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對婚姻的看法

2014/09/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教對婚姻的看法

佛教對婚姻的看法

如本法師:佛陀的弟子有兩大類:一則出家弟子。二則在家弟子。 出家弟子修持梵行,堅守如來聖戒,以自度度人為根本意趣,是故,出家弟子不得行男婚女嫁之途;在家弟子是處於在家修持,為了適應家累故,可行男婚女嫁,無妨也。佛陀大慈大悲特為在家弟子立了五戒法,此五戒(梵語panca silani)是人道的護照,顧及人與人之間相互保障,使人倫道德更具有次第,讓家庭、社會、國家安和樂利,敦親睦鄰。

佛教對婚姻的看法:婚姻是人道的境界,是人類立場所需,是欲界眾生所免不了的。若以色界眾生而言,色界眾生則無男女之欲,無飲食之欲,以禪為食,清淨自得,無此男女之欲所累贅,依此循次漸入,色界無色界,乃至出三界,便無婚姻之欲。

有婚姻之欲是處於欲界眾生之所須要,畢竟,眾生(梵語bahu-jana)是以欲為依為命,乃六道中的一環;若已證果或出三界的聖者,對婚姻已解脫,不須受婚姻所束縛,因而牽纏不得自在,乃至不受塵欲所染。

總而言之,聖者已證得聖位,不受婚姻所累,婚姻與不婚姻已無法束縛聖者的境界,猶如蓮花處於污泥而不染,清淨自得故;六道眾生於種種之欲未得解脫,故須以婚姻來襯托,以達人倫次第,帶來人道美好和樂為通途。

婚姻不順該怎麼辦?如何成功的經營婚姻?

宗薩欽哲仁波切:兩千年前跟現在的婚姻的定義很不同的。我們現在有許多挑戰。以前沒有電視,所以先生、太太和小孩晚上都一起彈鋼琴,而現在的婚姻,先生太太必須以工作為生,因此他們有不一樣的工作,他們還有兩個電視,各看各的節目,這些狀況自然就產生一些力量來重新定義婚姻。這是半開玩笑的:婚姻應該以這樣來了解,把它想成像一個公司一樣,為了經濟與人力節約的原因而有一些規條;而作為一個佛教徒,我要說婚姻最主要的目的,應該是夫妻之間相互給予對方自由,而不是互相限制、管束。

仁炟法師:念《普門品》,求觀世音菩薩加持。心態要正常,無論家庭,還是工作上、生活上遇到什麼不順,都要保持好心態,所謂的平常心。有事情還要多求觀世音菩薩,向菩薩求助,觀世音菩薩會加持的。

了幻法師:只要你相信三世因果報應,種善因必得善果,持之以恆,終必見效。

幸福的婚姻,來自我們前世及今生的行為方式;幸福的婚姻,不是天賜,也不是命運安排,完全是我們的所為感得的果報。婚姻不幸福,用不著怨天尤人,更不要自暴自棄,而要從現在開始,就要學習改變自己的婚姻和命運。

(1)、相信種因感果,相信凡事皆是自作自受。佛經云:「縱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如果明白我們的現在的一切,不過是業感果報,我們心中的積怨,相信便會大大減少;

(2)、對已不幸福的婚姻,不可雪上加霜,破罐破摔,而是要善加維護;「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為大悲。」

要學會找對方的好處,找自己的不是。要學會換位思考,要有慈悲心,要有「以德報怨」的胸襟,慢慢修復家庭關係。即使不達理想,也不可意氣用事,動輒便提離婚,這是最不好的。

(3)、要多做好事,積善積德,並將此功德迴向,以釋結解怨。中國的《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一個人如能常做好事,則命運一定好;如常做壞事,則終將遭受惡報。一個家庭能夠常做好事,後代子孫一定好。

明代袁了凡先生的故事,便是改造命運的最好例子:

