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一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一十二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十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獨覺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當知!以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慶喜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佛言:「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彼真如乃至不思議界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彼真如乃至不思議界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彼苦、集、滅、道聖諦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彼苦、集、滅、道聖諦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五眼、六神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五眼、六神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無忘失法、恆住捨性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無忘失法、恆住捨性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彼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彼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世尊!云何以色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色色性空。何以故?以色性空與彼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受、想、行、識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何以故?以受、想、行、識性空與彼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彼真如乃至不思議界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彼真如乃至不思議界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彼真如乃至不思議界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彼真如乃至不思議界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彼苦、集、滅、道聖諦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彼苦、集、滅、道聖諦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彼苦、集、滅、道聖諦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彼苦、集、滅、道聖諦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苦、集、滅、道聖諦。」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一十二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竭提國三藏沙門法月重譯...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光讚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如是我聞:...

光讚經

光讚經卷第一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光讚品...

【註音版】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四念處

四念處卷第一 隋天台山修禪寺智者大師說 門人章安灌頂...

佛說文殊師利行經

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隋天竺三藏豆那掘多譯 我豆那掘多,...

大乘金剛般若寶懺

金剛寶懺 旃陀羅引 昔有旃陀羅,日殺千羊,販肉自活。...

施食獲五福報經

施食獲五福報經(亦名佛說施色力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

諸佛要集經

諸佛要集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起世經

起世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譯 閻浮洲品第一...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 如是我...

【註音版】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佛教詞典】軌持

(術語)解法之字義者。法有二義,一軌之義,謂以其體...

【佛教詞典】九祖

(名數)天台宗之所奉者。佛祖統紀七所定。高祖龍樹菩...

人起顛倒的時候,福報也救不了你

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假如說一個人不小心受...

阿修羅界的因果相

本經的修學重點我們把它歸納起來,簡單的講就是要破妄...

得到究竟解脫,才是真正的盡孝

我們都知道,「母親節」是用來紀念天下母親的日子。我...

聖嚴法師《日日是好日》

一、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你們看過這句話吧。日日...

題耆羅與那賴的故事

過去有兩位菩薩,志行清淨,心境寂然,無所欲求,光明...

凡夫的心與佛陀的心有什麼不同

相似即佛於實相理,相似得見。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

要像防賊一樣護持自己的心念

弘一大師從不說別人的是非長短。每當別人做錯了事,或...

從內心發起真正救度眾生的心

修行需要壓力,想一想,現在多少的父母親眷,對我們有...

最近常做惡夢,是否提醒厄運要來了

問: 我最近總夢到爸爸死了,難道是上天在提醒我厄運...

慧律法師《佛教與輪迴》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

一切眾生,生死相續,以淫為首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小乘二宗之略要——俱舍宗、成實宗

俱舍宗 自佛滅後百年餘,佛教產生異議而逐漸分裂,義學...

【視頻】淨律寺晚課

淨律寺晚課

【視頻】《佛說無量壽經》善音居士讀誦

《佛說無量壽經》善音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