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惜軀命,正念不動

淨界法師  2023/11/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不惜軀命,正念不動

二者修觀卻之。若見如上所說種種魔境,用止不去,即當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所惱?如是觀時,尋當滅謝。若遲遲不去,但當正心,勿生懼想,不惜軀命,正念不動。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如是了知,則魔界無所捨,佛界無所取,佛法自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

第二個修觀卻之。如果有種種恐怖的或者是可愛的魔境,你修止它不消滅,因為一般的修行人,他不一定是念佛,沒有佛力加被,他可能是數息,這個魔力太強,修止還是不去,你怎麼辦呢?修觀。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被何所惱?觀察我們這個能夠見聞覺知的這一念心,它是不見處所的,換句話說這個明瞭的心,它是隨著因緣剎那剎那生滅的,剎那剎那的生滅,這當中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我不可得。我不可得,你來干擾我,那麼我不可得,你干擾誰呢?這個時候,尋當滅謝。因為這樣的一種對立心消滅以後,它也就慢慢的消失了。我們講感應道交嘛,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單方面的,有一個能感的,又有一個能應的,感跟應要嘛兩個,要嘛都沒有,感跟應去掉一個,另外一個也是不存在的。

若遲遲不去,這個魔境,如果他過去跟你沒有什麼怨仇,他只是你修止觀,他故意來破壞你,這可能容易過關。如果說他過去跟你有一點怨仇,我們的生命有無量的生命,不是今生才有生命,過去生生世世多多少少得罪了一些人,這些人剛好到鬼神道去了,還有一點福報力,你剛好得到人身,又開始修行。這個時候,這個鬼神是有神通的,他一看,哎呀,我過去的怨家要修止觀了,要離開三界到極樂世界去了,我現在不找他,更待何時,那這樣子夾帶著怨仇而來的,就不容易了,就不是說三兩下修止觀,就容易消失的,因為他那個恨,太重了。

但是我們不要怕,這怎麼辦呢?但當正心,你還是端正內心,勿生懼想,不惜身命,正念不動。智者大師很強調不惜生命。不惜生命,我也去體會這件事情,你一個人怕死,你心中那個正氣就薄弱;你一個人果真不怕死,你那個力量是不可思議的。那力量不可思議,那個正氣啊,不要說我們修行人,古時候那些讀書人,那種士大夫,男人死耳,不可為不義屈,他只是為了讓世間上留下一個美好的名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們就能夠發動出那種浩然正氣。一個人不怕死的時候,力量很大的,就能夠感動很多人。

那麼說,你為什麼不怕死呢?每個人都愛惜生命啊,不過有件事情我們可以這樣想,你不管怕不怕死,你遲早要死,不是說你不怕死你就不死,而我們所關心的是我們來生去哪裡,就是我們關心的是,我們未來還要面對無量的生命,這是我們所關心的,不是我們今生死不死,今生是一定要死的,那我們今天修行是為什麼呢?追求來生盡未來際的安樂,是在這裡,還不是在乎我今生死不死。

智者大師這個地方講出重點。不惜軀命,正念不動。你一個人不怕死以後,你還不一定會死,你內心那個正氣發動出來的時候,那浩然正氣力量不得了。當然,只是一念的正氣是不夠的,不怕死還不夠的,還要正念不動。什麼叫正念不動呢?這就是智慧了。

知魔界如即佛界如,以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觀察魔的境界,魔那一念無明妄想的境界它是畢竟空,佛的境界是萬德莊嚴,但是那明瞭性的本性也是畢竟空,魔境如佛境如,一如無二如。換句話說,從如的角度來觀察,佛跟魔是一體的,都是從如的角度。如是了知,則魔界無所捨,佛界無所取,佛法自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

我們前面說過,魔王他內心的活動範圍很廣大,他能夠現出凡夫的雜染的各式各樣的相貌,他也能夠現出佛陀的大威德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放大光明的相貌,但是有一個地方是魔王那一念無明妄想的心不能到達的,那就是一個畢竟空的一種涅槃的境界,所以說,你觀察一切法如的時候,你跟他就沒辦法感應道交了,所以說魔境自然慢慢消滅,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你內心當中跟涅槃的法相應以後,你的力量會增長,你本身這個抗拒魔的力量會增長。

