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家的淨業修行人,應把握哪種心態

大安法師  2017/12/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老年行者上老下少,塵緣基本已了,安心念佛,切願往生為人生皆大歡喜,那麼隨著佛法的興盛,現在很多中青年學人學淨土法門,上奉老下養小,正要敦倫盡分,需要現實利益,但道心又要讓我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早一天往生比晚一天往生更好。除個別人外,就普遍而言,中青年學人在每天的淨業修行念佛中,應把握哪種心態?是時時作切願往生?還是作隨緣長遠想?

大安法師答:這個實際上並不矛盾,你把他搞成很矛盾,這就是自己的觀念問題。你既然是在家裡居塵學道,你就得要敦倫盡分!

什麼叫敦倫?就是你做好社會的一個角色:你在家庭,或者為人父,或者為人子……你把這做好;在單位上你作為職員,你把這個工作做好。你在這樣的敦倫盡分當中,你有什麼樣的福報,自然也能得到。

你需要養家活口,那麼世間利益你也去做麼。在這個情況下,每天你抽一兩個小時來修念佛法門。你在這一兩個小時當中就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往生,把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建立起來。建立起來的是一種心態,一種心理背景,心理背景並不妨礙你去一心一意地工作。

所以並不是說你念佛就不幹世間的事情,你就不敦倫盡分。你厭離娑婆,你就飯也不想吃,要厭食,你不是要餓死嗎?你討厭跟人打交道,那你什麼事情都幹不成了。

所以你一定要佛法不離世間法,要把它圓融起來。你發願求往生,但在世間隨著你的命運的軌跡走,就行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淨土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

《解》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

一念決定往生的信願,才能感佛接引

當鬚髮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

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議淨土

此前六講給大家介紹了一共有九種的淨土視野,種類。若...

「捨身心求往生」與「求加持痊癒」矛盾嗎

問: 印祖說過,當人重病時,舍下身心求往生,若壽未盡...

阿彌陀佛聖號最尊第一

佛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淨土持名念佛法門更是徑中又徑...

念佛要怎樣念才最理想

問: 請問念佛要怎樣念最理想?是否要觀想念佛?要如...

把錢都布施掉,這樣就不會生病了嗎

問: 有人說,你把家裡的錢全都布施掉,這樣就不會生...

極樂世界的阿羅漢

我們學習淨土教法,你必須要了解佛為娑婆世界眾生所設...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蓮華化生」的具體情形

在阿彌陀佛的光明當中,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沒有空間的...

《地藏經》的檀波羅蜜音、尸波羅蜜音是什麼意思

問: 《地藏經》裡的檀波羅蜜音、尸波羅蜜音、羼提波羅...

把一切想法都歸到念佛當中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妄想雜念總是要琢磨,啊,我下...

捨秘訣而耕空言,棄神丹而服狂藥,豈不大可哀哉

疏文:有生而悟無生,故云入有得空。生屬凡夫,而因生...

高雄文殊講堂清規

1、真觀照。保持秒秒安祥。一日明心見性。靈光普蔭人...

不為明日而憂

剛才來了位信徒。 她帶著小孩,有點憂心的樣子。一見...

彎腰,是為了昂起頭

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總,腰纏萬貫。他很久沒有坐過公...

大火後的奇跡

1933年,正當經濟危機在美國蔓延的時候,哈理遜紡織公...

人的執著從何而來呢

流水是微妙的,雖然有許多卵石圍堵著,水還是能夠繞過...

百忍成金

山東張公五世同居,百忍家道興。據說他發願,在他的一...

多聞佛法的重要

第一種,是我們要多聞佛法,聞思修三種智慧,聞法是非...

「知真本有」要怎麼去承當呢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係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

出世間法的成功

世間的祝福都是吉祥、大喜、恭喜發財等。今年是馬年,...

淨土闡教聖眾之首——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梵語阿那婆婁吉低輸,現在西方極樂世界,為補...

心中的佛可否帶我們到極樂去呢

問: 佛教都在說不可著相、著般若,唯有一心,更無別法...

學佛可以解脫眾生之苦

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順治帝為最,捨...

【佛教詞典】欲界三欲

【欲界三欲】 欲界凡夫,有三種欲:一、飲食慾,即凡夫...

【佛教詞典】影向

(術語)神佛來臨也。影者取其本體一時應現之義,或取...

【視頻】慧律法師《楞嚴經》大綱(義貫目次解說)

慧律法師《楞嚴經》大綱(義貫目次解說)

【視頻】淨界法師《持戒與慈善的區別》

淨界法師《持戒與慈善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