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相遇不是用來生氣的

2010/08/05  大字體  護眼色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有一天,他要外出雲遊一段時間,臨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顧寺裡的蘭花。在這段期間,弟子們總是細心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將蘭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蘭花盆都跌碎了,蘭花散了滿地。弟子們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師父回來後,向師父賠罪領罰。

金代禪師回來了,聞知此事,便召集弟子們,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說道:「我種蘭花,一來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廟環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金代禪師說得好!「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而禪師之所以看得開,是因為他雖然喜歡蘭花,但心中卻無蘭花這個障礙。因此,蘭花的得失並不影響他心中的喜怒。

相遇,不是用來生氣的。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有許多煩惱,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中,很容易把我們不好的情緒發泄給周圍最親密的人,我們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卻忽視對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覺地傷害了別人。

情緒本來就是一種飄浮不定的感受,隨時都在改變,而當我們因為自己的委屈而傷害了別人,反而會加重自己和別人的不良情緒,而造成惡性循環。所以,相遇不是用來生氣的,讓我們主動給自己一個微笑,給別人一個微笑,讓世界多一微笑的因子!

同樣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牽掛得太多,在意得失,情緒起伏,我們不快樂。在生氣之際,我們如能多想想,我不是為了生氣而工作的。我不是為了生氣而交朋友的。

那麼,我們會為我們煩惱的心情開闢出另一番安詳。所以看完之後,當你要和男女朋友、家人吵架時,要記得你們的相遇,不是用來生氣的喔!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修行人應斷除淫慾

一、龍樹菩薩開示修不淨觀: 《中觀寶幔論頌》雜說品第...

我們信仰的是三寶,不是信仰哪個人

如果菩提心沒有生起來就很容易退轉,這是不變的信仰。...

聖嚴法師《共修與獨修》

為什麼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夠虔誠,難道不能一人隨時隨...

如何對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緣違緣

問: 請問如何正確對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緣、違緣? 答...

星雲法師:修行的真義

「現在的人常說要修行,其實只不過是將修行當作『懶惰...

修行人著魔的主要現象

一、共修時的魔事 修行人發生魔事時會有那些現象出現呢...

修持佛法的21種徒勞

蓮花生大士說:當修持佛法時,有二十一種徒勞: 若你不...

星雲大師《如何啟發聰明智能》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很聰明,有智能,但是聰明智能不是你...

優填王與吉星女

佛陀時代,印度的俱曇彌國為優填王所統領,他的王后不...

佛不教比丘對在家人展現神通

有一次,佛陀來到了摩揭陀國游化,住在那爛陀城郊的芒...

隱密暴露

世間每一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隱密,而隱密也有善的也有惡...

《雜寶藏經》白話

雜寶藏經 卷第一 十奢王緣 第一 往昔人的壽命在一萬歲...

不肯坐下的彌陀慈父

我們看阿彌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著的,為什麼他不坐?眾...

觀音聖號能解眾生三毒

【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生死無常,你在煩惱什麼呢

在羅閱祇城有一個婆羅門,他聽說舍衛國人民孝養父母,...

聖嚴法師《如何改掉壞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從知道什麼是好習慣、什麼是壞習慣...

經常生起淫慾的煩惱,會有什麼過失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

在生活中磨練自己,在違緣中堅定自我

什麼是違緣?違緣就是我們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身外之財終捨離,所造之業如影隨

有位喜歡收藏古玩的中年居士說:以前喜歡古玩,碰到看...

開經偈與武則天的故事

當我們翻開經典都會看見一首開經偈,這一首偈就是八十...

一次喝醉,身體九個器官都受罪

幾杯酒下肚,你可能有一些自信滿滿,飄飄欲仙的感覺。...

緣聚則生,緣滅則散

過去,佛陀住在維耶羅國(或譯墮捨羅國)一處稱為樂音...

【佛教詞典】妙音

(人名)婆沙四評家之一。俱舍光記二十曰:音聲妙故名...

【佛教詞典】蘇悉地羯羅

(術語)Susiddhikara,譯曰妙成就作業。成就一切世間...

【視頻】五百盲人的故事

五百盲人的故事

【視頻】老有佛依,老有所歸

老有佛依,老有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