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篤修淨業臨終預知,念佛往生之貞女典範

印光大師  2016/08/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篤修淨業臨終預知,念佛往生之貞女典範

真如法性,生佛體同。迷悟攸分,凡聖迥別。欲複本有之心性,須斷幻妄之惑業。欲斷惑業,非嚴持淨戒,力修定慧不可。戒定慧三,力極功純,則妄惑徹底消滅,本心全體顯現矣。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明本鏡具,非從外來,特仗揩磨之緣,以顯發耳。雖然,仗自力修行,斷惑證真,頗不容易。斷見惑如斷四十里流,況思惑乎。見惑一斷,即證初果,預聖流。尚須七生天上,七反人間,方可斷盡思惑,以證四果。雖云十四番生死,而天上壽長,固不易以年月論也。初果聖人,欲了生死,尚如是之難。況具足惑業之凡夫乎。若證四果,則生死根本永斷,超出六道輪迴之外。

若發大悲心,入世度生,則乘願示生。非如具足惑業者,隨善惡業力所牽,升沉於六道之中,自己一毫作不得主也。自力了生死,非宿根深厚者不能。末世眾生,何能企及。於是如來特開一淨土法門,俾一切若聖若凡,上中下根,同於現生了生脫死。其慈悲救護之心,至極無加矣。其修持之法,亦須嚴持淨戒,力修定慧。而兼以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信願真切,念力精純。現生亦可證聖,臨終直登上品。則入菩薩位,證不退地矣。縱根機陋劣,未能如是。

但能至心念佛,則心佛相契,感應道交,臨命終時,必蒙佛慈接引,帶業往生。下至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地獄相現。若心識不迷,有善知識教以念佛。其人生大怖畏,生大愧悔。雖念數聲,即便命終。亦可仗佛慈力,接引往生。一得往生,則永出輪迴,高預海會。漸次進修,必證佛果。仗自力了生死,如彼之難。仗佛力了生死,如此之易。凡有心者,皆能念佛,皆可往生。有血性漢子,決不肯令本具之真如佛性,背悟淨緣,隨迷染緣,長劫輪迴於六道之中,而莫之能出也。

陳聖性貞女者,原籍安徽懷寧縣人也。父仲齡,業商於揚州甘泉,遂家焉。母高氏。貞女生於清咸豐九年。姊妹三,長即張紹春之母,貞女居仲,與其妹皆自幼茹素,不食葷腥。是蓋具有夙根者。其弟三,長樹聲,前清江西候補知縣。次茂之,三茂如,皆業鹺。貞女年及笄,父故,母欲為之擇聘。貞女即痛哭流涕,誓願為北宮之女嬰兒子,撤其環瑱以養其母,至老不嫁。其妹則以出家梵修為職志,貞女則以居家侍奉為職志也。母知其志不可奪,遂任之。母有潔淨癖,其飲食衣履衾枕床帳之屬,無不日新又新。雖地板仰篷亦必一日一揩,三日一滌。故凡婢媼之任使,皆不稱意。

惟貞女則烹紉浣濯,能體親心。力役服勞,不容旁貸。暇則念經禮佛,日無虛曠。縱佳節盛會,亦從不出門遊觀。其盡心孝養,篤修淨業也如此。非特恪遵女訓,實乃真奉佛法。後復歸依三寶,受菩薩優婆夷戒,聖性乃其法名也。及母去世,痛極終天。此後依弟而居,修持愈謹。近數年來,紹春信佛日篤,曾來其家,喜其志道相同,遂不復歸。過年餘,諸弟強迎歸。未幾,自知不久住世。以諸弟,及弟婦,唯知世禮,不解佛法。恐臨終彼等悲戀,亂其正念,致失利益。遂至其妹之尼庵,以期正念往生。

