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三藏十二部

如本法師  2012/10/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三藏即經藏(梵語sutranta-pitaka)、律藏(梵語vinaya-pitaka)、論藏(梵語abhidharma-pitaka)是也。經藏詮定學,律藏詮戒學,論藏詮慧學。

十二部經也叫做十二分教,即把一切佛經的內容分為十二種類,叫做十二部經。何等為十二?

一、長行:以散文直說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類長,故稱長行。

二、重頌:既宣說於前,更以偈頌結之於後,有重宣之義,故名重頌。

三、孤起:不依前面長行文的意義,單獨發起的偈頌。

四、因緣:述說見佛聞法,或佛說法教化的因緣。

五、本事:是載佛說各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六、本生:是載佛說其自身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七、未曾有:記佛現種種神力不思議事的經文。

八、譬喻:佛說種種譬喻以令眾生容易開悟的經文。

九、論議:指以法理論議問答的經文。

十、無問自說:如阿彌陀經,係無人發問而佛自說的。

十一、方廣:謂佛說方正廣大之真理的經文。

十二、記別或授記:是記佛為菩薩或聲聞授成佛時名號的記別。

此十二部中,只有長行,重頌,孤起頌是經文的格式,其餘九種都是依照經文中所記的別事而立名,又小乘經中無自說,方等,授記三類,故僅有九部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如本法師文章列表

信仰不是尋找奇跡 不要過分感性狂熱

玉琳國師曾經有過這麼一段話:作為大德善知識,為眾生...

經書怎樣擺放才如法

佛經是指佛像三藏(經、律、論)中的經藏。經藏通常是...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問: 對於破戒僧只能做到表面恭敬,做不到由衷地恭敬,...

吃肉就是度這些眾生,這種說法對嗎

餘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講經時,聞有密宗傳法法師每每...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佩戴佛像是什麼時候開始流...

佛教不同於天神地祗

社會人士對佛教誤解最深的,莫過於迷信二字。大多數受...

為什麼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問: 為什麼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師答: 其實不...

十二因緣法

十二因緣法大家要了解一下,這是佛法的常識。它闡釋三...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錫杖的功用與表法意義

錫杖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比丘行路時應當攜帶的道具。...

佛學常見辭彙(十一畫)

【假】 1.借的意思,諸法無實體,借他而有,故名假...

「阿羅漢」的三層含義

第一殺賊: 意即殺掉煩惱之賊。阿羅漢在因地修行滅受想...

【推薦】佛法初識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時間無常,無論多麼奢華美麗將成過去

法眼文益禪師(五代): 擁毳對芳叢,由來迥不同, 發...

《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淨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由人心的淨...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父親

問: 為什麼我爸爸總是夜不歸宿,謊話連篇?這到底是什...

學佛人為什麼要恭敬三寶

《諸經要集》引用《寶性論》說:三寶有六義,故須敬也...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

神經系統是受心理的影響

思量能變就是第七意識,老是以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

【推薦】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無漏 諸漏盡時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陰...

出家人吃飯為什麼用缽

缽,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為何還會受鬼神的騷擾

問: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是有護法神隱形保佑的,為何還...

聽聞正法的功德利益

龍樹菩薩在其《聽聞集》中寫道: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

愛的表達有時不用語言

總有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讓我們感動。而那些發生的...

境隨情起,識逐緣生

大智度論問。若一切諸法空如幻。何以故。諸法有可見可...

【佛教詞典】破邪顯正

為破邪與顯正之併稱。又作破邪申正、摧邪顯正、破顯、...

【佛教詞典】靜慮支

【靜慮支】 p1378 大毗婆沙論八十卷四頁云:問:此中何...

【視頻】互助互愛共存共榮

互助互愛共存共榮

【視頻】宏海法師《隋代高僧吉藏大師》

宏海法師《隋代高僧吉藏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