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在家學佛者如何定早晚課

聖嚴法師  2011/03/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課誦的原則,以定時做定課為主。內容應該包括供養、禮拜、禪坐、持名、讀誦、發願、迴向等。

所謂供養,是在佛前擺設香、花、燈、果、淨水和食物。如果條件許可,應當每日換新,保持鮮度;否則亦不當有腐爛、污染、凋謝等的現象發生,以維持佛前的整齊、清潔和莊嚴為原則。

所謂定時做定課,是指在每天的同樣時段,做同樣的功課。最好是選擇頭腦清楚、身心舒暢的時段做課誦。通常是以清晨起床,盥洗之後,早餐之前;或晚餐之後,休息一段時間,就寢之前,為最好的兩個時段。兩個時段加起來,每天至少需要一至兩小時;但也不需要超過四小時,否則課誦時間太多,會影響平常的家庭生活及工作。如果情況特殊,也可以選定上午或下午的任何一個時段,來做定時的課誦。

課誦叫做恆課,又叫日課,就是每天必須有的修持活動,不能間斷。它的作用相同於每晨起床後要漱口、洗臉、飲食、灑掃庭院、大小便利一樣,是保持身心平衡,也是修身養性、警策精進的生活方式。修行的目的不在於形式,形式卻能夠幫助我們達到身心安定、健康、幸福的目的。除了自我的修練和反省,也有諸佛菩薩和護法龍天的加被與護持。

課誦的專案可多可少,只要每天相同即可。內容可依時間的長短及個人的喜好而有所選擇;但是供水、獻香、禮拜則不能缺少。個人課誦,不一定要用榆磬等法器,亦不一定要會梵唄。若不致打擾他人,可用小榆。在獻供及頂禮三拜之後,早上誦「大悲咒」三遍至七遍,「心經」一遍,三稱摩訶般若波羅蜜,然後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四十八或一百零八遍,再念普賢菩薩十大願或四弘誓願,最後是三皈依,唱迴向偈:「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災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然後頂禮三拜,課誦完畢。

晚課應該是在下午或是晚餐之後,同樣供養、禮拜,然後誦《阿彌陀經》或「懺悔文」一遍,也可以只誦「大悲咒」七遍,念「心經」一遍、「往生咒」三遍,念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聖號四十八或一百零八遍,接著四弘誓願,普賢警眾偈,三皈依,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迴向諸眾生,解脫三界苦,皆發菩提心。」頂禮三拜,晚課即結束。

因為課誦的人,進度有快有慢,有的會唱,有的不會唱,除非環境許可使用法器唱誦,否則不用法器,念誦即可。經咒的遍數也以快慢不等而酌量增減,以配合時間為宜。

如果時間允許,可酌量延長至四十五分鐘或一小時。在早課之前,晚課之後,亦可增加靜坐時間二十五到三十分鐘。最好能夠向正統的佛教靜坐老師學習安全的靜坐方法;否則也得把姿勢坐正,身心放鬆,默念佛菩薩聖號,一心專注,不急不緩。如果不習慣靜坐,也可採用禮拜的方式,以定時或定數禮拜佛菩薩。以無所求之心禮誦和靜坐,是最正確和安全的;否則容易引起幻象、幻景、幻覺,而引發身心的障礙。真正的修行是沒有條件的,當然,它是有目的的;而修行的本身就是目的。

如果僅願把課誦時間加長,而無意靜坐或增加禮拜的次數,則可以在早課的供養、禮拜之後,加誦「楞嚴咒」及十小咒;晚課的供養、禮拜之後,加誦《普門品》或者增加「大悲咒」的持誦遍數至二十一或四十八都可以。

