念過去當來、今現在;非離害群生、殺盜、淫嫉、妄言、兩舌、惡口、綺語、及嫉恚疑。亦不勸人入於正道;亦不化人於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亦不教人導奉四恩——惠施人、愛利人、等利一切、救濟合度。無所猗動,不想人種,無念父母、兄弟、妻子、及與男女,釋除親友、夙夜、日月、一月、半月諸動之想。波旬且安。吾當勸人令除六度無極思想、及大道意力、無畏根力、覺意八正之行,佛法聖眾及一切智道義之想,化諸群黎,於一切法使不動轉。」

時魔歡喜不自勝,即於其處顏色窈窕、面目光澤。華散佛上,繞佛三匝,則偈說曰:

「平等覺世尊,  吾心本欣踴,
 正覺言無特,  所造必如意。」

於是,魔波旬說此偈已,即還天宮,與諸眷屬五樂自娛,不復憂戚發大意者。

世尊說此降魔品時,三千大千剎土六種震動。阿難白佛:「今魔威德地大動乎?」

佛言:「講是降魔品時,六萬四千人得不起法忍。」

阿難又問:「寧有狐疑不了者?」

世尊曰:「向者見此,悉懷疑結,心各念言:‘餘以聞之,此語何謂?何所歸乎?’不復相見。」

阿難白佛:「惟願世尊速為眾會現大光明,決其疑網。所以如來為魔說之:‘波旬且安,吾化群黎使不住道,於是眾生界而不動搖。不發道意、無倚智慧,不舍邪見、不處正觀,於六十二疑而不轉移;亦無去來、現在之想;非離殺盜、貪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及嫉恚疑;令不施與、戒忍、精進、一心、智慧;不順父母、兄弟、妻子;無有晝夜、一月、半月,離是眾想亦非動搖;令不奉六度無極、及無所畏根力覺意佛法聖眾、並一切智,使不轉移。波旬且安,吾當開化一切眾生,使不動義、不立於行。’唯然世尊!所因講斯速分別之,使此會者無餘疑結,心開意解;及於後世邊地諸國,遭值聖明,稟受經典,持諷誦讀,勿復猶豫。」

爾時,世尊則說頌曰:

「聖道無所住,  慧軌非有處,
 說此大義時,  人解及應造。
 塗及一切人,  無二不有處,
 佛以是故說,  今覺非有處。
 莫能動眾生,  人種亦如之,
 一切不有形,  至竟無所獲。
 群黎類皆空,  人界不可思,
 彼則普無念,  曉了一切慧。
 眾人不可動,  假名曰身命,
 四大而合成,  此滅度空寂。
 分別五陰空,  自然不有動,
 滅度不可獲,  設總而不移。
 陰止無所震,  曉了不吾我,
 離形寂然空,  究竟非有著。
 身與五陰同,  衰行亦如之,
 無行以為行,  諸陰猶虛空。
 所謂寂定界,  不起亦不生,
 斯諸陰蓋入,  未能傾轉者。
 計己身吾我,  其法莫搖者,
 尚不獲曷震,  故佛說此言。
 眾生不侵欺,  計本不可得,
 逮之而無心,  自然不可獲。
 所可雲諸見,  凡有六十二,
 無自然如斯,  猶如水中月。
 其六十二見,  譬之若如影,
 離有形無我,  自然不動震。
 過去當來想,  現在亦如之,
 諸想無處所,  譬之如野馬。
 是法空無念,  計人不可得,
 諸眾生無處,  則不可動搖。
 其人喜殺生,  由入大曠野,
 立志於滅度,  故不可動搖。
 雖轉於眾生,  彼則無所有,
 計日不可得,  則曰而不動。
 說道有過去,  未嘗有生者,
 佛以了故說,  人而不可動。
 假使殺生者,  法施無思議,
 以乃成道慧,  彼則不可動;
 所謂邪淫者,  愛慾無可得,
 以故分別說,  彼則不可動;
 其妄言之法,  起者不有脫,
 精進而獨尊,  彼則不可動;
 兩舌及惡口、  讒言亦如是,
 觀一切諸誨,  如幻如無形。
 皆無有處所,  不可有所倚,
 諸陰譬如響,  其念莫有者。
 所謂不懷施,  愛己計有身,
 聖道以無處,  彼則不可動。
 分別於瞋恚,  自然不生想,
 彼若不可斷,  則謂不可搖。
 曉了眾邪見,  奉修於正法,
 超度諸有言,  彼則不可動。
 離勸助智慧,  一切寶清淨,
 愍哀着色財,  蠲舍眾惡罪。
 所見及奉戒,  舍遠於聖道,
 智慧不興此,  莫求於正真。
 異學懷邪心,  斯外諸忍辱,
 等求平等道,  不倚於無為。
 精進於三事,  異道之明說,
 是不歸聖慧,  此謂明智行。
 多修於三昧,  倚一切諸想,
 非佛之所嘆,  亦不勸助彼。
 愛慾之瑕痏,  非明哲之稱,
 得不興眾想,  佛慧不可量。
 菩薩行勇猛,  攝取眾生類,
 則為說此義,  雖受無所動。
 寂除眾生想,  則發菩薩意,
 道意無所起,  彼則不可動;
 思父母兄弟、  姊妹及男女,
 一切猶如幻,  彼則不可動;
 一切是諸念,  計之無所有,
 群黎法悉空,  彼則不可動。
 其夙夜之想,  一月十五日,
 一切除想念,  譬如野馬水。
 佈施奉禁戒、  忍辱精進想,
 一切於此念,  是諸想不動。
 定意之智慧,  菩薩之道力,
 修於無所畏,  釋除諸妄念。
 覺意及思道,  免去聖軌慕,
 明智未嘗動,  不為諸想惑。
 佛法之所求,  如此眾聖想,
 無有若干念,  言行之所動。
 佛慧無罣礙,  道想之所依,
 則為遠佛道,  佛聖非思議。」

