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怎麼念佛呢

淨界法師  2024/09/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怎麼念佛呢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當我們開始觀察名號的功德,產生信心,我們也如實的觀察淨土的莊嚴,產生願力,那這表示什麼?表示你有資格念佛了。你已經把心態準備好了,你有資格念佛了。那麼怎麼念佛呢?當然主要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先從點狀的專注,然後到片狀的相續。

專注力,印光大師提出了一個方法:一句阿彌陀佛念、誦、聽。

我們念佛人有三個次第:念從心起。每一句佛號要從你內心的皈依心生起的,如果你嘴巴念佛,心打妄想,你這個佛號是從嘴巴生起的,不對,口念彌陀心散亂,這個叫做佛號從嘴巴生起,不可以了。你念佛要從心起。

聲從口出,靠你嘴巴的振動,要創造音聲。念佛的人一定要出聲,因為它是以音聲來代表阿彌陀佛的功德,它是你的皈依境,你卻不出聲,你不出聲變法塵啊,第六意識法塵,法塵的話不是音聲,不是所緣境。

我們看所有的經典,執持名號都是聽音聲的嘛,你自己不創造音聲,那怎麼辦呢,你的所緣境在哪裡呢?所以不管你是大聲、小聲,你起碼要聽得到你自己的聲音,或者金剛持也可以,嘴巴振動,黃老居士很強調金剛持,因為它不會太辛苦。

你嘴巴振動都能夠創造聲相,如果你念佛連嘴巴都不振動,你很難攝心,那表示你的所觀境是第六意識的法塵。因為法塵是暗鈍相,很難捉摸的,音聲它所緣境比較明亮。

如果念佛人你嘴巴都不動,即使你靜坐嘴巴都要動,止靜的時候嘴巴都要輕輕的動。它要念,念從心起;要聲從口出,要誦。

第三個,聽到你的聲音。念佛人不要聽別人的聲音,只能夠聽你自己的聲音,你聽別人的聲音,你的心向外攀緣。不管是一百個人念佛、二百個、三百個……你只聽你自己的聲音,這才是你的所觀境。

當我們把這個佛號經過三種操作――念、誦、聽以後,你聽到你的聲音,你叫做一念的相應,成就專注力;你把這個專注力,把它變成三三四。

三三四諸位應該清楚了,讓念佛有節奏――三句、三句、四句;三句、三句、四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停頓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四句,煞板,剛好形成一個循環。

因為追頂念,沒頭沒尾,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印光大師說的沒有節奏,沒有節奏不容易攝心,很難攝心。三三四它會構成一個節奏嘛,節奏的東西會把心攝住,它不容易跑掉。所以這個地方,印光大師說用三三四,把這個佛號攝住,讓它不會跑掉。

總而言之,我們這個強調一個觀念,就念佛你要有種信願。念佛人你要把心力放進去,心力!心力不可思議。簡單的說,就是念佛要帶一點氣勢啊。

唯識學講這個業有增長業跟不增長業,如果有一個人念佛,比說我們打佛七了,他第一天念一百聲,第二天念二百聲,第三天念三百聲……第七天念七百聲,他的業是增長的,這是某甲。

某乙剛好相反,他第一天念七百聲,第二天變六百聲,第三天變五百聲……最後一天變一百聲。他們二個數量是不是一樣,你覺得某甲容易往生還是某乙對,某甲。

為什麼?因為他在造增長業。唯識學上說,哪一種業最容易得果報?增長業!他的業越造越大,那個勢頭就越大。所以越靠近臨命終的業,越容易得果報,因他業越造越大。

你看懺悔為什麼把業對治?因為懺悔以後,他次數在減少嘛,變成不增長業嘛。諸位要知道,如果你做一件事情,你是越做越多,不管善業惡業,你要注意,它肯定臨終會得果報,會現前,你造一個業是越造越多、越造越多、越造越多……念佛人啊,如果你去年是念三千聲,今年變成二千聲,明年、後年一千聲,這是不吉祥啊,越念越少唄,你越念越沒有氣勢,越念越沒有力量?所以你必須讓你的整個業是怎麼?造增長業。

念佛你要有一種意樂,當然氣勢不是說你念大聲就有氣勢,那個不是這樣,心靈的那種皈依的心要強。所以念佛人你要不斷提升自己,不斷的進步。我們不希望大家進步很快,但是每天進步一點點,總而言之,讓你生命是變成活水了。

