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要發三種心

淨慧法師  2022/07/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修行要發三種心

今天是第一個七的第一天,我們注意要有一個正確的出發點:我們為什麼要打七?為什麼要開悟?為什麼要用功夫?我們的出發點是什麼?出發點就是發心。關於怎樣發心的問題,歷代祖師講了很多,經典上講了很多,我想結合我們的現實生活談一點個人的認識。我們要想用功夫,真正來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就要發三種心。

第一,要發出離心。

出離心就是要出離貪瞋癡的煩惱,出離人、我、是非的生死心。人我是非的總根子是貪瞋癡,一切煩惱的總根子是貪瞋癡,我們不能出離三界、流浪生死的總根子也是貪瞋癡。出離心者,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樣我們的出離心才能發起來。我們整天在貪瞋癡裡打轉子、兜圈子,天天被煩惱捆得緊緊的,想逃也逃不脫;況且很多人並不想逃脫煩惱,都在自尋煩惱。起貪心是煩惱,起嗔心是煩惱,起癡心是煩惱,叫他把這些煩惱放下,可就是放不下。

怎麼勸也放不下,脾氣照樣發,人照樣罵,是非照樣說。叫他覺悟人生,好像是說給別人聽的,覺悟不了,也不想覺悟;叫他奉獻人生,那更是難上加難,一毛不拔。如果拔「一毛」能利天下,他也要把這「一毛」用顯微鏡無限地放大,認為自己做了許多的功德,做了許多的善事,可是卻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得不到別人的同情,認為善事不好做,好不容易發起的一點善心又退失掉了。實際上,做善事要無相,要不著相。著相就是有漏之善,不著相才是無漏之善。

我們發出離心就是要出離煩惱,從眼前的事情開始做起,從人我是非中跳出來做起,從每天面對的這個菜包子開始做起。這是很現實的生活與修行,這就是出離心。出離心就是出離煩惱,煩惱出離了就能出離三界。三界三界,就是貪瞋癡三毒煩惱把我們關在三界之中,不得出離。要發起出離心,就要想到國土的危脆、人生的痛苦、煩惱的熾盛。我們的人生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我這個八十歲老人,走了幾步路就咳嗽不止,坐下來咳嗽不止,想說話也咳嗽不止,必須一邊吃藥,才能一邊講話。你們說這苦不苦?好苦好苦,比黃連還要苦十倍!不僅老苦,接下來還有死苦,因為怖生死苦才會有出離心。

第二,要發菩提心。

出離心僅僅是自度而已,只有發起菩提心來,才能夠在自度的基礎上去救度眾生。出離心以解脫道為基礎,菩提心以菩薩道為基礎。我們修行度生,必須解脫道與菩薩道並行,這樣「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才會圓滿。這是我們中國佛教兩千多年以來在修行上長期保持的一個優良傳統。解脫道與菩薩道並修,就是覺悟人生與奉獻人生並重。菩提心的核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菩提心的具體內容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光嘴裡說發菩提心,卻沒有實際的行動,那就僅僅是發一個空願,就是自己在忽悠自己,對於修行來講、對於積累福慧資糧來講,毫無意義。

發出離心,發菩提心,就是在修積福慧二種資糧。在因地上修福修慧,在果位上就是悲智雙運,成佛時就是福慧二嚴身——福也莊嚴,慧也莊嚴,才可以成就佛果。這兩種心沒有前後次第,有則同時俱有,無則同時俱無。怖生死苦是出離心的核心,念眾生苦是菩提心的核心。念生死苦偏重於自我圓滿和解脫,念眾生苦偏重於利他和度生方面。我們在念自己生死痛苦和煩惱熾盛的同時,也想到大地一切眾生同樣如此,都是煩惱熾盛,流浪生死不得出離。這兩種心是修行的根本。

第三,要發長遠心。

前面講的出離心和菩提心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圓滿成就的,必須假以時日,長期堅持,百劫千生,不退不轉。因此我們一定要發長遠心。

為什麼要發長遠心?不但自己的煩惱多多,一切眾生的煩惱也多多,所以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這就需要我們發長遠心。無邊的眾生,無盡的煩惱,不是一天能度化得了的,也不是一天能息滅得了的,都要生生世世不離菩提心。在菩提心的鼓舞下,在菩提心的加持下,在菩提心的培育下,我們的生命有光輝,我們的人生有價值,我們學習佛法有目標、有任務、有力量。

