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證嚴法師:發揮自己的功能才是人生

證嚴法師  2011/05/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人要能發揮功能,才是「人生」;人若沒有發揮功能就是「眾生」。「眾生」才需要「佛」救濟;「人生」就能自救救人了,何需「佛」救濟。

知道反省過去才是正確的人生,若只是隨著日子消逝,而紙醉金迷,這叫做顛倒眾生。

誠即是發自內心的一份自動自發的精神。有這份自動自發的精神,再辛勞都不會感覺得苦。

人生在世,不能無所事事,懵懵懂懂,虛度一生,應發揮我們的良知良能,以佛菩薩的精神,造福人間。

人活在世間,不說脫離人群,有人難免就會有不同的見解、是非,有是非就會有坎坷困難的環境,這些都是必須去克服的。要克服難關就必須忍,有句話說忍一口氣、退讓一步,就會海闊天空了,這就是菩薩寬闊寧靜的境地。

做人需要的就是一份平常的心,—份平凡的念。如果大家都自覺平凡,人生就平安了。

人生在世,有些人的生命重於泰山,但也有人輕如鴻毛?同樣的生命生活在人間,為什麼有如此輕重的差別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生命對人生的作為。

如果一個人在人間,每天無所事事,只為自己的生活及愛慾在追求,這種個已的目標,的確是渺如鴻毛了;反之,能發揮生命力,造福人群,如此這個世界就少不了他,他的生命也就重如泰山。

天下事一個人是做不成的。何況我們生活在人間,必須要依靠別人才能生存。

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我們要穿衣服,衣服是否自己能做的呢?即使自己能做衣服,但也需要布啊!而布是不是自己能織呢?縱使自己能織布,但原料的來源,是不是自己可以生產呢?總而言之,一條紗、一條線,都是來自群眾,我們也都要抱著感恩的心,因為它得之不易啊!所以應時時抱著感恩心。

人一旦「無所事事,虛度光陰」,精神就會萎靡不振,失去生命的意義。

活在天地之間,若只是隨波逐流,讓形體隨著時間而生老病死,那實在是沒有意義的人生;所以應配合社會環境的教育,及古今聖賢對我們的引導,好好探究「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乃至人生意義何在的問題。

人生的生老病死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與其煩惱它,倒不如每天都快樂的過日子。

閑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吃飽飯沒事做的閑人,一定不快樂。然而反觀現今社會各個角落,到處人潮,無不都是匆匆忙忙,一副忙碌狀,但他們忙得大都不快樂。

為什麼呢?因為活得很無聊啊!人如若正事不做,卻忙著應酬、打麻將、觀光旅遊;這種「無所事事忙」,在飽樂之後,一定是疲倦與空虛。

不可為自己的利益,而用甘飴甜蜜的口舌迷惑人,到頭來也只是傷身敗德,害了自己。

美滿的人生,不在於物質、權勢、名利及地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情誼。 所謂看開人生,絕不是悲觀,而是積極樂觀;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徹;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及時去做;也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

人生最踏實的事,是今日此時有多少力量就盡快付出去做利益人群、造福社會的工作。

肯付出心力為別人服務的人,因抱持義務的精神,能夠心甘情願,任勞任怨;所以無論再怎麼忙碌,也會感到無限快樂喜悅。

人生在世,假若欠缺了愛,日子將了無生趣,毫無意義。但如果只是局限於染著的小愛,則容易損人毀已,造成傷害;所以應該發揮無色彩的清淨大愛,只有付出不求回報,讓被我們愛的人沒有壓力,歡喜自在。

人生的真、善、美,是在我們的形態中表現出來的。形態的修養能美化人生;慈心不能缺乏親善的態度,智慧不能缺乏謙虛,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有謙虛才能建立美滿人生,所以,智慧和謙虛二項,一定要平行。

人生是個舞台,有些人一生勞苦,有些人先苦後甘,也有些人先甘後苦,所以說人生是無常的。誰又能下斷論說誰是幸福呢?只有愛的精神最可靠。人生最堅固的愛,就是寬大慈悲心,無我的精神,真正的教育;這就是無形的財產,也是人生最幸福的財富。

