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與環境保護

恆強法師  2012/02/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古人說:「世上好話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中土佛教一直以來,就與名山勝景聯繫在一起,人們往往把綠蔭環繞、清淨莊嚴的寺院當作人間一方淨土。佛教自古以來就有親近自然、注重生態的優良傳統,如戒殺護生、不損草木、雨季安居、依山林住等,這正是佛教本有的生態環保思想。

但是,人類由於愚癡和貪慾,自認為是「萬物之靈」,不斷地向大自然索取資源,隨意盲目地過度開發。如今,我們的家園已經是滿目瘡痍、不堪負荷了。臭氧層空洞越來越大,森林植被日益減少,水土流失逐年加劇,水和大氣污染日益嚴重。「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正是因為人類的過度開發和濫殺無辜,才使種種不幸接踵而來。正當人們為「人定勝天」得意洋洋時,大自然的報復已經降臨:氣候異常,天降酸雨,地起沙塵暴,旱澇災害連年不斷,城市用水頻頻告急,以前不曾有過的疾病瘟疫也相繼出現,那剛剛過去、肆虐南北、餘孽猶存的非典依然讓我們心有餘悸。面對這生死存亡的威脅,難道我們還要對大自然屢屢敲響的警鐘充耳不聞嗎?

現在,該是我們深刻反省的時候了,該是我們痛改前非的時候了,該是我們亡羊補牢的時候了。為了我們的健康幸福,為了人類的子孫後代,我們應該深信緣起因果,淨化心靈,戒殺護生,少欲知足,勤儉節約,拯救生態,保護環境。這就需要我們從個人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盡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首先深明緣起。佛教環保思想的理論基礎就是緣起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世間萬物決不是自存獨立的。人與動植物,社會與自然,有情與無情,都是因緣和合、相互依存的。沒有清淨的水源,我們會乾渴而死;沒有釋放氧氣的綠色植物,我們會窒息而死;沒有穩定平衡的食物鏈,我們會飢餓而死。人類生存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這也正是佛教所說的「依正不二」。

其次淨化心靈。《雜阿含經》中說:「欲生諸煩惱,欲為生苦本。」人的慾望多,造業就多,所受的苦報就多。因為貪慾,人與人爭,不惜違法犯罪;國與國爭,不惜發動戰爭;人與自然爭,不惜自掘墳墓。又由於一些利益集團的操縱,甚至有一些國家整個變成掠奪和殺戮的機器,不惜動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對局部地區乃至全世界的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破壞。所以經中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也就是說,當今社會環保的根本是淨化人心,掃除人們的貪瞋癡三毒。我們要高舉和平與持續發展的大旗,建設一個沒有暴力、沒有戰爭的文明社會,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和平相處,平衡發展,共榮共存。

第三,戒殺護生,提倡素食。許多為貪慾所蒙蔽的人,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和口腹之慾,對動物幾乎到了無所不殺、無所不吃、竭澤而漁的地步。大富翁把玩一件象牙雕像時,就有一頭大象葬身野外;貴婦人穿上一件裘皮大衣時,就有20多隻狐狸被人生刮活剝;服務員端上一碗魚翅時,就有一條鯊魚遭人屠殺;送貨員搬上一箱熊膽粉時,就有上千頭熊被剖腹抽膽。古德說:「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正是因為我們無始以來互相殘殺食啖,冤冤相報,無有了期。大智的佛陀告訴我們,「大地眾生,皆有佛性」,「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又一切眾生無始以來互為父母,我們又怎麼忍心對他們生刮活剝、剖腹抽膽呢?所以,我們要發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戒殺護生,提倡素食,與有情眾生和睦相處。

第四,保護草木,植樹造林。佛陀在經典中教誨弟子不得任意砍伐樹木,如《毗尼母經》中佛陀說:「有五種樹不得斫:一菩提樹,二神樹,三路中大樹,四尸陀林中樹,五尼拘陀樹。」又在同一經中,佛陀提倡植樹:「若比丘為三寶種三種樹:一者果樹,二者花樹,三者葉樹,此但有福無過。」種植花果樹木,能淨化空氣,保持水土,給人清涼,供人花果,無不給人美的享受。

第五,提倡信徒文明進香。禮佛燒香,不在多少,貴在虔誠恭敬,心到佛菩薩自然就知道。然而許多信眾不知道這個理,以為燒香越多越好,生怕佛菩薩不知道,整把整把地燒,弄得寺院煙熏火燎,既污染環境,又容易造成火災。因此各寺院應大力提倡文明進香,勸導信眾每次燒一支或三支香即可。同時也可提倡向佛菩薩獻花供果,換一種清潔、衛生、美觀、實用的禮佛供佛方式。

