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一念,乃出生死之淨因也

憨山大師  2024/02/03  大字體  護眼色

念佛一念,乃出生死之淨因也

【原文】

已矣哉!一切眾生,流轉苦道者,良因一念妄想之過咎也。原因最初一念無明,遂生妄想,妄想積迷,起貪瞋癡,造殺盜淫妄,種種諸業;以妄想不斷,故生死苦果無窮,流轉不已。

今佛明言,因一念妄想,薰變十二類生;況眾生日用,念念妄想,念念受薰,則一日一夜,生死無窮;況有識以來,乃至盡命,念念妄想,所作惡業安可籌算!且佛又云:此十二類,亦各各具十二類生,如此則交相薰發,業因苦果,又豈得而思議耶!禪人既秉佛教,當遵佛語,大生慚愧恐懼,發無上心。從今將一往生平,馳逐攀緣妄想之心,一齊放下。折合向一句阿彌陀佛上,消歸自己本命元辰,念念不移,心心不斷。

以前妄想,乃造生死之染因也,念佛一念,乃出生死之淨因也。果能將此淨念,薰前染污苦因,變而為淨土真因,則頓令無量劫來生死苦因苦果,變而為淨土樂因樂果矣。總之,聖凡本無二路,皆因染淨薰變之力耳。出苦之要,舍此向外別求玄妙知見,總為自欺也。

【譯文】

可嘆哪!一切眾生之所以流轉六道生死苦輪,全是因為一念妄想造成的過咎。原因在於最初一念無明,遂生種種妄想;妄想久積於心,便昧於事理,於是隨境界現前而起貪瞋癡,造下殺盜淫妄種種諸業。由於妄想不能斷除,所造業因累累,故所受生死苦果無窮,隨業力流轉不已。

如今始知原來佛陀在《楞嚴經》中早就明明白白告訴我們,這世界中諸有情眾生,只因一念顛倒妄想,起惑造業,隨業感報,各各不同,熏染而變為十二類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何況眾生在日常生活之中,念念妄想,念念受熏染,則一日一夜,已是生死無窮;更何況自從有識以來,乃至盡其壽命,念念都在打妄想,所作惡業如何能算得清!而且佛又說,此十二類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類生,如此則互相交織熏染髮起,演變成許多業因苦果,又豈得而思議呢!

禪人既秉承佛教,一一皆當遵從佛語,依教起行;道業未成,應生大慚愧,時懷恐懼,當發無上菩提心。從今日始,將生平一向馳逐攀緣妄想之心,一齊放下;轉過來向一句阿彌陀佛上,消歸自己本命元辰,念念不移,心心不斷。須知以前種種煩惱妄想,都是造作生死的染污之因;如今提起念佛這一念,正是出離生死的清淨因。

果能將此清淨之一念,熏陶以前染污的苦因,轉化而為淨土的真因,則頓時便能令無量劫以來滄落生死的苦因苦果,轉變而為往生淨土的樂因樂果。總而言之,聖凡本無二路,皆因染淨之間互相熏變之力。出離生死苦輪的要術,舍此念佛求生淨土一門,想要向外別求玄妙知見,總為自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憨山大師文章列表

為什麼淨土宗可以帶業往生

身為一個凡夫眾生,在一期的生命當中,我們或多或少都...

為什麼近代念佛人都推廣印光大師的著作

問: 請大安法師慈悲開示,為什麼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廣...

路頭若識得,生死當下休

我們對於社會上這一切境風、音聲色相、男女飲食,你沒...

念佛就是佛法界現九法界隱

當我們的始覺跟本覺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

對自己這麼殘忍,恐怕會失去大好機會

以為五逆十惡,臨終迴心,念十聲佛,就可往生,因此可...

彌陀即是毗盧師,極樂即是華藏界

同一法身 《華嚴經》以盧舍那佛為教主,極樂世界以阿彌...

修人天善與往生淨土有何關係

問: 修人天的善,對於我們培養往生淨土的福德資糧,...

阿彌陀佛的清淨法身

我們看看蕅益大師有什麼比較深入的開示:這當中有二段...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推薦】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佛法教您改善人際關係

我們都知道,社會倫理乃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人...

通過六個因素來理解煩惱的起源

通過六個因素來理解煩惱的起源:一、業的習氣,二、外...

人生是苦,化苦為樂

初步接觸佛法的人都知道這句話人生是苦,但通常人們對...

轉變知見離開痛苦

(一)正知見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實,目的是要我們遠離諸...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執著

我們看癸二的 明隨緣不變之體。 這個體當然是最重要的...

天底下最難的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觀 天底下,我們最不能正確面對的就是是與非...

入禪之門第三講:四祖禪法

今天的題目是道信大師之禪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國禪宗...

生命可以透過努力,作很大的改變

「忍辱」跟「精進」,它們兩個也不是什麼功德,但是它...

妙蓮老和尚《福慧雙修》

今大上午有位中興大學研究所的研究生來問我許多問題,...

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

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學佛的人,不要去好奇這個那...

弘一大師禪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勝...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業力沉澱下來

當我們面對過去的業力時,諸位!你就不能用業感緣起了...

孝順父母不能等

蘇城是帶著父母的厚望出過留學的。 蘇城的父母一直為...

念一佛就等於念十方佛

念一尊佛就等於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何以故呢?一切諸佛...

人的生命動力是否都來自於慾望

昨天有位居士問我:人是不是活在慾望之中,靠著慾望來...

【佛教詞典】六種離欲

【六種離欲】 p0301 瑜伽六十三卷七頁云:復次諸靜慮、...

【佛教詞典】欲取

【欲取】 p0983 如四取中說。 二解 如取支差別中說。 ...

【視頻】夢參老和尚《念報於佛恩,終不離佛住》

夢參老和尚《念報於佛恩,終不離佛住》

【視頻】夢參老和尚《功夫到位 煩惱即滅》

夢參老和尚《功夫到位 煩惱即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