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寶天比丘

2010/12/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恭喜!恭喜!恭喜長者您喜獲麟兒!’‘哇!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居然天降七寶之雨,整個家中都充滿了無盡的寶物!’‘是啊!是啊!長者您真有福氣,這必定是一個特別的孩子……’在長者的家中,驚嘆聲此起彼落,原來今天長者家生了兒子,而且出生的時候,天空中寶花繽紛落下,散在家中各處,令人歡喜非常。

這一天,長者請相師為兒子佔相,相師由衷讚歎:‘您的兒子相貌真是非凡。’長者聽了非常高興,即請相師為兒子取名。相師問長者:‘當孩子出生時有什麼瑞相嗎?’長者回答:‘孩子出生的時候,天降七寶,遍布家中。’相師告訴長者:‘這孩子有宿世的大福德,應取名為「寶天」。’

寶天漸漸長大成人,才華洋溢,精通各種技藝,他聽說佛是大聖人,德行高遠,便心生敬仰,希望能隨佛出家修行。於是,寶天辭別父母,來到佛的面前,懇求出家;佛一見寶天,便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衣著身。’又說了殊勝妙法,寶天比丘當下就證得阿羅漢果。

阿難在旁,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於是請示世尊:‘這位寶天比丘過去修何福德,今世出生時能天降七寶雨,一切食衣自然充足,從不缺乏?’

佛陀告訴阿難:‘過去毗婆尸佛在世弘法時,有許多善信居士以錢財寶物、衣食臥具等供養佛及眾僧,當時有一個貧人雖然一無所有,卻非常想要供養,於是以一把像珠寶般的白石頭,虔誠恭敬地供養僧眾,而且當下還發了大願。那位貧人就是今日的寶天比丘,因為當時恭敬供養白石,之後九十一劫當中,皆享無窮盡的福報,衣食、財寶自然具足,從無缺乏。而且因當時的信敬之心,今生值遇我在世弘化,並隨我出家,證得阿羅漢果。’當佛說完寶天比丘的宿世因緣,在場大眾皆心生信敬,有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者,亦有發無上菩提心者,對於佛陀所說的教法信受不渝,頂戴奉行。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二》

省思

一捧白石的恭敬供養,具足生生世世的殊勝福德;一念至誠的清淨信心,成就累劫累世的定慧莊嚴。每個人最珍貴的,即是本具的清淨性德,以此清淨心廣修眾善,即是培植自性福田的善法種子,再加以智慧之陽的照攝、精進之肥的養護、福德之水的滋潤,將有獲之不盡的菩提花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陀為何要拒絕姨媽供養的金縷衣

如果是長輩送給你的東西,你可以拒絕嗎?佛陀為什麼要...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如何解釋

問: 經中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請解釋一下。 方海...

法供養雖勝,仍不廢財施,諸物若能觀空不著,便屬法供養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因諸佛皆尊重法的緣故。所謂諸佛從...

為自己想,更要為別人想

佛光禪師為了推動佛教的發展,創辦了許多佛教的事業,...

做供養要具備這三個條件

做供養要具足三個要點:第一,福田清淨;第二,意樂清...

聖嚴法師《以布施對治貪念》

貪念會帶給我們許多的煩惱,該如何幫自己除貪、解毒呢...

佛誓斷眾生貪慾之因緣

世間狂逸之甚,莫過於貪慾,因此應當勤斷貪慾煩惱。 《...

業力把東西暫時借你用

《攝波羅蜜多論》云:資財無常現可見,若能任運起大悲...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守攝諸根食知自節

久遠以前,有五位沙門在波羅奈國的深山中隱居修行。這...

皈依三寶獲福無量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園時,一日對比丘們開示:皈依具...

老舍的腳步聲

在他住的房子的不遠處有一個破舊的廟宇,裡面住的全是...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禪師

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中國的佛教行門就是修持的方...

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對自己、對他人有一個準確的定...

「今天」是我們擁有的唯一財富

一個青年去尋找深山裡的智者,向他請教一些人生問題。...

處理雜務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禪師在月船禪慧禪師處得到印可,月船就對他說...

淨土法門特點是不經過中陰身的,往生在即時

那麼在信願執持名號當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們就...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時間,佛陀居止在毘舍離城外林中。當時世尊向比...

慾望永遠都不能滿足

有一位禁慾苦行的修道者,準備離開他所住的村莊,到無...

飢寒困苦愛易除,義無反顧往極樂

貧窮之人是由於多生多劫沒有種植善因,所以今生窮苦潦...

大佛與大罄的對話

有一間大佛寺裡面,供養了一尊很大尊的銅製佛像,在大...

十勸世人

一勸世人行孝道 父母恩情比山高 在家孝養爹和娘 勝如...

虛雲老和尚山居詩六首

稍得清幽處。頭頭總自然。 一間茅草屋。半畝藕花田。 ...

禮拜《梁皇寶懺》的意義與功德

相信大家都知道,《梁皇寶懺》的緣起,這個懺本是南朝...

聖嚴法師《禪的入門方法》

中國禪宗的修行方法,是頓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

【佛教詞典】雪山仙人

即跋伽婆(梵 Bhaigava)。為住於雪山之一仙人。食果實...

【佛教詞典】五百仙人

(傳說)優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之手足。見智度論...

【視頻】大安法師《念佛如何應對妄念》

大安法師《念佛如何應對妄念》

【視頻】世世生生,除辦慧業外,其餘盡是辦癡業(來果老和尚)

世世生生,除辦慧業外,其餘盡是辦癡業(來果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