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做完和做好是兩回事

學誠法師  2012/01/09  大字體  護眼色

各位同修、各位同學:修行、學習、做事、吃飯,都要生處能熟,熟處能生。生處能熟,白米煮成熟飯。所謂「熟處能生」,熟能生巧。就是說,你煮飯,飯煮熟了,不等於你飯就能煮好了。做事,事做完了,不等於事就做好了。說話,你話說完了,不等於話就說好了。吃飯,你飯吃完了,不等於說你飯就吃好了。上殿,殿上完了,不等於說你殿上好了。這個好跟完是兩回事情。完只是任務完成,好就是圓滿。我們常常講功德圓滿。什麼樣子生處能熟?你煮飯燒火的時候,火燒大了不行,火燒小了也不行,菜燒焦了,或者菜煮不熟,它需要一定的火候,需要一定的時間。

菜煮的太熟,飯煮的太爛它也很難吃。你煮的不熟,它也難吃。要煮的剛剛好,吃起來才可口。放的調料也是如此,油、鹽、醬油,各種調料,你放得適當才好吃,放得不適當,也一樣難吃。什麼菜放什麼調料,都是有講究。生處能熟也就是說,你不懂得炒這個菜,要去看菜譜,要去請教廚師,同行之間要互相研究,慢慢菜就會炒,越炒越好,就是熟處能生巧,最後他就能得心應手。一個好的廚師知道什麼菜怎麼配料,怎麼樣做好,會非常清楚。但是熟能生巧,他也是用心了,不用心,一樣也是做不好。就跟這個做錄像一樣,十分鐘的拍攝,同學昨天晚上就開始調試,剛才又在調試,我們主觀認為沒有什麼問題,客觀條件是不聽我們的,你肯定要提早去做準備,否則的話,這個機器,有時也會有故障,也很難保證。要先做好。

我們常常會覺得,這件事情我會了,我做過了,我做過多少遍了,怎麼會有問題?最後自己做不好。做不好的話,你就會怪別人不配合,又怪條件怎麼不具足,又怪什麼原因。如果我們事先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去做了,就不會造成這個事情不會成功,不會圓滿。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生處能熟。哪怕你做過一百遍,一千遍,都要把它當成第一次做事情一樣,才能夠生巧,否則就是不用心。我們說話也是一樣,可能到什麼地方去參訪善知識。善知識跟我們說了幾句話,我們聽著非常受用。

你在廟裡面同樣一句話可能聽了一百遍一千遍都不受用。為什麼如此呢,就是說我們去參訪一位善知識的時候,因為是生處嘛,很希求,很在意,你就容易接受,有希求心,聽著就很相應。我們平時天天聽,聽久了,熟處不能生,熟處不能巧,就完了,天天學疲了,就學不下去,就學不好。聽話如此,要很專注的聽別人在說什麼,不是說我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們這個心就會很成問題。與人相處也是如此,剛開始班裡的同學大家不熟悉,因為不熟悉,說話做事很陌生,或者說不習慣,大家剛剛開始相處。一天又一天,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年又一年,大家相處久了,熟了,熟了也就無所謂,你也不過如此,他也不過如此,大家都差不多,都不怎麼樣。就是一旦熟了,對同行善友,常常觀過,觀過毛病很大,人仰視和俯視是不一樣的,仰視就是我們人向上看,俯視是向下看,向下看不知不覺就會覺得我們要比別人高一等,仰視就是說,有的時候,對佛法僧三寶的希求的心,努力追求進步的心,這是我們學佛法的最基本的心態,我們常常會把佛菩薩認為說在他方世界,是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所以我們對著他方世界看不到佛菩薩產生向上仰望的心,實際上對日常生活當中具體的人或事,我們的心態,我們的眼光是往下看的,每個人的心態往下看,每個人的眼光往下看,無形當中每個人就生活在空中,生活在不是一個具體的現實生活當中,自然而然人就很難相處,這就是我們的問題,然後,你熟處不能生,生處不能熟,不能生巧,善友相處就會有障礙,就會覺得好像很熟悉,但好像又越來越陌生 。

