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眷屬俱,亦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皆悉集會。爾時信相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有地獄、餓鬼、畜生、奴婢、貧富、貴賤種類若干,唯願世尊具演說法!若有眾生聞佛說法,如孩子得母、如病得醫、如羸得食、如暗得燈,世尊說法利益眾生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觀時已至,見斯菩薩勸請慇勤,即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於世界——地獄休息,苦痛安寧。爾時一切受罪眾生尋佛光明,來詣佛所;遶佛七匝,為佛作禮;勸請世尊,敷演道化,令此眾生得蒙解脫。

爾時信相菩薩為諸眾生而作發起,前白佛言:「世尊!今有受罪眾生,為諸獄卒剉碓斬身,從頭至足乃至其頂;斬之已訖,巧風吹活,而復斬之。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屠兒魁膾斬截眾生,故獲斯罪。」

「第二,復有眾生,身體頑痺眉須墮落舉身洪爛,鳥棲鹿宿人跡永絕,玷汙親族人不喜見,名之癩病。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破壞塔寺、剝脫道人,斬射賢聖、傷害師長,常無返復、背恩忘義,常行苟且、淫匿尊卑無所忌諱,故獲斯罪。」

「第三,復有眾生身體長大,聾騃無足宛轉腹行,唯食泥土以自活命,為諸小蟲之所唼食,常受此苦不可堪處。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為人自用、不信好言善語,不孝父母、反戾時君;或為帝主大臣四鎮方伯州郡令長吏禁督護,恃其威勢侵奪民物,無有道理使民苦悴吁嗟而行。故獲斯罪。」

「第四,復有眾生,兩目盲瞎都無所見,或觝樹木或墮溝坑,於時死已,更復受身亦復如是。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不信罪福障佛光明,縫鷹眼合、籠系眾生,皮囊盛頭不得所見。故獲斯罪。」

「第五,復有眾生,謇吃瘖瘂口不能言。若有所說,閉目舉手乃不言了。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誹謗三尊、輕毀聖道,論他好丑、求人長短,強誣良善、憎嫉賢人。故獲斯罪。」

「第六,復有眾生,腹大頸細,不能下食;若有所食,變為膿血。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偷盜僧食,或為大會福食屏處偷噉;悋惜己物,但貪他財;常行恶心,與人毒藥,氣息不通。故獲斯罪。」

「第七,復有眾生,常為獄卒熱燒鐵釘釘人百節骨頭,釘之已訖自然火生,焚燒身體悉皆焦爛。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為針灸醫師,針人身體不能差病;誑他取財,徒受苦痛,令他苦惱。故獲斯罪。」

「第八,復有眾生常在鑊湯中,為牛頭阿傍以三股鐵叉,叉人內著鑊湯中煮之令爛,還復吹活而復煮之。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信邪倒見祠祀鬼神,屠殺眾生,湯灌搣毛、鑊湯煎煮,不可限量。故獲斯罪。」

「第九,復有眾生,常在火城中煻煨齊心,四門俱開;若欲趣向,門即閉之,東西馳走,不能自免,為火燒盡。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焚燒山澤、火煨雞子、燒他村陌,燒煮眾生身爛皮剝。故獲斯罪。」

「第十,復有眾生常在雪山中,寒風所吹,皮肉剝裂,求死不得。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橫道作賊,剝脫人衣,使冬月之日令他凍死;生[利-禾+皮]牛羊痛不可堪。故獲斯罪。」

「第十一,復有眾生常在刀山、劍樹上,若有所投,即便割傷,支節斷壞。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屠殺為業,烹害眾生,屠割剝裂,骨肉分離,頭腳星散,懸於高格,稱量而賣;或復生懸眾生苦痛難處。故獲斯罪。」

「第十二,復有眾生五根不具。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飛鷹走狗,彈射禽獸,或斷其頭,或斷其足,生搣鳥翼。故獲斯罪。」

「第十三,復有眾生,攣躄背僂腰髖不遂,腳跛手拘,不能操涉。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為人憯剋,行道安槍;或安射窠,施張弶穽陷墜眾生,頭破腳折,傷損非一。故獲斯罪。」

「第十四,復有眾生,常為獄卒桎梏其身,不得免脫。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網捕眾生,籠系而畜,饑窮困苦;或為宰主、令長貪取財錢,枉系良善,怨苦號天,不得縱意。故獲斯罪。」

「第十五,復有眾生,或癲、或狂、或癡、或騃,不別好丑。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飲酒醉亂,犯三十六失,後得癡身,如似醉人,不識尊卑,不別好丑。八萬劫墮沸屎地獄,獄卒斬剉,求死不得,求生不得,五窮六極,長夜受苦,以坐貪酒過。受罪已,始得為人,癃殘跛蹇,為人之所憎嫉;行逢接他橫事,常無樂時。以酒過犯,故獲斯罪。」

「第十六,復有眾生其形甚小,陰藏甚大;挽之身疲,皆復進引;行立坐臥,以之為妨。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治生販賣,自譽己物,毀呰他財;囂升弄鬥,躡秤前後,欺誑於人。故獲斯罪。」

「第十七,復有眾生男根不具,為黃門身,不得妻娶。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喜犍象、馬、牛、羊、豬、狗不可稱數,令此眾生苦痛難忍,死而復穌。故獲斯罪。」

「第十八,復有眾生,從生至老無有兒子,孤立獨存。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為人暴惡,不信罪福;百鳥產乳之時,齎持瓶器,循大水渚,求拾鴻、鵠、鸚、鵡、鵝、鴈諸鳥子卵,擔歸煮噉;諸鳥失子,悲鳴叫裂,眼中血出。故獲斯罪。」

