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神通與智慧

2011/01/02  大字體  護眼色

有一個國家國境鄰海,海中龍王時常興雲作雨,致令水患時聞。須竭長者為消災祈福,恭請釋迦牟尼佛至國內應供。龍王雖明知佛陀蒞臨,卻依然故我,大肆發威,水淹國。慈悲的釋迦牟尼佛,護念眾生性命,齋飯用畢隨即施展神通,將國民悉數帶往天界的阿耨達池。

到達天界後,大眾依序就座,此時,天帝心想:‘真奇怪!世尊身旁常有二位羅漢比丘──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以及神通第一目犍連尊者,隨侍在側,增益佛光威德;怎麼今天只有看到目犍連尊者一位而已?’天帝心中所打的妄想,佛陀當下就知道了。於是,啟口囑咐合掌侍立的目犍連:‘你趕快將舍利弗找來。’於是,目犍連尊者依教奉行,禮佛事畢,就出發了。

深山石室內,舍利弗尊者正一針一線地縫補著袈裟。

‘師兄!世尊命我來通知你,立刻到天界阿耨達池,參與眾會。請馬上動身啟程吧!’目犍連朗聲道。

舍利弗尊者停下手中正進行的動作,抬起頭,平靜地注視著以神足通來到石室的師兄弟:‘等我把袈裟補完就走。’

‘如果你不馬上出發,我就施展神通,將石室連你一起放在右掌心,飛回世尊身邊!’目犍連尊者一心想完成師命,片刻亦不肯拖延。

聽到目犍連尊者的回答,舍利弗尊者微笑著解下腰帶,放在地上。‘如果師兄你能舉帶離地的話,再試試移動我的色身也不遲。’

說時遲,那時快,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已經動手了。然而,不論他如何使盡渾身解數,任憑石室天搖地動、土崩石裂,那條來自智慧第一阿羅漢身上的腰帶,仍舊紋風不動,留在原地。

目犍連尊者無奈,只得無功而返。然而,萬萬料不到的是,方才端坐不動的舍利弗尊者,此時竟然端坐在佛陀的身邊,動作迅速為己所不及!

神通不及智慧之力,如是!

典故摘自:《雜譬喻經·卷一》

省思

《大法炬陀薩尼經》云:‘五通具足。能作種種自在變化。能分一身以為多身。而是神通有時退失。以退失故還自害身。何以故。皆由無彼智慧力故。’神通是人人本具的妙用,由清淨安定的心所顯發而來。但,神通僅是修行中的過程而非目的,若無智慧,執著妄求,則易生禍害。公案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不敵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即是因舍利弗尊者定慧等持,心得自在之故。清明的智慧,才是幫助我們解脫煩惱、出離生死輪迴的最佳途徑!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傳喜法師:如何看待神通

還要提醒大家的一個就是,現在這個時代什麼稀奇古怪的...

佛不教比丘對在家人展現神通

有一次,佛陀來到了摩揭陀國游化,住在那爛陀城郊的芒...

就算有神通,也敵不過業力

目犍連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沒有人能和他相比,...

佛度六師現神通

昔日佛在王捨國竹林精舍,廣受君民尊敬供養,因此引起...

念佛人為什麼會著魔

問: 念佛人諸佛護念、菩薩擁護,但是為什麼現實當中...

果報還自受

一日,佛陀問目連尊者說:如果你的敵人怒目衝冠,來勢...

哪還有什麼比了生死的事大呢

我們禪七打到這個時候,應該功夫有個受用,能提得起。...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處?

唐肅宗時,西天大耳三藏來到東土,自稱有他心通,肅宗...

禪要如何去參

王輔益是個非常發心的信士,除了工作以外,只要有空就...

佛為比丘破前世情愛

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時,一位比丘出外托缽乞食,...

【一半】的智慧

雅純在佛光叢林學院念書,對訓導老師非常不滿,總是抗...

殺子成擔的故事

有一個愚癡的農夫養了七個活潑健康的兒子。他每天帶著...

女孩遇4名歹徒被流浪狗救下 經常餵食獲其報恩

兩年前她每天餵大黑一餐,換來大黑英勇救她一命。 大...

破五戒復又懺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問: 在家居士破五戒,復又懺悔,命終往生,能否超越...

星雲大師《生活與修持》

諸山長老、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是我們在...

祖師也有業障啊

我們在修學過程中,一聽說哪位是菩薩示現的,馬上本能...

傳喜法師:念佛是否就不用持戒?

信眾: 師父好!有很多人說,只要肯念佛,只要相信阿...

把聰明轉變成智慧

大凡立身處世,是最需要聰明和智慧的,但聰明與智慧有...

鳥類眾生好像沒有信願念佛,為何也能往生

問: 得生與否,全在信願有無。弟子在《念佛感應錄》裡...

莫讓「擔心」成為「詛咒」

一位做電視企劃與採訪的年輕人,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顛...

在物慾之流中冷靜一下

關於金錢,周國平的一種觀念值得讚賞:小康勝大富。...

未及害彼,返自害己

秋收之後,毗彌好整以暇地坐在庭院裡為小狗抓跳蚤。悄...

【佛教詞典】明昱

【明昱】 明代唯識宗僧人。吳人,字高原。萬曆年間為名...

【佛教詞典】密教四無量觀

(術語)千手軌所說。一慈無量觀,是東方普賢菩薩之三...

【視頻】釋迦牟尼佛心咒(女聲唱誦)

釋迦牟尼佛心咒(女聲唱誦)

【視頻】十小咒(黃慧音唱誦)

十小咒(黃慧音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