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何謂邪想坐禪

淨界法師  2023/11/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何謂邪想坐禪

我們打坐的時候,會出現這種魔事,這個《釋禪波羅蜜》說,他的因緣主要就是邪想坐禪。什麼叫邪想坐禪?這當中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就是你打坐的時候,你內心當中不是依止菩提心,你打坐的目的不是要成就無上菩提,不是要成就這種涅槃的功德,而是你好樂這種神通感應,你依止這種有所得的感應心情,你在打坐的時候,就容易跟這些鬼神感應道交,因為你的因地發心不真,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那一念明瞭的心性,在因地的時候不真實,邪想,你追求的是一種雜染的境界。

我們這個止觀是誰在修止觀呢?不是身體在修止觀,一具臭皮囊,何來立功德。是這一念明瞭的心修止修觀,那麼那一念明瞭的心,他的因地是邪想,經過止觀的加持以後,這個邪想的力量擴大了。你內心當中是邪想,鬼神的世界可也是邪想,剛好是心心相印,鬼神就出現了,這是第一個。這個是比較麻煩的,如果是這樣子的著魔,就很難解脫了,因為你的內心當中就是這種境界,他的內心當中也是這種境界,誰也拉不開了。這是比較嚴重的一個著魔的情況,這種著魔就誰也沒辦法了。

第二個就是你一定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真的為好心,真的為求生極樂世界,為了離開三界的痛苦,修止修觀,你那一念明瞭的心是清淨光明的,雖然微弱,但是它的本質是菩提心。那有菩提心怎麼會著魔呢?怎麼會有魔境出現呢?就是人有時候總會打打妄想,就是你在修止觀的時候,突然間打妄想了,失念了,失去正念了。

如果你是在平常散散亂亂的時候,打打妄想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你現在內心特別的專注,心力特別的強,那打一個妄想那還得了,你在平常開車的速度三十四十,方向盤有點偏差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在高速公路開一百二十,方向盤有點偏差這就不得了。所以說,你突然間動了一個惡念,那麼這個時候也就跟鬼神感應道交了。

這種情況是比較容易對治的,因為本質還是菩提心,你只是偶爾生起一個邪念而已。這個時候你趕快把它攝心專注,然後你知道這個魔境訶責它,拒絕它,它就消失掉了,因為你的本質還是菩提心,你只是一時的起邪念而已。這叫邪想坐禪,這兩種。

總之,一個人會著魔,內因外緣,內魔不生外魔不起,你內心當中一定是有問題,一定有邪想才會招感魔境的。這個是講到魔境的生起因緣。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虛雲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禪七開示》

初七第一日開示(2月22日) 這裡的大和尚(葦舫法師)...

修行還是以念佛為穩當

大家只要看看《楞嚴經》中講的修禪定,色受想行識五陰...

洗缽去

唐代時,有參學禪法的僧人不遠千里,來到河北趙州觀音...

高旻寺的禪門家風

記者: 高旻寺素有冬參夏學的家風。廟裡每年組織十二個...

真正皈依三寶了,哪有這些魔難

我們一般的佛弟子,你得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說...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無礙異常倫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無礙異常倫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

禪堂法器與規矩詳解

寺院的中心為禪堂。禪堂有四大法器:鐘板、香板、散香...

常見的禪病及其調治

所謂禪病,是指由禪修方法不當直接引發的身心疾病或顯...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佛印禪師有一天跟蘇東坡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個少婦走...

寬恕別人給你帶來的12種好處

人的心病從什麼地方來?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無法寬恕他...

輪迴真相與處理方法

眾生有兩種緣起。佛陀在大乘經典中,把我們生命的緣起...

信佛與學佛的差別

信佛是學佛的開始,學佛是信佛的實踐階段,更進一步而...

閉關念佛的種種用心禁忌

關中精進,成績不著並不可怕,可怕處在於諸邪纏身,不...

禪者悟道時的境界和感受,說得出來嗎

有一位學僧,恭敬地問慈受禪師道:禪者悟道時,對悟道...

從過去的妄想中走出來

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廣大,它不但有現世的安樂,它更重要...

用你的觀想力來供養

供養佛的時候,那是法供養最。香花燈塗果啊,茶食寶珠...

以法寶為對境修恭敬

所謂的法寶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記錄佛菩薩、祖師大德...

日常所有的障礙,都當做臨終模擬考

我覺得,一個人到了五十五歲,你日常生活就是一個戰場...

能同時依止一淨一禪兩位善士嗎

問: 請問法師,弟子能同時依止一淨一禪兩位善士嗎?弟...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問: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來說,是因為...

果能攝心一處,則無事不辦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從定發慧。《楞嚴經》 當知攝心二...

波斯匿王的慈悲胸懷

過去,波斯匿王與阿闍世王兩軍交戰,二國戰力相當,但...

業相與淨相

在修懺悔的過程中,原本潛伏在我們心中的業障、煩惱障...

夢參老和尚講《修行》

第一講 學三皈依 諸位道友!時間過得很快,我離開這裡...

【佛教詞典】皮衣

即以鹿皮所製成之衣。又作鹿皮衣。乃取自悉達多太子入...

【佛教詞典】段食

【段食】 四食之一,欲界以香、味、觸三塵為體,分分段...

【視頻】惠空法師《禪宗祖庭朝聖之雪峰山崇聖禪寺》

惠空法師《禪宗祖庭朝聖之雪峰山崇聖禪寺》

【視頻】大安法師《蓮池大師法語錄》MP3

大安法師《蓮池大師法語錄》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