「第十九,復有眾生少小孤寒,無有父母、兄弟;為他作使,辛苦活命;長大成人,橫罹殃禍;縣官所縛,係閉牢獄;無人追餉,饑窮困苦,無所告及。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喜捕拾鵰、鷲、鷹、鷂、熊、羆、虎、豹,枷鎖而畜,孤此眾生;父母、兄弟常恆憂念,悲鳴叫裂,哀感人心;不能供養,常苦飢餓,骨立皮連,求死不得。故獲斯罪。」

「第二十,復有眾生其形甚丑,身體黑如漆,兩目復青,頭頰俱垖,疱面平鼻,兩目黃赤,牙齒踈缺,口氣腥臭,矬短癰腫,大腹腰髖,腳復繚戾,僂嵴匡肋,費衣健食,惡瘡膿血,水腫乾痟,疥、癩、癰、疽種種諸惡集在其身;雖親附人,人不在意;若他作罪,橫羅其殃;永不見佛、永不聞法、永不識僧。何罪所致?」

佛言:「以前世時坐為子不孝父母,為臣不忠其君,為君不敬其下,朋友不以其信,鄉黨不以其齒,朝廷不以其爵;趣為趣作,心意顛倒,無有其度;不信三尊,殺君害師;伐國掠民,攻城破塢,偷寨過盜,惡業非一;美己惡人,侵陵孤老,誣謗賢聖,輕慢尊長,欺誑下賤。一切罪業悉具犯之。眾惡集報,故獲斯罪。」

爾時一切諸受罪眾生聞佛作如是說,悲[口*睾]動地,淚下如雨,而白佛言:「唯願世尊久住說法,令我等輩而得解脫!」

佛言:「若我久住,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謂我常在,不念無常。善男子!譬如孩兒母常在側,不生難遭之想;若母去者,便生渴仰思戀之心;母方還來,乃生歡喜。善男子!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善惡業緣、受報好丑,故般涅槃。」

爾時世尊即為此諸受罪眾生而說偈言:

「水流不常滿,  火盛不久然,
 日出須臾沒,  月滿已復缺。
 尊榮豪貴者,  無常復過是,
 念當勤精進,  頂禮無上尊。」

爾時世尊說斯偈已,諸受罪眾生白佛言:「世尊!修何善行得離斯苦?」

佛言:「當勤孝順父母,敬事師長,歸奉三尊;勤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慈悲喜捨,怨親平等,同己無二;不欺孤老,不輕下賤,護彼如己。汝等若能如是修行,則為已得報佛之恩,永離眾苦。」

說是經已,菩薩摩訶薩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聲聞、緣覺即得六通、三明、具八解脫,有得法眼淨。若有眾生得聞是經不墮三塗、八難之處。地獄休息,苦痛安寧。

爾時信相菩薩白佛言:「當何名此經?云何奉持?」

佛告信相菩薩善男子:「此經名為『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當奉持之,廣令流布,功德無量!」

諸天大眾聞經歡喜,五體投地,作禮奉行。

佛說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


上篇:分別業報略經

下篇:佛說六道伽陀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差摩婆帝授記經

差摩婆帝授記經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佛說寶如來三昧經

佛說寶如來三昧經卷上 東晉天竺三藏祇多蜜譯 聞如是:...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真諦義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要

明菩薩沙彌智旭述 此直指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即是...

佛說八大菩薩經

佛說八大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註音版】佛教念誦集--暮時課誦

根據上海佛學書局二五年一月印行的《佛教念誦集》(朝...

佛說雜藏經

佛說雜藏經 東晉平陽沙門法顯譯 佛弟子諸阿羅漢,諸行...

佛說奈女耆婆經

佛說奈女耆婆經 後漢安世高譯 佛在世時,維耶離國王苑...

【註音版】文殊師利發願經

文殊師利發願經...

佛說七處三觀經

佛說七處三觀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一) 聞如...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問法身經

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

【佛教詞典】雲門屎橛

(公案)僧問雲門:如何是佛?門云:乾屎橛。乾屎橛者...

【佛教詞典】鐵城

(雜名)地獄之城也。大藏中有鐵城泥梨經一卷。...

觀看電影、電視對修行的危害

觀看電影、電視對修行的危害 凡夫定力有限,遇惡緣則易...

大福自有妙方

明白人生道理,處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癡無知...

肉食並非增強身體耐力所必需

許多朋友其實很想吃素,但是往往擔心健康的問題而不敢...

住持正法,以戒為尊

原文 夫戒德難思,冠超眾象。為五乘之軌導,實三寶之舟...

定業不可轉,那信佛又有什麼用呢

佛經上講:定業不可轉。你造了業,現在結了果了,不能...

為什麼古來有些祖師能把腿一盤,要走就走要來就來

我們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脫死。那麼何謂生死?生...

修悟的六原則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

慧律法師《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山頭主義,門戶之見 弘一大師說:【因所皈依者為僧,...

惟賢法師:玄奘精神與人間佛教

兩千年來,以中印文化為主的東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

精彩的人生需要勇氣和承受力

有個富二代的男孩兒,從上高中開始,就被父親送到鄉間...

往生時為何只見蓮花不見佛

問: 往生時,為什麼只看見蓮花,不見阿彌陀佛來也要...

應該喊苦還是喊快樂呢

曾經看過一則禪學典故,說的是雲照禪師每天都教導弟子...

【視頻】禮三寶文

禮三寶文

【視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女聲演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女聲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