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懂得人生哲理,幸福就常在身邊

2012/04/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懂得人生哲理,幸福就常在身邊

如果生活讓你感到疲憊,感到沮喪,細細品讀下面的文字懂得自我安慰,懂得一些人生哲理;或許可以讓你的心情豁然開朗;幸福就在你身邊。

第一: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情

何必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現在的心情,何必為莫名的憂慮而惶惶不可終日。過去的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再怎麼悔恨也是無濟於事。未來的還是可望而不可及,再怎麼憂慮也是會空悲傷的。今天心,今日事和現在人,卻是實實在在的,也是感覺美好的。當然,過去的經驗要總結,未來的風險要預防,這才是智慧的。昨天已經過去,而明天還沒有來到,今天是真實的。

第二:自己的心痛只能自己療

何必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現在的心情。偶爾的抱怨發泄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無休止的抱怨只會增添煩惱,只能向別人顯示自己的無能,抱怨是一種致命的消極心態,一旦自己的抱怨成為惡習那麼人生就會暗無天日,不僅自己好心境全無,而且別人跟著也倒霉。抱怨沒有好處,樂觀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好心境是自己創造的

我們常常無法去改變別人的看法,能改變的恰恰只有我們自己。壞的生活不在於別人的罪惡,而在於我們的心情變得惡劣。讓生活變好的金鑰匙不在別人手裡,放棄我們的怨恨和嘆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們主觀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觀上卻沒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總想等待別人來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變別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第四:用心做自己該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暫,哪人心思去浪費呢?有位智慧的哲人曾經說過:大街上有人罵我,我是連頭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這個無聊之人!」我們既不要去傷害人家,也不要被別人的批評左右,還是按照自己的願望,先踏踏實實學好本領再說。特別是在少年時要全力以赴學本領,不要分心。

第五:別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學會自己欣賞自己,等於擁有了獲取快樂的金鑰匙,欣賞自己不是孤芳自賞,欣賞自己不是唯我獨尊,欣賞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賞自己更不是故步自封。。。自己給自己一些信心,自己給自己一點愉快,自己給自己一臉微笑,何愁沒有人生的快樂呢?經常要自己給自己過節,學會尋找愉悅的心情。

第六:不要追逐世俗的榮譽

終生尋找所謂別人認可的東西,會永遠痛失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庸俗的評論會煙滅自己的個性,世俗的指點會讓自己不知所措。為錢而錢使自己六親不認,為權而權會使自己膽大妄為,為名而名會使自己巧取強奪,真實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會變成一張張碎片隨風飄揚,世俗的我已變得面目可憎。得到了媚俗,失去了真實,要堅定信心,擁有自我。

第七:極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為憂慮過度,而導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卻因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對任何事情都無動於衷。前者常為尋找理性而痛苦,因聰明過頭而衰微,愚蠢的根源在於什麼都懊悔。而後都不知悔恨為何物,整天稀裡糊塗地生活,活著與死去沒有什麼區別。走極端總是慘遭失敗,要尋找人生的智慧。

第八:不要過於計較別人的評價

沒有一副畫是不被別人評價的,沒有一個人是不被別人議論的。自己要是沉默,有人會指責」城府太深」;自己要是善於健談,有人又會指責誇誇其談;自己要是讚美別人,有人會指責別有用心,自己要是善意批評,有人更會暴跳如雷,認為多管閑事。光看別人的臉色,自己還活不活,擁有自我,又不囿於自我。

第九:惡念越多痛苦越深

為什麼不能心平氣和地生活?關鍵是沒有及時驅趕心中的惡魔。因為心存邪惡的念頭,就不會理智地克制自己,經常會做出悔恨的蠢事。因為沒有及時清掃心靈的灰塵,意誌薄弱者就會不時掉進深潭。因為時常鬼迷心竅,就會讓愚蠢蒙蔽雙眼,進入錯誤的岔道還不知道。心中有惡,就會心神不寧,要去掉惡念。

第十:注意不要活得太累

常有人感嘆,活得真累。累,是精神上的壓力大;累,是心理上的負擔過重。累與不累總是相對的,要想不累,就要學會放鬆,生活貴在有張有馳。心累,使人長期陷於亞健康狀態;心累,會使自己精神不振。心別太累,學會解脫自己,給自己減壓。

