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奉獻工作也是菩薩精神

聖嚴法師  2011/01/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人沒有錢不能生活,工作所得的薪水可以維持生活所需,而工作本身因此就有了意義。仔細想想,倦怠的問題不在於工作本身,而是工作時與他人接觸過程中所帶來的困擾。過去的農村社會,環境相當單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裡工作所接觸到的不外是草地、泥土,以及自己所畜養的動物、耕種的植物,而不是形形色色的人。現在的工商社會,不管從事什麼工作,上有上司、下有部屬、左右有同事,遇到的都是人;即使是沒有頂頭上司的老闆,也要與客戶或政府部門互相往來。正因為人際關係複雜,所以許多人都覺得生活在現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禁羨慕起古人,只要天天種田就好了,不需要面對這麼多令人頭疼的問題。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會有問題,是因為每個人的想法、立場不同,層次也不一樣,所以難免會有衝突、會起摩擦。你可曾想過,對方帶給你麻煩的同時,也許你也給了對方麻煩;對方為你製造困擾時,你也同樣帶給對方困擾;你覺得無奈,對方也會覺得無奈!這樣不是非常公平合理嗎?

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是在貢獻一己之力,參與這個社會的運行,不僅僅是為了領薪水、換取溫飽而已,人人都是在這種情況下生活的。只要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我們每天吃飯、穿衣、睡覺、走路,一切的生活資源,都是靠各行各業許許多多的人分工合作,才能確保供應無虞,也是因為這些人的辛勤工作,我們才能擁有並維持今天的生活環境和條件。

因此,在一個互助合作的社會中,沒有人能單獨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不管拿不拿薪水,只要有一個人不工作,這個人就會成為他人的累贅,為別人製造負擔。在人類社會的合作關係之中,我們自己就是一個組成因素、提供一分力量,所以一個人如果放棄工作,整天無所事事,便是逃避了他的社會責任。

在工作團隊中,有些人智慧高,能力、技術都在水平以上,但是卻和其它人拿一樣的薪水。表面上看,他付出的多卻得到的少,似乎並不公平,可是換個角度想,施比受多正是在造福人群,和其它人結緣。有能力結人緣,奉獻一己之力,不就是菩薩精神嗎?所以,改變思考方向,心裡也就釋然了。如果不想做菩薩也沒有關係,多做一份工作,就多一分奉獻,你在天國、淨土的功德銀行裡,就多了一分儲蓄,存得愈多,福德、福報就愈大,這也是一種工作的所得。

因此,人在社會上,應該要不斷成長,增進自己的能力,再以所知、所能,盡一己之力來為社會服務,這就是工作的意義所在。只要有機會能讓我們奉獻,我們都應該感到高興。建立服務的觀念,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對職業產生厭倦感,也不再無奈;如此一來,相信每天都能工作愉快。

工作自在語:

施比受多正是在造福人群,和其它人結緣。有能力結人緣,奉獻一己之力,不就是菩薩精神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職場的戰爭

職場可謂眾相俱全:有人積極奮進,有人打小報告,有人...

開店遇到敲詐該怎麼辦

問: 弟子是淘寶開小店的,時常遇到碰瓷的、敲詐的買...

溝通和態度必不可缺

一位還不到退休年紀的資深醫生,因為醫術非常高明,吸...

還重嗎

韓國的鏡虛禪師帶著出家不久的弟子滿空出外行腳布教,...

你事業會成功嗎

母親對我談起小時候的情形:過年時家中都備有糖果,你...

淨慧法師《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各位居士:下午好!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個老題目:覺悟人...

聖嚴法師《結真正的善緣》

教中有「結緣」的說法,意思就是人與人之間彼此支持、...

如何讓心養成專注的習慣

問: 在企業工作結果是導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聖嚴法師《追尋六祖足跡 解讀《壇經》思想》

我們知道,中國的禪宗傳自印度的菩提達摩,他於紀元五...

聖嚴法師《越看越是個美人》

愛美是人的天性,現代女性為了追求美麗,花費了許多金...

六和敬的意義

「六和敬」是佛教僧團的生活原則,也就是讓彼此能夠和...

聖嚴法師《人在福中不知福》

有位大少奶奶在嫁入豪門前,雖然也曾經考慮到彼此門不...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上) 古印度時,世尊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捨...

常有吉神擁護

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 這兩句是承上面的諸惡莫...

學佛的人不要再迷信

學佛人不能脫離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著禪意的存在,...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蒙光觸身獲益願

第三十三 蒙光觸身獲益願: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

皈依後的八大好處

皈依對我們有什麼大好處呢?可分為八點: 一、入佛弟...

聰明人習氣重問題多以及對治方法

原文: 數日前,令甥崔澍萍來函,並將閣下與彼之函,亦...

我們怎樣為死亡做準備

龍舒居士在這裡用起興的手法,最後落實在我們平時沒有...

印光大師《三皈與五戒十善》

悲哉眾生!從無始來,輪迴六道,流轉四生,無救無歸,...

如何處理毀壞的佛像經書

在事相上來講,有佛、有法、有僧。佛就是我們的佛像,...

善巧方便化婆媳間的矛盾

話說興化縣商人馬文安,品學兼優,且喜研究佛理,他娶...

淫慾之劍斬殺凡夫,可不戒哉

近年來,色情氾濫,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時...

「庵」一定是女眾所住的地方嗎

阿彌陀佛。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這個地方呢...

【佛教詞典】穢食

(雜語)貧人所食不淨之食物也。大日經疏三曰:如貧裡...

【佛教詞典】等活地獄

(界名)八熱地獄之第一。俱舍頌疏世間品一曰:等活地...

【視頻】妙境法師《學習聖道的功德》

妙境法師《學習聖道的功德》

【視頻】《菩薩走過人間》- 憶道證法師

《菩薩走過人間》- 憶道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