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提心跟空正見是菩薩的根本

淨界法師  2023/08/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菩提心跟空正見是菩薩的根本

菩薩道在心中要產生三種力量──誓願力、觀照力跟行動力,其中這個誓願力跟觀照力,即菩提心跟空正見是菩薩的根本,六波羅蜜是枝末。你說一棵樹,這一棵樹樹葉少一點,這棵樹還存在,它還有機會把樹葉長出來;但是這棵樹葉的根破壞了,這一棵樹就要死亡。菩薩有很多很多的善法,以佛的標準,到底如何來判定一個人的價值?說這個人佈施佈施得很好,他持戒持得不是很好;這個人持戒持得很好,但是沒有忍辱心!

我們菩薩的行為是多元化的差別,到底我們今天判定一個菩薩最重要的標準在哪裡?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說,第一個當然是菩提心,你心中有沒有成佛的願望?你心中不想成佛,你修習任何的善法,在菩薩道來說都沒有意義,因為你沒有目標。

菩提心是總相,第二個別相就是觀照力。你遇到障礙的時候,你化解障礙的力量有多深?有人會質疑說:為什麼我們不用六波羅蜜來安立十地?我們要知道:六波羅蜜的行動力是生滅法,行為本身是生滅法。就是說,你今生能夠佈施,你來生不一定會佈施;你今生能夠出家持戒,你來生不一定出家持戒:這生滅法是退轉的。我到底是用今生的你來判斷你?還是用來生的你來判斷你呢?但是你內心當中產生我空、法空的對治力,那種觀照力,這個是不會退失的。就是我們今天判定一個菩薩價值的重要指標,就是看有障礙刺激你的時候,你心中產生了妄想,你如何化解妄想?你化解妄想的能力有多高?這個觀照力就是判斷一個菩薩價值的指標。

因為從佛法的角度,我們內心有無量的潛能,我們之所以不能顯現,是因為妄想遮住。所以你有化解妄想一分的力量,你內心當中自然就會有強大的善良功能,你自然就能夠修習六波羅蜜的善法,所以六波羅蜜是一個枝末。你內心當中有遮障,你六波羅蜜是沒辦法修學的。佛陀說的「十地」,他完全是看你覺悟空性、覺悟真理來判斷,那這樣子你六波羅蜜的價值何在呢?它有價值的,它就像一棵樹的樹葉,它會讓你茂盛莊嚴。

但是我們要知道,樹葉之所以茂盛,是因為它有根。就是《金剛經》說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我們判定一個賢聖的差別,是他對真理的觀照、對於妄想的消滅這一部分,而安立了差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覺支等。指佛陀教...

夢參老和尚:狂心頓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廚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勞動...

借來的東西是要還的

在《楞嚴經》上說,你的發心不能有一個相狀。我們這樣...

念佛求往生如何發菩提心

問: 頂禮法師,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印祖在開示中反覆...

為什麼到淨土,不是去享受快樂的

諸位想想看,你為什麼到淨土去,不是去享受快樂的。你...

凡人當病苦時,作退一步想

原文: 凡人當病苦時,作退一步想,則安樂無量,近來兵...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什麼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覺悟心和願力心。菩提心,...

被自己的成見拖入妄想執著中去

前面我們看了很多有關業的日記,知道了我們的業主要表...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臨終的五趣相

眾所周知:六道輪迴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

你沒有突破障礙,如何能見到阿彌陀佛

佛教的因緣觀,只有一個觀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如果我不種菜,就寫不出那樣的詩了

大約十五年前,當我在美國時,有位美國佛教學者來訪。...

愛慾於人猶如執炬,必有燒手之患

我們今天繼續來講四十二章經的第二十五章:慾火燒身,...

聰明之人與智慧之人的區別

世間上很多人不能認識到自己。例如生是從哪裡來的,死...

生活的迷失與覺醒

現在有不少人學佛是從功利的目的來求神拜佛。如果從功...

用智慧來化解脾氣

根據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地區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氣,...

寧自啖身肉,終不雜用三寶之物

佛說一大藏經,無非講因果二字。詳細分析起來,就無窮...

七種美德讓你成為魅力女人

作為一個女人,誰不想自己是個有魅力而又陽光的呢,但...

怎樣對待現代人的離婚問題

問: 現代人的婚姻很脆弱,離婚率很高,對小孩的負面影...

淨因法師:不殺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我們必須遵守一定的交通規則,才...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

不能達到無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念

作為一個修道人,我們現在還不能達到無念,但一定要保...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老子被認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們這樣染污於三惑的薄地凡夫,怎麼能夠頓然地感通上...

該放下的放下,該捨棄的捨棄

人們常說,聰明人就是能夠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而愚蠢...

【佛教詞典】執

(術語)固執事物而不離之妄情也。或云執念,又云執心...

【佛教詞典】三善道

「三惡道」之對稱。又作三善趣。指由三品善業轉生趨向...

【視頻】淨界法師《增長業與不增長業》

淨界法師《增長業與不增長業》

【視頻】供養三寶的功德

供養三寶的功德