佛分別說化魔品時,十億之眾壞除疑網,成就大明,逮不起法忍。得法忍已,一切同心,說此偈言:

「弘道之尊聖,  佛軌忽無思,
 為吾等大師,  道勖斷狐疑。
 具一切光明,  使住佛明道,
 其耀照十方,  目睹億千佛。
 普見眾庶元,  於色無所著,
 蒙世尊之恩,  吾等法眼淨。」

爾時,百億人眾各脫身衣以覆佛上,供養大聖,則嘆斯言:「令一切人逮聞此法,光明具足,所願必獲。」

阿難白佛:「其有聞是開化魔經受持諷誦,為得何福?」

佛言:「其福大浩。」

阿難復問:「何謂為浩?」

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則旦供養百佛,日中晡時、人定夜半、天曉肅肅,各各供養百佛世尊。一日一夜中合六百佛,一切所安隨其所宜。如此比像具足千歲,其福多少?」

阿難言:「福大多大多,天中天!不可為喻。」

佛言:「假使是分別魔經受信不疑,德過於彼。」

佛說阿惟越致遮經卷中


上篇:薩曇分陀利經

下篇:不退轉法輪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法華部目錄

【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佛說法華三昧經

佛說法華三昧經一卷 宋涼州沙門智嚴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一卷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薩曇分陀利經

薩曇分陀利經一卷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佛在...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註音版】佛說八正道經

佛說八正道經...

佛說鸚鵡經

佛說鸚鵡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甚希有經

甚希有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註音版】佛說八陽神咒經

佛說八陽神咒經...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四十二章經解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 古吳藕益 釋 智旭 著 經題七...

佛說法華三昧經

佛說法華三昧經一卷 宋涼州沙門智嚴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詳夫心者,非真妄有無之所辨,豈...

【註音版】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

【佛教詞典】鬼怖木

即指柳木。灌頂經卷九載,昔有世尊住世時,維耶離國多...

【佛教詞典】鐵缽

缽是出家人乞食時所使用的器物,用鐵製成的缽叫做鐵缽...

佛法具足世出世間一切諸法

來書備悉。須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從前理學...

潤肺止咳的12種食物

(1)梨 梨子性涼,味甘,能清熱化痰,熱咳者宜之。...

仿葷素食不是肉,為什麼也要少吃

作為肉類的替代品,仿葷實物似乎是素食餐廳的必備。仿...

為什麼現在眾生的怪病越來越多

確實有很多人吃常素是很困難的,他已經吃慣肉,很多人...

以這種態度來茹素,自然能身心清淨

為了健康長壽,療病養生,近年來,人們不斷從醫藥與飲...

不注重福慧資糧的積集可否往生

問: 有些人也深信切願念佛,但不注重福慧二資糧的積...

弘一大師弘法的三個約定

1937年5月初,夢參法師持青島湛山寺倓虛法師之函,到廈...

道宣律師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道宣律師,是彭祖的後代,吏部尚書錢申的兒...

上求下化皆不離的妙法

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下...

日常生活中迴向的方法

回,就是把我們所有的功德,收回來;向,就是向外放。...

念佛是眾生出輪迴的捷徑

淨土行人要努力讓自己念出的這句阿彌陀佛,如沉舟溺子...

藥師佛國與西方無異,何須定願西方淨土

又問:東方藥師佛國,依正莊嚴,與西方無異。又有八大...

【視頻】《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男聲讀誦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男聲讀誦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廣行法師念誦

《佛說阿彌陀經》廣行法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