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佛言:「過世有佛入城分衛,與尊弟子諸菩薩俱;弟子菩薩姿容相好,皆悉端正,如本所行各得其道。

「有一母人,姙身數月,見佛及僧有所至奏,心自計願:『我所懷子生,如此使為沙門佛弟子。』日月滿足即生安隱,兒亦姝好與眾人異,母以恩愛無意令兒行作沙門,中有覺意,即自念言:『我前有願,若我生子當使為道,兒今已生,有異凡人,令我安隱,復無惡露,不可戀嫪恩愛之故,違我本心。』

「子年七歲,家復貧狹,即作二人飯具,及三法衣,手持澡瓶,自將其子行詣佛所,稽首佛足,前白佛言:『願哀我子使為沙門,令後得道,身形如佛。』佛即聽之,令作沙門。母以澡灌,前洗兒手,應時九龍從瓶口出,吐水灌兒手中,澡訖殘水散兒頭上,水之潺渧於兒頭上,化成華蓋珠交絡帳。中有師子座,上有坐佛。佛笑,口中五色光出,照十億佛剎,還遶佛身從兒頂入。母以飯具前上佛,並食其子,便發無上平等道意,應時十億佛剎為六反震動,眾剎諸佛皆自然現。佛以母飯飽,爾所佛及諸比丘僧皆等飽足,其飯如故,亦不損減;母即歡喜,及無數天人皆得阿惟越致。

「時,兒髮墮成為沙門,即亦得立不退轉地。母前白佛:『今我所見,有三可怪:我澡兒手九龍吐水,此一可怪;澡已殘水散兒頭上,化成寶帳,及師子座上有坐佛,是二可怪;佛笑口中光從兒頂入,是三可怪;願佛為我分別說之。』佛言:『此兒卻後十四劫當得作佛,九龍當浴,師子座華蓋寶帳,佛笑光從兒頂入,皆是其應。』母聞佛言倍懷踴躍,後當作母人轉輪聖王,積七百世竟,其劫壽盡轉母人身,當得阿惟越致。」

佛言:「是時小兒,我身是;我今於世功德如是。」諸天龍神、一切人民,聞佛所說,皆得阿惟越致。

 無熱佛 性空佛 天王佛 金仁佛

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上篇:銀色女經

下篇:佛說九色鹿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本緣部目錄

【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佛說猘狗經

佛說猘狗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

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

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中本起經

中本起經卷上(次名四部僧,出長阿含) 後漢西域沙門曇...

普曜經

佛說普曜經卷第一(一名方等本起)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

月燈三昧經

月燈三昧經卷第一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佛語法門經

佛語法門經...

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

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佛說受歲經

佛說受歲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

【註音版】佛說解憂經

佛說解憂經...

華嚴發菩提心章

華嚴發菩提心章凡例 此章別有異本,而文畫多紕謬,字...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宋罽賓國三藏曇摩蜜多譯 如是我聞:...

修西輯要

修西輯要序 才知過去。已換為現在。才知現在。已換為...

【註音版】六字神咒經

六字神咒經...

【佛教詞典】八戒受日長短

子題:善行可愛果 隨機羯磨·諸戒受法篇:「論雲,若受...

【佛教詞典】住

【住】 p0658   瑜伽十一卷十二頁云:住者:謂於所緣...

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而不是強調個性

有一些人雖然學佛很久,但是時常都還強調自己的個性是...

聖嚴法師:快樂不需向外尋求

快樂有很多層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樂」,是一種刺...

覺知前念起惡,止其後念不起

一切眾生就是妄心生滅永遠不停的,妄心生滅不停幹什麼...

人生十不如

身若無端錯行,不如正心安守本份。 口說閑言雜語,不如...

保持善心原有的味道

週末,與父親一同去登山。我們走到了山腰,便坐在涼亭...

淨界法師:修道宗范

今天學人跟大家研究的主題是《修道宗范》。很多人都會...

看護病人會犯煞犯沖嗎

問: 朋友與親戚有病苦,當我欲前往探望病人之際,相...

免除死刑的契機

在佛陀時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葉尊者的徒弟,他...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來說,數字雖小,份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

阿難化瓜

一日,佛陀帶了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兩位侍者一同行腳,...

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由來

我們看辛五,耳根圓通。這個是在本經當中最重要的一個...

念佛能否往生,但問自心,不必他求

一心可現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從心所現。一心可現十法界...

【視頻】晚課單日(靈鷲山)

晚課單日(靈鷲山)

【視頻】佛說盂蘭盆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盂蘭盆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