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切眾生,禍從口出

2025/03/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切眾生,禍從口出

有這樣一則寓言:從前,有一匹自視甚高的千里馬和一頭默默無聞的毛驢。千里馬時常譏笑毛驢道:「你真沒出息,日復一日圍著磨盤打轉,哪像我能夠四處奔馳,見識廣闊的世界。你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毛驢聽後,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羞辱,憤而出逃。主人發現毛驢失蹤後,便將繩子套在了千里馬身上。千里馬萬萬沒想到,禍從口出,自食惡果,不得不代替毛驢拉起了磨盤。

俗話說:三斤鴨子兩斤嘴。生活中,多少衝突,甚至慘劇,都與言語有關。口業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我們如何變成一個「會說話」的人呢?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禍從口出,我的嘴巴就是我的敵人。」語言,既是凡夫最容易造作的惡業,也是世上「最殘酷」的武器,殺傷力極大。

有一位老藝術家,對獨生女要求特別嚴苛。哪怕女兒已經讀到了美國常春藤大學博士,她依然對女兒十分挑剔。一次,她去美國看女兒,兩人再一次吵了起來。女兒問:「我是不是永遠都沒有辦法讓你滿意?」她冷漠地回復:「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嗎?」女兒聽罷,翻身就從陽台縱身躍下,沒有救回來。一句譏諷釀成人間悲劇。

《菜根譚》中說:「口乃心之門」 。逞一時口快,常常傷人而不利己,還會流失平時修積的功德。正如《大方便佛報恩經》云:「一切眾生,禍從口出。」佛陀因此教導我們,對自己的嘴巴要如防火一般。因為大火能燒掉一世的財富,但口業卻能燒燬「七聖財」。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少造口業呢?

憨山大師《醒世歌》云:「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惹禍只因搬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因此,佛子應修持以下幾點:

不妄語

《大智度論》云:「妄語者,不淨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很多人不會故意撒謊,但「善意的謊言」等小妄語,總會時不時說上幾句。長此以往以惡小而為之,也會習慣成自然,終有一天會失去他人的信任。

股神巴菲特曾分享過一則職場故事。

有個年輕人去面試,突然一個老人衝過來說:「上次在公園,你救了我女兒,太謝謝你了!」年輕人回答說:「老先生,您認錯人了」。老人還是堅持說:「就是你,不會錯的。」年輕人安慰道:「我知道你找恩人心切,但我真的不是你要找的人,我也沒有在公園救過人。」入職後,他和同事談起此事,同事笑他:「他是我們老闆,也沒有女兒,那只是一個考驗,看你的人品過不過關。」

可見,人與人相處,聰明不如誠實,精明不如厚道。內在的真誠與坦蕩,才是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不惡口

《增廣賢文》云:「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對他人彬彬有禮,卻對最親近的人使用語言暴力,甚至是拒絕交流的「冷暴力」,殊不知這才是一種莫大的傷害。

生活中這些話會從你的口中說出嗎?

習慣性反問:「自己不會看嗎?」「這樣行不行心裡沒點數嗎?」

習慣性比較:「你看看人家」「我小時候要是像你這樣,早被打死了。」

習慣性打擊:「你為什麼總是這樣」、「廢話!」

習慣性諷刺:「你這個樣子,還是算了吧」、「你能做成什麼事?」

習慣性施壓:「為你付出那麼多,你對得起我嗎?沒良心。」

心理學家曾這樣感慨「言語上的虐待,無異於靈魂上的謀殺。」差評師一般的父母、伴侶,會成為親人心中難以消散的夢魘,使他們深陷自卑的泥潭。

不兩舌

《正法念處經》云:「 復有口業名為兩舌。於和合者,共作業者,破壞語說。如是語者,成就兩舌。」兩舌指背後搬弄是非,無端議論他人。而今,隨著網絡的普及,許多人在虛擬世界中,肆意捕風捉影,中傷他人,大過嘴癮,使得網絡暴力成為了一種新型的、危害廣泛的共業。《增廣賢文》云:「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熱衷於傳播流言蜚語、搬弄是非,不但會傷及無辜,最終也危害自己。

不綺語

綺語指無利無義之語,談天論地,喋喋不休,八卦長舌……《墨子》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次,子禽問老師墨子:「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回答說:「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個不停,可沒有人聽它的。雄雞在黎明按時報曉,眾人皆知,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

常言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與其沉溺於無謂的家常閑談,不如把時間傾注於個人成長的修行與精進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水與冰

我們若不知道在六道輪迴裡沒有什麼意思,你就不會想超...

未生惡業令不生,這是最高的標準

唯識學把造業的過程,依據初、中、後來說明業力的輕重...

臨終十聲能往生,不能抱僥倖的心態

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個十念是...

自造業自受果

有位大德說過這樣一句話:忙人的時間最多。 為什麼忙人...

佛陀開示四種惡語

佛陀在教化弟子時,經常向弟子們講說各種惡行與善行,...

略說三寶物——佛物、法物、僧物

三寶物先分佛物、法物和僧物。 佛物有供養物、受用物、...

誹謗弘揚正法之僧有何果報

問: 請問師父,如果有人惡意誹謗弘揚正法之僧,這有...

誠實是隨順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惡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轉相教令,共為...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南亭法師《一切唯心造》

這個題目叫做一切唯心造,所謂一切指的是什麼呢2你張...

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壇經》說,有一個法達法師,他去參訪六祖大師...

心念雖難控制,但並非不能控制

寺廟裡常有專門組織的茶湯會,用來招待施主和香客,這...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

有一天,有學僧問慧日法安禪師: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

保護好自己,才有資格善待別人

一個禪者在河邊打坐時,聽到掙扎的聲音。睜開眼睛一看...

要先「離一切相」,才有資格談「即一切法」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我們不淨觀,第一個觀,觀我...

開悟的十個標準

人人動輒談開悟,所謂的開悟,究竟如何?標準是什麼?...

聖嚴法師:空性與孤獨

心與物質真實存在嗎?如果仔細去分析它們,我們就會發...

大安法師:如何不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

問: 怎樣才能做到時時快樂,天天快樂?我很在乎別人...

信願稱名退病魔,皈命彌陀獲新生

病苦纏身尋出路,親近彌陀獲新生 李忠生居士,1963年生...

溫暖的擁抱比耳光更有力量

球王貝利出生在巴西海岸線附近一個貧困的小鎮裡,父親...

恭敬供養能得五種功德福報

古印度時,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有一天,世...

順逆在於一念間

絕大部分人感覺自己很不順,尤其是工作比較緊張的人。...

你要是做了,這才是真正保險

大家學完《地藏經》,我們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說...

為何無量壽經把人道天道也判為惡道

問: 為何《無量壽經》把人道、天道也判為惡道? 常敏...

居士應如何正確學佛與用功

首先,應聽聞僧寶所說之正法(而不是網絡上論壇、博客...

【佛教詞典】向上

(一)禪林用語。指由下至上、從末至本;反之,從上至下...

【佛教詞典】騷揭多

(術語)正音曰修伽陀Sugafa,即佛十號中善逝之梵語。...

【視頻】妙蓮老和尚領眾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

妙蓮老和尚領眾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

【視頻】覺醒法師《玉佛問道-怎樣克服恐懼》

覺醒法師《玉佛問道-怎樣克服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