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苦行因緣
每個人與生具來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會分辨不清、錯失良機,因而招來很多障礙自己的緣。
在佛經裡有這樣的一段故事——佛陀雖已成佛,但在示現人間的過程中也曾碰到九種困難讓他困擾、煩惱。當佛陀還是太子時,為了修行,離開了皇宮,五年的參訪、六年的苦行,這些都只不過是現八種相於人間,用以引導弟子如法修行就可以成佛的方法。在修行中,太子遇到的第一個難關就是——遲了六年才成道。六年的苦行,讓他受盡了折磨,也碰到很多魔眷來擾亂。
佛陀問弟子們:「為什麼我修行的過程,花了那麼多的時間?碰到那麼多的困難?尤其是天魔來擾亂那麼久,因緣從何來?你們知道嗎?」
弟子答:「不知,請佛陀慈悲開示。」
佛陀說:「迦葉佛的時代,有二位很要好的朋友,從小到大,兩人感情很好,他們不管是志向、行動、興趣,都很契合。有一位叫護喜,他在外面聽人說,迦葉佛福慧威德無量,正在化度人間;他聽了很歡喜,知道有這麼好的法,有尊貴的佛在人間,心想絕對不可錯失良機,要趕快去親近佛陀。
但是他也不願意他的朋友——火曼錯過時機。他歡喜雀躍地來到火曼的家,對他說:「我得到天大的好消息!」
朋友問:「是什麼好消息?」
他回答:「很難得的世間聖人——迦葉佛,他已來到我們的城市弘揚佛法、教化眾生,我們也應該趕緊去赴會,以接受佛陀智慧的洗禮!」
火曼說:「有什麼好看?有什麼好聽?只不過是一個禿頭道人!」
護喜看到他沒有一點兒興趣,也不歡喜,於是等了三天。那時,護喜還是不斷聽到大家的讚歎,他又趕快去向火曼說:「走!趕快去,機不可失,時光易逝,機會難得呀!要趕快把握時間。」
但是,好朋友還是一樣的態度——非常的輕視,也非常的傲慢。他說:「沒什麼好聽啦!再講也是一些如何做人的道理,這些我們都知道了。」又再拖了三天的時間。護喜越想越不對勁,一眨眼六天的時間已經過去,再拖下去,機會就錯失了;所以,又再去找火曼。
火曼還是擺出很驕傲的態度,護喜禁不住火氣上升,抓起他的頭髮,拽緊他的頭髮說:「由不得你不去,走!跟我走!」火曼發現護喜這麼認真地要勉強他去,心想:或許真的值得去吧!他明白應該前去拜訪這位世上稀有的聖人。
他向護喜說:「請把我的頭髮放開,我跟你去就是了,不要生氣啦!」
於是,雨人歡歡喜喜地到迦葉佛的面前,護喜向佛跪拜頂禮,火曼看到護喜的虔誠,也一樣跟著跪下禮拜。那時,護喜就向迦葉佛說:「佛陀,我這位朋友不知什麼是珍貴的佛法,不知道惜緣,請佛慈悲開示化度他,讓他提起虔誠之心,奉行佛法。」那時,迦葉佛看到這兩位好朋友能互相鞭策成就,他讚歎護喜,然後開示很多的妙法,來轉動火曼的心。
釋迦牟尼佛說:「那位火曼就是現在的我——釋迦佛,當時的護喜就是最初助我越城的天子,他引導我,讓我的馬騰空越過城去,走出城門。」
佛陀又說:「因緣一點也不能放鬆,一點也不能出差錯,那時我只不過一時怠慢,時間浪費了六天,就招來生生世世都有六年的困擾,一直到現在成佛,這一世也碰到六年的苦行,拖延了六年的時間。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堅守道心呀!」
這就是佛陀成佛之前的六年障礙,原來也是有其因緣:佛陀是出世的聖人,還是要承受因果,何況我們尚是凡夫。初發心只要方向正確,便要步步精進,甚至要感恩周圍的環境未障礙我們:最怕的是自己心生障礙和煩惱。除了要自我排除煩惱,也要己度度人。
金地藏的故事
佛陀住世時,有四大菩薩協助應化人間;他們分別是:大智文殊、大行普賢、大悲觀音、大願地藏。直到佛陀滅度後,他們還是本著那分悲智願力,不斷在人間顯跡,救度眾生。
在中國有十分著名的四大名山,即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九華山:這四座名山就是四大菩薩在中國顯跡、度化的道場。而九華山是地藏菩薩所顯跡的地方。
地藏菩薩在九華山顯跡,大約是在釋迦佛滅度後的一千五百年間,那時在新羅國——就是現在的南韓,王族中有一位年輕人,名字叫金喬覺,他因喜好佛學而出家修行。出家後他想:一定要到中國才能求得佛法。所以,他搭船帶著白狗「善聽」,渡海到中國安徽省,在沿海遇到一陣大風將船吹至岸邊。這位年輕的比丘就棄船、帶著白狗,向山的方向前進,不知不覺中來到山嶺處,放眼一看,山下盡是一片平原,風景十分優美。他就停留在山中以洞穴為家,而且一停留就度過了七十五年的時間。
他在山中的生活過得非常艱難,因欠缺糧食,僅以野草、山果充飢,甚至在傳說中他曾吃土維生,稱為「觀音士」,這是傳奇的記載。不過其生活的刻苦由此可以想見。山洞中又缺水,需要到山崖下五百公尺處才能提到一桶水,一天之內為了取水而必須上上下下,非常的辛苦。
在傳奇中還有一篇小故事,有一天早上當金喬覺打坐時,忽然被一條蟲咬到,他嚇一跳出定後,見到一位身穿黑紗的婦人,在他面前叩頭跪拜說:「非常懺悔,我的兒子不懂事,冒犯了聖體。為了表示懺悔和恭敬之心,所以在石崖邊化出一條清水,供您取用以表示他的心意。」婦人說完話即消失了,之後果然離洞口不遠的山崖出現一股清水,源源不斷地流下來:聽說無論如何的乾旱,泉水仍是不斷流出,這也是傳奇之一。
金喬覺比丘在九華山修行經過多年,有一群詩人到那裡遊山玩水,想尋找靈感作詩,忽然間在山洞口看到一口破鍋子放在石頭上,柴火已熄滅了。看看鍋內,只有野菜混雜著觀音土,大家又探頭往洞內看,原來有一位修行者在那裡打坐。大家在洞口靜靜地等待,一直到中午時分,修行者終於出定,走出洞來。他看起來不太像中國人,據傳奇的記載地藏菩薩的相貌很特別,他的身高約七尺高,額頭很高很寬,所以那些詩人問他從何處來?比丘即自我介紹,並說他來自新羅國。
那些詩人聽了覺得很慚愧,因為他們就住在山下,竟然不知道有一位遠道而來的修行者已在山上住了好多年,而讓他過著這麼刻苦的日子,從此那群詩人就成為他的護法,又去稟告山主——閔公。
閔公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知道山上有一位有道高僧時,心裡非常歡喜,於是趕緊去拜訪。看他住在那麼簡陋的山洞內,閔公也覺得很不忍心,因此決定和詩人們一起為修行者蓋一座簡單的精舍。
金喬覺比丘生活安定後,他更加用功修行、研習佛法,護法的這群人也常來請教佛法。尤其是閔公,他非常敬重三寶,每天都要供養一百位僧眾;但是,不管如何努力去邀請,總是只有九十九位,一定要專程去邀請金喬覺比丘,才會正好滿一百位,長此以往金喬覺比丘經常到閔公家裡應供。
閔公對這位高僧非常恭敬,於是讓兒子隨他出家。有一天,閔公向金喬覺比丘說:「您應該擴大修行的道場,因為前來求法的信眾愈來愈多,將來也會有人來此安住修行,是不是要擴建道場呢?」金喬覺比丘說:「只要有足夠的地方就可以擴建。」閔公說:「您看,這整座九子山都是我的呀!您需要多大的地方都可以。」
金喬覺比丘說:「我只要有一件袈裟大的範圍即可。」閔公說:「那一點點怎麼夠呢?」金喬覺比丘說:「這件袈裟的影子能蓋住的地方,就夠用了。」閔公不甚解地答應了。金喬覺比丘就把身上的袈裟脫下來,向空中揚去,一陣烏雲遮住了陽光,整座山被烏雲遮蓋猶如被袈裟遮蔽一般。閔公既驚訝又歡喜地把整座山奉獻給金喬覺比丘:這群詩人即思惟著:到底怎麼為這座山命名呢?應稱為「九子山」還是「九方山」?若以看蓮花的心看這座山,它就像九瓣層疊的蓮花,於是大家提議以「九華山」定名。
從那時起,護法的人愈來愈多,道場也很順利地擴建完成,這位金喬覺大師在當時度人無數,從韓國渡海來跟隨他出家修行的人也很多,而且一年年增加,後來僧眾太多,發生缺糧的情況,而「僧多粥少」這句成語就由該地傳衍出來。金喬覺比丘想把僧眾分一些出去,但是大家好樂佛法,雖然生活睏頓,還是為法忘軀要跟隨金喬覺法師,不願離開九華山,有所謂「枯槁眾生」用來形容在那兒好樂求法的人。
為什麼後來大家會稱他為地藏菩薩的化身呢?因為,白天他為弟子們說法,一到黃昏時他就入定了:據說,到了夜晚九華山的周圍常常會發出地獄刑具的聲音。所以,很多人傳說金喬覺法師夜晚時分,會到幽冥界去度眾生,所以稱他為「化跡的地藏菩薩」,也有人尊稱他為「金地藏」。
他自二十四歲上九華山,直到九十九歲的七月三十日圓寂:在九華山度過了七十五年的歲月,可見地藏菩薩和中國的眾生特別有緣。
長者之子悔過記
佛陀住世時,把輔導眾生當作一種「社會心理」的治療,人心有何病症,佛陀就針對其病加以輔導。過去有一位長者子,是獨生子,長者非常寵愛他,百般的依順他;因此,這位長者子仗著大家對他的寵愛,完全不顧禮義,日日花天酒地,無論父母怎麼勸導都沒有辦法改變他。
長者心想,可能是因為沒有讓他擔負責任,所以他天天消磨時光浪費生命,倒不如把家業傳給兒子,有了責任,看他是否就會安分守了?
