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空與有

2012/07/26  大字體  護眼色

影響中國佛教最深遠的思想有二:一是有宗,以「緣起論」觀點而主張因緣所生法為實有;二是空宗,依般若經論而觀於緣起的存在,「宛然有而畢竟空,空假無礙,是為中道」。

空宗與有宗是大乘佛教兩大系統,空宗即「中觀派」,有宗即「瑜伽派」。中觀派以諸法無自性立論,破除一切眾生情見之執著,以顯現諸法實性,故稱「法性宗」;瑜伽派以「萬法唯識」解析諸法的緣生之相,目的也是在於析相以見性,故稱「法相宗」。

如來一代教法,所說皆不出空、有二義,因此,不論空宗、有宗,其思想淵源皆來自於佛陀的根本教說,也就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緣起法」。

「緣起」是宇宙萬有生、滅、變、異的因果法則,諸法因為「緣起」而「有」,所以「空無自性」,是暫時的幻起、幻滅。換句話說,諸法實相,不生不滅,從暫時存在的現象界則說「緣起」,從本無自性的實相界而說「性空」。因為「緣起」,才能顯示「性空」,因為「性空」,所以能夠「緣起」。也就是說,因為「空」才能「有」,「空」是成就一切「有」的要因,中觀學派的龍樹菩薩據此而提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的中觀學說。

「緣起」與「性空」不但不是對立的,而且是相生相成的。所謂「真空不礙妙有,妙有體現真空」,如此不偏「頑空」,不偏「執有」,即名「中道實相」義,能夠了達「空有不二」的中道思想,就是般若。般若的整個精神就在以「假」成「空」,由「假」顯「空」。准此,真俗二諦於是成為「緣起性空」的另一種表現。

真俗二諦是佛法的綱要,《三論玄義》說:「二諦是佛法的根本,如來自行化他,皆由二諦。」佛陀依於諸法性空闡述真諦,依於眾生的妄執闡述所執非真。換句話說,二諦是為了把中道實相的妙理,藉由真空、俗有的方便言說而彰顯。所以,佛說二諦是為「執有者」說「空」,為「執空者」說「有」,是應病與藥,使依真舍俗,依俗識真,由此直契諸法實相,此即所謂「道非有、無,既有,無以顯道」,因此《三論玄義》說:「有二諦故,佛語皆實。以世諦故,說有是實;第一義故,說空是實。」

緣起無自性,無自性所以是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義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它宗教及世間學說的特質,佛門因此有「空門」之稱。

「空」是真理的極致,「空」能將印證真理的「三法印」統一起來,例如:世間沒有永恆性的東西,世事變化多端,這是「諸行無常」,也就是「無常苦空」。世間沒有獨存性的東西,萬法相因相成,這是「諸法無我」,也就是「緣起性空」。世間沒有實有性的東西,一切如夢幻泡影,這是「涅槃寂靜」,也就是「妙有真空」。

佛教講「空」,並不是否定一切,相反的,「空」是諸法所以成就的根本。《大乘密嚴經》說:「離空無有色,離色無有空,如月與光明,始終恆不異。諸法亦如是,空性與之一,輾轉無差別,所為皆得成。」萬法惟其性空,才能生起宇宙萬有;萬有徒具假相,才能顯示自性本空。所以,空與有,如月之與光明,始終不二。空與有,是相待之假稱,說空說有,只不過為了詮顯中道實相義,如果執有撥空,則失於真諦;執空排有,則失於俗諦。執空執有,同樣都是邊執的妄見,均非中道之正理。

因此,《般若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剛經》說:「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皆是闡明空有不二,空有相融相即的道理。

空,是佛教的X光,經由空性,便能洞悉諸法實相--諸法所以是空,是由於無自性可得;諸法所以是有,是由於相用不是空無的。《釋摩訶衍論》的「虛空十義」,把空的奧妙詮釋無遺。「空」並不是頑空,並不是妄計一切皆空的「惡取空」,「空」具有建設性,譬如,沒有空間就不能建房子;袋子不空,便不能裝東西;宇宙不空,眾生就無法生存,所以要「空」才能「有」,宇宙萬法就是建立在這個空義上。

「空」蘊含無限,真空才能生妙有。佛教講「空」,就是要我們大破、大立,空去一切有無對待,空去一切差別觀念,甚至連「空」也要空去,然後才能享有一個解脫自在、空有不二的世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從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導式的念佛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把我們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兩...

天乘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處定

看第四個,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個是整個三界裡面最高的...

六祖悟道時的五句話道盡了一切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

站在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調伏煩惱

《楞嚴經》的法門,就是一個轉,轉因緣之法而回到不生...

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眾生界中順生死底事,如麻似粟,...

既然諸法都空,為什麼還要去度眾生

有人問:既然般若系經典講諸法的空性,畢竟空、無所有...

大安法師正月初三新春開示|真空妙有二偈

南無阿彌陀佛!今天是大年初三,祝大家新年吉祥!今天...

五度無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

六度者,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五戒與十善

松贊干布時期,大臣吞彌桑布紮最初翻譯的幾部佛經中有...

天台八教丨不定、秘密教

頓、漸、不定三種教法,是智者大師根據眾生根機而提出...

日光菩薩的聖號由來

農曆十一月十九是日光菩薩的聖誕。 日光菩薩的名號,是...

二時臨齋儀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義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飯前都要唱念二時臨齋儀...

念佛法門,他力易行,橫超生死

憑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萬四千法門判為難行道。念佛法...

學佛從皈依三寶開始

我們學佛要從皈依佛法僧三寶開始。 皈依是什麼意思呢?...

淨業三福的施設不是目的

這個三福給大家念一下,這段經文非常重要。佛說: 欲生...

良言一句三冬暖

春回大地,百花競秀,萬物復甦,欣欣向榮;喜逢新春佳...

聖嚴法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問:這句話是不是叫我們不要執著,但也不要因無所執著...

順境要用行力,逆境要用忍力

印光大師說:我們菩薩六波羅蜜,其實只有四個法門,就...

放掉無謂的固執

有兩個貧苦的樵夫靠上山撿柴餬口,有一天,他們在山裡...

十二因緣--輪迴中的連環鉤鎖

什麼叫做十二因緣呢?一、無明,二、行,三、識,四、...

改命需先認命

有一頭牛在田裡犁地,好多年了。每每它抬頭的時候,看...

能認識到妄想,這就是修道的收穫

一天我們這個昏煩惱亂的事非常多,這都是由貪慾而起的...

比爾蓋茨: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美國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主席...

淨土宗修學的四個重點

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 這是蕅益大...

【佛教詞典】增上心學

(術語)三學之一。定學也。定學有增上之力,故謂之增...

【佛教詞典】金剛頂瑜伽

(術語)金剛頂與瑜伽也。金剛頂指教王經等金剛界之經...

【視頻】灑淨祈福儀軌

灑淨祈福儀軌

【視頻】慧天法師《心作心是彌陀現》(五)

慧天法師《心作心是彌陀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