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品茶

2010/12/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位屢遭失意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普陀山普濟寺,慕名尋到道生長老,沮喪地對他說:「人生總不如意,活著也是苟且,有什麼意思呢?」

道生長老靜靜聽著年輕人的嘆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侍者說:「施主遠道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

稍頃,侍者送來了一壺溫水,道生長老抓了茶葉放進杯子,然後用溫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著請年輕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葉靜靜浮著。年輕人不解地詢問:「寶剎怎麼用溫水沏茶?」道生長老笑而不語。年輕人喝一口細品,不由搖搖頭:「一點茶香都沒有呢。」侍者說:「這可是閩地名茶鐵觀音啊!」年輕人又端起杯子品嚐,然後肯定地說:「真的沒有一絲茶香。」

道生長老又吩咐侍者:「再去燒一壺沸水送過來。」稍頃,侍者便提著一壺冒著濃濃白汽的沸水進來。道生長老起身,又取過一個杯子,放茶葉,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輕人俯首看去,茶葉在杯子裡上下沉浮,絲絲清香不絕如縷,望而生津。

年輕人想要去端杯,道生長老擋開,又提起水壺注入一線沸水。茶葉翻騰得更厲害了,一縷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裊裊升騰,在禪房瀰漫開來。道生長老一共注了五次水,杯子終於滿了,那綠綠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撲鼻,入口沁人心脾。

道生長老笑著問:「施主可知道,同是鐵觀音,為什麼茶味相差這麼大嗎?」

年輕人思忖著說:「一杯用溫水,一杯用沸水,沖沏的水不同。」道生長老點頭:「用水不同,茶葉的沉浮就不一樣。溫水沏茶,茶葉輕浮水上,怎會散發清香?沸水沏茶,反覆幾次,茶葉沉沉浮浮,才能釋放出茶的清香。世間芸芸眾生,又何嘗不是沉浮的茶葉呢?那些不經風雨的人,就像溫水沏的茶葉,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櫛風沐雨的人,如被沸水沖沏的釅茶,在滄桑歲月裡幾度沉浮浸泡,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浮生若茶,我們何嘗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命運又何嘗不是一壺溫水或沸水呢?茶葉因為沉浸才釋放了本身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的磨練,才可激發出人生那一縷縷幽香。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提前釋放出獄的比丘

想一想善導大師,在盛唐之際,最好的時候,他都有那麼...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開心嗎

問: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開心嗎?我覺得人生百味,無須...

【佛學漫畫】如何開啟幸福之門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

莫將時光遮面目

每個社會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職業使命:交通警察是維持交...

曾國藩經典人生語錄

○ 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 為子孫做富貴計者...

1元錢面前的人生態度

一天,在書上看到一道選擇題,覺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帶...

不可妄自尊大而輕視古德,又不可甘心暴棄而不為豪傑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見。無論唐...

體悟苦諦的小沙彌

在人間,父母、子女親情難以割捨,面臨生離死別之時更...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大藏經】【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大藏經】梵網經菩薩戒本

【依東林寺版本】 (舉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愛佔小便宜,就會沒有人緣

阿美很喜歡佔小便宜,上學的時候,她經常借錢不還,拿...

古鏡未磨

有道禪師當初行腳時,路過一間賣茶的茶坊,因為口渴,...

法華譬珠喻

佛陀於《妙法蓮華經》舉髻珠為喻,為大眾開示佛法,有...

改一字即可避免「十後悔」

某天,有一位學僧前去請教雲居道膺禪師,他問道:弟子...

傳佛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達摩西來傳佛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未閱有參話頭...

聖嚴法師《擁抱孤獨,擁抱親密》

有時候,接觸到一些人,他們對我訴說著「人在江湖,身...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捨掉

我們是學佛的,要制心一處,你用的功夫,要時時刻刻現...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對人生路

無相禪師行腳時,因口渴而四處尋找水源,這時看到有一...

《文昌帝君陰騭文》原文及白話

《文昌帝君陰騭文》告誡人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從而達到...

阿育王的百億千金供養布施

佛滅度後,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國王。有...

往生到極樂世界後,就有三種不退

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薩,阿鞞跋致是不退...

捨命不一定解脫,可能還會隨業受生

汝將謂捨命便解脫乎。不知識隨業牽,又復受生。驢女馬...

用慈悲忍辱的精神來對待謾罵

通常被人罵者,少有不起煩惱,乃至瞋恚心,佛在世時,...

阿羅漢身具勝香的因緣

佛陀涅槃百年後的印度,崛起了強盛的孔雀王朝。其國君...

宏海法師:信解行證

好各位,我們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師...

懺悔時當發七種心

北齊天平年間,有一居士,四十多歲,前來禮拜禪宗二祖...

【佛教詞典】壞劫

【壞劫】 p1445 俱舍論十二卷三頁云:論曰:言壞劫者,...

【佛教詞典】法住記

梵名 Nandimitrāvadāna。全一卷。全稱大阿羅漢難提蜜...

【視頻】淨界法師《用大鑽石換一句名言》

淨界法師《用大鑽石換一句名言》

【視頻】界詮法師《修行的選擇》

界詮法師《修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