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偷懶實際是損了自己的福報

如瑞法師  2018/09/30  大字體  護眼色

偷懶實際是損了自己的福報

在《閱微草堂筆記》裡面,清朝的紀曉嵐記載了一個公案。他認識的一個人,給他講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個書生文才很好,但屢次考試陞遷等等都落地,也沒有提拔他去做官。後來他當一位教書先生,開私塾,收人家學費來教這些孩子們。

有一次他生了病,好像迷迷糊糊地來到了一個衙門的跟前。他一覺醒,想這可能是陰曹地府。進去以後,判官就告訴他說:「你就要死了。」這個書生不服氣,說:「我一生沒有做什麼大的過失,為什麼我這麼年輕就要死掉呢?」

那判官就說:「是,你沒有做壞事,但是你辦私塾、收學費、教學生,卻沒有盡心盡職地來教。雖然你的壽命還在,但是你折了自己的福報,你的食祿沒有了。」這個意思就是說,壽命沒盡,但是在這個世間沒吃的了,沒吃的那不也得餓死嗎?聽了這個話,他無言。確實,他教書只是說收了學費應付於教書而已,並沒有真正地盡到為人之師的責任。

因為老師在世間,即使當國王,類似於當現在的國家元首等等,也都是離不開老師的,所以歷來尊師重道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尊重老師,就是因為世間的老師能夠給予學生知識,解惑授業等等,那出家的老師要負責人家的法身慧命,因此沒有盡到老師的責任會損自己的福報。那以此類推,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沒有積極努力地去做,也許你有時候就想我能躲就躲,反正也不要表現得那麼積極,你偷懶了,實際是損了自己的福報。

就像我們出家人,出家人受十方的信施,就是要做到出家人應該做的事情,怎麼樣自利利他、恪守本分。如果我們沒有好好地做,該隨眾不隨眾,該誦經參禪念佛,沒有盡心盡力地去做,也在折我們的福報。為什麼有時候多病纏身?實際也是要好好地反省:我有沒有盡心盡責地做到我應該做的事情?

每個人都應該很好地來反省。作為在家人,剛才說到,即使我現在有福報,屬於父母的恩也好,或者六親眷屬朋友的幫忙也好,也都是自己修來的那份福報。如果我們只知道受用,而不知道來知恩報恩,那我們的福報就會受用一點少一點。

通過這個公案是讓我們明白,人生在世為什麼福是壽之依呀?就是你的壽命要依於福報的。一種壽命盡了,這個人要死;一種這個人福報盡了,他要死。因此明白了這個道理,如果我們能積極地來聽佛的教導,能好好地和人們廣結善緣,真心實意地打自內心裡來為我們身邊的人,來為眾生著想,從心的深處思惟,天天能夠來修正自己不好的行為,不好的語言,不好的心念,這都是來培養我們的道德,增進我們福報的。

話還回到那位書生那裡。既然判官已經告訴他,因為不作為,沒有盡到自己為師的責任福報沒了,那他醒過來回想一下剛才的情景,就通知六親眷屬,一些認識的人來到他的跟前。他把這件事情告訴大家說:「以我為戒,希望大家都能夠遵守職責,一定要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本分事!」說完他就嚥氣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倒霉時,勤剃頭少懶睡

你們先看看古人編輯的歷代名臣言行錄,歷代名臣奏議等...

星雲大師《就業工作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 我要以萬分歡喜的心情,告訴您一個...

節後上班吃點素

明天,春節假期就過完了,又開始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了。...

念佛能得到命中沒有的福報

現在年輕人面臨著很多的誘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

堅持為什麼這麼可貴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滴水穿石的故事。一滴水,看起來微...

福報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來了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

修福猶如炒股,看你往哪裡投

在這裡和大家談一談有關修福和惜福的事。 修福,就是人...

各行業人員修行須知

軍隊 所言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必須盡己...

福增長者的出家因緣

佛陀住世時,王舍城中有位長者,名為福增,已年過百歲...

【推薦】佛法讓我找到利益家人的最好方式

凌晨12點剛過,老公把我叫醒。他說接到姐姐的電話,說...

牽豕就屠,焉識乃翁之痛

《法苑珠林》裡面記載。隋朝,有一家姓皇甫的,這家兄...

佛臨涅槃 母子相見

摩耶經云:釋迦牟尼佛般涅槃時,居於忉利天的摩耶夫人...

出水蓮花自清淨——記著名高僧惟賢長老

山城重慶,由於經常霧氣氤氳而素有霧都之美譽。長江、...

【推薦】好聲音長者緣

往昔,盧留城的王軍王被佞臣所惑,因而惡逆無道。一日...

星雲大師《人事與工作上的懺悔》

人與人相處,日久難免有不愉快的摩擦,有時在有意無意...

家庭助念,讓姥姥那朵蓮華盛開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愛的姥爺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內,...

五祖投胎拜師

五祖大師弘忍,前生是破頭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

沒有遠離這「五蓋」,休想得定

修禪定的方法有很多種。按照佛教的禪定修法,不管修哪...

慧律法師:放下一切,專心念佛

想修持的人,就要先學習「放下」。 有信徒問我:「師...

豈能一日不拜佛

《普賢行願品》的第一大願是禮敬諸佛,可見佛法修持要...

求「長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慾望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無數次問過這些問題。一個做了...

八地菩薩所破所悟的是什麼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減義。前面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這...

【佛教詞典】五支戒

由大涅槃心一理之根本所開出之五種支末事戒。即根本業...

【佛教詞典】如意珠

一種有求必如其意的寶珠,據傳乃出自龍王或摩竭魚的腦...

【視頻】淨界法師《淫慾為地獄之因首位》

淨界法師《淫慾為地獄之因首位》

【視頻】佛教卡通:生樂女

佛教卡通:生樂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