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說一句「我錯了」

衍慈法師  2012/02/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我錯了」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很難用嘴巴說出來。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總有犯錯誤的時候。一個人成功與否,不是看他有沒有犯錯誤,而是去看他犯錯後之態度,和有沒有從犯錯中吸取教訓。許多人做錯了事,心裡總是要隱瞞事實,因為愛面子,不敢承認,不肯面對現實,所以不會發露。百喻經有「米決口喻」。

從前有一個人,一日,他到妻子的娘家,看見妻子正在搗米,順手抓了把米往嘴裡塞,他的妻子看見丈夫來了,想跟他講話,但丈夫總沒有回答,為的是他不肯把米吐出來,不能開口說話,在妻子面前不知所措。妻子覺得很奇怪,為何丈夫不講話?同時又見他的嘴腫起來,於是對父親說要找醫生來給他治病。醫生一看,覺得病情十分嚴重,當要用刀切開他的嘴巴時,米便從嘴裡散出來,偷米的事情終於敗露了。以上這個此喻說世間人也是這樣,犯了過錯,作了種種罪惡的行為,也要盡力掩蓋,不讓它暴露出來,可惜紙永遠包不住火,事情遲早會被人發現,結果也是要受法律的制裁,像那個愚人一樣。一般來說,人們都希望自己的錯誤不被別人知曉,一旦有人提出我的過錯,輕者心中不滿,面紅耳赤,重者惡言相向,因為對方傷了自己的面子,總之要想辦法討個公道,這是一般眾生的病態。更有許多人,為了達到這個效果,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形成「死不認錯」這種風氣,令人作事時,只講面子,不顧因果。

其實因果分明,點滴不差,縱使能逃過法律的制裁,矇混過去,也逃不了因果定律,是必定會受到果報的。假若覆藏其過錯,不肯發露,這個無恥之徒,不肯承擔錯誤,這是不負責任的人!真正君子,勇於承擔責任,敢於自我反省,有羞恥心,所謂知恥近乎勇,所以犯了錯,感到慚愧,立刻懺悔改過,這才是勇敢面對事實的人。犯了錯只會蒙渾過去,只想推搪責任,雖然責任算不到他頭上,但在別人的心目中,他的人格盡失,不過是個小人吧了,所以說一句「我錯了」,才是勇敢的表現。現今社-會,不論個人、團體,乃至國家,大都缺乏慚愧心、懺悔心。知錯能改者,不但心靈得到安寧,業障也能一併消除。

佛門有「懺悔」這兩個字,懺是懺前愆,悔是後不復做,改往開來的意思。近代弘一大師明白出家前的放逸生活是錯誤的,所以嚴格要求自己,要行持戒律,改正過去的習性,用功辨道,才能成為一代律師,後人所學習的模範。任何人如果不肯承認自己的過錯,不肯懺悔,永遠是除不掉習氣和煩惱。

以前有兩戶人家,同是鄰居,一戶經常吵罵,另一戶非常融洽,有一天這戶吵罵家庭的女主人,向鄰居請教,為何你們一家人相處得這樣融洽?她回答說:「因為我家的人,勇於承認錯誤,正如有一次花瓶被打碎了,弟弟說是他自己不小心,姊姊又說是她的錯,把花瓶擺放得不好,全家成員都肯承認自己的過錯,所以家庭和睦。」相對來說,吵罵的家庭,剛好相反,各人都不會承認自己做錯的事,因此整日爭吵,無日安寧!從此而知,每人只要肯承認自己的錯處,敢於面對,努力改正,那麼家庭必定和睦,社-會祥和,世界太平。有見及此,這句「我錯了」,實在有必要與大眾同學共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衍慈法師文章列表

只要這個業還沒有成熟,你就有機會

業當然它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它只是在醞釀當中,它還...

業力能否懺悔

關於業力能否懺悔的問題,我們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見。因...

修法中常見的幾種錯誤

說到這裡我們就要先談談在修法中常見的幾種錯誤: 一、...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拜懺不同打七,禮懺須五體投地,三業清淨,不能加以雜...

當初的三錢,輾轉增盛到三千金

這個五戒的問題,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增長罪業,第二個...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舍衛國中,有位大富長者的妻子生了一個端正莊嚴的兒子...

念佛和八十八佛哪種懺悔力量大

問: 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懺悔業障嗎?不是至心念佛能...

念佛的七大誤區

一、堅決不許打餓七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長遠心行善必獲善報

為什麼有些人做善事後很快就產生感應,甚至發生奇跡,...

生命中的三大福田

財富來自於哪裡?來自於給予。當我們恭喜別人發財的時...

成功的秘訣

一、禪悟成功 有一高僧,弟子問其成功原因,答曰:吃...

出家需要的條件與方法

依據如來的正法規(dhamma)與律(vinaya),以及國家...

聲聲木魚的力量

大約二十一年前,本人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蘇州近郊登山...

上山的和下山的

上山的和下山的 在同一條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

我們為什麼會有憂愁恐懼

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間人所迷了的、顛倒了的事給顛...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東傳震旦,主流乃是般若與淨土兩大法系並...

以淡定心去面對煩惱事

怨起於心,結於心,所以當了於心。以一顆淡定的心去面...

何謂「卑劣慢」

問: 關於慢心,末學不甚明瞭。什麼是卑劣慢?與其他...

暫居此地非吾土,遙憶西方是我家

省庵大師在《淨土詩》裡面常常點示我們:我們現在住的...

老闆學佛記:從土豪老總到文明紳士的進階

最近十多年來,喜歡佛教、學習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來...

過不了臨終四關,念佛人也照樣去輪迴

黃武城,江蘇泰州姜堰人。家族世代都研究儒學。一日,...

從普陀洛迦談觀音菩薩的感應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太陽的能量非常足,但是我...

吸煙是如何引起致命疾病的

按:新加坡政府在2002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發表文章指...

如何幫助不務正業的人早日回頭

問: 如何幫助一個有賭博,不務正業的人早日回頭? 大...

【佛教詞典】具縛

(術語)煩惱縛人而繫於生死之牢獄,故名之為縛。具有...

【佛教詞典】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

【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 p0990 大毗婆沙論五十二卷十...

【視頻】昌義法師《2017年銀川牛王寺佛七開示》

昌義法師《2017年銀川牛王寺佛七開示》

【視頻】一代苦行高僧——廣欽法師傳(金色蓮花表演坊)

一代苦行高僧——廣欽法師傳(金色蓮花表演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