第十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傷痛自己清楚,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自己的快樂自己感受,也許自己眼中的地獄,卻是別人眼中的天堂,也許自己眼中的天堂,卻是別人眼中的地獄,生活就是這般的滑稽,不要總疑春色在人家,關鍵在於自己心態的調整,過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不攀不比。

第十二:不做慾望的奴隸

人們總嘆息」飛蛾撲火」,人們總譏諷」魚兒上鉤」,人們總是笑話」自陷泥潭」。但是如果自己仔細想一想,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這種慾望的悲劇還少嗎?人心不足蛇吞象。放縱自己靈魂的人,最終會失去真正的自由!必須時刻警惕,不良慾望的出現。

第十三:要活得輕鬆和快樂

不與別人盲目攀比,自己就會悠然自得,不把人生目標定得太高,自己就會歡樂常在,不刻意追求完美,自己就會遠離痛苦,不是時時苛求自己,自己就會活的自在,不每每吹毛求疵,自己就會輕輕鬆鬆。活得太累就會痛苦不堪,必須要知足常樂!

第十四:喜歡自己才會擁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驕傲無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棄,是消極悲觀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別人更困難,喜歡自己比喜歡別人更不容易。擁有健康的恰當的自尊心理,面對挫折會表現得格外堅強。不為外界的誘惑而丟失自我,不為一時的挫折否定自己,時時客觀冷靜地評價自己,每每樂觀中肯定地讚賞自己。

第十五:多用善眼看世界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處處不能容忍別人的缺點,那麼人人都變成壞人,也就無法和平相處。以惡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無處不是破殘的;以善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總有可愛處。自己多看別人的長處,就會越瞧越可愛。

第十六:不必一味討好別人

討好每一個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討好每一個人,等於得罪每一個人,刻意去討好別人,只會使別人產生厭惡,親近別人要自然,投機心態要改變,有時間討好別人,不如踏踏實實的做事,討好別人總是靠不住的,自己努力才是實實在在的。一味討好別人就會失去自我,充實自己很重要。

第十七:木已成舟便要順其自然

生米已經煮成熟飯,再去悔恨以前的行為,一點益處都沒有,唯一明智的辦法是,如何妥善處理後面的事情,別讓事情弄得更糟糕,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已刻成舟的木頭是無法恢復原狀的,知道了這些簡單的道理,就能心平氣和地處理遺留的問題。悔恨無任何益處,別把事情弄得更糟。

第十八:物質雖貧乏心理不潦倒

物質貧乏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貧困。貧困常與潦倒相連,人窮常與志短想關,心理貧困,富也會淪為貧窮,心理富足,窮也能轉為富裕。物質貧乏加上萬念俱灰,會很快摧毀一個人的身體和心理,需自信自強,雖暫時物質貧乏,但好日子也會很快到來,人窮志不短,自強志不息。

第十九:福中有禍 禍中有福

莫被一時之得失沖昏頭腦,一味陶醉於暫時的勝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勝利,意味著駐足停頓,陶醉勝利,意味著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忪懈,勝利僅僅是一個小小的路標。要想取得最後的勝利,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莫為一時之得所迷惑,誰笑得最晚,誰笑得最開心。

第二十:重要的是活得充實

把每一天過好是最大的幸福,快樂源於每天的感覺良好,總憂慮明天的風險,總抹不去昨天的陰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總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總幻想那些不可能實現的,今天的心情怎能安靜?任何不切實際的東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殺手是憂愁和焦慮,痛苦源於不充實,生活過得充實就不會胡思亂想。

第二十一:人生應當歡樂有度

適當的娛樂活動能調節情緒,無休無止的歡樂卻易轉益為害。物極則反,數窮則變,「大凡快意處,即是多病處。」「棋可遣閑,易動心火。」。。。一鼓味狂歡盡興是膚淺的人生,換來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盡興有度是達觀的人生,樂極生悲不局限於娛樂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歡樂與悲哀是伴生的,歡樂有度就會歡樂常伴。

第二十二:換一種活法也許更快樂

當自己在工作中極不順心,處處感覺都是圍牆時,否有必要換個環境?當自己在婚姻中極不開心,時時感覺都是冰窖,是否有勇氣衝破圍城?當自己已習慣逆來順受,是否會挺起胸膛說「不」?有自信、能自強的人,就會善於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別太窩囊地活著,舒心是快樂之精靈。