這是一個什麼心態呢,簡單說,處在一種半生不熟的心態,剛剛開始沒有進入佛門,對佛法對寺廟不了解,寺廟好,出家人生活好,慢慢熟了,不用心了,沒有希求心了,不能生巧,就是說每天不能很好的發心,每天不能很好的去用功,熟了,不能巧,你現在負責典座,負責大寮,飯把它煮熟就可以,那麼這種心態持續等流,慢慢慢慢,這種心態對待任何人,越來越麻木,內心越來越難以認清自己,內心就越來越無耐,越來越難以超越自我,所以說,如果對佛法沒有體會的話,在日常生活當中,越是身邊的人,越是觀過,很遠的人,跟自己沒有關係的人,不是同一個部門,不是同一個組別的人,關係反而很好,或者同人關係不好,他不去找熟人,是去找生人,這個就有毛病,用功出了問題,為什麼他會不斷去找生人,就是比這個新人高,就是我剛才談到了,俯視的心理,希望給別人講,希望給別人開導,修行,不是做出來給人看的,是發自內心的,所以修行是修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起床到上班之間的兩小時該怎麼過

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上班族,總佔人口一半以上的比例,...

聖嚴法師《有聚有散才能成長》

俗話說:「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見愛情、友情、親情雖...

染布的譬喻

佛世時,曾以一則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

修行人要把握當下這一念

我們當下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這一念...

虛心接受別人的責罵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意思是說,善良...

人怎樣才能夠清除自己的慾望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為地處偏僻,香火一直不旺。...

聖嚴法師《對自己有交代》

問:許多上班族因每天上班下班,不斷重複,一生好像就...

修悟的下手處

大約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實受用者少。費力者多,得力者...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名字會對人有很大影響嗎

名字,是陪伴人一生的稱號。作為一個人的標誌,每個人...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做人如水:能適應任何環境,就像水一樣,能包容萬物,...

為什麼會有望夫石這類「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的無想相眾生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

為什麼痛苦時念觀音菩薩卻未有見效

問: 法師你好!弟子便秘時痛苦不堪,默念、大聲念南無...

平常都放不下,臨命終時能放下嗎

我們在座的老年人多,家裡的女兒、孫女、外孫、孫子,...

居士修行與弘法中的幾個誤區

佛制四眾弟子,出家眾以修習梵行、弘法度眾為要務,在...

沙曷比丘飲酒醉臥樹下,為何世尊還讚歎他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千二百五...

貪心和嗔心的對治方法

在佛法中,對於貪心和嗔心都有具體對治方法。其中,關...

知生滅變異虛偽無主,息心達本源

我們的生命體,它是會生滅變異的,它是諸行無常的,你...

猶太人的九條哲理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變污濁,一杯污水卻不會因...

故鄉一別久經秋,切切歸心不暫留

故鄉一別久經秋,切切歸心不暫留。我念彌陀佛念我,天...

怎樣面對生病

有人問:怎樣面對生病? 下面就這個話題談談我的一點認...

灑淨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問: 灑淨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仁清法師答: 好幾種,...

放生的三個程序

中國漢傳佛教寺院在長期的放生法會中形成了獨特的《放...

戒律衰敗之原因

近處來,比丘尼學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卻寥...

鬆開手你可以擁有更多

在我為管理者做的培訓中,學員們常常分享他們的心得體...

【佛教詞典】堪忍地

(術語)菩薩十地中,初地之別名。南本涅槃經十一曰:...

【佛教詞典】妄塵

(術語)妄為虛妄,塵為塵坌,一切世間之事物,體性虛...

【視頻】正念之道(阿姜查與巴蓬寺)

正念之道(阿姜查與巴蓬寺)

【視頻】慧律法師《第一義諦》(六)

慧律法師《第一義諦》(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