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守金不捨墮蛇身

2011/01/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久遠以前,波羅奈國有一個很喜愛黃金的人。每天天色微亮,他就勤奮地到各處去工作賺錢,不敢稍有歇息,所有辛苦賺來的錢,都用來買他最喜愛的黃金。錢賺得越來越多,黃金也日益增多,一塊塊小黃金並不能滿足愛金人,因此他將所有的黃金製成一個金瓶,每天賞玩造型又美又大的金瓶,愛不釋手!

因為每天花很多時間在賞玩金瓶上,愛金人對金瓶的貪愛越來越深。對金瓶的愛執,慢慢讓他的心從欣賞歡喜轉為擔心害怕──金瓶可能會被偷走!於是,他悄悄地在家中挖了一個秘密地窖,將金瓶藏在地窖中,不讓任何人知道。愛金人有了一個金瓶後,還想要有更多的金瓶,於是更加賣力地投入工作,不敢稍有停歇,於是省吃儉用、慳吝不拔,把賺到的錢都拿去換黃金,再製成金瓶。這樣廢寢忘食地工作,金瓶逐漸增加到七個,但他的身體也因為日夜操勞而變得越來越糟;日漸衰弱的身體因為不堪這樣的勞動,最後終於在一場大病中死去。

由於對金瓶的掛念與貪愛,愛金人死後不久,便投胎轉生為一條毒蛇,徘徊在藏金瓶的秘密地窖中,每天以蛇身纏繫著七個金瓶。因為對金瓶的貪執甚深,讓毒蛇命終之後,又再度轉生為毒蛇,如此一世又一世地輪迴受生為毒蛇,守護著地窖中的金瓶,而不得超生善道。

數萬年過去了,愛金人依舊因貪著金瓶而受生為毒蛇;日復一日,只是守著藏金瓶的地窖。一日,它終於對這一成不變的日子和蛇身感到極度地厭倦,不禁思惟著:‘難道我要這樣生生世世,守著金瓶過日子嗎?’終於它下定決心:‘不,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都是因為貪愛這七個金瓶,才會生生世世投生為毒蛇。我不想再過這樣的日子了!我必須改變這樣的生活!’

於是,毒蛇離開它守了數萬年的地窖,來到一條道路旁,躲在一旁的草叢中,它發現有人走近草叢,便發出聲音吸引路人的注意。路人聽到聲音,立即停下腳步尋找聲音的來源,但因看不到任何蹤影,便舉步要離開。毒蛇見狀,急著從草叢中爬了出來,對著路人說:‘請你靠近我一點,我有事要請你幫忙!’路人看到說話的毒蛇,嚇了一大跳說:‘你要我靠近你,是要傷害我嗎?’毒蛇說:‘如果我真的想傷害你,還需要你靠近,才能傷到你嗎?麻煩你過來一下。’聽完毒蛇這麼一說,路人只好恐懼地走向毒蛇。毒蛇向他說出自己的計畫──它想要將自己的一個金瓶,用來供養僧眾,希望路人協助它成就這件功德。聽了毒蛇的心願,路人很讚歎它的發心,便歡喜地允諾。

路人依約來到毒蛇的住處,並擔著毒蛇和金瓶前往寺院。途中,有人對於路人擔蛇的畫面感到好奇,頻問路人擔蛇欲往何處?但路人卻傲慢的不予理會。毒蛇看到路人傲慢的表現,非常不高興,不由起了嗔心。被嗔火所燒的毒蛇,本想一口咬死傲慢的路人,繼而又想:‘他雖有慢心,但有恩於我,自己不可因嗔心而恩將仇報。’於是就暫時忍住嗔火,等走到無人之處,毒蛇即嚴厲地告誡路人剛才的慢心有違慈悲之道。路人聽了以後,非常懺悔,立即發願捨離慢心,慈悲謙遜待人。

