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被草所縛的比丘

2012/10/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隨著太陽逐漸升高,龜裂的泥土路愈來愈炙熱,比丘們一早結伴到村裡托缽行化,但是都一無所獲。‘好久沒下雨了,農作物欠收,我們走遠一點去化緣吧。’這群比丘走著走著來到郊外,殊不知草叢間竟埋伏著半路打劫的盜賊。

賊人遠遠看見一路威儀庠序的沙門釋子,禁不住有些失望:‘唉呀,還以為肥羊上門呢!你看他們,窮得只披著一塊布了。’但有人還是不死心地說:‘搞不好,這群沙門剛才化緣到金銀財寶咧!’於是群匪沈默下來、虎視耽耽地等著沙門經過,便擎著刀杖一擁而上。

‘連一口飯、一毛錢都沒有,運氣真差!’有的賊人惡狠狠地扯下他們唯一蔽體的僧服:‘好歹也做幾件衣服吧!’一時間,這群沙門只得蹲踞遮身,生死就在懸念之間了……

有個小賊臨機一動說道:‘老大,我們根本不用費力收拾他們。聽說釋族沙門有個戒律──不得損傷踐踏一切草木,如果我們用茅草、藤蔓把他們捆綁起來,他們不敢亂動,就不會跑到村落裡向官府告狀了。’於是比丘們就被五花大綁於荒湮漫草之中。

賊人得意地揚長而去,比丘們面面相覷,肚子咕嚕嚕地叫著,已經一整天沒吃到一點東西了,然而草叢中蚊虻蠅蚤正興奮地逼近他們,爭相吸吮著溫熱的一餐。被反綁著的雙手既酸又麻,又被蚊蟻咬得奇癢無比,小沙彌禁不住微微發出呻吟,但是仍然不敢肆意亂動。

一旁的年長比丘慈愛地開導:‘軀命無常,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即使有幸得生天界,終有天福享盡的一天。生死隨緣,既不可愛,亦不可念,豈可為了這具臭皮囊而違犯戒律!人身雖然難得,佛法更是難遭難遇,我們得以六根具足、聽聞佛法而正信出家,就好像百年浮出水面一次的盲龜,剛好得遇大海中一塊浮木的小小孔洞,那麼稀有難得、不可思議!’

‘世尊曾經開示,伊羅缽羅龍王過去生為比丘時,因嗔心故意損傷伊羅樹葉,久劫墮入龍身,頭上還長出一棵伊羅樹,飽受膿血交流、蛆蟲嚼食之痛。幸而聽聞佛陀開示,得以了知因果、安忍懺悔,但如此業報一直要到彌勒佛出世才得以脫離。因緣果報真實不虛,不可不慎,所以諸佛以慈悲為懷,律定一草一木皆不得損傷。’

比丘、沙彌們聽了以後信心更加堅固:‘我們寧願持戒而死,絕不違戒苟活。’於是個個端身正坐,不動不搖。

此時正好國王率眾出門遊獵,遠遠地聽見獵犬一陣狂吠,好像有赤身裸體者藏匿在草叢間……,國王有些納悶:‘難道是裸形外道嗎?過去看看吧!’士衛長回報:‘大王,他們只有右肩明顯曬黑了,應該是偏袒右肩的沙門釋子,不是裸形行者。’國王更加好奇了,立刻前去探個究竟。

‘怎麼可能有人被草木所縛,坐著等死呢?難道你們被咒術迷惑了,沒有絲毫力量掙脫區區藤蔓?還是你們也修苦行,希望早日脫離這無常之身?’

