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要去破壞人家的名利,不要去算計人家的財產

宏海法師  2025/01/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不要去破壞人家的名利,不要去算計人家的財產

我們講到說,不要去壞人家的名利,為什麼呀?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個人,在世間的名利,那我們從世俗角度來講,他也是通過很努力得來的呀,這個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白費的功夫。那麼你想想,一個人有名的,代表他的一個身份,他在某個行業,某個領域,他能有一片出人頭地,這是他經過很努力得來的,我們不要去斷人家的這個因緣,刻意地去做一些干擾。利來講呢,是他生活的來源,所以為什麼人人皆想名利雙收呢?確實是這樣,但是他一定是經過努力,前生後世的這種辛苦得來的。

可是我們要去壞人家名利的時候,就很容易,你耍個心眼,使個絆子,無意中給人家有些毀損,實際上這最是不道德的事情,是缺德的事。特別是有時候我們做一些具體的行為呀,現在很多時候,我們已經不再忌諱損陰德的一些,甚至更加明目張膽地去犯一些斗諍、損害。實際上這個呢,人常說害人一千,自損八百。所以就是不要斷人家的名利之路,人人都有道兒,那我們把自己的因緣掌握好,就可以了。你有時候一旦弄不好了,反而落到自己臉上了,毀壞他人名譽,把自己的聲望先給毀了,有時候常有這樣的情況出現。甚至你去做一件不太體面的事情,試圖傷到別人,結果我們不是說,吃不著羊肉惹一身騷嘛,也有這樣的情景。所以第一個就是說,輕易不要去壞人家的名利。

第二個,就是什麼呢,不要去動不動地去算計人家的財產,這個從現在社會來講,可以說是很難操守的。因為幾乎大家說是在來往,做生意買賣,但是很多時候呢,要怎麼講呢,就是動一些不好的心思吧。那大家想想,每一個人的財呀,它都是自己的福報。我們每個人到這個人世間來講,你不要說其他的,就從壽命也罷,甚至你的吃祿也罷,你住的什麼樣,衣食住行,都是有定數的,是上輩子帶來的定數,是有的。

那麼每個人他都有一個福報,這些福報呀,他都是修來的呀,諸位要曉得,是修來的,他不是靠算計,靠聰明計謀得來的。可是問題是有時候,看著人家與生俱來的,我們不是說人生八苦裡面有一個求不得苦,人家與生俱來的,我們畢生追求還到不了那個點兒,就人家的起點,我們一輩子都不可能奮鬥到那個地步,為什麼?就是因為過去的福報不一樣。

那我們來想想,你說每個人都想發財,都想自己足夠的受用,或者遺留給子孫,甚至有時候妻兒老小牽掛的太多,所以說為這個家呀業呀,甚至一輩子累得,我們說一句不好聽的話,甚至說真的累得跟狗一樣,那麼辛辛苦苦這樣的。你如果說去謀人家的財,不義的這樣給拿過來,就等於說看上去把人家的福報拿過來,實際上是把你的福給損在其中。所以現在呢,確確實實有時候,我們有一些人呀心術不正,成天就惦記著人家這個,他不想著自己通過正當的業務,實際上我們說合情合理合法得來的,這都算我們自己的財庫了。

但是有時候我們現在呢,會搞一些,怎麼說呢,不切合實際的。我也觀察到有一些人呀,你比如說第一個,他自己不付諸勞動,去學一個有別於一技之長的,這樣的一種活命的技術吧。或者說用用聰明的腦子,去運作一件事情,在這個合法的範圍內。他總是盯著別人的財產,那有時候就靠一些假大空,搞一些交際圈,好像把自己混在一個圈子裡,還美其名曰說,最主要決定的是圈子。可是諸位要知道,這個圈子一定要福報相當,你才能圈得進去呀。你的福報不相當了,你雖然圈進去了,你永遠是被動者,是受牽制者,是落後者,是受別人輕慢、不待見者。所以古話不是有說,開店的千家萬家,為什麼賺錢的就是一家兩家、十家八家呢,為什麼?他這個命不一樣,福報不一樣。你橫巧取過來的,不可以。

《安士全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佛說六事令錢財日耗減

佛言。復有六事。錢財日耗減: 一者喜飲酒。 二者喜博...

證嚴法師《靈驗和不靈驗》

貪婪渴求人生貧困的「因」, 心中無慾即遠離求不得的...

學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財富

雖然學佛與道德、修行並不是對立的,但無始以來的貪心...

財富的來源是佈施

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

貧女一燈福報無盡

在《阿闍世王授決經》中,記載一段貧女佈施一燈,得佛...

一缽水使其福運增長

佛陀和弟子們們每日託缽乞食是為了解決自己的溫飽嗎?...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報之心

何以世間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無...

聖印法師:求福報

誠然,從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學問有氣質,卻沒有人賞識...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註

...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做個常不輕菩薩

佛經中一位常不輕菩薩,是我們生活中,學習的榜樣!我...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著要一心不亂

一位童子說:『關於剛才的問題,我就想到師父跟我們講...

「嗔打報仇戒」與「不化眾生戒」

若佛子,不得以嗔報嗔,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

要出生死,必以此為第一義

道學人,往參老人於曹溪,特為發明金剛般若宗旨。 以吾...

山中一晝夜,人間幾十年

這個沒有時空相,我們看虛雲老和尚開示的時候,他講一...

丈夫有婚外情該怎麼辦,是否可報復

問: 丈夫有了婚外情,妻子該怎麼辦,是否也可報復?...

文殊菩薩——諸佛之母菩薩之師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覺母智難量 左持利劍煩惱斷 右執青...

貪心的代價

在舍衛城裡有一名叫須項的婆羅門,十分擅於農事。他總...

在家居士修學佛法的必備資糧

在家居士在修學佛法的歷程中,有一些必備的資糧,而首...

福能空罪,慧能破愚

每有久住叢林之人,未開佛法知識,未閱佛祖經典,一向...

念經總走神,如何克制不斷升起的念頭

問: 請問師父,念經時,比如念《金剛經》總會走神,...

你的心跟三寶有很遠的距離

持誦地藏菩薩、恭敬地藏菩薩,這位菩薩能夠讓你持戒堅...

口念彌陀心散亂,這樣能不能往生

問: 請問法師,龍華三會的第三會得度的都是釋迦牟尼佛...

了生脫死,必須要克盡倫常之道

欲皈依佛法,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必須要克盡倫常之道...

四十八大願——(第34願)皆得法忍總持

我成佛時,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各別種類的眾生...

老人積德,福澤子孫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某人能陞官發財,那是他祖上積...

【佛教詞典】快慶

日本鎌倉時代著名佛師。曾參與南都東大寺、興福寺之造...

【佛教詞典】大光明王

大光明,梵名 Mahā-prabhāsa,音譯摩訶波羅婆修。釋...

【視頻】菩提素齋吉祥來

菩提素齋吉祥來

【視頻】佛教的四種緣起觀(淨界法師)

佛教的四種緣起觀(淨界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