到達寺院後,路人將蛇的願心告知寺內的法師,慈悲的僧眾非常讚歎它的發心,不但接受供養,還為毒蛇開示佛法。毒蛇看到清淨的僧眾,又得聞佛法甘露,心開意解,心中非常清涼歡喜,立即起了精進布施的心,決定完全舍下所有的金瓶,於是請一僧人跟它到地窖中取出其餘的六個金瓶,供養僧眾。因為供養僧眾的殊勝清淨功德,讓毒蛇往生後,得生忉利天。當時的路人即是佛陀的前生,他因毒蛇的提醒,斷除慢心,世世以慈悲心愍念眾生;毒蛇則是舍利弗的前生,因供養的功德,不但脫離蛇身超生忉利天,後世又得生人間,值遇佛世,聞佛說法,證到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15——釋計請篇》

省思

《過去現在因果經》言:‘於諸福田中,佛福田為最;若欲求大果,當供佛福田。’毒蛇因一念發心,起清淨心、懺悔心,布施其愛執不捨的金瓶,供養僧眾,以此善根福德,而滅罪消愆,超生忉利天。而供僧的殊勝功德,更讓它種下生值佛世,聽聞正法,悟道證果的因。布施最大的意義,便是放下內心的慳貪與執著。能捨,便能得大安樂、大自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為自己想,更要為別人想

佛光禪師為了推動佛教的發展,創辦了許多佛教的事業,...

寶天比丘

恭喜!恭喜!恭喜長者您喜獲麟兒!哇!真是太不可思議...

持戒布施者易生淨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遠離諸染故。 持戒對於我們居士來說至...

佛為長者說四種施

昔日,在舍衛國有一富可敵國的婆羅門長者,名叫藍達。...

宣化上人:出家是最徹底的布施

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擁有最富麗堂皇的陳設,美輪美奐的...

做供養要具備這三個條件

做供養要具足三個要點:第一,福田清淨;第二,意樂清...

聖嚴法師《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現代社會由於物質文明過度蓬勃、結構變化太快,造成人...

佛誓斷眾生貪慾之因緣

世間狂逸之甚,莫過於貪慾,因此應當勤斷貪慾煩惱。 《...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他用八塊錢素餐溫暖了廣州

一家面積才67平米,人均僅10元的素餐館,竟引來一百多...

修行人不要有諍訟勝負之心

有一天,目犍連的弟子和阿難的學僧在一起談話,二人相...

【佛學漫畫】佛陀本生故事——捨身飼虎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薩道時,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

念觀音聖號免命難

我們興隆寺一個居士。他在黃河以北一個工地上,給人家...

吃五辛的五種過失

還有「此法為菩薩說,此法為聲聞說」這部經是給誰誰誰...

樣樣與他人較量,必定是很痛苦的事

某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游泳比賽,由日本選手得到第一名...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

借問往生何計策,須憑信行願俱全

借問往生何計策,須憑信行願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種,行...

用五色豆來補五臟

民間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的諺語,意思是說如...

聖嚴法師《`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種因緣觀,能幫助我們轉變觀...

暫念彌陀聖號,便勝百年布施功德

為什麼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呢?因為在這娑婆世界修行,...

你們專注的是錢

有一位長年住在山裡的印第安人因為特殊的機緣,接受一...

造惡業不得果報的兩種原因

《大乘起信論》說:修習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

邪淫為什麼會障道

什麼叫破壞善根呢?以殺生來說。你殺生,殺完了以後,...

他花5年時間研究177位富翁的生活習慣,結果很震撼

習慣預示著一種因果關係。習慣決定著財富、貧窮、快樂...

閉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現在很多人學佛,往往流於形式,喜歡聚會、趕法會,自...

【佛教詞典】味處

【味處】 p0809   俱舍論一卷七頁云:已說聲處;當說...

【佛教詞典】合掌叉手

(術語)合掌而交叉手指也。密教所謂金剛合掌。觀無量...

【視頻】天因法師《掃佛地能得五種善報》

天因法師《掃佛地能得五種善報》

【視頻】宏海法師《隋代高僧智者大師》

宏海法師《隋代高僧智者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