第六,勤儉節約,減少生活污染。因為科技進步,現代物質文明越來越發達,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同時,生活垃圾也越來越多,造成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如一次性生活用品,雖然能給我們帶來一些便利,但又使我們自己陷入白色垃圾的包圍之中。而且一次性用品並不能真正保證我們的衛生健康,許多產品衛生指標達不到,質量又差,很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和傳播。為了減少生活污染,我們要勤儉理財,不互相攀比,不揮霍浪費,不求大求全,應當節省,充分利用有限的生活資源。

諸佛菩薩和先賢大德在人居環境保護方面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如佛陀在過去世中為鹿王時,為一母鹿捨身就義,國王因此感動,專門劃定動物保護區,禁止獵殺。經中有睒子菩薩,他不亂扔廢物,怕污染了大地;他每講一句話,怕驚醒了大地;他每走一步路,怕踩痛了大地。他是這樣小心翼翼地呵護環境。又如唐代泗州開元寺的明遠法師,為防治淮水與泗水的氾濫,種植樹木好幾萬株,使泗州一帶免除水患。東都洛陽道遇法師,眼見黃河龍門天險常有水患,於是勸導兩岸民眾出錢出力,興建水利工程,將這自古以來的水患徹底消除。在當今,台灣法鼓山的聖嚴法師積極發動心靈、禮儀、生活、自然等「四環運動」,而被人們美譽為「環保和尚」。又如證嚴上人的「預約人間淨土」和昭慧法師的「生命關懷協會」,為人間佛教的環保運動掀起一陣又一陣的熱潮。

六祖慧能大師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我們為了弘揚聖教、住持正法、莊嚴國土,就應當走出寺門,以無我和慈悲的菩薩精神,積極加入到人居環保的活動當中,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為建設人間淨土前赴後繼。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隨手環保100事

使用布袋 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不要過分追求穿著的時尚...

我們在吃掉世界

就在我們生活著的城市,每天,在無數的飯店酒樓,無數...

佛教素食觀的生態價值

佛教素食觀的核心內涵 佛教從慈悲觀念及業報輪迴思想...

星雲大師《佛教對環保的問題的看法》

各位法師、各位嘉賓、各位佛教的護法信徒,大家晚安!...

用清淨心創造潔淨土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這麼說:人生有二種形態永遠形影相隨...

莫讓地球母親再流淚

地球如慈母般哺育著萬物,以豐富的物產滋養著人類。作...

聖嚴法師:禪的心靈環保

環保一詞,已是非常流行的現代語,它的意思是:保護我...

心靈環保

今天,我要和大家談一談有關心靈環保的課題。 環保是...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學禪行者須注意的五法

略說發心學禪行者,應須注意五法:一、聞。二、厭。三...

禪的最高境界是不著相

禪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著相。所謂不著相就是看空世間一切...

吃葷者開始吃素後容易有飢餓感該如何解決

由於肉類較不容易消化,滯留於腸胃道時間較長,因此較...

抱怨對身心有什麼影響

問: 抱怨對身心有什麼影響? 心平法師答: 談起抱怨...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進波羅蜜

好逸惡勞或懈怠,可以說是人的通病。由於貪圖安逸,往...

大船翻沉,靠念佛奇跡般生還

我叫陳兆啟,31歲,家住遼寧省莊河市興達街,在蔬菜批...

病人由於疾病折磨,應如何幫助開導

問: 病人由於疾病折磨很難長時間堅持正念,家屬(全...

心裡面的無常,影響我們最為嚴重深遠

無常的道理,對初學者來講,是很重要的觀念。比方說,...

聖嚴法師:讓愛情發揮正面的力量

「愛」本是一種值得歌頌的高貴情操,人間也因為有愛而...

佛度憍陳如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便前往王舍城宣說佛法,以度化...

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

《法華經》講,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佛可以長久住世,...

【推薦】淨土法門有何殊勝之處

淨業行人都知道,在淨土經典中,釋迦世尊及十方諸佛都...

法門沒有高下,成敗只看你的發心

在佛門當中,蕅益大師提出了三個修學法門,你是持戒,...

【推薦】天竺十四祖龍樹菩薩

在佛教的歷史上,大成就者數不勝數。但是今天我們要說...

魔境與勝境之分別

接手書,知宿根甚深,現行頗純,故有種種勝境相現。然...

撿拾零碎時間修行

如果明天就要躺下來,面對死亡,想想你要去那裡?想想...

【佛教詞典】大夜

(儀式)又曰迨夜,宿夜。荼毗日之前夜也。如女之婚嫁...

【佛教詞典】識食

(雜語)四食之一。地獄之眾生及無色界之諸天等,皆無...

【視頻】六度集經3——忍辱

六度集經3——忍辱

【視頻】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

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