繼承家業之後,長者子不僅沒有安分守己,還變本加厲,經常一出去就十天、八天不回家,又結交一群酒肉朋友,整天於聲色場所流連忘返。經過幾年,家產被他喝光、賭光了,落魄得必須乞討維生,而過去那群朋友早已不知去向,偶爾在街頭巷尾相遇,請求他們接濟一餐都不可得。最後,他只好沿街乞討,有人想施捨東西,抬頭一看是他,就把東西再收回去。過去曾被他欺侮過的人,一看到他就趕著追打,實在非常狼狽。
後來,長者之子想回家去哀求父母收容接納他:家裡即使再窮也還有三餐溫飽,但是,父母也不認他了……。他聽說天下最慈悲的人是佛陀,他的心胸開闊,願意寬容一切眾生。長者子心想:我不如去投靠佛陀,皈依其座下,以後衣食就不必煩惱,也不會受欺負了。於是,他就往佛陀的精舍出發了。
佛陀看到他,問道:「你來這裡有什麼事嗎?」長者子說:「我已經沒有居住之所,生活也沒有著落,希望佛陀慈悲收留。」
佛陀說:「天底下最慈悲、最關心你、最能容納你的莫過於父母,只要你能浪子回頭,父母必能再接納你:如果心地不清淨,即使在佛門,也一樣藏垢不淨。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清淨你的心,然後趁著父母還健在時,回去向他們求懺悔,讓老人家歡喜安心。只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勤勞,並好好孝敬父母,調和聲色,選擇良友、做事真誠信實,回去之後,你一定能東山再起呀!」
佛陀對他諄諄教誨,長者子真的回去了。不管父母怎麼趕他走,他心裡知道,天下沒有比父母更慈悲的心,一時的錯誤,父母難免會生氣:不過,父母一定會寬恕孩子,他還是很真誠地向父母懺悔。
其實,父母心裡也擔心萬一態度太強硬,孩子會真的一去不回;但形式上總是要表現生氣的樣子,這是身為父母的心理。後來,他的父母看到孩子真心懺悔了,就說:「你如果真心想回來重建家園,我們可以原諒你。」
「知子莫若父」,當初長者並沒有把全部的家產傳給兒子,還保留部分的產業。現在浪子回頭了,長者把剩下的資財拿出來給兒子重整家業。
果然「浪子回頭金不換」,他確實徹頭徹尾地改過了,而且東山再起。他非常認真工作,講話有信用,對父母孝順、對人禮讓誠實,行為端正,更博得親朋好友的好評;三年之後,他完全成功了,變成一個真正的孝子。
雪山仙人的故事
佛陀在世時的社會狀況十分複雜,所以佛陀時時教誡四眾弟子要好好控制欲心。有一天,佛陀對一位居士說了一個故事,因為這位居士的家庭面臨即將破裂的邊緣;由於他有了外遇,他的太大受不了,甚至有輕生的念頭;所以,佛陀對他說了這個故事。
佛陀說「欲心」是最可怕的,不只是在家居士會被「欲」火熏心,就是修行者,哪怕他已得到神通、禪定,一旦遇到「美色」當前,定力不夠的也會退失道心、迷惑顛倒。
過去有一位仙人在雪山修行,有一天,他要下山到城裡採購一些油、鹽、米。那天到山下時天色已經黑了,他就在國王設於城裡的房子歇息,就如同現在所謂的「招待所」,可方便遠途來的人晚上住宿,那天晚上他就住在那兒。
天剛亮時,他收拾行李、整裝搭起身上樹皮所編的衣服,擔起行李就出門了。正當早晨,他精神很好、走路的姿態很有威儀,走到城門時,國王看到他,覺得這位修行人一副仙風道骨,令人從內心起了敬意,於是向前和他打招呼,又請他進宮內,準備了豐盛的餐點招待他。
國王看到仙人的一切舉止動作都令人打從內心生出歡喜,所以等他吃飽之後就向他請法。仙人口才很好,就將自己的心得一一傳授給國王。國王聽了以後,法喜充滿。遂向仙人說:「請你不要回去,希望你留在宮中,便可以時時說法,讓我了解人間以外的仙法。」這位仙人也很高興,因為他覺得在宮中傳授仙法也是好事,於是就答應國王的請求。
這一留即過了漫長的十六年,國王和仙人相處得很好,彼此都能受益。有一天,邊境的敵人來侵犯,國王將帶兵去平定亂象,臨出門前,國王交代一位王妃要好好款待仙人。於是,王妃很用心地料理送仙人的三餐飲食。有一天,王妃將中餐準備好之後,仙人遲遲未到,王妃覺得累就先用香水沐浴,沐浴後穿著單薄的衣服,斜躺在床上打盹。
當她正欲入睡時,忽然聽到有腳步走近的聲音,她知道仙人已經到了,趕緊要起床,而仙人已走到了門前。匆忙之中,她一不小心讓那翠薄的外衫滑落到地上,仙人在門外正好看到王妃的肌膚和身體。他的眼睛停留在那兒,剎那間整個人眼前一片空白,只見眼前這女人細嫩白皙的軀體。那時,王妃覺得很尷尬,趕緊將衣服搭好,請仙人進來,招待他用餐:這時雖然有滿桌豐盛的食物,但是仙人卻心神恍惚食之無味。
仙人吃飽以後,回到休息的地方,躺在床上時他的精神卻無法專一了,心緒起伏不定。從那天開始,他七天七夜吃不下、睡不著,躺了七天、病了七天。當時,國王已經平亂回來,還未入宮以前,國王先在皇城的四週巡視了一遍,剛好來到仙人休息的處所,他想先看看仙人。結果,一進去發現裡面又髒又亂,看到仙人躺在床上好像病了,國王就命侍衛將裡面清掃乾淨,然後坐在仙人的床沿,關心地問仙人:「你到底得了什麼病?」
仙人回答說:「國王啊!我沒什麼病,但是我的思緒很紛亂煩惱!」
國王又問:「你為什麼會紛亂、煩惱呢?」
這位仙人很老實地答說:「我看了王妃的美態,讓我的心靈不安。」
國王就說:「仙人啊!只要你想要,我就將那位妃子送給你,起來吧.和我一起進宮去。」
仙人就跟國王一起進宮了,國王將那位王妃召來,告訴她:「從今天開始,妳就跟這位仙人一起生活吧,」
國王又偷偷告訴王妃:「仙人為了妳才生病,妳要好好拯救他。」
王妃答應說:「我知道,我不會孤負你的期待。」
就這樣她跟著仙人出了宮門。
王妃就跟仙人說:「你帶我出來,要去哪裡呢?我們應該要有一棟房子。」
仙人說:「我哪有房子呢?」
王妃說:「你去向國王要一棟吧,」
仙人就真的去向國王要一棟房子,國王答應了,給他一棟城裡專門堆積垃圾的房子。他帶著王妃去,王妃看了看就說:「你看!房裡都是垃圾,那麼髒亂必須清理乾淨。第一、你要將這房子打掃乾淨;第二、你要將房子四週的牆壁抹乾淨。」
仙人說:「這麼髒,我要從哪兒開始打掃呢?」
王妃說:「你進城裡去拿畚箕、掃把,把這些清潔的工具都拿來,然後要把裡外完全清掃乾淨。」
仙人只好又回宮裡,向宮裡的人拿了清掃的工具回來,又乖乖地將裡面仔細打掃一番,弄得滿身大汗和污垢,好不容易將房子打掃好了。王妃又說:「現在房裡空空的,應該搬一些傢具來,要桌子、茶几、床……。」
他真的乖乖地又去向國王要了傢具,很辛苦地一一搬來。搬好之後,王妃又說,「浴室裡面需要水,我要沐浴,你趕快去搬洗浴用的束西來吧,」於是他又去搬浴具,王妃洗完後,才換仙人去洗。
仙人洗完澡後,坐在床上,那王妃突然將仙人的鬍鬚抓過去,拉近靠著她的臉,告訴他:「你忘了自己是修道的人,現在這麼近,你愛看我的臉就看個清楚吧!」
那時仙人忽然間眼前又是一片空白,臉貼著臉,怎麼看得清楚她的臉?一天下來又是那麼累,當下他恍然大悟了——「美色」真是害人精啊!他想:一整天這麼辛辛苦苦的,所看到的又是什麼呢?只是一片空白!這種污染的心害我禪定的功夫全消失了,滿心的煩惱就是為了女色。
他覺悟了,趕緊離開王妃身邊,他跟王妃說:「王妃啊!我想通了,我要將妳送還國王,我還是迴雪山去過修行的日子,享受禪定清淨的境界!」仙人說完後,立即將王妃送回,不再留戀城市王宮的生活,就這樣迴雪山去了。
佛陀把這個故事說完後,又向那位居士說:「一位修行仙道者也會為了色慾而失去道心,何況你是在家居士,生活在五濁不清淨的環境裡面,有時心生色念是難免的,但要趕緊將心收回來,好好回去照顧家庭,照顧你的太大,負起做丈夫的責任,才能建立美好的家庭。」
這是佛陀對一位在家居士所說的一段故事,這也是一個活生生的教材——人都是在「貪慾」中造業受苦報,而「欲」之大患莫過於「色慾」,色慾害人不淺;不管是家庭或是社會的混亂,多數都是由色慾而起,尤其是人倫的破壞也是以「色慾」為因,才會亂了人生的秩序。所以,我們要學習時時制心一處、要把心念照顧好啊!