聽到國王殷殷詢問,老比丘懇切地回答:‘正因為這些草莖如此脆弱,我們才不敢貿然扯動,深怕傷害了任何草葉新芽。世尊告誡我們,草木是鬼神村,許多眾生依附於此,不得任意踐踏、殺生違仁。出家修行以持戒為力、以持戒為良田,得以圓滿福德、智慧、禪定,永斷生死、常住涅槃,並不是修苦行求生天、求神通。’

聽了比丘一席話,國王深受感動:‘沙門釋子如此慈悲,令人肅然起敬!’立刻請隨從們小心翼翼地把草蔓鬆開,並且找些衣物給釋子蔽體,準備了水漿食物,一起送回精舍,並供養佛陀及弟子們。國王也發至誠懇切之心皈依三寶門下。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經·卷三》

省思:

‘戒’字從‘廾、戈’,即斬斷無明草、斷除煩惱根,故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戒為得聖之橋津’,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無明分分斷則法身份分現,日常實踐要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因此比丘們寧願為柔軟草莖所繫,持戒而得解脫,不願增長一絲絲嗔愛煩惱心草。

經云:‘有德慧命存,無德喪慧命’,正如同孔子所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佛法以戒為本,滋長心地的慈悲、平等、智慧,遠離身、受、心、法之妄執,得‘常、樂、我、淨’慧命無窮,祈願志士仁人皆能領受佛陀法乳深恩,以有限之軀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永斷生死長河、愛憎苦輪。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住持佛法 律為共學

佛法大要,總為戒定慧三學;法海浩瀚,無出經、律、論...

三壇大戒的病中懺悔:親受三寶最真切的「顯靈加持」

晚鐘敲過,閉目臥在床鋪上,這一天又要過去了。 在太白...

酒肉穿腸過,是否也可以修行得道

問: 禪宗在佛教歷史上,有其激進的一面,不喜歡一級...

南山律祖道宣大師

戒律,是佛弟子用來淨化個人的準則,以及促進社會和諧...

宣化上人:六大宗旨即是五戒

有人歡喜念佛,就參加佛七。有人歡喜參禪,就參加禪七...

受戒容易守戒難

我們常常說,「受戒容易守戒難」,對一般人而言,確是...

僧尼破戒者

【僧尼破戒者,所謂畜養奴婢僮僕牛驢車乘田宅、種植園...

在家居士受菩薩戒後可以染髮嗎

問: 請問法師,在家居士受菩薩戒可以將白髮染成黑髮...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梵網經

佛說梵網經...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推薦】大虧變大福的因果故事

目前的社會,婚姻的變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為自己...

以敬信心造觀音像感應三則

修補觀世音菩薩佛像手臂,觀世音菩薩亦醫其手臂 湖州有...

愛喝酒的年輕人

有一位年輕人很愛喝酒,經常喝得醉醺醺的,但是酒醒後...

善待動物

曾經,有個獵手,逐鹿過寺前,問馬祖老和尚:師傅,看...

放下對死亡的擔憂

面對現實,任何生命都怕死!但不死又不行,誰又不死呢...

臨命終是業力激發的時候

從今生的角度來看,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那麼到底什...

佛開示布施應有的三因緣

布施應有的三因緣(物淨、心淨、福田淨) 布施,梵語音...

在家人是否一定要到道場專心辦道

問: 末學感覺在家人有負累,不能專心辦道,希望等孩子...

布施的重點在於改造思想

所有經典的學習,是改造思考模式。我們盡量養成布施的...

股市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這一段時間,不管是在微博還是微信,真可謂被這個股市...

三法印

第一法印是諸行無常。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連續兩個剎那...

因果報應是自己的事

大修行者有大福報,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個修行...

蓮宗二祖善導大師畫傳

一、年少出家,廣學經論 善導大師(公元613681年),誕...

唯獨拜懺不會著魔

在夢中菩薩現大神力,有時候現相,夢中有時還容易。現...

真角虎——「宏禪讚淨」的八位宗師

其後諸宗師,皆明垂言教,偏讚此法。如長蘆賾,天衣懷...

好機會往往錯失於一念間

人命在呼吸間,若沒有好好把握時光,寶貴的時間就很容...

【佛教詞典】滅相

【滅相】 p1211 雜集論八卷十七頁云:何故名滅相?煩惱...

【佛教詞典】秉拂五頭首

(名數)前堂首座,後堂首座,東藏主,西藏主,書記,...

【視頻】夢參老和尚《忍辱波羅蜜》

夢參老和尚《忍辱波羅蜜》

【視頻】九江能仁寺

九江能仁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