未久,示微疾,促紹春與三弟至。命請具德僧為剃髮作尼,兼為說戒。又令死必火化,俾一物不存,脫體無依方好。紹春許之。遂沐浴,著法服,端坐念佛。紹春令諸尼,及諸弟,同念佛相助。諸弟悲不自持,紹春力誡勿亂正念,諸弟遂皆忍悲念佛。久之,氣絕。紹春仍令大眾一心念佛二小時。其面相轉加光華,遠勝生時。其一生修持之力,於此發現。當必往生西方,親預海會。否則何克有此瑞應耶。時在民國十年十二月十七日丑时。世壽六十有三。雖臨終剃髮為尼,以無幾日,兼欲顯彼一生守貞盡孝之懿德貞心,故仍以貞女稱焉。

今春紹春來普陀,禮大士,詳述其事。祈餘作記,以發其潛德之幽光。餘按《觀無量壽佛經》,淨業正因有三。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此四種屬世善。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此三種屬戒善。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四種屬慧善。前二大小隨人,此則唯屬大乘。此十一事,若全若半,乃至一事,以深信願,迴向淨土,皆得往生。況貞女且有多分,兼以平生專心念佛,豈得不生。其預知時至,並氣絕後面相轉加光華,足可為證。因將淨土法門所以,及貞女貞孝淨業懿行,略述大端。以冀閨閣英賢並一切善信,聞風興起。各守己分,兼修淨業。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婦隨,主仁僕忠。愈修淨業,愈敦倫常。生益得其令名,沒即托質淨土。視彼唯知世諦,不解佛法,業識茫茫,無本可據。徒具佛性,全體迷失。輪迴於六道之中,墮落於三途之內。盡未來際,了無出期者,不可同年而語矣。凡見聞者,各宜勉旃。

印光大師:「陳聖性貞女貞孝淨業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蕅益大師淨土開示錄

一、讚念佛法門圓頓了義 夫念佛者,豈有他哉,以此緣生...

淨界法師:念佛法要

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學習的重點是念佛法要。我們希望...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修行人每天都在與自己的...

往生品位深淺之判別

問: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裡是以凡夫發心大小分判,而...

極樂世界為什麼能夠圓證三不退

第二個約正念的功德。能夠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

念佛平時須相續

今天的講話題目是念佛平時須相續。再分三段來講: 第一...

信願持名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一個人生前自己肯念佛,肯定就有信心在裡面,有願力在...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印光大師論念佛圓通章的聞思修

印光大師非常重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讚...

真信願持佛名號能否避免困苦?

問: 真信願持佛名號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師答: 須...

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

原文: 女人家第一功德, 在孝翁姑, 相夫教子。既為佛...

真能這樣做,決定可生西方極樂

印光大師對葉福備居士說:你父親既然已經同意你出家,...

邪淫的十二種危害

明朝進士冒起宗,在註解《太上感應篇》中見他色美,起...

不要把回憶拉到現在來

我們總愛想過去的事,過去都已經沒有了,還要回憶把它...

在不完美的工作環境裡訓練自己

問: 上班族必須聽命於老闆、上司,但如果你覺得老闆...

海獺的故事

這是一則真實的故事,是一位出家僧人的親自口述,他講...

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

解脫生死,念佛怎麼解脫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

欲為三界眾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首先了解欲的體性、作用、分類以及欲為根本苦的原因,...

婢女皈依三寶而生天的因緣

《雜寶藏經》經文: 爾時。舍衛國須達長者以十萬兩金僱...

用什麼心態來修學,才會比較圓滿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阿難尊者發了願以後...

在觀想的過程中,生命產生了兩道力量

我們要知道,在觀想過程當中,當你起觀,不管是觀極樂...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心若與四宏誓願...

物債易還,命債難還

現在看第二段,還債的人應該怎麼還呢?他過去生把人家...

具足十信心,往生便有把握

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從古到今,還沒有...

【佛教詞典】背念

厭背生死而安住於涅槃之念。瑜伽論記卷六上(大四二·...

【佛教詞典】慕攞薩婆悉底婆拖尼迦耶

(流派)Mūlasarvāstivādanikāya,譯曰根本說一切...

【視頻】南無地藏王菩薩(法鼓山)

南無地藏王菩薩(法鼓山)

【視頻】妙境法師《功德天與黑暗女》

妙境法師《功德天與黑暗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