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琉璃王攻伐舍衛國,毀滅釋迦族,並挑選了五百名端正莊嚴、才貌過人的釋女,帶回本國。
當時夫人及婇女們來到正殿,琉璃王告訴大眾說:‘我今天真是快樂啊!’有釋女問琉璃王說:‘為何大王今日特別快樂?’國王說:‘我今天打了勝仗!’
釋女告訴琉璃王:‘王未得勝。假使國王全部的兵力加起來,也不敵我釋迦族中的任何一人,只因我族是佛弟子,不與人爭,所以國王才能得勝。若我族人起了征戰惡念,那國王之前三、四次出兵舍衛國,早已潰敗。國王在第一次征伐時,釋迦族人便說:「琉璃王不知報恩,反而加害我族,如果與之相戰,則顯得我們賢愚不分、因果不明。所以,我們以箭嚇阻,但莫傷人,只要讓他們心生恐怖就好。」果然,國王的軍隊節節敗退達四十里後,國王才死心撤兵。 ’
‘不料,過了九十日,國王又興兵相伐,於是釋迦族人共商大計,在不傷人的前提下決定齊射敵鎧,使其斷壞,希望國王能知難而退。結果亦如釋迦族所預期,國王的軍隊潰不成軍。當時國王心懷恐懼,擔心全軍覆沒,但有一大臣告訴國王說:「釋迦族皆為佛弟子,持不殺戒,修行慈悲,若非如此,我等早已被殲滅。」國王知道後,竟改變心意,再次舉兵攻伐。就在此時,一婆羅門對於釋迦族人大難當前卻又慈心不戰,不以為然,於是以箭射之,一箭傷七人,愈殺愈多,琉璃士兵只好撤退。釋迦族人認為不應與惡人為伍,於是將婆羅門趕離城外,因為如此因緣,國王才得以勝戰。’
琉璃王聽了惱羞成怒,傳喚獄卒將所有釋女的耳鼻割下來、手足截斷,並載至塚間丟棄。釋女們個個悲號痛切,命若懸絲。幸有一位釋女告訴大眾:‘我曾聽佛說:「若人在急難當中,能發一念至誠之心,專注念佛,則能隨心滿願,獲得安穩。」’於是五百釋女異口同音,至心念佛。此時,突然普降甘霖,當法雨滴落至被截斷手足的釋女身上時,身體即時復還端正,無有損傷。釋女們歡喜地唱誦著:‘如來是大慈悲父,無上世尊,世間妙藥,世間眼目,於三界中拔苦與樂。從何得知?今日得以脫離苦難即是,所以要感念佛恩、報答佛恩!’
釋女們心想:‘如何才能報答佛恩?如來視一切眾生如其子羅睺羅,怨親平等,不求回報。我們欲報佛恩,應當一起出家,修持戒行,護持正法。’於是便前往王園比丘尼精舍,乞求出家修行。
典故摘自《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五》
省思
修行之人當具四種信心,一者信根本:自信己心有真如法,人人都有佛性,發心修行,當成佛道。二者信佛:佛有無量慈悲功德,當常念佛恩,常樂親近、供養、恭敬,有十分恭敬心,消十分業障。三者信法:法有大利益,一心清淨,依教奉行,必定解脫,得菩提涅槃。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吾人若能深信佛法與因果,當勤精進,相信有朝一日因緣具足,必能與道相應,信滿成佛,此亦為真正報答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