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參禪的人要把種種妄想分別都放下

淨慧法師  2021/01/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參禪的人要把種種妄想分別都放下

禪宗一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繞圈子,不走彎路。人生所面對的,有許多問題,許多個為什麼。我記得有一套兒童叢書,叫《十萬個為什麼》。小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沒有幾天時間,就要讓這些幼小的心靈,去面對十萬個為什麼,這該有多大的壓力,該是多麼沉重的一件事情!

對於小孩子來講,可能會對其中的一些問題感興趣,但是想要在短時間內,把十萬個問題、十萬個為什麼都搞清楚,那似乎還是太殘酷,要求太高了。要讓孩子們一點一點地知道才好。孩子們的心本來很純潔,等到把十萬個為什麼都搞明白,這顆心也就被污染了。

反過來,我們參禪用功的人,就是要把種種的妄想、分別一起都放下。佛陀說有八萬四千煩惱,而我們一下子來了十萬個為什麼,比八萬四千煩惱還要多一萬六千條。十萬個為什麼,就是十萬個煩惱。實際上,煩惱是無數的,一個知見、一個分別、一個執著,就是一個煩惱,一個障礙。

有一位居士,寫了一封信給我,提出了十個大問題,每一個問題裡面,又分列有三個、四個、五個、六個小問題,洋洋灑灑幾千字。我的老天爺,要想把這十個大問題都說明白,起碼要寫一千頁的書,即使是那樣,也未必能夠說得明白。

可以說,一切的問題,一切的學問,是說不明白的。究竟是唯心還是唯物?本體究竟是什麼?真如究竟是什麼?佛性究竟是什麼?生命的原點,生命的本原,究竟是什麼?是盡未來際也說不明白的。

該怎麼辦呢?就要靠自己親自去接觸它、體驗它。知識層面的東西都具有局限性,只有實際體驗到的東西才會有那個感受,有那個受用,但是也說不出來。有體驗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佛經有一個比喻,我曾經講過多次,很多法師在講經的時候,也經常引用這個典故。是說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人中了毒箭,這個被箭射中的老先生,是一個愛鑽牛角尖的人。毒箭射在身上,他卻說:「這不要緊,我們一定要研究研究,看這個箭是從哪裡射過來,從什麼方向射過來,然後再仔細分析一下,這個箭是怎樣構成的,箭的各個部位是怎樣製作的。等到把這些問題都搞明白了,再把箭從肉中取出來。」

有一個講實際的人,就在他旁邊勸說:「老先生,等你把箭研究明白了,箭上的毒藥就會穿透全身,你的生命也就沒有了。你要研究箭可以,先把箭拔出來,你再去研究;不把箭拔出來,你就去研究,等你的生命結束了,這個箭也是研究不明白的。」

這雖然是個比喻,但它說明一個事實,有愛鑽牛角尖的人,也有講求實際、講求解決實際問題的人。對於我們學佛的人來說,煩惱就好比毒箭,這個毒箭已經射入我們的體內,射入我們的身心。我們中了這個毒箭,首要的問題,是怎樣用最簡單最快的辦法,把煩惱毒箭趕快拔出來,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

這個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見性成佛,達到了佛的境界,一切煩惱的毒箭就不會損害我們的身心。

所以,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要把世間所有學問都弄得清楚明白,去看它們究竟說的什麼。用佛的眼光來看,世間的一切學問不過是戲論而已,說來說去,對於解決我們的實際問題,都是毫無幫助的。正如佛經所說,說食數寶,饑者照饑,貧者照貧,都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

世界的本體,究竟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或者是精神和物質不可分離的。我想,把這些問題都留給哲學家去慢慢研究。我們學佛的人,要知道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知識層面的問題,而是我們的身心存在著迷惑與痛苦的問題。

世間的學問,越分越細,科目越來越多。儒家把世間的問題,歸納為兩個問題四個字,就是「飲食、男女」。古往今來,政治、軍事、宗教等等都是圍繞這兩件事在做文章,在研究、解決由這兩件事所引起的種種麻煩,種種問題,種種煩惱。

這四個字是人類必須面對的。飲食男女,人人在其中,人人都要直面這兩件事,想逃避也逃避不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是從根本上要我們正確地面對這兩件事,而不是逃避這兩件事。不管你開悟也好,不開悟也好,你是男的就是男的,是女的就是女的,肚子餓了要吃飯,瞌睡了要睡覺。