佛陀訓練弟子要有一份寬闊的心胸,如能以他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他人的富有為自己的富有,能這樣就是永遠最滿足的人生,也是永遠最富有的人生。

人無時無刻不處在無常的流動中,也常常處在無明風雨交加中,唯能時時自我警惕才可以過一個平安的人生。

人生猶如一場戲,種種的人事煩惱,要隨著幕升幕落,不要執著於心上;若能時時刻刻清除內心的煩惱,化為一股清涼的悲懈怠的人是一定會墮落的,人生必須要上進積極,不因境遇的得失而喪失生存的鬥志。

人,生在世間,本來就是苦,任憑你說是人中最幸福的人,同樣地,也逃不出這大自然的寒暑所帶來的苦惱。人間雖有寒暑之苦,但還不致像陰間地獄中,連續不斷地炙灼煎熬的痛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你連這都不能做,還能做什麼

一封信也叫他退學,兩封信也叫他退學。 因為家祖父是中...

人生的方向該往哪個地方走

完整人生的五個層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

人生道路中的三個不怕

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我常常用三個不怕幫助自己看破放下...

心中有春天,所見所聞無不是春意盎然

筆者有一位從事社工的學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實。原來...

濟群法師《人生佛教的弘揚》

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濟群法師的這一理念...

沒學佛的人生是沒辦法規劃的,因為做不了主

一個生死凡夫為什麼加罪障呢?因為我們的生命當中,每...

出離心與大悲心,結合起來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

《古文觀止》中的十大人生啟迪

《古文觀止》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歷...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證嚴法師:做大地的園丁,環保地球

1、心理環保 剛才手語隊表演一個呼吸的地球和大地的園...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現代科技發達,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卻因追求享...

人人都有佛性,為何還要學佛

問: 人人都本具與佛同等的佛性,為何還要學佛? 證嚴...

命苦如何才能消業

有人問 :我這輩子苦得要命,要如何才能消業呢? 證嚴...

盤中血肉,皆是歷劫父母

這裡引用《梵網經》的一句話。我們受菩薩戒的人為什麼...

無「我」讓心靈不受到傷害

人生在世,心靈常常受到傷害,傷心、傷感、傷痛經常折...

斷除淫慾心是修道的一個重要根本

淫戒的重點是在「其心不淫」。什麼叫『其心不淫』呢?...

妄念是業障重的一種表象

人如果業障重,妄念(雜念)就多,平時心浮氣躁,不得...

一堂一千八百萬元的課

一位朋友談到了他的遭遇,約在十多年前,他因為信任,...

宗舜法師:理體三寶和事相三寶是缺一不可的

三寶必須具足。這裡有二層涵義, 即首先一定是歸依佛...

普賢菩薩行願無窮 分身塵剎度眾生

普賢菩薩,行願無窮,分身塵剎,隨緣教化眾生。據史書...

佛陀教我們如何放下對子女的貪著

中國的父母從好的方面來說對子女非常負責任。從不好的...

造了罪業後,生命中會產生兩種影響

既識起因,能感後習,一、感種類相續而起。二、招苦報...

打坐時出現幻境,該怎麼辦

打坐時如果有任何善惡境界現前,都不要執著。告訴自己...

佛法的大意

一、學習佛法以增進道德 增進道德是佛教的戒學。戒就是...

【推薦】印光大師《一函遍復》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一切上聖下凡...

【佛教詞典】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謂不起取捨憎愛之分別心,則萬法皆可返其真實面目。信...

【佛教詞典】他寶

(譬喻)他人之寶。以譬於己無益。華嚴經偈曰:譬如貧...

【視頻】夢參老和尚《濟公傳--王太和的故事》

夢參老和尚《濟公傳--王太和的故事》

【視頻】夢參老和尚《一切財寶皆是無常,不要貪愛》

夢參老和尚《一切財寶皆是無常,不要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