王子與仙人
有一回,佛陀看到弟子們圍在一起談論著,他走向前去和弟子們圍坐,聆聽他們探討的主題——談心。
有一位弟子請問佛陀:「為什麼有的人終身都抱著感恩心,卻有人不知道要知恩圖報?這樣的人實在很矛盾、很可憐。」
佛陀說:「你舉個例子,是誰這麼矛盾和苦惱?
弟子說:「是您的堂弟提婆達多,在俗親算來他是您的堂弟,出家後便是佛弟子,為什麼他卻常常要害佛陀、破壞僧團?像他這樣的人生不是很苦嗎?」
佛陀就說:「對啊!是很可憐、很值得憐憫,因為他的內心充滿怨恨、充滿煩惱。而知情達理的人會唾棄他,所以他很不快樂、很可憐。」
那位比丘說:「正因為這樣才讓我們想不通,他已接受佛陀的教法,了解一些人間出世的道理;他應該感恩,但為什麼做不到呢?」
佛陀說:「這是他長久累積的習慣,不是今生此世才如此,過去生無量劫來,他就不知感恩,甚至還恩將仇報,我告訴你們提婆達多過去世的因緣。」
在過去無量劫以前,有一個國家的王子生性充滿嫉妒,對人都以怨恨之心對待,對宮中的佣人很刻薄。不論別人多麼愛護他,他都沒有一點點感恩心,對人無絲毫愛護之意。隨著年紀增長,他的嫉妒怨恨和瞋怒也同時增長,全宮中的人都敢怒不敢言,連大臣們也都知道王子生性非常兇惡。
有一天,他心血來潮想到湖邊游泳,但是當時天色已暗,可是他不聽別人勸告,執意一定要去,大家也只好隨他的意思。到了湖邊,那些長久受到王子欺負的人早已埋怨於心,當風雨漸漸變大時,他們就趁機把王子推落湖中,那時風大雨大雷聲也大,而王子的隨從卻一轉身趕快回去了。
大臣問他們:「怎麼只有你們回來,王子呢?」
王子的隨從說:「風雨太大,大家就四散了,王子還沒回來嗎?」大臣心想:這可能凶多吉少了,他趕緊到宮內去報告大王。大王很煩惱,立即命令大家開城門去找王子,但是尋遍了還是找不到。
當王子被推到湖中時風雨很大,他在水中掙扎,正好抱到一根大木材,好不容易掙扎爬到上面,正巧有一條蛇也游到木材之上,另有一隻老鼠也暫棲於上,還有一個鳥巢被風吹落,小鳥也停留在木材上面,他們在湖中漂浮:王子害怕地大聲呼救,那聲音非常淒厲。
當時,湖邊有一個茅棚,裡面住著一位修行的仙人,他聽到有人求救的聲音,看到外面風雨很大,天色一片黑暗,他認為生命寶貴,所以趕快跑到湖邊去。他看到呼救的人飄搖於湖面,工即不顧自身的安危,跳入湖裡用力將木材推上岸,他先將人拉起來,又看到蛇、鳥和老鼠也被水打得傷痕累累,於是小心翼翼地把 它們救起來,帶到茅棚裡。
仙人立即生起火堆,先料理蛇、為它敷藥,再料理老鼠、鳥,最後才為王子敷藥,向他問安。那時王子不但沒有感恩心,還生起一分瞋怒;他覺得自己受到輕視,認為這個仙人很奇怪,他想:我是一國的王子,你不先對我好,倒先去關心鳥、蛇、老鼠;當下,他內心就很不平衡。
那位仙人很有愛心地準備好食物,同樣也是讓鳥、蛇、老鼠吃完後,才拿另一份給王子吃。經過一天一夜的療養,他們體力都已復原,仙人就說:「現在你們都已復原,可以各自回去自己的地方了。」
那條蛇就對仙人說:「你的恩德我永遠難忘,你有困難時,不論在何處,只要叫聲:『蛇啊!蛇啊!』我就馬上來幫助你。」
老鼠也說:「我也感恩你的恩德,我應該回報你:你需要我時,只要叫著:『鼠啊!鼠啊!』我就馬上來。」
小鳥也說:「不論你在何處,需要我的時候,叫:『鸚鵡啊!鸚鵡啊,』我就會馬上來。」然後它們都各自回去了。
王子也說:「謝謝你救我、幫助我,我若登基後,你來找我時我會好好報答你。」王子雖然這麼說,但心裡卻準備等他來時,要回報他的是仇而不是恩。王子回去後不久,果然繼承王位了。那位仙人想看看人心、獸心和眾生心到底有什麼不同?因此預備到城裡參加王子的登基儀式。
走在路上時,他想看看蛇是不是會依約出現?他就叫:「蛇啊,蛇啊!」蛇真的就出來了,蛇對仙人說:「很高興看到你,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告訴你,我在過去生中存了一些金條埋在地下,因有這種貪執才會生為蛇身,守護我的金條。希望你救救我,我把這些金條給你之後,我就能心無罣礙,才得以解脫。」
仙人說:「只要你有這分心,這些金條就暫時放著吧!」他表達對蛇的謝意,也祝福蛇能早日解脫。
又走了一段路,他心想老鼠不知如何?就叫:「鼠啊!鼠啊!」那隻老鼠也很快就出現了,它說:「我過去生和蛇是好朋友,彼此都想賺取金錢,並且希望永遠為己所有。但人生無常,生命有限,不多久我就往生了,為了守護這些錢財才淪為畜生類,我現在覺得很痛苦,希望你能接受這些錢,讓我能心無罣礙。」仙人也告訴他:「先放著,將來用得到時我會來。」並對 它表示敬意。
再向前走,仙人又想鳥不知會怎樣?他就隨口再叫:「鸚鵡啊!鸚鵡啊,」鸚鵡真的也及時飛來,鸚鵡說:「恩人啊,你若需要時,我可以召來一大群鳥,將稻種集中在一起來回報你。」
仙人說:「你有這股力量,我當然是很感恩,等我需要時再招喚你,希望你們全力來支持。」
仙人繼續向前,進城時,正好遇到王子登基後在街上遊行。王子遠遠看到他,就向侍衛說:「前面走過來的是個很怪異的人,不要讓他走近我面前,你們把他捉起來打,再把他趕出城,不要讓他見到我。」侍衛真的走到仙人身邊,不由分說捉起來就打,仙人向前跑,他們就邊追邊打,追打出城外,當仙人被打得遍體鱗傷時,他喊道:「古聖先賢說——人心、獸心同一類,我救的人竟然叫人毒打我!」
打他的人聽到仙人這些話時覺得很奇怪,其中一位就叫大家停手,問他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問明原由之後,大家才知道原來前不久王子落水就是被他救起來的!侍衛回到城裡就對王子遊行的隊伍宣佈真相,又向百姓宣佈說——可敬的人是城外那位被打得遍體鱗傷的人,而新登基的國王是個凶狠陰毒的人。於是大家對國王凶狠的心態都很厭惡,不禁嘩然。
眾人就將國王從馬上拖下來趕出城外,將仙人接進城裡,為他敷藥療傷,復原之後即擁戴他登上國王之座,很受人民的愛戴。後來仙人想到之前老鼠和蛇說的話,就告訴人民說哪個地方埋藏著金條,要趕快取出來佈施,隨後又舉行一個「無遮大會」把財物佈施給全國窮困的人。
故事說到最後,佛陀又說:「當時那位王子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而仙人就是我:累生累世以來,恩恩怨怨一直延續到今生,而提婆達多恩將仇報的習氣仍未斷除。」人心就是這麼善變,眾生心也是一樣,有的人懂得感恩圖報,有的卻比獸類還要來得凶狠,無法體會他人的恩德,這就是善變的心啊!
佛陀與提婆達多的宿世因緣
佛陀時代,每位弟子對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達多常常在僧團中搬弄是非,他雖然出家但對佛陀卻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製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間的情感分離,甚至誹謗佛陀的言語舉動,若聽到有人讚嘆佛陀時,他就想盡辦法挑撥離間,這就是提婆達多的習氣。
那天比丘們聚在一起議論道:「為什麼提婆達多對佛陀那麼不滿?為什麼他要在外面散播許多謠言呢?」
佛陀剛好走過,問道:「你們在議論什麼?」
有一位回答:「佛陀,我們都很疑惑——提婆達多和佛陀是堂兄弟,又是您的弟子,為什麼他事事都要障礙佛陀,甚至聽到有人讚嘆您時就想盡辦法散佈謠言、誹謗佛陀,提婆達多和您曾結了什麼樣的因緣呢?」
佛陀說:「提婆達多誹謗我不只是在今生此世,在過去生中他就一直抱著嫉妒心,常以險惡之心加害我。」佛陀接著又說:「你們坐下來,我告訴你們過去生中的提婆達多。以前有一個摩伽陀國,國王養了一頭大象,是一頭潔白的大象,不論行走、外貌都是上等之選。國王請了馴獸師來調教,這頭白象很聰明、人見人愛備受讚歎。有一次在祭拜大典上,國王騎著這頭白象在人群中巡視祭拜的隊伍,大白象一走出來,全國的人民都大開眼界,每一個人都讚歎 它,因為它的動作優雅穩重,讓人一見就生歡喜心。」
國王看到這麼多人讚嘆白象,他心中很不高興——大家竟然都只讚賞被我騎的大白象,卻沒有人讚賞我的英姿煥發。於是國王就想盡辦法要置它於死地。
國王問馴獸師:「這頭大象馴得如何?」
馴獸師說:「很好啊,這頭象聰明伶俐,很好教。」
國王說:「如果它站在最高的斷崖上,是不是可以表演被調教的技術?」
馴獸師說:「沒問題,因為它很聰明。」
國王就說:「好,我要看大白象獻藝。」
於是,國王就指定在摩伽陀國最高的山頂上,那山間還隔著很危險的斷崖,國王要大像在那裡獻藝。馴獸師隨著國王牽著大象到那裡,國王和許多大臣百姓都等著要看大象表演,國王命馴獸師騎在大象背上指揮。國王下令說:「你要 它縮一腳,用三隻腳站在山尖上。」馴獸師就指揮象用三隻腳站立,大象就開始表演,姿態真是美啊,在場的老百姓都很讚歎大白象;國王愈聽愈氣,又說:「要大象縮起兩腳,用兩隻腳站立。」大象真的做到了,讚歎的聲音更大了。國王更是嫉妒了,又要大象用一隻腳站立,其它三隻腳都縮著,沒想到大白象竟然也做到了,此時讚賞的聲音真是震動天地!
