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怎樣判斷自己對淨土的信心

大安法師  2014/11/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問:怎樣判斷自己是真信還是假信?

大安法師答:其實淨土的真信,它不容易啊。佛再三強調這是難信之法,甚至是一切世間極難信之法,不是說你聽了就能真的相信了。你說你現在挺願意去,口頭上這麼說,如果今天晚上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真的就能夠全都放下嗎?這不是開玩笑的。你如果還有一念的貪生怕死的心,你就會覺得,哎呀,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好是好,我先請幾年假再去行不行哪?無始劫以來,我們對我們這個生命,這個雖然是四大假合的臭皮囊貪戀不已。你說你就面對死亡無有恐懼?能夠面對死亡無有恐懼的人,如果在武士道裡面都是稱為大師級的。

那怎麼去產生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哪?其實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八個字,這是信願行裡面的願的內容,真正落實不容易呀!娑婆世界的一切,自己的身心、自己的環境、自己的家親眷屬一概在心理上都要斬斷,沒有一念的貪戀,你沒有甚深的般若的空慧和淨土的善根,不容易達到這個水平的。所以淨土法門確實是具足信願萬修萬人去,但為什麼又沒有做到萬修萬人去呢?就在於信願不具足。這樁事情不是你口頭上說的,這是不能作秀的,這一定是你內心真心到徹底的這種願力,你才能跟阿彌陀佛的這個願力感通上,你有一念的捨不得,一念的懷疑,你就感通不上的,阿彌陀佛也不可能現前的。

我們有一個自欺欺人的這種傾向。我們常常口頭上,我很相信了,既然相信了,當下就往生了,我已經往生了。當你說出這話的時候,要注意了,千萬要注意了,大概你有點自欺欺人了。所以平時要反覆熏習,要把對自身,對娑婆世界的痛苦,要觀照得非常地徹底,要對極樂世界的那種陌生的環境,要慢慢變成非常的親切,一想到極樂世界那種歡喜,油生大歡喜,一想到娑婆世界的一切,就有極強的厭離之心,這樣表現在你的行為當中,你就會放下很多東西,更多的時間來念佛,來拜佛,來誦經。如果說我念念佛了,對世間一點都放不下,賺了一筆錢夠自己生活,還想賺更多的錢,滿足了這個慾望,還有更多的慾望,那這說明你的信願是有問題的,你有很多東西都放不下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蕅益大師《淨土偈》六十首

博山禪師拈淨土偈,每雲淨心即是西方土,蓋以因攝果也...

欠錢不還會遭什麼報應

願意將錢借與我們,這說明對方對我們很好,也很信任。...

精進修為何更容易出業障呢

問: 為什麼精進修時,反而比平淡修時易出業障呢? 宏...

念佛一定是有感應的

念佛一定是有感應的。感是我們信願持名為能感之機,應...

【推薦】我們今生的使命是什麼

你知道我們今生的使命是什麼嗎?有兩件事,人生只有做...

念佛人的為人處世

一個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為上,最要緊的是敦倫盡分...

臨終助念時,對亡者的開導很重要嗎

問: 臨終助念時,對亡者的開導很重要嗎? 大安法師答...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當前教界興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

問: 當前佛教界興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請慈悲開示。...

極樂世界是快速成佛的地方

有人說成佛一定是在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精進修持後還...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

供養地藏菩薩,所住的地方就能得這十種利益

這些未來和現在眾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潔之地南...

永明延壽大師日定108件佛事為常課

延壽大師在常住永明寺期間,常為七眾弟子授菩薩戒,日...

懺雲法師:打佛七的宗旨與方法

我們打佛七,宗旨在了生脫死,了生脫死的方法在一心不...

初學佛,不離名言;真見道,不帶名言

我們剛開始去學習佛法的時候,是要從語言文字,離開語...

淨土宗第七祖省常大師畫傳

一、生於亂世,七歲出家 省常大師,生於後周世宗顯德六...

學佛人須以躬行實踐為事

汝既發心皈依,今為汝取法名為德熙。謂以大菩提心,俾...

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念佛人

平凡卻不平凡的念佛人 當我遇到了逆境,生起煩惱時,有...

聖嚴法師《懺悔》

有人在禪七中不斷地哭泣而無法打坐,他說:我不能打坐...

能同時依止一淨一禪兩位善士嗎

問: 請問法師,弟子能同時依止一淨一禪兩位善士嗎?弟...

佛教的三種懺悔方法

懺悔,在佛教來說,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講究方法;依靠...

菩薩戒的根本精神

我要告訴諸位,蕅益大師在講菩薩戒時,他講一句很重要...

如何才能增長福報呢

我們的財富,往往都是通過佈施行善等等方法積累下來的...

什麼是真正的愚人

【竹窗隨筆原文】 世人以不識字、不解事為愚,此誠愚也...

【佛教詞典】四事

1、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2、房舍、衣服、飲食...

【佛教詞典】傳法寶紀

全一卷。乃我國初期禪宗史傳書之一。於巴黎圖書館所藏...

【視頻】打蛇遭報 怪病纏身

打蛇遭報 怪病纏身

【視頻】惠空法師《禪坐中出現的境界應如何面對》

惠空法師《禪坐中出現的境界應如何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