修行最怕,因為老參最怕,一潭死水,念起來沒感覺,糟糕了!我要提醒大家,我們不是進步,就是退步。發心容易,相續難,勇猛心易發,恆常心難持,即使初學者,要衝很容易,你看跑道裡面跑,剛開始跑很快的,不一定就能夠早到呢。

所以你必須讓你自己一個念佛人,每一天都保持意樂,每天進步一點點,重點不在於那個數量,而是那種心態,你是不斷的在增長,你就有希望。你必須讓淨土的念佛,變成增長業。

在唯識學上說,所有的業,最容易得果報的就是增長業,越造越多,你的勢頭越造越大。如果你念佛是越念越沒有滋味,那就糟糕了。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你必須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熏習,讓你對阿彌陀佛的功德、對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的功德,要不斷的產生意樂,不要把佛號念的好像很沉悶――好像有念,又好像沒有念;好像沒有念,又好像有念,糟糕了。

你沒有那個氣勢,那這個是不吉祥的,不吉祥!因為所有的業都是心所造,那個心的意樂失掉了,這個業的力量薄弱了。

所以這個地方我要提醒大家,我們必須讓業變成增長業。你必須對佛號永遠保持歡喜心,對往生淨土永遠保持好樂的心,這個是很重要,不管用什麼方法,可以多多聽聞經典、看看祖師的開示……總而言之,你要保持一種強大的信心跟願力,你就有希望。

如果這兩個心態沒有了,你念佛就糟糕了,沒有力量了。信願是前導,蕅益大師講了,信願是一個前導者,這兩個前導者失掉了,佛號就沒有方向了,可能變成人天福報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顛倒凡夫如何得到臨終的正念

我們佛教的修學,相對於其他的宗教來說,算是比較多元...

弘一大師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金剛...

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問: 無法參與道場或團體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

魔障出現的原因及對治

昨天我們講了修行中會出現的魔障。所謂的魔就是障礙,...

助念不學佛的人,他能往生嗎

問: 助念不學佛的人,他能往生麼? 大安法師答: 在...

得悟人正宜往生淨土

【原文】 或問:某甲向修淨土,有禪者曰:但悟自佛即已...

【推薦】沒有信願,再多佛號都沒有用

我們淨土宗的人,強調臨命終的感應道交,因為我們真正...

聖嚴法師《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較》

如果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和別人較量的話,會是很痛苦的...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我們為什麼會有憂愁恐懼

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間人所迷了的、顛倒了的事給顛...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東傳震旦,主流乃是般若與淨土兩大法系並...

念佛雖易,殊不知為真實出生死之要路

【原文】 念佛雖易,世人不知,都輕視為尋常,殊不知為...

何謂「卑劣慢」

問: 關於慢心,末學不甚明瞭。什麼是卑劣慢?與其他...

單持佛號力量小,兼持咒語力量大,這是怎麼回事

問: 頂禮法師,也有一種說法,單持佛號力量小,兼持咒...

貪好女色 亡身減壽

明朝衢州徐生,才貌雙全,不到二十歲即登進士,被選為...

惟賢長老:三皈依

皈指回轉,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

對心臟有益的九種食物

其實,在你家的廚房裡,就有很多有益心臟的好食物。 ...

一定要報母恩

當你苦難的時候,你會喊媽媽,好多人:哎呀!我的媽啊...

觀音聖號功德無量,命終也能往生淨土

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 《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云:由我...

心能夠無住,得這四種好處

這個地方講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種功德。我們前面講過引發...

九華山百歲宮後面有個老虎洞,洞裡住著一位宏開老和尚

一九五六年,我從江西回來辦戶口,辦好了以後,回歸九...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

菩提心

菩提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簡稱。菩提二字,是古...

佛陀關於末法時代邪欲盛行的開示

《禪秘要法經》: 千五百歲後,若有比丘、比丘尼,優...

人生有二件事我們要學會

有二件事我們要學會:一者感恩。二者奉獻。 別人對我們...

【佛教詞典】二法能息鬥爭

【二法能息鬥爭】 p0035   瑜伽十三卷二十三頁云:又...

【佛教詞典】波羅塞戲

波羅塞,梵語 prasena,意譯兵。又作波羅賽戲。乃模擬...

【視頻】《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聆志居士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聆志居士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閱藏》

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