那時,國王除了嫉妒之外又加上痛恨,他咬牙切齒、無理地告訴馴獸師:「要它四隻腳都縮起來,懸空在山頂上!」
當時,馴獸師就貼近大象的耳朵說:「國王有心要置你於死地,像這種無道的國王不值得為他服務,你是否能展現神力,將四隻腳都縮起來,騰空飛到婆羅奈國去?」結果大象真的四腳懸空、身體輕飄飄地載著馴獸師飛過斷崖,一直飛到婆羅奈國的城門上空。
婆羅奈的人民抬頭,突然看到一頭白象輕飄飄地載著一個人在天空中飛翔,大家都喝采說:「啊!好神奇的大白象,它帶著福氣到婆羅奈國,這是個好預兆!」那裡的百姓都跪在地上喊。國王在宮中也聽到了,就和大臣們出來觀看,看到那大白象果真是良象,國王說道:「不知 它是否和我國有緣,希望大白象能降臨到這裡來。」
大象就真的降落在婆羅奈國的宮殿旁,國王問那位馴獸師:「你們從哪裡來的?」
馴獸師說:「我們從摩伽陀國來。」
國王說:「這頭象到我的國家來,必能帶來吉祥,希望能讓它留下來。」
馴獸師就對大象說:「這是一位仁王,我們應該投靠他,為他服務。」於是他們就留下來了。國王很高興,封大白象為象王,又為象蓋了一所很好的屋子讓它住,而且餵食最好的食物。
佛陀說完這個故事又對比丘們說:「你們知道嗎?那位怨恨嫉妒心強的國王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婆羅奈國的國王就是舍利弗,那位馴象師是眼前的阿難,而大白象就是我——釋迦牟尼。提婆達多生生世世不斷用嫉妒和怨恨之心結怨連仇,直到現在還要不斷地逼害,這就是他過去生無量劫前、生生世世累積的嫉妒心。」
佛陀又說:「大家修行就是要把內心的怨恨和嫉妒心掃除,心中的這分無明、黑影若能撥開,才能透徹了悟真如本性。
偉大的教育家
佛世時僧侶過的是出門托缽的生活。佛陀於弟子中選了陀驃摩羅子比丘來管理分配托缽事宜,他為人正直也很有修行的風範,因此,佛陀請他管理僧團。僧眾每天出去托缽都經由他調整,當時陀驃比丘也分配得很好,東南西北大家各自分頭前去,每一位托缽的對像也都固定,然後三天換一次。
當時僧團中有一位年輕的比丘叫密多求,他出家不久,仍帶著習氣於僧團中生活,他也和大家一樣出去托缽。有一次,他被陀驃比丘派到某鄉村去,那位施主生活並不富有,所以只給他很簡單的粗食,他看到缽中的食物,內心就很不歡喜,盡管不高興,但是仍然要吃呀!第二天接到的食物比前一天的還差,第三天的食物又比第二天的粗糙,他心裡非常埋怨,即遷怒於陀驃比丘,認為陀驃比丘故意分配這種無誠心的施主給他,為此懷恨在心。
密多求比丘有一位妹妹密多羅也在比丘尼僧團中出家。有一次他到比丘尼僧團去找妹妹,把自己心中的不滿宣泄出來,妹妹年紀仍輕,不會分辨事理,哥哥講的話,她也信以為真,還為哥哥抱不平。密多求看見妹妹如此,忿恨不平的心愈難化解。
他向妹妹說:「你要為我出這口氣!」
妹妹說:「你說說看,我若能幫忙,一定盡力!」
密多求說:「唯有一項辦法——你到佛陀面前告狀,說陀驃比丘對你非禮、不守梵行。」
妹妹大驚,說:「這怎麼可以?明明他是守清淨戒的人,我卻要誣賴他不守梵行,這種事我不敢做!」
密多求即威脅妹妹說:「你如果不願意,那以後你就不要認我是哥哥,我也不認你是妹妹!」密多羅很為難,最後終於答應哥哥的要求。
密多求在妹妹還未到佛陀住處前,他就先向佛陀頂禮,接著妹妹來了,也上前向佛陀頂禮,說:「佛陀!僧團之中,有一位不守梵行的比丘!」
佛陀問:「哪一位?」
比丘尼說:「陀驃比丘到我們比丘尼團中,違犯了清淨戒!」
密多求接著說:「佛陀!這是事實!」
佛陀看到陀驃比丘也在場,於是把他叫出來,問:「剛才這位年輕的比丘尼所講的你聽到了嗎?這是真的嗎?」
陀驃比丘說:「是不是事實,佛陀您知道呀!」
佛陀說:「你這樣的回答不對;有,就說有;沒有,你要說沒有!」
當時羅睺羅起身說:「陀驃犯不清淨行,密多羅比丘尼挺身指認,尤其密多求也來做證,難道陀驃比丘一句『沒有』,就能認定他沒做嗎?」
佛陀就向羅睺羅說:「羅睺羅,如果密多羅比丘尼來我的面前說:『羅睺羅不淨行!』再加上密多求比丘來做證,那你要做何回答?」
羅睺羅說:「我如果沒有做,當然回答沒有,佛陀應該知道。」
佛陀說:「那和剛才陀驃比丘回答的還不是一樣嗎?年輕人看事情應透徹,凡事要冷靜分辨。」於是,佛陀向僧眾說:「希望你們好好求證這件事,讓密多羅到外面,然後大家好好求證。」說完,佛陀就離開現場。
那時,比丘們就追問密多求這件事,說:「陀驃比丘非禮你妹妹,到底你什麼時候看到?其中還有人在場嗎?或者只有你單獨一人看到?」
比丘們你一言、我一語非常用心地追問,問得密多求比丘無話可答。他想想自己錯了,生起懺悔心,承認自己和妹妹是誣賴陀驃比丘,而妹妹是受他唆使的;因為他被派到鄉村托缽,所得的均是粗食,因此,心生怨恨……。
至此真相大明,佛陀才又進來,比丘們向佛陀報告,已還陀驃比丘的清白,而密多求也已經有懺悔之心。
密多求非常懺悔,跪在佛前真心發露,佛陀說:「一個人的心念如果沒有好好照顧,貪、瞋、癡三毒很容易現形。為了求美味,這就是貪心呀!既已出家,食物只是為了療身,而你卻貪著美味,為此內心起瞋怒,又把怒氣出在服務僧眾的人身上,甚至心生愚癡,唆使你的妹妹誣告,這樣是不是貪瞋癡三毒在你的心中作怪呢?」
密多求比丘慚愧得無地自容,而決心痛改前非,精進修持。
在佛陀的僧團中,已難避免有這樣的事發生,何況距離佛世那麼
遙遠的現在社會,一般人難免心隨境轉。貪、瞋、癡「三毒」常常現形於日常行為中,唯有學習佛陀不散亂心念和行為,才能清淨如水。
「不幸」的故事
改運、消災、改名,自古以來這種迷信就已深印於人們心中。在佛世時,有一位從小和給孤獨長者一起長大的青年。給孤獨長者的財力很豐厚,上至國王、王子都很敬仰他,其它士、農、工、商的人更是敬佩他,可是他這位朋友卻一直都很睏頓坎坷,他的名字叫「不幸」。
給孤獨長者看到他這麼潦倒就把這位朋友找來,請他幫忙料理家務,可是給孤獨長者的家人、朋友若要叫他就得開口閉口都是「不幸」——比如:「不幸來!」、「不幸坐!」、「不幸吃啊!」因此,長者的家屬親友都不太喜歡他,就跟給孤獨長者說:「你把他辭掉吧,最好遠離他。」給孤獨長者不解地問:「這個人很好呀,為何要辭掉他、遠離他呢?」大家都說:「因為他的名字叫做不幸,天天看到不幸,聽到不幸,口裡又叫著不幸,這對我們好像不太好吧!」
長者就說:「你們錯了,佛陀曾開示——人的命運好壞是從業而來,人生在世是幸或不幸,要看過去生的所作所為,過去生若有造福,現在面對的就是福緣;過去生若沒有造福,今生的遭遇就會很坎坷。若是帶著福業而來,即使他的名字叫做不幸,也仍是有大福的人。若沒有福德,雖然他的名字叫做『賢人』,也不見得有賢德,更不見得會幸運!所以我們不要迷信名字,重要的是看過去生的因和現在生的緣啊!因為長者經常聽佛陀的開示,所以他了解禍福的業力因緣。長者既然這麼說,大家也就沒話說了。
經過一段時日,給孤獨長者有事帶著家人出門去了。有一群強盜知道長者帶著家丁出門,於是計劃要趁機搶劫。他們定好時間,有一天晚上,強盜都埋伏於長者的家園四週,等待下手的機會。而這位「不幸」很盡責,因為他知道長者給他很大的恩惠,盡管有那麼多人排斥他,但長者仍然庇護他,讓他能夠留下來,所以他對這個家庭,不管是時間或力量上,都是加倍的努力,每天天未亮就起來巡視,直到天黑了也仍用心在四週巡邏……。
那天他發現外面有一些人行跡非常可疑,可能有不良的企圖,趕緊叫其它人把鑼、鼓等全都拿出來,大家打鼓的打鼓、敲鑼的敲鑼。剎那間,鑼鼓喧天,把那群小偷強盜一個個嚇得逃之天天,匆忙之間他們的武器、石塊、棍子全都棄置於地。
隔天長者的佣人出來一看,大家都非常吃驚,因為看到那些武器橫豎地散落一地,好險呀!那群小偷強盜如果進入搶劫的話,家裡所有的寶物一定被洗劫一空!長者回來後,大家就趕緊告訴他,並且讚歎說:「『不幸」是一位有智者,這個家要不是有他這麼用心的看顧,一定會損失慘重。」
給孤獨長者聽了很高興地向「不幸」道謝,又前往祇樹給孤獨園向佛陀報告家裡發生的事。佛陀說:「對啊!這就是因為你有智慧,能夠說服家人朋友的猜疑,把這麼好的人留下來;如果你也跟他們一樣迷信,那麼你這一劫就難逃了。因為你能夠識人,知道種如是因,得如是果而不以名取人,所以有這種福分。」這是佛陀對給孤獨長者的讚歎
有些人遇到一點點坎坷就怨天尤人,認為自己的命運不好,就急著要找人改運,希望把命運改好,這是錯誤的。其實,最重要的是過去生中造了什麼樣的業;今生父母給我們的名字跟命運無關,重要的是我們現在的行為,因為今生所造的業又會帶到來生。現在如果能把言行調好就能得到福緣。總之,有過去生的因,才有今生的果,唯有多造福修慧、福德具足才能去掉災難、逢凶化吉。
