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能發揮功能,才是「人生」;人若沒有發揮功能就是「眾生」。「眾生」才需要「佛」救濟;「人生」就能自救救人了,何需「佛」救濟。
知道反省過去才是正確的人生,若只是隨著日子消逝,而紙醉金迷,這叫做顛倒眾生。
誠即是發自內心的一份自動自發的精神。有這份自動自發的精神,再辛勞都不會感覺得苦。
人生在世,不能無所事事,懵懵懂懂,虛度一生,應發揮我們的良知良能,以佛菩薩的精神,造福人間。
人活在世間,不說脫離人群,有人難免就會有不同的見解、是非,有是非就會有坎坷困難的環境,這些都是必須去克服的。要克服難關就必須忍,有句話說忍一口氣、退讓一步,就會海闊天空了,這就是菩薩寬闊寧靜的境地。
做人需要的就是一份平常的心,—份平凡的念。如果大家都自覺平凡,人生就平安了。
人生在世,有些人的生命重於泰山,但也有人輕如鴻毛?同樣的生命生活在人間,為什麼有如此輕重的差別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生命對人生的作為。
如果一個人在人間,每天無所事事,只為自己的生活及愛慾在追求,這種個已的目標,的確是渺如鴻毛了;反之,能發揮生命力,造福人群,如此這個世界就少不了他,他的生命也就重如泰山。
天下事一個人是做不成的。何況我們生活在人間,必須要依靠別人才能生存。
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我們要穿衣服,衣服是否自己能做的呢?即使自己能做衣服,但也需要布啊!而布是不是自己能織呢?縱使自己能織布,但原料的來源,是不是自己可以生產呢?總而言之,一條紗、一條線,都是來自群眾,我們也都要抱著感恩的心,因為它得之不易啊!所以應時時抱著感恩心。
人一旦「無所事事,虛度光陰」,精神就會萎靡不振,失去生命的意義。
活在天地之間,若只是隨波逐流,讓形體隨著時間而生老病死,那實在是沒有意義的人生;所以應配合社會環境的教育,及古今聖賢對我們的引導,好好探究「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乃至人生意義何在的問題。
人生的生老病死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與其煩惱它,倒不如每天都快樂的過日子。
閑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吃飽飯沒事做的閑人,一定不快樂。然而反觀現今社會各個角落,到處人潮,無不都是匆匆忙忙,一副忙碌狀,但他們忙得大都不快樂。
為什麼呢?因為活得很無聊啊!人如若正事不做,卻忙著應酬、打麻將、觀光旅遊;這種「無所事事忙」,在飽樂之後,一定是疲倦與空虛。
不可為自己的利益,而用甘飴甜蜜的口舌迷惑人,到頭來也只是傷身敗德,害了自己。
美滿的人生,不在於物質、權勢、名利及地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情誼。 所謂看開人生,絕不是悲觀,而是積極樂觀;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徹;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及時去做;也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
人生最踏實的事,是今日此時有多少力量就盡快付出去做利益人群、造福社會的工作。
肯付出心力為別人服務的人,因抱持義務的精神,能夠心甘情願,任勞任怨;所以無論再怎麼忙碌,也會感到無限快樂喜悅。
人生在世,假若欠缺了愛,日子將了無生趣,毫無意義。但如果只是局限於染著的小愛,則容易損人毀已,造成傷害;所以應該發揮無色彩的清淨大愛,只有付出不求回報,讓被我們愛的人沒有壓力,歡喜自在。
人生的真、善、美,是在我們的形態中表現出來的。形態的修養能美化人生;慈心不能缺乏親善的態度,智慧不能缺乏謙虛,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有謙虛才能建立美滿人生,所以,智慧和謙虛二項,一定要平行。
人生是個舞台,有些人一生勞苦,有些人先苦後甘,也有些人先甘後苦,所以說人生是無常的。誰又能下斷論說誰是幸福呢?只有愛的精神最可靠。人生最堅固的愛,就是寬大慈悲心,無我的精神,真正的教育;這就是無形的財產,也是人生最幸福的財富。
佛陀訓練弟子要有一份寬闊的心胸,如能以他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他人的富有為自己的富有,能這樣就是永遠最滿足的人生,也是永遠最富有的人生。
人無時無刻不處在無常的流動中,也常常處在無明風雨交加中,唯能時時自我警惕才可以過一個平安的人生。
人生猶如一場戲,種種的人事煩惱,要隨著幕升幕落,不要執著於心上;若能時時刻刻清除內心的煩惱,化為一股清涼的悲懈怠的人是一定會墮落的,人生必須要上進積極,不因境遇的得失而喪失生存的鬥志。
人,生在世間,本來就是苦,任憑你說是人中最幸福的人,同樣地,也逃不出這大自然的寒暑所帶來的苦惱。人間雖有寒暑之苦,但還不致像陰間地獄中,連續不斷地炙灼煎熬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