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惟賢長老《現代社會提倡藥師佛法契機契理》

惟賢長老  2011/09/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念佛必須要與現實人生相結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慧資糧,光是想到今後生西方極樂世界,想到臨命終時往生淨土,殊不知,彌陀法門還必須修三福業: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三福業即是人天善、聲聞善、菩薩善的內容,包括人生方面的止惡行善,明因識果;進一步淨化心靈,把內心打掃乾淨,求心解脫;再發菩提心,修大乘菩薩行。念佛就必須與這些方面相結合,而這些方面又是必須結合現實人生來實行的。否則,你想臨終往生西方淨土,三福業沒修好,怎麼往生?

現在很多修淨土的人就忽略了這個三福業的修行,實際上,彌陀法門的三福業與東方淨土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是能很好地配合起來的。如何做人?如何在現生中得到安樂、得到享受?如何在現生中進行心靈修養,從心理轉化生理,得到延壽?這便是藥師佛法要告訴我們的。能夠懺悔、供養、修福,得到消災,就逐步把這個人生轉化為很清淨、解脫、積極的人生了。

二、藥師佛的精神就是人間佛教的精神

學佛與現實相結合,就是人間淨土。這方面的內容《藥師經》講得很圓滿,講消災延壽,實際上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消災延壽,它與佛法的中心思想是相結合的。比如說三身,法身就是常住世界,遍滿虛空,充滿法界;報身就是福德智慧圓滿;化身就是大悲心,發願度眾生。實際上三身是一體的,假若沒有般若,就達不到法身圓滿;沒有福德,就達不到報身圓滿;沒有悲心,就達不到化身圓滿。

所以說三身是一體的,而這三身在現實生活中經過一定階段的修行,就可以逐步實現,就可完全與藥師佛的消災延壽思想結合起來。延壽可以法身常住,消災就有福德,有福有德又可以消災,要做到有福德,就要修悲心,以悲心行方便,這都不是脫離現實、脫離人生的,這就是《藥師經》,也就是藥師佛法的深刻意義。

學習《藥師經》不單是拜一下佛,念一下《藥師經》,只是求消災延壽,平平安安過日子,還必須要與現實人生相結合,做到淨化人生、淨化心靈、淨化世間。這個意義就很深刻、很廣大、很精微。這也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如何修菩薩行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走正道的道理。

這些內容跟人間佛教是完全能夠結合起來的,人間佛教就是講如何淨化人間,如何在現實中修行,如何在平常生活中發現真理,如何發揚佛教大乘菩薩精神。這裡面內容就很多了,五戒十善、八正道、四攝、四無量心、六度都包括在裡面。結合《藥師經》來講人間佛教,廣大而精微,藥師佛的精神就是人間佛教的精神。

三、人間佛教是契理契機的

西方彌陀淨土是彌陀佛的大願,是一種終極的對眾生的接引、最後的安慰。這是另外一個境界,是從唯心角度來講的,一切唯心所造。

如何生前發揮做人的道理?《藥師經》就突出這一思想。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後來實現的「人間佛教」就是從這方面發展開來的。

現在說教育、文化交流,要實現「三化」:現代化、世界化、未來化。面向現代,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就很廣闊。而佛教大乘精神講「淨化人間」,與現實人生相結合,也是要實現這「三化」,這樣就既繼承了傳統,又與時代相應,是契機契理的。

契理就是要合乎佛法緣起性空的真義,淨化心靈,返妄歸真;契機就是要適應時代,適應地方,因機製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這樣佛教就能夠進一步發展,才能實現「度化眾生,淨化人間」的目的。你要是完全守舊,一成不改,那是不可能的,原則上繼承傳統,方法上一定要適應時代,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機製宜。這個精神佛陀早就講過:「隨宜履身,隨宜進食,隨宜居住。」

隨宜履身,在印度,就可只穿一件衣服,天氣熱嘛,但是到了寒冷地帶,如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就不可能了。