只園的興建因緣
嫉妒是很難去除的習氣,多數人看到別人有成就,即嫉妒難平;看到別人受到讚歎,心裡就不是滋味,希望別人讚嘆的是我,而不是他;甚至於「自讚毀他」。為什麼會如此呢?都是因為「嫉妒」所致。現代人如此,以前的人也是一樣,眼看別人即將成功,往往加以障礙。
佛陀在世時不斷弘揚佛法。給孤獨長者希望佛陀能夠留在舍衛國弘法、度化人群;於是,不惜巨資——以黃金布地,向祇陀太子買了一塊地。正當他在興建「祇園」時,外教徒知道了非常震驚,他們認為那是他們的地盤,如果瞿曇沙門來此,信徒的信念就會受影響,供養他們的人也會減少;因此,外教徒想盡辦法要阻礙這件工程的進行。
第一個行動是向給孤獨長者抗議,說:「瞿曇沙門何德何能可來這裡?他已有安定的住處,為何還要請他來此?到底他有什麼能耐呢?」外教徒議論紛紛。但是,恭請佛陀到此弘法是給孤獨長者的一大心願,因此他不受議論的影響。
外教徒抗議無效,於是又向國王提出抗議,國王對佛陀時有所聞,他好樂佛法,所以也不聽外教徒之言。外教徒只好又回頭找給孤獨長者,說:「如果你要邀請瞿曇沙門的團體來這裡,必須答應一項條件,否則我們不會信服。」
長者問:「你們有何條件?只要將來大家能和睦相處,不管你們提出任何條件,我都會盡量想辦法。」
外道徒眾說:「瞿曇沙門座下有一位舍利弗,據說他智慧第一,請他來和我們較量一番,比比高下。」
長者認為這不困難,便前往王舍城,向佛陀說明此事。佛陀認為要教化舍衛國必須有個開端,這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於是,派舍利弗前往,佛陀說:「當地的工程正在建設,你最好先去安撫當地的人心!」舍利弗歡喜地答應了。
給孤獨長者請教舍利弗說:「尊者什麼時候可以和外教徒論理較量呢?」
舍利弗說:「七天後吧!給他們七天的時間準備。」長者即和對方聯絡。
外教中有一位最被尊重的領導者,他認為這是一件大事,勝敗就決定於這一次的較量,如果輸了,沙門僧團進入城內,他們原有的利養和地位就會大受影響,所以,這場辯論一定要非常慎重。七天之中,他們到處綱羅最好的人才,也召集許多人在當天助陣。
給孤獨長者對此事也很慎重,他搭設大講檯,用心安排舍利弗和外教徒的座位。較量的日子終於到了,外教徒浩浩蕩蕩地排開陣容走來,而舍利弗卻是單獨應陣。
舍利弗向眾人說:「好吧,時間到了,你們要選擇以辯論或神通來比較?」
外教徒說:「道理從何辯起?還是比神通較快吧!」
外教徒隨即幻化出一片非常美麗的花園,花朵盛開芳香四溢。舍利弗即化出一陣清風,花園裡的花搖曳生姿,猶如仙境;可惜,沒多久花辦、葉子紛紛掉落,這一比外道教輸了!
接著,外教徒化出一座清淨的池塘,裡面的水清澈見底。舍利弗便化出一頭大象到池裡洗澡,大像一翻身滾動,池水立即混濁,這次評分,當然又是外教輸了。
那時外教徒非常生氣,於是化出一條兇惡的九頭龍衝向舍利弗,舍利弗立即化出一隻大鵬金翅鳥,它飛翔自在,然後穩穩地坐在九頭龍的頭上。此時,外教徒非常惶恐,就認輸了;有些人立即請求皈依,但是,也有一部分較頑強的人不服氣便離開了。
那些頑強者仍然要阻礙工程的進行,即假裝成工人,要求長者讓他們工作,長者心裡有數,知道外教徒可能會混入工人群中,於是告訴舍利弗,舍利弗說:「工程若想加快進行,當然必須號召許多工人,好吧!讓他們來。」舍利弗就親自監工。
有一天,舍利弗於大樹下看到一群工人來了,工人手裡拿著棍子、鋤頭、鏟子等等工具向舍利弗走來,但不知為何忽然人人滿心疲倦,好像即將睡著一般,他們掙扎向前;但是,腳卻愈漸沉重,不聽使喚。
他們累得坐在地上,並且向舍利弗求救,舍利弗即向前為他們宣說「四諦法」,工人聽了如夢初醒,大家都被舍利弗降伏。從此工程進行順利,如期完成祇樹給孤獨園的興建。也正因為有這一段興建的過程,佛教的經典裡才會常常看到「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的經文。
這段工程的建設,真是倍受障礙,而障礙源於外教徒的嫉妒,但到頭來他們還是被降伏了,心魔終究無法於正道法中生存啊!
一位年輕比丘的遭遇
在佛陀的僧團中曾發生一件事——有一位好樂佛法的年輕比丘,原本對佛法很精進,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靜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時卻像海浪一樣,遇到強風就興起狂濤大浪。
有一天,他出去托缽,走到城裡時,看到一群穿著很艷麗,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當他的眼睛掃視過這群女人時,被一位身材、面貌、穿著都很美麗的少女吸引住了,這位比丘頓時被色慾攝住,一直注視著那群嘻笑的女人,直到她們走遠了。
從此他的意識中常常有那位少女的倩影浮現,那群艷麗美女的影像也一直在他的腦海中重現。
他日思夜暮,以致日常生活失去正常的作息,他食不知味、輾轉難眠、儀容不修,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他的同伴不忍心看他墮落,都關心地問:「你到底怎麼了,為什麼這麼沒精神呢?看你現在落魄邋遢成這樣,和以前精進用功的樣子實在判若兩人,到底為什麼?」經過很多人的關心探問,他才將心事說出來:「我很慚愧,因為我的眼根被色所迷,那色相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無法消除,我很痛苦,也很懊惱啊!」
比丘們覺得他很可憐,但是他們無法輔導他,於是勸他去見佛陀。但是這位年輕的比丘說他不敢見佛陀,比丘們就半強迫地帶他到佛陀面前。佛陀看到他肮髒邋遢的樣子,就問比丘們:「發生了什麼事?」
有一位比丘回答:「佛陀啊!他被色相所迷惑,現在心中充滿了苦悶。」
佛陀很慈悲地問那位年輕的比丘:「你是不是如他們所說的被色所迷,因此心生苦悶呢?」
那位比丘抬起頭,注視著佛陀,佛陀鼓勵他說:「你盡管說吧!」
他看到佛陀的慈容,忍不住從內心發露懺悔、淚流滿面。他說:「佛啊!確實是這樣,我的眼根沒守好、被女色吸引了,現在內心充滿煩惱,覺得很不快樂。因為覺得自己很不清淨,看到人就抬不起頭,為何內心會有污穢的念頭呢?我很懺悔,所以面對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自在。」
佛陀慈祥地說:「只要你懂得懺悔就能恢復清淨,就像你現在流下的眼淚一樣,可以把邪念完全洗清。你還年輕,定力還不是很堅固,難免有凡夫之欲。以前也有修行很久,已得五通、具有禪定的人,因為短暫散心而迷失;你才出家不久,凡夫之欲短暫的現前,這不算什麼。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你要趕快面對現實,整理好儀態、調整好心念,多親近僧團的道侶,心裡不要有罣礙就可以恢復以前無慾自在的日子了。」
年輕的比丘聽到佛陀的教導,他想:佛陀說比他修行更久、功夫更深的人,有時也會遇到這種境界,何況他自己修行尚淺,所以就比較安心了。於是腦海中的那些形象忽然間隨風飄散了,懺悔慚愧的眼淚,真的洗淨了他心中的污點。煩惱掃除後,他抬頭挺胸、露出和以前一樣歡樂自在的笑容,他頂禮佛陀,也向同修們致謝感恩。他說:「我不再被色所迷了,我會好好顧守心念,穩住定力,希望從此可以淨心向道。」
佛陀所教導的也就是「淨心向道」,這是佛陀弟子中的一則公案,因為大家都是由凡夫地而入佛門,凡夫的習氣誰能沒有?只是有的人較少現前,有的人則長久無法排解,一直讓外境困住心境。而學佛就是要學得境界現前時,能夠明朗地透視它,心不被境所轉,這才是真功夫。
頻婆娑羅王捐林地
佛陀開始宣揚佛法時,弟子漸漸增加了,僧團也逐漸擴大。不過,他們的生活非常簡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居無定處。有一次佛陀帶著僧眾來到首都王舍城。那裡有一片竹林,國王頻婆娑羅王聽說悉達多太子已成佛,而且來到竹林一帶正要度化眾生,國王很歡喜地去迎接。
見到佛陀,頻婆娑羅王歡喜地說:「很高興見到大覺聖者,記得您要出家前曾和我約定——您成道後要回來度我。現在您終於來了,所以我趕緊來拜望,您的威儀德行,真的讓我無比敬仰。」
佛陀說:「久違了,當時你以喜捨之心,願意分半個國家予我,可見你真的有大捨之心,能夠大捨,即有大福!」