古代有一位學人去參拜一位禪師:「老和尚,你平常是怎樣用功夫的呢?」老和尚說:「我饑來吃飯,困來睡覺。」學人就問他:「老和尚你是這樣用功夫,那麼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是不是都在用功夫呢?」老和尚就說:「非也。一般的人,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睡覺的時候更是不好好睡,我老和尚吃飯就吃飯,睡覺就睡覺。只有這樣,才吃得香、睡得甜。」

今天一大早,就有一位居士跪在禪堂外面,跟我說:「老和尚啊,一分鐘也不能再等了,你趕快給我剃了吧!我昨天一晚上,眼皮都沒有合呀。」意思是說她要出家,就連一分鐘也不能等了。

一晚上沒睡覺,你說她該有多苦呀。一晚上沒有合眼皮,那在幹什麼呢?妄想多,分別多,執著多,都是自己在找自己的麻煩。你把所有的想法都空掉,都放下,就輕鬆自在了嘛!何必去自投羅網!

叫放下就是放不下。世事無常,看破,放下,自在;光陰有限,行善,積德,參禪。確實要放下,人生太苦了。懂得這個放下的方法,為什麼就不用呢?這樣的方法不去使用,硬是要堅持自找麻煩。

諸位善知識,我們這一期一會不容易,要好好地珍惜。要把懂得的一點,記得的一點,在二六時中學著去用。說放下,就試試看,放下究竟是什麼滋味;說看破,就看破,感受一下。

人生苦短,來日無多。雖然我們不要恐懼死亡,但是也要知道生命的有限性。在我們還不懂得怎樣面對煩惱、面對生死的時候,我們會很糊塗。現在我們懂得一些了,就學著去做,做一點就有一點受用;完全不做,總停留在分別、執著上,永遠不會有受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念一佛名,換彼百千萬億之雜念

茲欲勉強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動歸止,止更彌動。縱粗...

秤錘祖師散財施妻

雲南有一位秤錘祖師,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東門外。...

禪堂裡的香板是怎麼來的

香板,指形如寶劍的木板,是禪堂中法力極大的法寶。 香...

從你的妄想中跳脫出來

有一個禪師──他晚上去禪堂參禪之後,當他要回寮房,...

好好參一參腿疼的是誰

常懷敬畏心 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總不出行住坐臥。禪堂...

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則禪師,宋朝長安人,少年出家後,在浙江天台山...

這種境界並非功夫,而是一種可怕的幻妄相

這個用功人啊,說起來也明白,功夫到了什麼地方了。這...

怎麼做好人生的收尾

問: 阿彌陀佛!我想請教一下,怎麼做好人生的收尾? ...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爾時王舍城中有一比丘,名摩訶迦絺罹難陀,聰慧多智,...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理悟」是眼目,「事修」則是兩條腿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只有眼睛沒有腿。這樣的人,...

戒定慧在一念間

居士到寺院是為了學習佛法而來,為了修行而來。修行就...

從吃臘八粥想到佛教的未來

臘月初八,是佛陀經過六年苦行,在菩提樹下覺悟成道的...

趙州公案「無門關」

(一) 禪宗一法,本來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沒有公案可...

漫談社會上誤解佛教的人們

一、對佛教歧視的人 這種人又分二類:一類是有意的,...

【推薦】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來與功德利益

大悲咒的影響:漢傳佛教中,有一個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

趙州公案「無門關」

(一) 禪宗一法,本來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沒有公案可...

功德是被自己的後悔心破壞的

《廣論》上說,菩薩能夠不顧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資具,包...

是什麼力量讓輪迴相續的

業力是第六意識造作,果報是第八識釋放。本來是獨立的...

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

意思是乞士,稱呼年滿20歲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

是心力帶動佛力,還是佛力帶動心力

諸位!我們這樣想,當我們念佛的時候,有兩種力量:一...

7美元買走了一整天的快樂

一位女士開車來到小城加油站,本應到自助加油泵那邊加...

寺院安居自恣儀軌

註:本文僅限出家人看 安居的首日,稱為結夏,在安居之...

遮止無意義的話語

有人想:我是生存在現代社會的現代人,難道連說話的權...

神通

講到神通。大家就會聯想到飛天鑽地、七十二變的孫悟空...

隨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凡事都要隨緣,人必須隨著天定的因緣來處理事情。反之...

【佛教詞典】隨好

【隨好】 p1364 瑜伽四十九卷十四頁云:又卽如是三十二...

【佛教詞典】四因煩惱已斷

【四因煩惱已斷】 p0458 顯揚三卷二十頁云:復有四因,...

【視頻】大安法師《末法時代的解脫之路》

大安法師《末法時代的解脫之路》

【視頻】六字聖號(笛子純音樂版)

六字聖號(笛子純音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