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眼前活計放不下耳

淨界法師  2015/06/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眼前活計放不下耳

我們不能真為解脫生死而修行——「眼前活計放不下耳」,這是一個最嚴重的問題!

修行人的通病:世人談及生死,鮮不悚慮;往往不能真為生死者,眼前活計放不下耳。

一般的修行人在討論佛法的時候,當我們去觀想到生死,就講到六道輪迴、無量無邊的生死輪迴這件事情,我們都會發生一種悚慮。「悚」就是恐懼,「慮」就是憂慮,面對這樣一個生死大海、無量無邊的生死,我們有恐懼跟憂慮的心情。但是,當我們實際在實踐的時候,往往不能真為解脫生死而修行。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矛盾呢?這當中有一個關鍵,就是「眼前活計放不下耳」,這是一個最嚴重的問題!

「眼前活計」是說,我們過去也曾經造了一點善業,而這個善業的因緣會出現一些暫時的可樂的果報,或者是一個財富,或者是一個美好的聲名,或者你招感種種恩愛的眷屬,這種暫時的安樂會使令我們產生一種愛取的心情,就是我們會對世間這種暫時的安樂,產生貪求,就像螞蟻一樣。我們看螞蟻,山中有很多螞蟻,你看螞蟻的心情,它只看它眼前的糖果,它不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暴風雨要來了。它就是貪著現前的糖果,一下子大雨就把它沖死,死了以後下輩子又做螞蟻。就是說我們往往會被眼前的暫時的安樂所障礙,使令我們不能真正地為了生死而修行,這是一個我們最嚴重的關鍵!

然所以放不下者,只不曾徹見生死之苦。為什麼我們不能夠放棄暫時的安樂,去追求這種永久的安樂呢?這當中又有一個關鍵——因為我們從來就沒有很深入地、很冷靜地去觀察生死輪轉之苦,這件事情我們從來沒有去觀察,只看到現前。

以從來為俗為僧,皆向順境中捱過,故畏三界心,自然發得不真切。

當然,有些人他在過去生積集的善業強,惡業的勢力薄弱,不管他在家,也不管他出家,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順境中捱過來,沒有很大的逆境。所以,他心中會做出一個結論:原來生命並不是很痛苦。因為他從今生短暫的幾十年當中得到了這樣的經驗。假設我們以這樣子為理解的時候,對於三界的生死的心、這種怖畏的心、想要出離的心就發動不出來,就算發了也是嘴巴講一講,不能從內心當中去真實地發出出離心。

蕅益大師的關鍵就是要「徹見生死之苦」,這是發菩提心的一個關鍵。就是我們憑什麼能夠從現前的這樣一種如夢如幻的暫時的安樂當中能夠突破,能夠衝出來,能夠真實地看到無量無邊的生命,把眼光放大?這個關鍵點就是要能夠去觀察生死流轉之苦,這是關鍵點!

——摘自《靈峰宗論導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超脫四食,斷生死流

昔日,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為...

解生死無常,不被境界所轉

在《法句經》裡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個比丘出家...

心能夠無住,得這四種好處

這個地方講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種功德。我們前面講過引發...

人生是業力說了算

你要我們這種一天到晚,在三界裡面打滾的人直接內觀真...

佛法宇宙觀之六道

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的一個概念,接著上一次的三界,我...

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閑書石壁題詩句,任...

三世因果的道理

中國自古即有善惡因果報應的思想。如《易經》中有積善...

如何處理生死問題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就會面臨佛在大小乘經典所說...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如何得到佛菩薩的感應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好喜乖離,更相鬥訟,惱亂...

眾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為堪忍,...

人生的三條主線和一個目標

末學障重福薄,無緣出家,煩惱深重,無有智慧。不過靠...

人不能過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罣礙

百丈懷海禪師是唐代著名的禪宗高僧,我國叢林清規的制...

可不可以同時幹好多事並學習呢

問: 師父,可不可以同時幹好多事並學習呢? 慧廣法師...

每天問自己的十個問題

如果你想走出常規,放鬆心情,以積極的心態開始每一天...

昌聖法師談人生的四種境界

人有四種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二是...

造了什麼業才會墮落成附體的大仙

問: 仙是做什麼樣的業才得到這種果報呢? 成剛法師答...

積習難調難伏

曾經有一位商人,從出生地北天竺來到南天竺作買賣。停...

【推薦】法師念佛時很享受,為何弟子卻覺得很難受

問: 怎樣才算真信切願?是不是不必身勞形苦的念佛,也...

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

臨命終的人往生,他必須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這個很重...

如何對治出離心時有時無

學佛要有智慧的觀照。首先對於我們心理的狀態,凡夫眾...

若無閑事掛心頭

禪家雲門宗有這樣一首偈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

念佛身體念好了,是他的因緣嗎

問: 有人念佛身體念好了,是他的因緣嗎? 常敏法師答...

「命濁」的由來

看第五段的命濁。 這個命濁主要是由識陰引生的,就是內...

善導大師弘法的二則傳奇故事

善導大師(西元613681年)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二代祖師,...

【佛教詞典】索欲問和

(儀式)既知索欲無一人之破和合僧,就今作之羯磨事,...

【佛教詞典】開眼

(術語)新作佛像所行之法會名。開佛眼之義。開眼之本...

【視頻】智海長老《回頭是岸》MP3

智海長老《回頭是岸》MP3

【視頻】大安法師《如何判斷自己的信心》

大安法師《如何判斷自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