國王說:「我平生有五個願:第一、當我身為太子時,希望有一天加冠接掌王位,此願已滿。我接掌國政後又立願要以德領政,使人民安居樂業,這第二願也已達成。第三個願,希望能有聖人出世,而且能夠親見聖人,現在我有幸遇見大聖世尊,所以,這個願也達到了。第四個願,希望世尊能給予開示。第五個願,希望不只聽聞佛法,還能徹底領會,從內心深刻地體會真理。」
國王又說:「今天似乎能完全滿足這些願望。『人生無常,無一物實為我有』——佛陀講的道理,我已深深體會。不過,現在我又有所求。」
佛陀問:「你還有何願未滿呢?」
國王說:「希望佛陀收我為在家弟子、擁護佛法。」佛陀即為他皈依。國王又說:「我另有一個心願,但願佛陀慈悲應允……,希望明天能迎請佛陀和僧眾到王城接受我們的供養。」佛陀也答應圓滿他的心願,這是佛陀第一次接受國王的供養。
隔天,浩浩蕩蕩的隊伍進入王宮,頻婆娑羅王非常虔誠地以弟子之禮供養佛陀和僧眾。供養之後,國王又說:「佛陀,我非常歡喜,因為,所求的願都已滿願了,現在想再求一願……。」
佛陀問:「你還有什麼心願呢?」
國王說:「佛陀您帶著僧眾居無定所,這不是很辛苦嗎?這次您來到王舍城住在那片竹林中,那個地方您喜歡嗎?我想把這片竹林捐出來,讓您和僧眾安住在那裡,」佛陀歡喜地說:「難得你有喜捨之心,從最初見面直到現在都是如此,你有這喜捨的大願,我當然很歡喜!」
從那時起,佛陀和僧眾就在竹林安居弘法修行,於是有很多人到那裡聽經聞法。有一位長者也常常去聽聞佛法,他看到佛陀和僧眾住在林中,下雨時就會受到雨露的侵襲,他很不忍心,因此向佛陀要求說:一是否容許我向居士們呼籲,在竹林下建築房舍來供養佛陀和僧眾?」
佛陀問比丘們意見如何?大家都很歡喜。於是,竹林中房舍一間間地蓋起來了,總共有六十間靜室,這是佛陀和僧眾第一個安居之所,一切建設都來自聽法的居士,他們聞法歡喜捐棄貪念、佈施供養,這都是由「喜捨」之心所成就的,也因此佛法可以久住人間教化眾生。
聖者的真諦觀
佛陀出生於娑婆世界,他所擁有的是富有、幸福的人生,但也目睹印度四種階級懸殊、待遇不公平的族姓。所以,他不求自己的享受,想追求人們心靈的解脫。終於,他離開王宮,探尋超越人生價值觀的真諦,追求真理、追求妙法!
除了佛陀有超越常人的智慧之外,也有不少人有探求真理的心願。悉達多仍在王宮時,他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辛苦掙扎,他有父親、姨母、妻、子、有家業國政,種種責任都落在他身上。他發心出家時,要費盡多少心思?家庭、父王、姨母怎肯放人呢?在他未出家時,王族親眷知道他有這種傾向都非常苦惱。最後,太子終以智慧突破名利親情的束縛。
他離開王宮出城的消息不徑而走。其中,有一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他是國師之子,其族姓也很高貴,但他常想:淨飯王是一國之王,太子將來是掌政之君,而我本身將來也是國師(因為,當時印度的身份地位是世襲的)。但是,人生即使是一國之尊,也不過是忙忙碌碌;像父親貴為國師,同樣整天煩惱忙碌,最後又能得到什麼?人生的價值為何?
太子出城的消息傳來,他非常震驚,對於太子的勇敢、毅力,他十分敬佩,也很嚮往。那時,他有三十位知友,常常在一起研討婆羅門教的道理,這三十位當中,彌多羅尼子的智慧才識最超群,他不只透徹暸解婆羅門教的道理,而且會講解,所以,他們皆以彌多羅尼子為領導者。
太子出家的消息帶給他心靈強烈的震撼,所以,他和朋友們討論研究——從世間的財、色、名、食、睡,一直到名利、地位,這些到底能給人什麼?又討論到人除了生、老、病、死,其它一切都很不平等。而他們也曾立志要解決人生不平等的觀念和事實,但要如何平息人與事的競爭呢?討論的結果是:對於人生的假相必須看開。於是,三十人約好一同出家去了。他們離家之後,到很多地方參訪,然後皈投於婆羅門教之中,於靈鷥山的附近建精舍論道修行。
悉達多太子歷經五年的參學:六年的苦行,終於證悟人生宇宙的真理,成為大覺者,然後他先到鹿野苑度化五比丘,接著度化耶舍長者子,這消息又傳開了。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得知後很歡喜,因為太子已經成佛,他告訴其它朋友,並提議大家一起親近佛陀。於是三十人就前往鹿野苑求佛陀為他們皈依,皈投於佛陀座下,和五比丘等一起修行。
自從他們加入僧團後,佛陀向大家說:「你們都知道彌多羅尼子智能超群,他的記憶強盛、辯才無礙,將來我的弟子之中,他是說法第一。」彌多羅尼子初到僧團,佛陀即對他寄予厚望,期望能借重他的智慧辯才,以佛法來教化眾生。
這群聖者對人生的看法是如此超然,對世間的名利富貴,一點也不眷戀,他們心中所繫念的是苦難的眾生,一心追求解脫苦惱的方法,也是為了度人而出家;他們為心靈苦悶、流轉生死的眾生而修行。像這樣的聖者,他們了解自己、看透人生,進而為救度眾生而努力!
學佛者也應該如此,世間什麼最有價值?其實,外在的物質沒有一項是人們能「永久」享有的,所以,我常常說「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最重要的是:追求真理,唯有真理才有無量無邊的價值!
長者佈施的故事
當我們在發揮良能時即是最快樂的時候,如果執著於「所擁有的」就會很苦。佛陀在世時,常常告誡、警惕弟子們心中要時時存有慈悲,時時要口說好話、心存善念,並精進做好事,這是佛陀時時教化我們的,他也講了一個小故事,警惕當時的弟子們。
佛陀說:「人生,什麼是因?什麼是果?在因果中著重的是一個『緣』字,我們要時時與人結好緣;要結好緣就要時時做好事,才會有善的因緣果報。」可見有「如是因緣」才會產生「如是果報」。
在王舍城內,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長者,這位長者的歷代祖先都十分樂善好施,但是,傳到第八代時,行善的工作卻完全停頓下來,因為第八代的主人認為——自己的產業為什麼要不斷地去佈施?家財應該要不斷地累積下來才對,為什麼要不斷地消耗掉呢?他一直想都想不通。
他執著於自己的想法,認為現在有一萬貫的家財,可以累積為二萬、三萬、五萬,不斷地累積。所以,他打定了主意,將祖先留下來的一間大齋堂燒掉,這個齋堂有很大的廚房、食堂,原本是供貧困者用餐的地方;每隔三天即發動很多人來煮食粥飯,供應城內貧困的人,這是他的祖先代代傳下來的佈施方法。
第八代主人認為這太浪費了,因此,他就一把火燒掉了齋堂,決心不再行善佈施:除此之外,還一毛不拔,三餐都吃腌漬的食物,連一滴油都捨不得拿出來用。他對自己都這麼嚴苛,可以想像,他對妻女、佣人更是十分刻薄。
有一天,他在路上看到一位衣服穿得很破爛的人,手中拿著已酸掉的酒,坐在石頭上喝著酸酒自得其樂。當他走過時,聞到一股酸酒的味道,突然覺得十分羨慕,心想:如果有一口酸酒喝,一定非常的過癮。但是,又想:如果在家中喝酒,酒味被聞到,每個人都想來喝一杯,那家裡的酒很快就會消耗完了。所以,他就忍著不喝;這種忍饞的心態,比沒想到喝酒時還要苦上好幾倍。
過去他都沒有想到酒窖裡有酒,日子也是一天天的過了。現在讓他想起地窖的酒,他一路走肚子就愈覺得餓、愈覺得口渴,一直想:如果有一杯酒下肚,一定可以精神百倍,體力大增。他愈想身體愈無力,也愈無精神,好不容易走到家門,一進房裡整個人就倒下了,無力、飢餓、口渴,只求一杯酒喝下——這種心態使他彷彿得了重病一樣。他太太看到丈夫的模樣嚇了一跳,以為他病得很嚴重,急忙叫喚他,這第八代主人卻有氣無力地說:「現在我很想喝一杯酒!」
太太說:「這很簡單啊!我們家的酒非常多!」
他趕緊搖手說:「不、不,我不能在家裡喝,如果在家中喝酒,酒味一出,別人聞到會去酒窖偷酒,那些酒就會消耗掉,所以我不能在家裡喝酒。」
太太說:「要不然到閣樓上喝也可以。」
他又說:「那也不行,我還是到離家遠一點的樹林內去喝,你用密封的瓶子去取一瓶,然後幫我做一些菜,千萬要記得蓋好,不要讓任何油味、菜味、酒味跑出來,然後送到樹林內讓我享用。」太太覺得很無奈,但也只好照著他的話做了。
這第八代主人走到離家有一段距離的樹林內,四處看看確定毫無人影,才叫太太將酒菜擺在樹林內,獨自一人飽餐了一頓既油膩又豐盛的酒菜,他吃得十分安心,因為沒有被人聞到香味。
此時,有一位天人乘機化成那位主人、外形簡直一模一樣,從大門直入,向守門及每位佣人露出祥和的笑容。他向管家說:「我今天想打開大門,開糧倉、酒庫,將大半的財物做一個大佈施。」