隨宜受食,指日中一食,過午就不食,但是有的地方要勞動,很辛苦的,這就不一定只吃一頓或兩頓。

隨宜居住,原本是指樹下、水邊一宿,但是現在很多地方這樣做就不可能,還是要把房子修好,殿堂弄得莊嚴。

這些都是佛陀的教誡,佛在世時就講過的,方法上是因時、因地、因機製宜,而不是機械的。有些人把這個拿來當教條,完全不改變,那怎麼可能呢?比如像東南亞一些國家,僧尼以乞食為主,我們漢地或者其他國家就辦不到。所以佛法的弘揚也要講究現代化、世界化、未來化,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機製宜,這就合乎佛教的、佛陀的本懷,因此,人間佛教的提出在當今是契理契機的。

四、藥師佛十二大願的「方便」精神

密宗經典《大日如來灌頂經》講:「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大乘佛教不管顯教、密教,講禪、講淨,都要以這個為標準。

什麼叫「菩提心為因」呢?菩提心就是要發廣大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廣大就合乎菩薩的「悲智行願」:大悲、大智、大行、大願,只有具備這四個條件,才為廣大。具備大智慧、大悲心、大願力、大修行,這是成為菩薩的條件,要以這個為因。不以這個為因,你就不能普度眾生,不能成佛。

成佛是從眾生中來成佛,而不是離開眾生來成佛。這個「菩提心」就相當於樹的種子、樹根一樣,樹根要成長、要發芽、要開花結果,沒有雨水就不行,大悲心就是雨水,就是甘露水,以大悲心來滋潤樹根,樹根就可以發芽、開花結果。所以說「大悲為根本」。《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裡面講:「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大悲心生起來離不開報四恩:三寶恩、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如何報恩?就要念父母恩,父母生我養我,對我的恩德很大,我要知恩,要報恩,由此推廣到整個眾生界,知眾生苦,而發菩提心,來報眾生恩,一切眾生都是我的父母、六親眷屬。這個修法也是從大悲心來的,所以大悲為根本。

「方便為究竟」,就是廣行方便要契機,就是要適應各種根機、各個地方、各個時間、說各種法、修行各種方便,來恆順眾生。既要使眾生解決生活困難的問題,同時也要使他得到法身慧命,使法身慧命能夠增長,還要使他離開恐怖,得到安全、安寧。這就要以財施、法施、無畏施來推行各種方便。

方便是實現大悲、饒益有情的一種手段,是一種實際行動,就是對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某個根機的眾生以實際行動使他能夠得到益處,得到解脫。以各種手段來救度眾生,像觀音菩薩一樣,現三十二應身,現各種化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為之說法」,以方便實現「救度眾生」的目的,就可圓成佛果,達到究竟。

所以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這三句話很重要,不管你是顯教、密教、圓教、頓教、漸教,若不以這三句話為標準,不依這三句話來踐行的話,就不是真的大乘精神,成佛也沒有基礎。離開這三句話,要實現人間佛教也不可能。《藥師經》就完全通於這三句話,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就是講發菩提心,以大悲心對待眾生,廣行方便,使其心裡安靜、身體健康、遠離恐怖,同時另一方面,又可以恢復法身慧命,這就是以方便來達到圓滿、究竟、解脫。

五、現代社會提倡藥師佛法契機契理

太虛大師講過「佛教法門都是平等平等的」,你不能說哪個高哪個低,講西方淨土也不是忽略現實人生的,不過受歷史上的宣傳,中國過去制度的影響,就比較偏重死後的問題,念佛等死,生前應該做些什麼就忽略了。《藥師經》所倡導的東方淨土恰恰就可以補其不足,佛教人間化的人間淨土,恰恰就可以把這個偏差補起來,比較契合當前的情況。

佛法弘揚要大眾化、通俗化,這個工作很重要。一般的佛經要是不翻譯就看不懂,在術語、名相、教義各方面的解釋,就應該大眾化、通俗化,讓大家一看就理解,這其實也是方便,這個工作目前做得還不夠。面向現實、面向現代來弘揚佛法,需要很多方便,像過去不知道用電腦,現在知道用電腦一樣。