如果居家無事,也可以在白天任何一個固定的時間,禮拜經典。拜經的方法,也是先做供養,然後一字一拜,每拜一字應念兩句拜經詞,例如:拜《法華經》時,每拜一拜,當念「南無妙法蓮華經,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如拜《華嚴經》,則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南無華嚴海會佛菩薩」。如拜《金剛經》,則念「南無般若波羅蜜多金剛經,南無般若波羅蜜多會上佛菩薩」。如拜《彌陀經》,則念「南無佛說阿彌陀經,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如拜《普門品》,可有兩種念法:第一因為它是《法華經》的一品,因此比照拜《法華經》的念法;第二則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如拜《地藏經》及《藥師經》,即可以此類推。

拜的時候,通常是用黃紙條或檀香,用大字的經本,逐字逐字地移動,拜到一定的經文與段落,或者是用筆記下所拜完的經文,或者用紙條夾在那一段、那一個字之處,預備下一次繼續禮拜。但是每次拜完之後,經本必須蓋上,不得散置或敞開。拜完一部經,還可繼續拜同一部經,乃至發願拜上幾十部、幾百部、幾千部,或是終身禮拜同一部經,拜得越多越好。

課誦之前;或者是發願課誦、拜經之前,可以有目的而為,或是為了祈求現實或來世的利益,乃至為了成就什麼功德;做完課誦之後,也可以發願祈求你所希望達成的願望。但在課誦時,應當專心一意於課誦,不得有任何祈求的念頭。最好的態度是,但為眾生離苦得樂,不為自己有所祈求,那就是菩薩道的修行態度。其實不為己求而修行,才是最大的功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信佛不依佛之教法,則佛性不能發揮出來

信佛不能依佛之教法去行,則仍不能將佛性發揮出來。 佛...

初學佛應怎樣修行

阿彌陀佛!初入佛門者,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以為能...

吃肉就是度這些眾生,這種說法對嗎

餘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講經時,聞有密宗傳法法師每每...

【佛學漫畫】皈依

對於真心學佛的人,不會覺得皈依儀式是多餘的,反而會...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佩戴佛像是什麼時候開始流...

佛法宇宙觀之四大部洲

這次我們再打通了整個欲界來講,咱們作為人,在四土的...

【推薦】如何修持地藏法門

地藏法門的經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簡稱...

星雲大師《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肉食普遍被認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貧困的地...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聖嚴法師《動靜不二皆是禪》

現在的社會追求效率,造成每個人越來越匆忙,競爭越來...

聖嚴法師《禪的入門方法》

中國禪宗的修行方法,是頓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

聖嚴法師《不要再射自己一箭》

《心經》教人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但是當你...

聖嚴法師《情緒的本質》

問:佛經裡稱眾生為有情,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

年邁不可怕,只怕心態老

說起老,常會有人想起老態龍鐘、風燭殘年等詞,彷彿老...

主導我們生命升沉的兩個因素

楞嚴經講生命的緣起,主要的思想就是講到真如緣起。當...

【推薦】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必有容,德乃大, 做人一定要心胸開闊,涵容一切,才能...

以真誠不妄之心來待人處事

說謊話欺騙他人稱為妄言。現在社會上一般人為了做生意...

【推薦】品茶

一位屢遭失意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普陀山普濟寺,慕名...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

問: 何可心靜,何可忘情?心燥由萬事起,情卻為一人...

賢善長者婦墮餓鬼緣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

諸位菩薩慈悲,諸位道友慈悲。凡是發心的到了這個法會...

【圖】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勢

在早晚功課和日常佛事當中,有幾樣法器比較常用,其持...

見佛生歡喜得生天

過去南印度有一個習俗,家中未成年的女孩必須早起,將...

臨命終時,唯此十大願王不相捨離

普賢者,梵雲邲輸跋陀。據《悲華經》所載,阿彌陀佛往...

聖嚴法師《瞋心與慈心》

有人說現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

【佛教詞典】大悲萬行

起大慈大悲之心,普為無量之佛事,稱為大悲;三密妙行...

【佛教詞典】室羅筏拏磨洗

(雜名)Srāva?amāsa,摩洗者月之義,即五月也。...

【視頻】西方發願文(男聲念誦)

西方發願文(男聲念誦)

【視頻】大安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啟示》

大安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