袁了凡是明代江南吳江人。隆慶四年(1570)舉於鄉,萬曆十四年(1586)中舉為進士,授寶坻知縣(縣長);後擢兵部職方司主事。了凡先生早年曾在雲南慈雲寺。遇到一位道貌岸然的孔先生,孔先生為他算命,斷定他一生的吉凶禍福。並預言他命中無子。袁了凡記下預言,「試數皆驗」,袁從此認為一切皆為命定。後來在南京遇到虛谷禪師後,受其教誨努力行善,在當縣長期間,努力為百姓謀福,命運也發生巨變,不僅所求逐願,且於中年後生得兩個兒子。為教育後代,他專門寫下《了凡四訓》一書,以自己親身經歷,教導如何做人處事、如何消除災難、如何修善積福,以作家訓傳子。

《了凡四訓》一書對後世影響極大,許多人傚彷袁了凡先生,積極行善,其效果明顯,不少事例收於諸善書之感應篇,流傳至令,可說影響非常之大。

如果向袁了凡先生那樣,努力改過遷善,婚姻及命運自會改變。

了幻法師:首先,夫妻要有共識,愛與慈悲是幸福的能源。

耕雲先生:「什麼是幸福的能源?就是愛與慈悲。……愛也是道德的源泉。」《中庸》上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什麼叫做君子?就是有自尊、有尊嚴的人,他的道德是從夫婦開始。而人類的進化,由草昧進入文明,由渾渾噩噩進入大清明的人類社會,也是從夫妻開始。因為沒有夫妻以前,只知有母不知有父,這樣的社會談不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有了夫妻之愛以後,才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子有親、夫婦有義,所以愛也是道德的根源。」

其次,生活中要始終相敬如賓。

要認識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妻子不是丈夫的寄生蟲;丈夫也不是妻子的牛馬。家庭的組織,是雙方分工合作的。

一對夫婦,由戀愛而結婚,在戀愛時期,倘使互相不用真誠坦白的態度,專以隱己之惡,揚己之善的技巧來博取對方的歡心,這樣的戀愛假使成熟,就要結成不良的後果。往往到了結婚以後,以為雙方的名分已經確定了,夫婦的關係已有保障了;於是彼此過去抑制自己,博取對方歡心的觀念就改變了。一切行為就處處隨便,以為夫婦間不需要客氣,反以為客氣是虛偽的假面具。而不知夫婦間最需要的是客氣。倘不體諒對方的關心,反怪他為麻煩,不讚美對方的謙遜,而說她卑下;再不客氣的還企圖屈抑對方,以遷就自己。逐漸的,彼此把所有的劣點毫無顧忌的暴露出來了,結果日久生厭,只覺得對方的討厭可憎了,戀愛時的可愛也變得蕩然無存。

誠如佛在《無量壽經》裡說:「自妻厭憎」,和《玉耶女經》裡說:「見夫不歡’。彼此厭憎不歡,於是雙方感情轉趨破裂,甚至造成不幸的悲劇。

婚姻、家庭會給我們帶來煩惱,是不是就不要結婚了呢?

達真堪布:不是說不讓你結婚生孩子,而是不讓你執著這些。一切隨緣,你可以結婚。如果你執著了,不結婚,不生孩子也是一種苦惱;若是你真正看破、放下,有智慧了,結婚生孩子也是一種快樂,也是一種解脫。佛示現成佛以後,為什麼七七四十九天沒有講經說法?就怕眾生不相信,怕眾生不明白。一講空,就認為什麼也沒有了;一說有,一下子又執著實有、真有了。這裡也是,一說結婚、生孩子是自尋煩惱、自找痛苦,就不能結婚了?這也是一種偏見,其實不是這樣的。

婚姻的意義是什麼?