佛教的宗旨是淨化世間、立足於現代的。當今世界,形成了東西方兩個文化。西方文化注重物質、科學方面的發展,以經濟為主,忽略了內心的修養,導致內心做不了主,傾向物質享受,貪慾心就加重。內心不平衡,就會引起爭奪,爭奪不得就發嗔心,各種是非、爭議、鬥爭、戰爭因此而發生。

如何才能轉化呢?就必須要提倡東方的佛教文化,講究內心的反省和修養。以人間佛教的思想來正確引導,就可抑制物慾。在科學方面的發展也要有一個正確的指導思想,對自然進行研究得到的成果,以及經濟的發展應該使人生活更加安靜、和諧,不能以破壞自然、生物界和諧為代價,不能發展貪心、嗔心、癡心,否則就會形成惡性循環。貪瞋癡是生死的根本、煩惱的根本、痛苦的根本。

因此,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消滅貪瞋癡,使現實人生更加安靜、和諧,就需要提倡東方文化,回歸藥師佛的東方淨土,也就是人間淨土,使內心得到淨化。要使內心得到淨化就必然要修福修慧,不是說我磕一下頭,念一下經,拜一下懺,消災延壽了事,而要深研大乘教義,以佛家的精神積極參與社會各項工作,多做福利慈善事業,利國利民,這就是順於佛道,就是藥師佛大慈大悲的濟世精神,也就是「生」的佛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何善用藥師佛號利益他人

至心專念藥師佛的本願功德名號,能滿足世間及出世間的...

修藥師法門是否比彌陀法門好

問: 有人說彌陀法門是送死的法門,如果修藥師法門,...

懺雲法師《修藥師法門的感應》

我在建築大殿的時候,有一位居士,他對我說,叫我採用...

救度惡人的藥師七佛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是最可憐的人,這種人就是惡人...

突發腦溢血,念藥師佛化險為夷

藥師法門,又叫延壽法門。當有人死相現前,神識出竅之...

【佛學漫畫】富貴法中求

太虛大師曾說:此資生之佛教,即為釋迦托付與藥師之法...

藥師法門的八大方便

第一個是聞名脫離三惡趣苦。能夠聞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

藥師法門的意義及修持儀軌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修學藥師法門 我曾給我的《藥師經》...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大藏經】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過是久別的重逢

人生本是一場旅行,當你被業力無情的拋到這個世界的那...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著要一心不亂

一位童子說:『關於剛才的問題,我就想到師父跟我們講...

【推薦】願生極樂的人,不會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氣地去向老和尚告狀,說自己的媳...

調和五事助參禪

參禪,是以見性契悟涅槃妙心為主,除此皆是助道之法。...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必須了解理事不二,修行有事相上的生滅及理體上的不生...

志公和尚十二時頌

平旦寅 狂機內有道人身 窮苦已經無量劫 不信常擎如...

星雲禪話(一)石頭路滑

1 風動?幡動? 禪宗惠能大師得到衣缽之後,在獵人群...

佛臨涅槃 母子相見

摩耶經云:釋迦牟尼佛般涅槃時,居於忉利天的摩耶夫人...

夢參老和尚《彌陀心法》

錯誤的觀念 沒有講經之前,跟大家說幾句,最近一段時...

為了讓你拜,我來做點怪

問: 有一些同修講,廣東某一寺院有某法師講自己隨時可...

去除心中的黑暗

阿那律尊者在過去生中為長者子,正值燃燈佛住世,聽聞...

世間之樂虛誑不實,禪定之樂永離生死

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

如何處理生死問題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就會面臨佛在大小乘經典所說...

念佛時妄想很多如何解決

問: 念佛的時候妄想很多,難以控制,有什麼解決辦法...

任何修行的最初法門,都以這個為第一

各人有各人的修行方法。有時候修行是依著《占察懺法》...

生死極苦

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中,佛陀正在為人天四眾說法。當時...

【佛教詞典】勢速差別有多種

【勢速差別有多種】 p1243 瑜伽五十二卷十四頁云:又此...

【佛教詞典】他攝

二攝之一。為「自攝」之對稱。攝,即攝持之意。謂由佛...

【視頻】普門頌(悟明)

普門頌(悟明)

【視頻】淨界法師《誤認四禪為四果》

淨界法師《誤認四禪為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