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安法師:念佛就不需要持戒嗎

大安法師  2011/10/27  大字體  護眼色

問:現在有的法師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並且說現在連出家師父都沒有持戒的了,師父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大安法師答:這個說法是邪知邪見,大家不要去聽。念佛,怎能不持戒呢?作為佛弟子,首先得要三皈五戒呀!淨業三福裡面,第一福就得要修十善業,第二福就得要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佛在大乘經典中,千經萬論處處勸勉讚歎持戒的功德,怎麼說不需要持戒呢?有人說,末法時代眾生持戒持不清淨,所以就不需要持戒,這個說法有混訛,要辨別清楚。作為念佛行人,一定要按照佛的制教來受持戒律,居士的五戒、出家眾的二百五十條戒律,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持,因為戒律是佛教的壽命,是佛教的幢相。如不持戒,佛教就會在這個世間上提前消亡;唯有戒律能使佛教生存與發展。

佛在臨涅槃的時候慇勤顧命:以戒為師。能夠受持波羅提木叉,就如同佛在世啊!一部《涅槃經》就是扶律談常啊——扶持佛的戒律,廣談常住真心;《遺教經》也慇勤地勸說持戒。作為佛弟子,怎能不聽佛的話呀?佛這麼強調戒律,他怎麼說不需要持戒呢?這是原則性問題,淨業行人必須明白。至於說持戒持不清淨,那是另外一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有一個持戒的態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持。難道五戒就不能持嗎?不殺生,難道一天到晚想到要殺人嗎?不偷盜,作為一個學佛的人還想要偷別人的東西嗎?不邪淫,難道學佛的人還去留連花街柳巷?這些都是做人最起碼的道德,為什麼不去做呢?至少在身口七支,你要把五戒做到;至於內心清淨那是需要佛法長期熏習的。起碼你在行為上能做到它吧!說出家都沒有持戒的,這個觀點就更說不通了。自古以來僧團難免魚龍混雜,社會上傳言某些出家眾做得不如法,不持戒,甚至一些假和尚,到處化緣、趕經懺,弄錢什麼的,確實有這些現象。

但是要看到,在這個時代僧團主流是好的,有很多比丘、比丘尼非常有道心,非常信因果的。那些真有道心修行的僧眾,往往不出頭露面,默默無聞地修行,一般人也看不到,主持寺院叢林的僧眾也有許多發大心行菩薩道者,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恭敬,去護持的。那麼這些持戒的出家眾在住持佛法,利益眾生,他們一定能夠往生淨土,而且品位不在中下。中國淨土宗祖師悉是持戒念佛。吾輩淨業行人應當將持戒念佛的家風在現代發揚光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助念時家屬殺豬辦席,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問: 請法師開示,亡者的家屬請求助念,在助念中途,...

臨終時魔會化作佛來接引嗎

問: 有人說,臨終時常有魔會化作佛來接引念佛人,但...

十方諸佛的功德都在這個名號裡面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這...

大勢至菩薩與念佛法門

大勢至,梵語摩訶那缽,此雲大勢至。《思益經》言:我...

信願具足者,則萬修萬人去

如來知諸眾生唯仗自力了脫之難,故於一切法門之外,特...

稱佛名號相應為要

稱彼如來名者,謂稱無礙光如來名也。如彼如來光明智相...

如是行去,必得往生極樂邦——截流大師的故事

《淨土聖賢錄》記載,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九,常熟地區...

我為什麼選擇念佛法門

末學於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生於河南的一個小鄉村,二〇一...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抓住散念,時時念佛

要抓住散念,時時念佛。在工作或生活當中,行住坐臥,...

西方路遙如何能至

問: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凡夫劣弱,云何可到。 答:為...

為什麼要求生淨土

為什麼要求生淨土?第一,人身難得,要求究竟的解脫。...

對善人你要親近,對惡人要遠避

對善人你要親近,對惡人要遠避。善人、惡人就是吉、凶...

佛能預知我們的未來嗎

問: 佛能預知我們的未來嗎? 衍慈法師答: 你問的是...

結善緣的重要

從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一間寺院,一心一意清苦修行...

作福不如惜福,悔過不如寡過

【原文】: 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

蓮池大師:僧訓日紀

法師省己之訓 《法炬陀羅尼法師品》云:夫法師者,常應...

破舌識有自體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

淨土法門的臨終助念

死亡,對一般人來說,是一恐懼而痛苦的事情;而對淨業...

慧律法師-一行三昧論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法宣法師,諸位法師、...

楊絳的百歲感言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

念佛生淨土的三大資糧

念佛求生淨土,則須具足根本,最關鍵的三大往生資糧:...

憨山大師與母親的故事

憨山大師(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

千萬不要犯下誹謗淨土的罪業

蓮池大師曾經有個比喻。如果有一個人,一天講一萬聲語...

百八首詩勝楚歌,聞者厭離娑婆

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1686~1734年),活動於清朝的...

【佛教詞典】所熏四義

【所熏四義】 p0741   成唯識論二卷十五頁云:何等名...

【佛教詞典】苦諦

苦以逼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苦患之所逼惱,...

【視頻】大悲咒(王心雅)

大悲咒(王心雅)

【視頻】夢參老和尚《先修懺悔法,再修禪定智慧》

夢參老和尚《先修懺悔法,再修禪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