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生的四盡與四不可盡

2015/11/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生的四盡與四不可盡

一、人生需謹記的「四盡」

一盡:盡孝

對父母要盡孝;人無論貧富貴賤,其身體髮膚源之於父母,成長撫育父母含辛茹苦。古人云「百事孝為先」其理由就在於此,捨此何以人為。

二盡:盡忠

對家國、對人民要盡忠;人生之如世,不可無家無國,更不可生長如真空。其成長中的精神和物質營養都取之於天下家國、芸芸眾生。

三盡:盡誠

對朋友要盡誠:人生在世其精力、能力、財力、物力、學識等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任何天才貴胄、世外高人都不可能孤立於朋友和他人之外。而與人交往以誠信為本,與朋友交更是要盡信盡誠。

四盡:盡心

對事業要盡心;人生於世,其能力和地位、貧富和貴賤,各不相同,但都需要有其賴以謀生和發展的工作和事業。

盡管在很多時侯,工作和事業成敗與否、得失如何,往往是不能以人們的意願為轉移的。但只要我們盡心盡力的去做了該幹的事,即使有失敗和挫折,成功的希望卻是永遠存在著的。

二、人生需注意的「四個不可盡」

宋代著名的佛教禪師------佛果圜悟大師,在任舒州太平寺住持時,受其師所傳的「法演四戒」,現在看來也就是今人需注意的「四個不可盡」了。

一、不可盡福

福不可受盡;古人云:「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致」,其真正含義就是說:福如果享盡了,則必招其禍。試看當下那些貪得無厭的貪贓枉法者,又有誰是能做到身在福中而知福的呢?

二、不可盡勢

勢不可使盡;勢,權勢也。能使勢的人,不是有權的人,就是財大氣粗的人。位高的人,絕不能不可一世,對人頤指氣使,夜郎自大,須知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財大氣粗的人,絕不可為富不淫,橫行霸道,須知人無千載好,花無百日紅。又云: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

三、不可盡話

話不可說盡;言多必有失。說話不論好話、壞話,都不可言盡。好話說盡了,損已也不利人,盡說好話的人顯得吹牛拍馬、阿諛奉承,有時更顯得奴顏婢膝,喪失骨氣。而專好聽好話的人,也常被人認為耳不聰、眼不明。

壞話說盡了,其害則不言而喻,而盡愛聽人說壞話的人,就更不會有了。

四、不可盡行

規矩不可行盡;行規蹈矩固然是為人之根本,但是只講規矩而缺乏靈活,則又不失為死搬硬套的教條主義,社會和事業又何以求得發展。

只有在行規蹈矩的原則下又不乏靈活變通,才是行事為人的科學觀點。即使當今,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摸著石頭過河」「探索中前進」和「科學發展觀」等偉大而精闢的論斷。

後來,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寫道: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盡。」這幾句道破了人生交際處世的真諦,成為一直流傳下來的俗語。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用爬樓梯來比喻人生

現代的社會,醫學發達,生活素質提升,在先進的國家裡...

達照法師:三種人生

第一種人生是平面的, 平得就像一張紙。這樣的人生很...

該如何面對和消除人生中的種種苦難

痛苦在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生有生苦,十月懷胎,...

世間上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麼

世間上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麼?是黃金?是鑽石?當戰爭...

1元錢面前的人生態度

一天,在書上看到一道選擇題,覺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帶...

宣化上人:人生如夢亦如影

要離苦得樂,必須修道。內修克己復禮,外修斷欲去愛。...

對明天,我們永遠沒有安全感

我們凡夫呢?是生滅變化,虛偽無主。變化不可怕哦,生...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父親

問: 為什麼我爸爸總是夜不歸宿,謊話連篇?這到底是什...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如何克服瞌睡的習氣

問: 我整天瞌睡多,上早課都起不來,一天到晚看到床...

佛教徒應該用什麼方式祭奠亡靈

佛教主張給亡靈焚燒紙錢嗎? 作為寺院來講,清明節一般...

遍一切處的毗盧遮那淨土

整個無邊無際的廣大宇宙中,我們怎麼樣來認知和建立根...

但願自己平等待人,不求他人平等待己

佛教講究平等心,要求我們要以平等心待人。但是,我們...

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

根機利的,你用一些小法來跟他談,那也不對機,這就叫...

你死的次數越多,你越了不了

怎麼樣不死呢?學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脫道,就不死了...

放生的意義所在

一切眾生,佛性相同。放生是要我們在生活中以慈悲心去...

12張《華嚴經》經文壁紙,帶您一窺華嚴之美

在漢傳佛教經典中,《華嚴經》有著無比崇高的地位,與...

肉食與素食者巔峰對決:吃什麼才對

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大廚TimLove走訪了CNN的5對5熱坐,並...

一句惡言墮糞池中蟲

證嚴上人述說《賢愚經》故事叮嚀大眾,在凡夫地修行,...

淨宗十二祖-徹悟大師

1.生平 徹悟大師(公元17411810年),諱際醒,一字訥堂,...

業障深重怎麼辦

問: 我是初學者,業障深重,是不是應該念地藏王菩薩名...

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朋友之間的友誼不是靠甜言蜜語來維繫的,真正的友誼是...

布施、智慧與解脫

一、施捨與菩薩道 布施、智慧與解脫布施通常分為財施、...

學佛的好處與利益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多達十餘億,而其教義...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勤修我皆接引願

第十九 勤修我皆接引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

【佛教詞典】三昧發得

又作發定。謂由專念之法而心住一境,遂得勝境現前。亦...

【佛教詞典】苾芻迦尸迦十法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佛對迦尸迦而說具足慚愧多...

【視頻】觀成法師《菩薩戒》粵語

觀成法師《菩薩戒》粵語

【視頻】《大悲咒》男女聲輕快版

《大悲咒》男女聲輕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