管家和家丁們聽了都非常驚訝、面面相覷。他看到夫人也告訴她:「我今天要做大佈施。」太太也十分驚訝,心想:可能是丈夫喝酒後,柔和了他的心,所以才會想到要佈施。太太非常高興,急忙取出鑰匙請管家、佣人打開糧倉、酒庫、財庫,又聽丈夫的話,叫人敲著鼓,至城內宣佈某某長者今日要大佈施。
自從他承繼家業後,已經很長的一段日子,不曾有貧困的人跨進他們家大門,好不容易今天要開大門、行大佈施。因此,全城的貧睏人家都來得十分踴躍,他們很快地把酒庫的酒一罈一壇搬出來分發,一會兒就送完了;糧倉的米也是一包一包的佈施出去;還有金銀財寶也同樣做大佈施。
貧困的人拿到東西都歡天喜地的回去了,經過樹林時,陣陣人聲喧嘩——有人說:「感恩長者大發慈悲,今天我所得的東西,讓我一輩子都不用愁了。」又有人說:「對啊!長者自他的祖先以來都非常的慈悲,難怪他的家園會如此富有。」有人說:「原本以為這第八代的長者是一毛不拔的人,他祖先所累積的德被他給敗掉了,今天卻出乎意料之外,能夠開大倉、做大佈施,他的善念原來是要累積在一起才佈施出來……。」那一群群的人都不停地讚歎第八代的長者。
當時他喝得醉醺醺,可是聽到那麼多人一個接一個走過時都在讚歎他,這時他忽然驚醒了,急忙跑回家,一看——竟然門戶大開,空米袋都聚集在門口,酒桶也散落滿地,尚未收拾。他氣得破口大罵,質問道:「是誰出的主意,為什麼要做大佈施?」大家看到另一位主人回來,都怔在那兒,非常莫名其妙。主人不斷地叫罵,進到房內,猛然看到一位和他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坐在主位,他大聲說:「你為什麼進入我家?為什麼將我的財物佈施出去?」
坐在屋裡的長者故意對他說:「你是誰?這個家本來就是我的啊!」慳貪的主人氣急敗壞地說:「誰說的?這家產是我的,叫我太太出來問就知道到底誰是她的丈夫!」
太太走出來一看,為何兩個人長得一模一樣?但是屋內這一位是這麼的柔和、慈悲、懂得施捨,讓大家歡歡喜喜的,她就指著屋內的這位說:「當然這位才是我的丈夫。」
看到太太不承認他,於是又叫管家來,對他說:「我每天請你做帳,與你接觸,你認清楚誰才是你的主人。」
管家就說:「當然是原本坐在屋內這位才是我的主人,他的祖先都非常仁慈,這位長者才像他的祖先,所以他才是我的老闆。」
長者又急著問僕人:「你們說,到底是哪一位才是你們的主人?」
此時,所有的僕人也一致認為大開酒宴,讓他們吃一頓飽、又喝了酒的這位和善的長者才是他們心目中的主人。
這第八代主人頓時覺得萬念俱灰:竟然自己的太太、管家、奴僕都不認我!這時他想:能做主的只有國王,所以急忙跑到王宮向國王投訴。國王認為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即派人去請另一位長者來,天人化成的長者來到國王的面前,即說:「第八代的主人是他,不是我;不過,他的祖先非常有善心,長年來都在國內幫助國王照顧貧困的人,但是,他們的子孫不懂得祖先傳下來的德意,守住財物,不肯善加利用,違背祖先的本意;我覺得這是不正確的,所以我代替他的祖先來教訓他。希望他能繼承祖先的德業,愛護國內的人民。」
第八代的長者聽了十分慚愧,領會到:人生確實沒有所有權,沒有永久屬於自己的東西,以往一直與人結惡緣,因此碰到困難的時候,沒有人肯認我,這樣守著萬貫的家財又有何用呢?他如夢初醒,知道應該利用自己現有的一切,好好的佈施與人結一分善緣。於是向國王發誓:「今後我要好好做一位真正護國、助民的好長者。」
佛陀說:「盡管他的祖先已替他播下許多的福因,他本身如果不會造福緣,果報也是不堪設想啊!」
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愛惜這分好緣,用這分好因努力經營福緣,才能修得福慧之果。
末利夫人的故事
有一段時間佛陀帶著弟子們來到摩伽陀國宣揚佛法,許多人都接受了佛法的教化;包括平民、生意人乃至高階層的人士也紛紛來求法。連皇后末利夫人和宮中的采女也虔心求法,並且皈依佛陀座下,成為在家的護法居士。末利夫人非常崇奉教法,甚至在初一、十五都嚴持齋戒。
那時有一位商界的領導者——波利;當時的大商人都在海上貿易,不然就在海中取寶。有一天,波利帶隊出海了,忽然海神出現在海面上,擋住了船的去路,海神向波利說:「如果你可以答出我的問題,船就可以通行;如果回答不了,就休想通過。」
這位商人的領導者波利就說:「你有什麼問題盡管提出來吧!」
海神就用兩手捧起海水,刁難地問道:「大海的水比較多,還是捧在我手中的水比較多?」
波利回答:「我的看法是——你手中的水比大海的水還多。」
海神說:「海水那麼多,你為什麼說我手中的水比海水多?」
波利機智地說:「假如你手中的水是一股清淨的泉水,這些水就可以救人;人在飢渴時,只要喝你手中所捧的水就可以得救;海水雖然量多,但是人們口渴或飢餓時卻沒有用。所以,可以救命的水就是最有用的,更勝過量多而『無用的水』。」海神聽了,心裡很佩服,他很歡喜就從身上拿下一個八寶做成的「香珞」,此物不只美麗,而且價值連城,非世間一般的寶物可以比擬,把它獻給波利後,海神就消失了,船隊也得以通行無阻。
波利得到這件寶物時思量著:我到底有什麼德行,能夠得到這麼寶貴的東西?我哪有這個資格呢?於是,他打定主意,要將香珞獻給全國最尊貴的國王。因此就將這件寶物進獻給國王,國王接到香珞,也嘆為世間最稀奇的寶貝,到底誰有資格替他保管這東西呢?當然是由妻妾保管了,但是後宮佳麗那麼多,要給哪一位呢?國王即傳令下去,讓後宮佳麗都知道有這件寶物。並且要她們裝飾自己,讓國王看看哪一位是最美、最中意的人,就將這件稀有的寶貝送給她、請她保管。
這時後宮的佳麗都很高興,個個都裝扮得很艷麗,歡歡喜喜、爭先恐後地來了,雖然有眾多的妃子,但是國王卻看不出哪一位是最美的,因為再怎麼比也都有一些缺點;那時候國王發現少了一位末利夫人。國王就問侍衛:「為什麼末利沒有來呢?」
侍衛報告說:「今天是十五,是末利夫人齋戒的日子,她今天不能穿艷麗的衣服,所以沒有來。」
國王有一點不高興地說:「她的齋戒難道比我的命令更重要?跟她說她一定要來。」
但是末利夫人接到傳令時,仍堅決不想參加,她說:「平常的日子,我都可以應國王的召喚;但是,一個月當中只有一天是十五,這齋戒的日子很難得啊!」所以她還是堅守她的齋戒,沒有去見國王。
國王等了好久,還是沒看到夫人,於是很生氣地再傳令下去,當末利夫人聽到國王真的很震怒時,她只好不施脂粉,也沒有換穿艷麗的衣服,只穿著乾淨的素服就到殿前來了。
國王一看,忽然眼前一亮,因為周圍都是打扮得五光十色的女人,大家都爭相鬥艷,讓他看得眼花撩亂,唯有末利夫人忽然間從殿外進來——全身的素服、滿面的清淨,平時不覺得她很美,今天怎麼特別美麗呢?國王很高興就將香珞送給末利夫人。
末利夫人接到香珞後說:「我何德何能呢?生為女人已經是業重了,加上平時在宮中享樂沒有造什麼福,我哪有資格接受這麼稀奇貴重的東西呢?」
國王說:「可是我已經說了,這個東西就是要給我最心愛的人:要給我最中意、最美的人,妳就是我最心愛、最歡喜、最中意的人,所以我一定要將這東西給妳,不然我要將這給誰呢?」
末利夫人靈機一動,說:「你要給心中最愛的人,我接到香珞也要獻給我最恭敬的人。希望您答應我的請求,這樣才能表示您心中的最愛是我。」
國王說:「好,只要是妳心中的願望,我願意幫妳完成。」
末利夫人就說:「我要將這個寶物奉獻給佛陀,真正難得的是世間能夠有佛住世,更難得的是佛陀游化到我們的國家,在此為人民說法教化,讓我們的社會能夠很祥和,所以將這個寶物獻給德高望重的佛陀,才算是功德圓滿啊!」
國王聽末利夫人這麼說,也覺得很有道理,因為他聽到很多大臣都去聽聞佛法,又聽說佛陀來到他的國家感化很多人,所以國王同意了,又跟末利夫人去覲見佛陀。見了佛陀,他們很虔誠地作禮,然後就將香珞呈給佛陀,供養佛陀。國王又要求佛陀開示,佛陀即為他說法。於是國王也皈依在佛陀座下,成為佛陀的在家弟子。
這段故事,可以說明——在人間人人都想追求「美」,但是「美」不是刻意去裝扮出來的,真正的「美」要從我們的內心散發出來,而真正的「朴素純淨」即可表達內心的美。
因為再怎麼刻意裝扮的「美」也擋不了「老態」來臨之時,年輕時可以說「美」,老的時候再怎麼裝扮也都不美了,可見裝扮出來的美只能欺騙一時而已;但如果有內心真實的「美」,則不管年輕、年老,人人見了都會產生歡喜心;讓人一見就歡喜安適,這才是真正的「美」。所以說——要得到真正的「美」必先要釐出清淨、智慧的心,從內心「真、善」發出的「美」才是世間真正的「美」!
