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聖嚴法師  2010/08/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現代社會由於物質文明過度蓬勃、結構變化太快,造成人類價值觀念混淆,以致於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需要,什麼是貪求的想要,什麼是實至名歸的能要,什麼是責任所在的應該要。因為無法釐清這四要:「需要」、「想要」、「該要」、「能要」的分際,所以大部份人都是跟著社會風氣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別人有的,我也要有。而且現代人往往是:「需要的東西不多,想要的東西太多。」再加上不應該要的也要,不能夠要的也要,結果想要得不到,便會導致人心不安定,社會問題叢生。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需要」是什麼?就是少了它就不能活,例如:陽光、空氣、水分、起碼的食物、御寒的衣服,避風遮雨的房子,在我們這個時代,基本的交通工具、電腦、電話也成為需要的,有這些必需品並不算是慾望。

慾望是什麼呢?是除了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裝飾品,只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或撐場面用的東西。不過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地位,為了配合當時的環境因緣,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莊嚴,那也可算是一種需要,但一定要有適度拿捏的分寸。

生命中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只是從主觀的立場看,才覺得沒有了他生命很空虛、很無奈,覺得活的沒有意義,這純粹是個人的價值判斷。所以,如果只是講「需要」,定義非常模糊,在衡量與「想要」間的差異時,應該分別從自我觀點,以及總體客觀的立場同時來考量。

能不能要?該不該要?

「能要」的意思是說,在個人能力範圍許可下,以努力付出而獲得所需要的東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該讓賢,不必強求。在我們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權、位、感情等,著實引人欣羨與渴求。但是在要想得到它時,必須仔細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實至名歸?是否已經水到渠成,而不是過度強求?如果付出不夠多,能力、因緣皆不具足,還希望能得到它,這便是貪圖非分,只會增加痛苦與傷害。

至於「該要」、「不該要」,若時下年輕人流行的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言,便是沒有分清楚該要、不該要的份際。一般人的慾望無窮,喜歡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應該要自問該不該喜歡?該不該取得?例如名位財勢,人人都喜歡,可是非分之名,是虛名;非分之財,是橫財、不義之財,非分之位是虛位,這些都不應該要。當然,如果是實至名歸,自是受之無愧,甚且是一種鼓勵。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東西並不多,想要的東西非常多;需要的東西應該要,想要的東西不重要。

我們應該從「心靈環保」的角度出發,一方面保護我們的心不受環境的污染,增強對環境的「免疫系統」;一方面內心不會有妒忌、憤怒、猜忌、自私等種種不好的心念,使得環境變得更糟糕。並從中覺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慾望的「想要」。在人生的過程中,若能清楚明白這「四要」,便能有明確的方向感,而且也會過得很平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勤轉念,證菩提 -- 善於修這顆心

當我們不好的念生起來的時候,我們就煩惱了。貪慾煩惱...

無錢的為衣食忙,有錢的貪婪色慾不得出離

有種人一生在世,晝夜奔忙,癡想豐衣足食,貪圖歌台舞...

尋寶

一處山城裡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輕的太太,併生...

學會放棄

曾經讀到這樣一個故事:大哲學家柏拉圖曾帶著他的七個...

宣化上人:三毒是害人的魁首

人有貪心,永遠不快樂。若是不貪,就有快樂,所以要止...

少欲無為,身心就會自在

我們常常說四大不調即是病,「四大」是地、水、火、風...

珍惜自己的人生與福報

做回人不容易。因為在六道輪迴當中,我們看到,豬馬牛...

弘一大師的惜福

弘一大師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師,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如果選擇逃避,問題永遠都解決不了

位和尚問洞山良价禪師:「寒暑來的時候,要躲到那裡去...

聖嚴法師《結真正的善緣》

教中有「結緣」的說法,意思就是人與人之間彼此支持、...

聖嚴法師《人生的幸福與快樂》

人生的幸福和快樂是怎麼產生的?人生究竟是什麼?許多...

聖嚴法師《在家信佛有禁忌嗎》

民間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並不是正信的佛教,...

貪瞋癡三毒

一、貪 貪又作貪慾、貪愛、貪著,略稱欲、愛。是對於...

哪些念佛方式是不如法的呢

我們要念好這句佛,就要知道哪些是不如法的方面,以便...

念佛是要為你的死後做準備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我們的神識借助著父母的緣來投胎...

懺悔有這三種方法

懺悔有幾種方法,有取相懺,有作法懺,有實相懺。這裡...

念《金剛經》,有沒有想《金剛經》說什麼

人在苦難當中,至誠心容易生起;一旦安逸了,虔敬心也...

折伏現行的煩惱,化解心中千千結

所謂把佛號念好,折伏現行煩惱。不只是說你在風平浪靜...

做人和學佛都要有真誠心

做人和學佛都要有真誠心,至誠才能感通啊!如果帶著虛...

不要老是生活在懷疑之中

我有一個信眾,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數...

修行有什麼快捷方式

問: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貪、嗔、癡、慢、疑等習氣? 慧...

改掉貢高我慢的習氣

我們要隨時觀照自己,檢視是否有貢高、我慢的習氣,如...

天無絕人之路

老和尚問小沙彌:如果你進一步則死,退一步則亡,你應...

五台山每天都有一萬菩薩在說法

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說:東方有國,名曰震旦,其土有山,...

【佛教詞典】南泉白牯

(公案)南泉示眾曰: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卻知有...

【佛教詞典】釋義

即解釋經論等之意義。諸宗解釋經論及真言之文句有種種...

【視頻】古音楞嚴咒心(淨界法師教念)

古音楞嚴咒心(淨界法師教念)

【視頻】《普賢行願品》黃帥演唱

《普賢行願品》黃帥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