在這個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他提到一件事說,蓮池大師是在雲棲寺做方丈,有一天一個信徒說,師父,山下有一個道士很有加持力,一個人有什麼災難有什麼病痛,他念念咒加持一下就好了。哦,蓮池大師很好奇了,有一天就專程下山去看這個修行人到底是做什麼事情有這麼大的加持力。

蓮池大師觀察以後,做了一個結論。他看到一件事,他看到人家供養這個道士,這道士不管對有錢人,對貧窮的叫花子,他完全的一視同仁,你供養他什麼錢,他不看的,他全部就丟到那個功德箱去。蓮池大師說,一念的平等心就有加持力,加持力怎麼來的,就是那一念平等心,這個一念的平等心跟什麼相應呢?那是跟真如相應。佛陀為什麼能現出那麼多的功德呢?三昧神通,那就是從真如流露出來的,所以我們觀察,佛的境界是如,魔的境界是如,一如無二如,我們這一念心是跟佛性的平等心相應的,這個時候你會得到佛性的加持力。

這個正念不動,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你觀察這個如的境界,你得到自性的加持力,自性功德的加持力,這是第一點,增加你的抵抗力。

第二個,你觀察如的境界,魔不能觀察如,你到如的境界,他不能到如的境界,這個時候你們之間的因緣就慢慢淡泊了,因為沒辦法感應道交了,因為這個如的境界是魔王所不能到達的,這兩層意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人生只有一個結果,就是沒有結果

我們一定要視之為身世無常,幻緣虛假,這是一種無常敗...

沒有定的不淨觀是沒有力的

我們不要得少為足。有的人得了一點點修行的好處,就以...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捨掉

我們是學佛的,要制心一處,你用的功夫,要時時刻刻現...

學佛人有四個地方必須去走一走

學佛人,有四個地方一定要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就是...

【推薦】八風不動心,寧靜無煩惱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 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

佛陀示現滅度為何對眾生有益

卯一、不滅有損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

聖嚴法師《不死之藥》

戒為甘露道, 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 失道為自喪...

孑然此一身,生時骨肉連,死後各分散

宗喀巴大師要我們修無常觀,分三個次第: 第一個思惟今...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佛說法滅盡經》的預言

《佛說法滅盡經》:法欲滅時,女人精進,恆作功德;男...

一切都是假,唯有修道真

世間一切幻化,如露如電。故祖師說:一切都是假,唯有...

把妨礙修行的事統統放下,功夫自然就現前

說一個故事你們聽,我聽虛老和尚他自己講,他在安徽黃...

一句佛號作大舟,載運往生極樂國

生值佛世難。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機會見到佛。而法是從...

不要讓昨天的傷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術大師曾經以一雙迅猛無敵的快腿令前來與之切磋...

怎麼才是清淨的佈施

云何菩薩其施清淨?若諸菩薩殟波陀慳。 前面是講廣大,...

范仲淹的另類救災方式

宋神宗時期,江浙一帶髮生大饑荒,很多普通百姓流離失...

活佛算命

世上有許多人,是歡喜看相算命的玩意,尤其我們中國女...

調適四大,除眾病的方法

有師言: 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臥,即能治病。所以者...

印光大師:學醫發隱

佛為大醫王,普治眾生身心生死等病,然生死大病由心而...

「五福臨門」的因是什麼

有一句話這樣說:各有因緣莫羨人。一個人得到福報,都...

人生的願望和最快樂的事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五位國王,雖國界相近,但不相互...

如何做臨終開導

臨終開導很重要,而臨終開導,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

蓮池大師和蜈蚣

大約400年前,有一位叫蓮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見有個...

愛上自己的影子

【迦葉正觀法塵。而言觀六塵者,以法塵是前五塵落卸影...

兩個錢的啟示

有對貧窮夫妻,住屋簡陋破舊,家無隔夜糧,每日必須辛...

【佛教詞典】隨義轉用

(雜語)又作隨宜轉用。止觀私記七曰:隨義轉用。補忘...

【佛教詞典】眾學篇僧前佛後所以

亦名:突吉羅篇僧前佛後所以 戒本疏·百眾學法:「所以...

【視頻】妙境法師《迷惑假名 超越假名》

妙境法師《迷惑假名 超越假名》

【視頻】殺生害命災禍連連

殺生害命災禍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