因為眾生無邊誓願度,因此從菩提心的期限來講,那是久遠以後的事。但是就在我們當生當世,同樣要每時每刻堅持這種發心。不要一曝十寒,不要忽冷忽熱,不要忽鬆忽緊,不要想起來打一坐、想不起來睡大覺,不要敲了板不想起來、沒有人來喊就睡懶覺。這些都是生死的表現,不是菩提心的表現,不是出離心的表現,那更不是長遠心的表現。

修行好難啊!要發精進勇猛之心,要長期堅持發精進勇猛之心,日不足繼之以夜,晝夜六時堅持不懈,才會有少分相應。如果忽忽悠悠的,嘻嘻哈哈的,拖拖拉拉的,持這種態度,不但修道無成,做世間一切事都不會成功,都不會成就。我們可以看到,世間那些懶人,世間那些沒有出息的人,都是拖拖拉拉、吊兒郎當。

學習佛法一定要精進勇猛。六度當中有精進度,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毫不放鬆,年年如此,月月如此,日日如此,時時如此,才會有少分相應;否則會一生空過,轉眼就是來世。等到像我這個業障鬼這麼大年紀了,再想來了生死,已經沒有希望了。頭童齒豁——老人的頭髮沒有了,牙齒缺掉了;走起路來是頭去腳不來——老人哈著腰直不起來,頭到了腳還沒有到,連活這條命都費勁,哪裡還有精神來修行。所以修行要趁少年,要趁青年,要趁健康的時節,不要到老病交加的時候,再想來了生死,晚矣晚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糞窟夫妻

過去,佛陀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修行人沒有障礙

在東林寺念佛堂外,聽過一位師父和大家講他出家的感想...

信佛好長時間了,為什麼沒有進步

問: 我學佛已經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了,但覺得自己沒有什...

念佛人要準備些什麼事情

淨土宗到底要準備些什麼事情?簡單講一句話就夠了:有...

學經要轉變我們的氣質行為思想

咱們講這個《華嚴經》,太深了的。大家來看,當機眾都...

南懷瑾開示准提法門修法

念准提咒,對於初學者,是否需要記數以及基本的遍數?...

虛雲老和尚除夕普茶開示

諸位上座,今天又是臘月三十日了,大眾都認為是過年。...

有痛苦才能使意志更加堅強

人生的痛苦永遠多於快樂。一個人的降生意味著痛苦的開...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得之不易的暇滿人生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思維暇滿人生》。如何來思維我們...

修禪定的基本要求

修習禪定的法門,古德歸納為三門,就是息門、色門、心...

節儉惜福,念恩報恩

修行的機緣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會共同修行,所謂十...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長老今晨安詳示寂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虛雲和尚法子、中...

【推薦】怎麼理解「業力先牽」與「十念往生」

問曰:業道經言:業道如秤,重者先牽。如《觀無量壽經...

背麻的人

某地有兩個朋友離家外出,他們打算出外找些事情做,積...

【推薦】我們之所以造業,就是認為身體是真實的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這樣一個造惡業的原因,是由...

學佛前要先研究三個問題

講到學佛這件事,先要研究;欲研究,先要解決三個問題...

偷安一世,累劫難出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樂來比較,來警策我們要精進辦道。修...

念佛誦經得菩薩慈護延壽

我從1992年夏季開始誦《地藏菩薩本願經》,那時剛剛學...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從前,有一位愛民如子的國王,在他的英明領導下,人民...

只要這個業還沒有成熟,你就有機會

業當然它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它只是在醞釀當中,它還...

打開生死痛苦之門

什麼是痛苦之門呢?《楞嚴經》講主要就是我們攀緣的心...

【佛學漫畫】打籃球還是踢足球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

以三心不可得而行佈施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

工作認真但得不到領導認可該怎麼辦

問: 我在單位裡上班,業績非常好,但老是得不到別人...

【佛教詞典】四藥

(名數)行事鈔二謂報命之支持,無過於藥,分之為四:...

【佛教詞典】隔子門

寺院住持所居之方丈室,其面向外庭之小門,稱為隔子門...

【視頻】妙境法師《獅子聽法》

妙境法師《獅子聽法》

【視頻】慧律法師《嘉義慈恩會館》

慧律法師《嘉義慈恩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