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極」之後平衡人生的方法

2011/09/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極」是極端、極點,人尤其常常陷在極端的情緒裡,好比憤怒至極、煩惱至極、悲傷至極…等等。《易經》裡說:「剝極必復」,意指惡劣的情況到達極點後,必定轉好;而所謂「物極必反」,極盛之後,也會是衰的開始。因此,無論苦樂盛衰,極之後是什麼呢?我們對於「極」應該有什麼樣的看法呢?以下四點:

第一、苦極必須忍耐:人世間,我們會遇到物質上的不足,事業、學業上的辛勞,人事上的協調,金錢上的短絀,愛情上的辛酸,甚至生活上遭遇的各種境界,都令人感到好苦。苦到極點怎麼辦?有的人苦到想不通,選擇逃課、逃跑、逃亡、甚至自殺了斷。苦到極點時,逃避是都沒有用的,這時候必須要忍耐。忍是力量,忍是知苦,忍能處理,忍能化解,苦極之後,你能安忍,就會有另外的轉機。

第二、憂極必須釋懷:有時候,我們會憂傷到極點,會掛念到極點,因為太過憂傷,一直惦記在心中,無法放下,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這不僅於事無補,也是很划不來的。你憂傷,有用嗎?你憂傷,就能解決嗎?倘若憂傷能解決問題,倒也還好,若不能解決,就必須釋懷,另外用智慧、用方法來面對,找出解決之道。

第三、喜極不可失態:遇到喜事,好比「股票漲價了」、「中獎了」、「得第一名了」,甚至運動場上,獲金、獲銀,這固然是很令人歡喜,但是不能太過狂歡。有人過於興奮、情緒無力負荷而暈倒,也有人喜極而言行失控。所謂:「德不足,力有餘,過盛必衰。」太喜而沉不住氣,讓人覺得輕浮,太喜而言行失態,也會給人看不起。因此,喜極不可失態。

第四、樂極不可生悲:人生禍福無常,凡事都要適可而止,以免歡樂過度,招致悲慘的後果。有人主張人生要「縱欲」,這種快樂是不實在的,縱欲的結果,跟隨而來的就是身心交瘁、人格墮落,所以說「樂極」必「生悲」,這是不究竟的。

人生有苦有樂,太苦了,要提起內心的快樂;太樂了,也要明白苦的真相。過於熱烘烘的快樂,樂極生悲;太過冷冰冰的痛苦,苦得無味,最好是過不苦不樂的中道生活。這四點「極之後」,是平衡人生的四個方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

《八大人覺經》上有句話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為什...

忽略做人的教育會帶來什麼問題

在我們今天所受的教育中,往往把傳授知識和技能放在首...

【推薦】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的角度去面對人生

如果你的情執是很重,把世間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

念佛必須認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念佛必須認真念,才能念出工夫來,才有證得一心不亂的...

【推薦】一個人有沒有前途,就看他少年時期

美國富豪洛克菲勒每次出差,到了酒店只開普通房。侍者...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來,那你應該學吃虧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

人生道路中的三個不怕

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我常常用三個不怕幫助自己看破放下...

一個人沒學佛時,他就是要依靠某種東西來過日子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變滅],就...

【大藏經】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念佛法門的殊勝

念佛法門是非常的殊勝,因為我們這些眾生對參禪、學密...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

只要話頭得力,不拘動靜,自然不被他轉

問:古人云:參究,在搬柴運水行腳處參。今之學者,要...

佛陀教我們如何放下對子女的貪著

中國的父母從好的方面來說對子女非常負責任。從不好的...

積德行善才能改變命運

每個人都想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風順,比如錢財不缺、家庭...

【推薦】念佛不能一心,當作何方便

有問:念佛不能一心,當作何方便? 菩薩曰:汝但息想定...

【推薦】印光大師講故事

你在沒有辦法中,還有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可以依靠,有...

【推薦】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裡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個歸依境,他能夠信、願、持...

人生最大的「愛別離」

在恆河邊,釋迦牟尼佛與幾個弟子一起散步的時候,他突...

文殊菩薩度眾的智慧

清晨,佛陀率領著五百僧侶,由舍衛城緩緩的往摩竭國邁...

情,為什麼那麼難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愛情的? 世間的男男女女都會因為感情的...

「真鐵漢」佛源老和尚的禪門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歲時從益陽會龍山棲霞寺智...

【推薦】別讓想像破壞美好的一切

太虛大師說我們所有的步驟,都是為了人生改善,後世增...

往生到極樂後的正報身心相貌

我們看第十七,樂如漏盡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

供養三寶獲福無量

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一日,波斯匿王來見...

聖嚴法師《懺悔的意義與功能》

拜懺,事實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懺悔」一詞,...

【佛教詞典】後世

(雜語)謂吾身之死後也。無量壽經下曰:壽終後世尤深...

【佛教詞典】種智院大學

位於日本京都。系真言宗京都各派所立之新制大學。種智...

【視頻】五百羅漢(畫卷)

五百羅漢(畫卷)

【視頻】淨界法師《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

淨界法師《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