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誰有資格「酒肉穿腸過」

徐足之  2011/12/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逢年過節,大酌小宴,無不「腥腥相惜」,滿盤葷腥。略涉佛法的人勸我吃肉,稱學佛人不能機械理解佛法,要敢於「酒肉穿腸過」。我也承認:吃不吃肉,應當算作一種生活習慣,不必一定與佛法有關。但說到真學佛人就可以酒肉穿腸過,我感到完全不對。後來看到永明延壽禪師的一個開示,才弄清楚「酒肉穿腸過」錯在哪裡?

延壽大師對出家眾說,「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飲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飲酒;若見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行淫;若見己財如糞土相似,便可偷盜。」 原來可以「行世間逆順事」的,唯有法身菩薩!執「空」理而費「有」事,自宋至今,這樣的修行人仍然存在。修行人如不得明師指引,必是盲修瞎練。不但無功,反而增過 。

永明延壽禪師是這麼說的:「深嗟末世誑說一禪,只學虛頭,全無實解,步步行有,口口談空,自不責業力所牽,更教人撥無因果,便說飲酒食肉不礙菩提、行盜行淫無妨般若,生遭王法,死墮阿鼻,受得地獄業消,又入畜生餓鬼,百千萬劫無有出期。除非一念回光,立即翻邪為正;若不自懺自悔自修,諸佛出來也無救爾處!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飲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飲酒;若見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行淫;若見己財如糞土相似,便可偷盜。饒爾煉得至此田地,亦未可順汝意在!直待證無量聖身,始可行世間逆順事。」

永明延壽禪師說:「千經所說,萬論所陳,若不去淫,斷一切清淨種;若不去酒,斷一切智慧種;若不去盜,斷一切福德種;若不去肉,斷一切慈悲種。三世諸佛同口敷宣,天下禪宗一音演暢,如何後學略不聽從,自毀正因反行魔說!只為宿薰業種,生遇邪師,善力易消,惡根難拔。豈不見古聖道:見一魔事如萬箭攢心,聞一魔聲如千錐劄耳,速須遠離,不可見聞。各自究心,慎莫容易。久立珍重!」

我喜歡馬克思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出家人為免遭世人詬病,在俗家宴席上也會隨緣吃一口肉菜,往往取得正面效果,讓世人覺得出家人很通情達理。我是在家學佛人,從不隨此一緣。原因何在呢?我本來已經很習慣吃長素,僅僅為了某種所謂的隨緣而吃肉,什麼問題也說明不了。我從來不怕外人知道我吃長素。在乎人家怎麼想,其實是個人的「我執」作怪。實際情形是:你又不是他爹他娘,誰管你吃素還是吃肉呢?

前天,我太太所在總編室集體吃元旦飯,老總捧酒杯對大家說「給吃素的敬一杯」,並問我太太「全家都吃素嗎」,太太說都吃素。老總感嘆了:「吃素也能吃得這麼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素食的十大益處

素食的好處極多。至少具有下列十大益處: 1.益壽延年...

一位80後大學生如何成為素食者

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 蓮池大師 經過長時...

肉食讓我們把健康拱手相送

所謂肉食,病菌尸毒寄生蟲。 不論是什麼樣的肉類,在...

吃啥像啥,肉食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人類為了肉類蛋白的營養價值,吃了大量的肉食。然而當...

道證法師:動物的墳墓鬼屋

人有時很奇怪,假如知道某人有病,即使是親人,也不敢...

佛陀開示不飲酒、不食肉者得多少福

迦葉菩薩問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解說,不飲酒、不...

吃動物的肉,遲早要還的

業障越來越重,智慧就越來越薄,福報就越來越淺。於是...

圖說雞蛋的真相——雞蛋為何不能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習慣在臨終時的影響

我曾經看過一位患者,她為我上了一課,不但是有關戒律...

竺摩老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話》

第一章 講述的微誠 地藏經在我國流行之盛,其情形可...

把妄想的道路切斷

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試著心中不要講話,你發覺你...

禪宗裡的無念是怎樣一種境界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是六祖慧能大師《壇經...

身體多病的十個原因

1、喜歡打人、虐待動物。當老師或為人父母的人,如果...

情執放淡一分,功夫前進一分

古人說: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實這個話是從果上...

如何用佛法來處理家庭中的矛盾

問: 請問師父,如何在家庭裡的夫妻之間,丈夫與妻子...

抗衰老的蔬菜和水果

醫學研究證明,與機體老化相關的疾病及基因的突變,都...

辦喪事不要用葷,否則會害了亡者

一九二四年,曾任兩江總督的周玉山先生去世。他的兒子...

慧律法師《[我]不屬於這個世間》

各位尊敬的義工、各位發菩提心、慈悲、無條件犧牲奉獻...

用一顆歡喜的心來對待生活

在當今社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競爭也日趨激...

戴斗笠的地藏菩薩

記得是在八九歲的時候,讀過一個日本民間故事《戴斗笠...

哪還有什麼比了生死的事大呢

我們禪七打到這個時候,應該功夫有個受用,能提得起。...

什麼樣的人才擁有好的命運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我們每天修行,必須要有一段時間來禮佛。禮佛一方面降...

放棄小利來成就大事

意不並銳,事不兩隆,人的一生中,總有許多事情要自己...

【佛教詞典】遺落食戒釋名

資持記釋云:「言半在手者,西土手摶食故;此方餅果亦...

【佛教詞典】得道

(術語)三乘各斷惑證理之智慧,名為道,行三學而發此...

【視頻】佛說玉耶女經白話

佛說玉耶女經白話

【視頻】佛、菩薩、羅漢、天王、有什麼區別

佛、菩薩、羅漢、天王、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