了幻法師:婚姻本身是責任和義務的肯定與承擔。

通常一般人在結婚之前,不但沒有想到如何讓父母頤養晚年,反而一直受到父母的呵護照顧;可是,結婚之後因為有了家室,同時因為孩子的誕生,才真正體會到父母的辛勞,而產生家庭的責任感。所以結婚和沒結婚是完全不一樣的人,婚姻本身是家庭責任的肯定與開始。

婚姻是一個嚴肅的課題,是絕佳人生的歷程。

佛教規定在家居士要守五戒,其中的不邪淫戒更是非守不可,同時強調,夫婦彼此之間要互守信諾、互守貞操等,由此可見佛教對婚姻的重視。

站在佛教徒的立場,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是夫妻共守。因為邪淫不僅是家庭問題,同時也破壞了社會的和諧,這種罪業是很重的。大家千萬不要認為逢場作戲沒有關係,假戲真演,終會導致婚姻破裂;而且以生理健康而言,男人在外面宿娼嫖妓,可能感染花柳病、梅毒、愛滋病的病毒,而帶回家傳染給妻子,貽禍給後代。就心理層面而言,不論男女,一個人有了外遇,便會造成另一半的不平衡,因而第四者也可能接著出現,問題不斷衍生,造成社會的不安,這個責任實在太大了。所以婚姻的社會責任是不容忽視的!

結婚是兩個家族的結合,人際關係因之擴大而改變。面對人生的新境界,更應秉持慈悲的精神,來對待、照顧另一半的親人,公公婆婆及岳父岳母。同時也應以智慧來處理家務事,以理性來迎接兒女的出生,給予適當的教育。這是在婚姻過程中,應該學習負起的責任與義務。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談情說愛》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我們前天講的是談天說地,...

【推薦】印祖談家庭教育中母親的重要作用

五倫,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係。...

王女的覺悟

印度波羅奈國王的夫人生有一女,膚色金黃耀眼,頭髮紺...

把自己的家庭顧好,不就可以了嗎

問: 人活著,只要把自己的家庭照顧好,不就可以了嗎...

只有福業相等的人才能成為夫妻

每個人都希望找到完美的另一半,而能否獲得美好的伴侶...

邪淫邪欲,會障你家室的平安

【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欲邪行。即...

觀念改變,痛苦就能轉身

有一位資深的師姐,原本活在幸福美滿的家庭中,有一天...

美麗王后的前世今生

由於無明和愛慾的緣故,眾生四處地追求欲樂、愛樂。《...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推薦】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三國時期,劉備臨命終之時,給兒子留下的遺囑中,有這...

佛法的修行,要有這九種心

一、信心,要信三寶、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議。 二、因...

戒殺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問: 為什麼在佛祖的說法中,極力提倡戒殺放生和持素...

【推薦】只要問妄想一句話,它就完了

我們如果是從今生開始,那很簡單,處理今生的問題就好...

未成佛前,要先結人緣

佛能不能度眾生,眾生能不能被度,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看...

出家人姓「釋」的由來

佛教初來東土,到漢地傳法的多是外國僧人,人們按照中...

中國首位比丘尼淨檢法師

晉穆帝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曇摩竭多在洛陽依《僧...

修四如意足斷除愛慾

昔日佛住在俱睒彌國的瞿師羅園時,阿難尊者也住在這裡...

五百商人入海采寶

佛陀在舍衛國給孤獨園時,城中有一商主帶領五百位商人...

為何阻擋他人護持寺院等同謗僧及破滅三寶

問: 為什麼說阻擋他人護持寺院等同謗僧及破滅三寶?...

一直打妄想還說什麼五蘊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話頭,不知道又跑到哪裡去了。...

什麼是加持,加持是如何發生效用的

問: 什麼是加持?什麼是氣場?加持是怎麼發生效用的?...

道念若同情念,則成佛已多時

古人說:凡夫成佛真個易,去除妄想實為難。只因你我無...

快樂或不快樂,這都是不確定的

無論出現何種心境快樂或不快樂,都別在意,我們應經常...

【推薦】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忙碌並沒有錯,因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那就有點不對頭...

從僧衣看佛教三千威儀

前往寺院參加法會時,你看到的法師身著祖衣,威儀具足...

【佛教詞典】劣

【劣】 p0630   瑜伽五十六卷五頁云:問:何義,幾蘊...

【佛教詞典】大昭寺

藏傳佛教寺院。全稱羊土幻顯殿。位於西藏拉薩市區,座...

【視頻】《心經》淨誠演唱

《心經》淨誠演唱

【視頻】佛教二十四護法諸天介紹

佛教二十四護法諸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