第二十三:不妨暫時丟開煩心事

人生實在是太苦短,自己何必總是活得不開心。有煩惱是正常的,沒有煩惱才是不正常的。要是自己心情不好受時,不妨去看一次電影,不妨去聽一段音樂,不妨去唱一支歌曲,不妨去打一個電話,不妨去享受一下陽光......讓煩惱心事見鬼去吧,要先開心一樂。

第二十四:看破身外之物

一般人總是將人生的愉悅,寄託在外界的事務上,依附於世俗的認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財產,以及待遇、名譽等東西,自己一旦失去這些,便是沉重的打擊,常會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樂的根基也隨之毀滅,假如自己真是這樣過生活,那麼快樂離我們就會相當遙遠的,為什麼要讓別人來評價自己的快樂程度,需把握好自己。

第二十五:感覺幸福就是幸福

許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謂的幸福;有的雖然得到了,其代價卻巨大無比,許多哲人都說,幸福是種感覺。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覺隨滿足程度而遞減,與人的心境、心態密切相關。先哲人們說:得之愈艱,愛之愈深,擁有幸福,常思艱難。一個人總是感覺不到幸福的存在,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就是種感覺,不知足,就永不會覺得幸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皈依三寶讓我們找到吉祥幸福的人生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佛,他完全覺悟了,他能覺悟我們,...

每日的生活要如何計劃呢

你每一天的生活,是如何過的呢?有計劃嗎?春秋時,齊...

宣化上人:人生的百苦交煎

釋迦牟尼佛修道時,父系親屬有三人跟著他出家,母系親...

我們的生命大都是歷史不斷的重演

佛陀說我們的生命就像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它不是一個...

珍惜自己的人生與福報

做回人不容易。因為在六道輪迴當中,我們看到,豬馬牛...

世間的人情冷暖瞬息萬變,如何去因應它

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夢中何必爭人我,放...

星雲大師《人生二十最》

人生有二十最是我從生命中體驗出來的,好的要保留,壞...

人生的四盡與四不可盡

一、人生需謹記的四盡 一盡:盡孝 對父母要盡孝;人無...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心散亂者,能障正定

隨煩惱二十:散亂者,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

觀世音菩薩真能有求必應嗎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鳳凰直播,鳳凰佛...

【推薦】念佛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有的人念佛數目念很多,但是並沒有得到信心和歡喜,為...

如何合理分配來之不易的財富

香港華懋集團原主席龔如心於2007年4月3日突然辭世,留...

穿腸毒藥---酒

作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稱為穿腸毒藥,這種提法,不是...

禪房的深夜靜悄悄

泰國的昧明禪師近日頗受弟子們的非議和斜視值更的僧侶...

古代高僧令人感動的德行典範

《緇門崇行錄》這一部書專門記載古時候修行人品德的風...

每個人的終極歸宿,你了解多少呢

(一) 思維死決定會到來,我決定要死的,無有能退卻者...

何等偈能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一偈,在佛經...

「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真實義

接著再看第二點,是約著眾生。這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

【推薦】聽經聞法對我們極為重要

我們要經常觀察自心,對自己的心作開示。因為我們的心...

家中有惡病口舌,當誦大悲神咒

【經文】:又若家內遇大惡病百怪競起。鬼神邪魔耗亂其...

【推薦】不能把無病當成修行有功夫的表現

有種觀點說信佛念佛了就沒有病,把他沒有病認為是他修...

印光大師對恐懼症患者的開示

原文: 九月接汝兄書,言汝有病,心志不定。或急於求醫...

治好丫環的烏龜

別忘了在煮之前把烏龜擦乾淨,程家的人出門辦事前說,...

十種懺法能將罪業懺除清淨

智者大師告訴我們,若想真正將罪業懺悔清淨,可以採用...

【佛教詞典】靜主

(術語)禪僧靜思坐禪,謂之靜眾。其中之長老,謂之靜...

【佛教詞典】名身

【名身】 p0586   瑜伽五十二卷十二頁云:復次云何名...

【視頻】《達摩大師悟性論》女聲念誦

《達摩大師悟性論》女聲念誦

【視頻】妙境法師《東去西去,不如萬里無寸草處去》

妙境法師《東去西去,不如萬里無寸草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