五百采女聞法記
在佛世時,舍衛國有一條河,河的彼岸有一座小村莊,村裡有五百位女眾修行者住在小山丘下。
這五百位修行者,所修行的是外道的教法。她們體會到人生之苦、生命的短暫,尤其生為女身,事事不得自由,因此她們有了出世的思想——希望能夠求得解脫的道路。所以,這五百位婦女就在一起修行,一心向道,可惜的是她們不曾聽聞佛法,所奉持的是外道教法。
她們每天都要爬到山丘最頂端的地方,去採集一種名叫「天香」的香料。然後設台祭天,每天叩拜祈求梵天加被她們,祈求有一天她們過世時,可以生到梵天,永遠不要再來做人。所以她們每天都不辭辛苦山頂、山下兩頭奔波,還花費很多其它的物資來祭天。
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佛陀知道這群婦女求道心切,便決定去度化她們,將她們求道的熱心,轉向正知正見的道路去實行。於是帶著弟子們,浩浩蕩蕩地過了河,抵達那個小村莊。
當時,剛好是這些婦女祭天的時刻,佛陀帶著弟子們忽然間降臨,這些祈求膜拜的婦女,一看到佛陀莊嚴的形象,眼前又是一片光芒,以為是梵天王降臨,大家趕緊膜拜,求梵天賜福!
那時,有一位天神說:「他不是梵天王,而是三界的導師、世間的慈父——釋迦牟尼佛。」這些婦女修道者,雖然以前不曾聽過佛陀的名號,也不知世間有這位聖者;不過,現在佛陀出現在她們面前,又聽到「釋迦牟尼佛」這個名稱,她們內心歡喜雀躍,無法自制地膜拜!
佛陀慈祥地對她們說:「久違了,」
這些女眾修行者聽了心想:我們從來不曾和佛陀見面呀,為什麼佛陀會說『久違了』呢?但是她們覺得像是迷失的子女在外面流浪,忽然看到慈父慈母那般親切。大家不由自主地痛哭流淚,請求佛陀救她們、為她們皈依。佛陀就慈悲地為她們皈依和說法,讓大家心會意解,當下很多人就證果解脫了。
那時,佛的隨行弟子們看到這些婦女,心想:她們為何這麼有福呢?讓佛陀親自來到這裡度化她們,又為她們說法,而且立刻有這麼多位能心會意解、證得果位,大家覺得很不可思議;尤其是佛陀說:「久違了!」這句話讓大家心中都有疑問,所以便請佛陀為大家開示這段因緣。
佛陀說:「對呀!眾生會與佛相遇,一定有其因緣。」佛陀就為弟子細說過去的因緣——在迦葉佛的時代,當時有一位長者非常富有,稱得上是「富甲天下」,他的家中有很多奴僕,他的夫人身旁就有五百位采女在伺候她。
這位夫人向來善惡分明,她知道人應該向善,假如有人不守本分、心中有惡念、行為不端……,她一定是嫉惡如仇;因此,平時她和這些采女,生活在自己所設定的境界範圍之內,很少和外界接觸。
有一天,國王設宴招待大臣,也邀請地方上的長者,當然,這位長者也是被邀約的對像。長者接到國王的邀請函,就向夫人說:「這是國王的邀請,不得不去參加呀!」他懇切地要求夫人和他一起到皇宮去,他的夫人只好隨著長者帶著這五百位采女去赴宴。
當時,國王也很尊重迦葉佛,所以迎請迦葉佛來為宮中的大臣和長者說法。在皇宮說法時,迦葉佛身旁有一位弟子精嚴戒律,是智慧慈悲具足的修行者,他也度化了很多人。
迦葉佛演說妙法之後,旁邊的弟子也在那裡助緣,這位長者的夫人聽到佛法,心生歡喜。迦葉佛就向大家說:「你們看!這位長者的夫人多麼端莊!她的心行端正,謹慎分辨善惡,她是有善根的人,若是一路精進修行,將來必能解脫終至成佛!」
這位夫人心裡很歡喜,趕緊叩問迦葉佛:「佛啊!我可以修行是嗎?將來誰可以度我?」
佛就指著旁邊的弟子說:「你看,這位比丘將來要在娑婆世界成佛,是未來的釋迦牟尼佛。你若能好好修行,一路精進,到那時,即可適逢釋迦佛在世,釋迦佛可以引度你,化導你的道心,你們的因緣就是——在娑婆世界相會呀!」當時,迦葉佛旁邊的修行者聽到佛陀為他授記,他也心生歡喜。
釋迦牟尼佛說到此,就回過頭來對他的弟子們說:「這就是過去的一段因緣。我和這五百位婦女是在迦葉佛時就見過面,從那時候見面到現在,已經過無量劫——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所以我說『久違了!』」
弟子們聽了,大家恍然大悟——原來人與人之間,會相遇真的都是有因緣的。
神射手的王子
《阿含經》裡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個小國家,國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長得一表人才,而且箭法無人能勝,文武雙全。所以,得到全國人民的敬愛。
二兒子則不同,他一事無成,只有強烈的貢高嫉妒之心。這兩個兄弟雖然是同父同母所生,但資質的差異卻很大,國王對此也很瞭解;因此,當國王年邁時,便想把王位傳給大兒子。
有一天,老國王即向大臣宣佈這項消息。但是,太子對名利看得很淡泊,他考慮到弟弟平時的嫉妒之心,心想:如果接下王位,可能對全國不利!他不願意兄弟之間為了王位而傷害手足之情或引起內戰。因此,堅持不接受王位;所有的大臣費盡口舌勸他,但太子卻不為所動。於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老國王才把王位傳給二兒子。
次子接受王位之後,心裡並未感到歡喜;因為,全國人民的心均向著太子。他暗自立誓要除掉哥哥,才能稱心如意,」朝中也有少數奸佞之臣從中挑撥,故意向新國王說:「太子一直在收買人心,將來一定會奪取王位!」火上加油的結果,新王就下令要緝拿太子,抓到後馬上處死,
國王的侍衛得知消息,趕緊通報太子。太子覺得非常無奈,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退讓一步,並抱著與世無爭,只求能平安度日、讓百姓生活安樂的想法,怎奈竟連這種期望也無法達到。他知道自己的安危事小,然而可能引來全國的不安事大;於是決定暫時離開自己的國家。
太子只帶著自己的弓和箭離去,到達鄰國時,鄰國的大臣看到這位一表人才的武士,雖然不知道他是鄰國太子,但對他的才貌很有信心,於是邀請他回朝,也建議國王挽留他。太子只求有個安身之地即可,而國王看到他也很歡喜,就禮聘他擔任侍衛。
從此,這位太子隱姓埋名於鄰國當國王的侍衛。而國王身邊原有的侍衛卻開始嫉妒;因為他來路不明,卻深受國王賞識,大家心裡忿忿不平,於是商議要把他驅逐出境。
有一天,國王帶著侍衛到花園游賞風景,當國王走累時,就在一棵果樹底下休息,國王看到串串的果子都成熟了,靈機一動,便向所有的侍衛說:「看,那累累的水果都已成熟,誰能夠用弓箭把成串的果子射下來,我會重重有賞,」其它的侍衛都認為機會到了,向國王說:「這位由他國來的侍衛,我們都不知道他的箭術如何?現在正好可以請他表現一下,我們也可以見識見識他的箭法。」
國王向新來的侍衛說:「你有辦法嗎?」
新侍衛說:「可以呀,這很容易,不過請問國王想看箭頭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射法?」
國王說:「平時的箭法都是向上的,難得看到向下的。」新侍衛就說:「好,我的箭從射出到落下會有一段時間,您可以等嗎?」
國王說:「能夠看到箭慢條斯理從空而下,這也是難得的享受呀!」
於是,國王指定一串水果,新侍衛射出一箭時,只見箭由下而上,從果子的正中心射入,然後飛出再由上而下把果蒂射斷,水果紛紛落下,而且果蒂斷得整整齊齊。大家看得眼花撩亂,不知要看箭或是看果蒂?還是看紛紛落下的水果?如此高超的箭法,真是難以言喻。大家都心服口服,至此,這位新侍衛才能安然住下。
他的弟弟登基之後,不但領導無方,又不施行德政,只是貢高我慢,使得百姓積怨不平,而其它國家打聽到——擁有神箭法的太子已離開本國到了別國,就想連手併吞這個小國。
新王得知消息後,心裡非常惶恐;平時他耀武揚威,現在災難臨頭,他非常恐懼,心想:「如果大哥在國內該有多好!」
他起了思慕之心。於是派人四處去尋找太子,大臣也聽說鄰國有位神射手,就去找這位侍衛,大臣看到他時,發現原來他就是太子。太子聽到這位大臣的報告非常憂心,因為他仍然很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因此他立刻向國王請假,回到自己的國家。
已登基的弟弟看到哥哥回來,非常歡喜地展開雙臂擁抱哥哥,向哥哥訴苦。哥哥安慰他:「沒有關係,我有辦法!」
於是,他登上城牆,然後往敵車的陣營射出一箭,這支箭飛得很遠,正好射中敵軍宴席的正中心。當時,七國聯軍的慶宴,正再計劃著明天發兵之事,七位國王和大軍突然看到這支飛來的箭,大家都嚇了一跳,定睛一看,箭下附著字條,說:「太子已回國,請諸位大王熄掉侵犯之心!」
這些國王看了大為吃驚,只得知難而退,於是終於平息了這場災難。弟弟也知錯了,決心要把王位還給哥哥,但太子不肯接受,他說:「我愛的是你的心和寬諒,希望你也用寬心愛人。」弟弟很感動,更加敬愛哥哥,並由哥哥護持弟弟領政,此後其它國家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這就是告訴我們,平時待人要時時退一步,愛心要時時寬一寸,必能保有海闊天空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